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届北师大版生物一轮复习训练卷十八
专题18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依据生物的某些特征,对生物分出如图三个类群,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属于类群2
B.类群3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又有多细胞生物
C.类群1中的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话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
D.1.2.3类群都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2.某同学在培养细菌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上出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菌落,请问下列哪项是描述细菌的菌落( )
A.菌落大,呈绒毛状的 B.菌落大,呈絮状的
C.菌落大,呈青绿色 D.菌落小,表面光滑黏稠的
3.细菌和真菌分布广泛,无处不在,与人类关系密切,人们对其的利用错误的是( )
A.用酵母菌制作泡菜 B.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
C.根瘤菌可以固氮 D.利用大肠杆菌生产胰岛素
4.下列有关微生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体内,也可以独立生活
B.②③④⑤⑦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C.芽孢是②特有的一种生殖方式,对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能力,③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酿酒,我们喝的酸奶中也含有大量的它,⑥通过伸缩泡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对净化污水有一定的作用
D.③④⑤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均可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
5.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大肠杆菌 B.乙肝病毒 C.青霉 D.双孢蘑菇
6.细菌几乎无处不在,科学家在寒冷的极地和滚烫的热泉中都发现有细菌的存在,原因是( )
A.细胞都是单细胞生物,个体微小
B.细菌通过孢子繁殖,孢子很小很轻
C.细菌都有荚膜,能彻底抵挡外来的侵害
D.细菌的繁殖能力强,某些细菌可以形成芽孢
7.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就是接种
B.接种后的培养基应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C.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
D.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
8.依据腺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图中①和②的分别是( )
A.蛋白质、淀粉 B.蛋白质、遗传物质
C.遗传物质、蛋白质 D.淀粉、遗传物质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是指细胞壁 B.图中②是指病毒的遗传物质
C.该病毒具有简单的细胞结构 D.图中②由蛋白质分子
9.下列对微生物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病毒是分裂生殖 B.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分解者 D.细菌真菌对人类都有害
10.唐朝时,长安的裁缝会把长有绿毛的糨糊涂在被剪刀划破的手指上,这是由于( )
A.糨糊能够止血 B.“绿毛”产生的物质杀菌作用
C.“绿毛”是一种霉菌能止痛 D.糨糊可以防止伤口进水
11.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壁的是( )
A. B.
C. D.
12.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的生物是( )
A.蝗虫 B.酵母菌 C.心脏 D.银杏
13.关于细菌和真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菌和真菌对人类一般都是有害的
B.细菌可以通过形成芽孢来繁殖后代
C.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D.酵母菌与乳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14.下列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 )
A.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冰箱
B.配制培养基→接种→高温灭菌→冰箱
C.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
D.配制培养基→接种→恒温箱→观察
15.下列有关细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细菌对人类有害
B.所有细菌都有鞭毛
C.细菌含有叶绿素营养方式是自养
D.在环境适宜时,细菌的生殖速度很快
16.20世纪初,科学家首次用哪种仪器观察到烟草花叶病毒( )
A. 电子显微镜 B.放大镜
C.低倍光学显微镜 D.高倍光学显微镜
17.下列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芽孢是细菌在不良环境中形成的结构
B.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
C.芽孢可以萌发出一个细菌
D.芽孢和孢子一样是细菌用来繁殖的结构
18.下列有关细菌和真菌与人类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由于细菌个体微小,故对环境影响不大
B.甲烷菌可以用于生产煤气
C.一些真菌会引起人患手癣、足癣
D.细菌对人类是有利的,完全无害
19.在下列哪种环境中,霉菌最容易生长( )
A.干燥的皮鞋 B.煮沸但密封的牛肉汁
C.潮湿的粮食堆 D.潮湿的沙土地
20.在人的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在人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细菌,有时还会有真菌,二者在培养基上繁殖后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下列属于细菌菌落特点的是( )
A.菌落呈黑色,呈绒毛状 B.菌落比较大,呈蜘蛛网状
C.菌落呈黄色,呈絮状 D.菌落比较小,表面较光滑
21.下列单细胞生物中,与其他三种生物的营养方式不同的是( )
A.酵母菌 B.大肠杆菌 C.乳酸菌 D.硫细菌
22.( )是医学上常用的一种抗生素,它是从青霉菌培养液里提取的( )
A.土霉素 B.青霉素
C.链霉素 D.红霉素
23.酵母菌不属于植物,只能依靠吸收现成的营养物质生活,主要因为它不具备植物细胞的(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叶绿体 D.细胞核
24.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的芽孢不能生存所致
25.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时,一方面通过过滤、沉淀工业、生活污水中大的固体污染物,另一方面又利用细菌分解水中有机物变成二氧化碳、水以及无机盐,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但利用细菌处理时,需向水中大量通气,原因是()
A.说明污水中有机物必须先经过通气形成均匀混淆液体才能被细菌分解
B.说明水中细菌是需氧细菌
C.通入空气是杀死除细菌外其他的微生物
D.因为氧气本身就能分解有机物
26.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袋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南极外,还必须把人体尿液、粪便等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
C.缺少消费者 D.缺少分解者
27.下列实验中,材料用具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
选项 实验 材料用具 使用目的
A 观察我们身边的霉菌 放大镜 观察霉菌形态、孢子颜色
B 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刀片 撕取内表皮
C 观察草履虫 棉纤维 防止运动过快
D 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解剖针 扎住萝卜条取出观察
A.A B.B C.C D.D
28.假设你手上此刻有100个细菌,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20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有洗手的情况下,3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数目是多少个?( )
A.12,800 B.25,600 C.51,200 D.无法计算
29.足癣是传染性皮肤病,表现为奇痒难忍、水疱、糜烂等症状。这是感染了 ( )
A.寄生虫 B.病毒
C.细菌 D.真菌
30.艾滋病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所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关于艾滋病和HIV的描述,正确的是( )
A.HIV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核生物
B.HIV有细胞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C.HIV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繁殖
D.HIV是艾滋病的传染源
二、填空题
31.食物夏天比冬天更容易腐败,是因为具备了细菌生长需要的 条件,牛皮革衣服比人造革衣服更容易长霉是因为具备了霉菌所需的 条件。
32.填表
微生物种类 细菌 真菌
有无细胞结构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33.培养皿中的适于细菌或真菌生长的物质,称为 ,制备时常常需要加入 作为凝固剂.将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后一定要 后才可以使用.
34.如图为细菌结构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是 B C D E
(2)F是 ,它使细菌能够运动。
(3)该细菌的结构中没有 ,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 ;营养方式是 ,生殖方式是 .
(4) 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抵抗能力
35.请将下列微生物与具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连接起来。
乳酸菌 ①药用
醋酸菌 ②制酸奶
酵母菌 ③食用
木耳 ④酿酒
灵芝 ⑤酿醋
甲烷菌 ⑥清洁能源
36.知识应用,解决填空.
(一)预习思考
当下已进入夏季,多种传染病易发,随着气温的回升,手足口病已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据医学专家介绍,该手足口病于每年春季开始多发,4月﹣5月病例明显增多,5﹣7月发病形成高峰.该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成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以呼吸道飞沫传染,以及接触疱疹液,或被感染食物、衣服、用具等有消化道间接传染,但此病可防可控可治,广大市民注意保持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就可以很好预防手足口病的侵犯.
(二)设问解疑
(1)问:手足口病是由的肠道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传染病具有什么共同特点?
答:传染病的共同特点是具有 和流行性.
(2)问: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主要是哪类人群?
答:主要是 .
(3)问: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病毒具有哪些结构特点?
答: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
(4)问: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但目前能通过预防接种来预防该病吗?
(5)(三)简结转新
问:在手足口病流行时期,婴幼儿应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呢?
答: .
三、读图理解题
37.显微镜能帮助我们从宏观世界走进微观世界。据图回答问题。
(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A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 倍,如果画面较暗,可以把反光镜换成 (选填平面镜或凹面镜)
(2)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 ,以免其压破玻片。
(3)图B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A中的 (填字母)。
(4)图C是酵母菌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c (填结构名称)。
(5)如果把图B观察材料换成黄瓜果皮细胞,则与图C的酵母细胞比,会观察到不同的结构,这个结构是 。
38.流感病毒可引起人或动物感染,如图是流感病毒的结构模式图,识图并回答问题:
(1)流感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仅由[1] 和[2]
两部分组成。
(2)流感病毒 (填“能”或“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 里,依靠 的遗传信息复制;利用 的营养物质制造新的病毒。
39.如图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细菌和真菌,请分析回答:
(1)图中的甲属于 ,乙、丙、丁属于 .
(2)细菌是 细胞生物(选填单或多),细菌有细胞壁、 、细胞质等基本结构,有遗传物质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是原核生物.
(3)真菌与细菌的繁殖方式不同,通过产生大量的 (图丁中代码a所示的结构)来繁殖后代.
(4)细菌和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 (自养/异养)。
(5)在人类生活中,图 代表的酵母菌被利用于酿酒和馒头等食品的制作.
40.如图是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生物,请据图分析并联系所学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 是细菌,它与图中B、C、D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 。因此细菌属于 (填“真核”或“原核”)生物。
(2)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并将其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因此大多为生态系统中的 者。
(3)E的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 组成,没有细胞结构,因此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一旦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生命活动停止,但仍然保持着感染的特性。
四、实验探究题
41.请根据某生物小组设计的细菌培养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将甲、乙、丙三个盛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灭菌后冷却。洗手前用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甲培养基上涂抹一下;洗手后用另一只无菌棉棒擦取左手手心,在乙培养基上涂抹一下;丙培养基不涂抹,加盖封好后,放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如下图所示。
(1)在接种前,培养基或培养皿应经过 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和真菌的 等,排除实验外其他环境的污染。
(2)丙培养皿的作用是 。预期48小时后, 培养皿内的细菌菌落最多。
(3)根据实验,为了保证个人卫生,你认为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卫生习惯? 。(写出一条即可)
42.为了探究某种细菌的分解作用,生物活动小组的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将甲乙两组落叶分别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无菌条件下,乙组接种该细菌后放在无菌条件下。请你帮助他们一起分析此探究实验:
(1)实验前,必须先将 (填“同一种”或“不同种”)树的落叶分成等量的甲乙两组。实验过程中滴加蒸馏水,使树叶保持湿润。
(2)该实验的实验组是 ;对照组是 。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 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 作用。
(4)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将甲乙两组进行灭菌处理,甲组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乙组接种细菌后放在自然条件下培养”,你认为她能得到预期的结果吗? 。为什么? 。
43.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针对“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这一问题设计对照实验:首先在甲、乙试管内分别放入等量的馒头碎屑,然后向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清水,那么应向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 。
(2)“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用于培养细菌和真菌的培养皿和培养基是经过高温灭菌的,高温灭菌应在接种前进行还是接种后进行?
(3)图是显微镜结构图。对光时,要转动图中 (填标号)所示的结构,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图中 (填标号)所示的结构下降镜筒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制作酵母菌临时装片时,用 染色能在显微镜下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成棕褐色的细胞核和蓝紫色的淀粉粒。
(4)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盖盖玻片时,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 ,然后缓缓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生物学实验中观察的生物材料不同,使用的观察仪器就有所不同。观察种子的结构使用的观察仪器是 ,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切片使用的观察仪器是 。
(6)下图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吗?”的实验装置(其内的植物枝条取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的植物),该装置所示的对照实验变量是 。将实验装置光照几小时后,取下甲、乙装置内的叶片分别放入两个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叶片变成黄白色后用清水漂洗,滴加碘液,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出现的现象是:甲装置中的叶片变成蓝色,乙装置中的叶片没有变蓝,据此能得出的结论是 。
五、综合题
44.新冠肺炎是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引起的。新冠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和接触等途径传播。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大范围流行,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国采取多项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请分析回答问题。
(1)从传染病角度分析,引发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 。
(2)新冠病毒没有 结构,由 外壳和里面包裹着的遗传物质组成。
(3)目前,我国已能做到应检尽检。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核酸检测为阳性(携带新冠病毒)的人属于 。
(4)新冠肺炎虽然传染性很强,还是可防可控的。作为中学生,你可以采取 措施进行预防(写出一点即可)。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后,注射疫苗能让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 (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45.如图A、B是动植物细胞结构对比图,C、D、E是几种微生物结构模式图,请回答:
(1)图中表示植物细胞结构图的是图 。
(2)2020年春节在我国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结构是图 。新型冠状病毒由蛋白质外壳和 构成。
(3)图中具有细胞结构但无成形细胞核结构的微生物是图 (填写字母),此类微生物的繁殖方式是 ,繁殖速度快,也提醒我们要勤洗手,保持卫生。
46.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一)预习思考
材料:据报道,自治区卫生厅公布2014年4月广西法定传染病疫情.其中手足口病发病数从3月份的将近1.8万例,上升到将近6万例,而死亡人数也从7人上升到19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毒种类较多,其中感染EV71病毒容易导致危重症、死亡病例的发生.手足口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卫生厅下发的《2014年广西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卫生部门和托幼机构、小学等教育部门联手防控,在社会上广泛开展健康知识教育,实施“洗手行动”、“消毒行动”等群防群控措施,从而应对即将进入的手足口病高发期.
(二)设问解疑
(1)问:根据病毒寄生的细胞种类不同进行分类,EV71病毒属于什么病毒?
答:EV71病毒属于 病毒.
(2)问:从免疫的角度看,EV71病毒属于什么?
答:从免疫的角度看,EV71病毒属于 .
(3)问:实施“洗手行动”、“消毒行动”等群防群控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哪一种?
答: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
(4)问:小朋友患过手足口病后,如果不注意,还是会再次患病,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 较多.
(5)(三)简结转新
问:天花是一种传染病,通过接种牛痘疫苗,到1979年,天花终于被消灭,从这个事例中可知,人类预防某些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答:人类预防某些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是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制作酸奶时用到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原核生物,无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类群2,A不符合题意;
B、类群3是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其中既有单细胞生物,如酵母菌,又有多细胞生物,如霉菌,B不符合题意;
C、类群1是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病毒,它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C不符合题意;
D、类群1是病毒,类群2是细菌,类群3可以是真菌、植物和动物,只有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2.【答案】D
【知识点】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解析】【解答】细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特征: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期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因此菌落小,表面光滑粘稠的是细菌菌落。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3.【答案】A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如制作泡菜时要用到乳酸菌,乳酸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还不改变菜的品质,A符合题意;
B、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B不符合题意;
C、根瘤菌能够把空气中植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的氮气固定下来,转变成可以被植物利用的氮肥,C不符合题意;
D、大肠杆菌能大量生产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胰岛素,运用的是转基因技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1、食品制作:
①制作馒头或面包—酵母菌
②制酸奶和泡菜—乳酸菌
③制醋—醋酸菌
④制作米酒和酿酒—酒曲或者酵母菌
⑤制作酱和酱油—霉
2、食品保存
(1)食品腐败的原因:细菌和真菌在食品中生长、繁殖.
(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或抑制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3)常用保存方法:①巴氏消毒法:依据高温灭菌原理.
②罐藏法:依据高温消毒和防止与细菌和真菌接触的原理.
③冷藏法:依据低温可以抑菌的原理.
④另外还有冷冻法、真空包装法、晒制与烟熏法、腌制法、脱水法等.
3、疾病防治:
主要指抗生素治病与转基因技术生产药品.
①抗生素是真菌(另外还有放线菌)产生的可杀死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如青霉素,是从青霉菌中产生的.
②胰岛素是从转基因的大肠杆菌中提取出来的.
4、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
无氧时一些杆菌、甲烷菌可将引发污染的有机物发酵分解,产生甲烷等,甲烷是一种清洁能源,而有氧时另外一些细菌,如黄杆菌可将这些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能使污水得到净化.
4.【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①细菌病毒无细胞结构,可以寄生在②细菌内,这种病毒叫做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不能独立生活,A不符合题意。
B.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⑤蘑菇、⑦衣藻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但是②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不符合题意。
C.②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是细菌具有的特征,芽孢不是生殖细胞,③可以用于制作面包、酿酒,我们喝的酸奶中有乳酸菌,⑥通过表膜摄入氧,排出二氧化碳,C不符合题意。
D.③④⑤都属于真菌,均可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复制)
5.【答案】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解:ACD、大肠杆菌是细菌、青霉和双孢蘑菇是真菌,都有细胞结构,ACD不符合题意;
B、乙肝病毒是动物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生物共有五类,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五类生物中,只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6.【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在环境适宜的时候,不到半小时,细菌就能分裂一次。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细菌。细菌快速繁殖、形成芽孢的特性以及个体微小的特点,使它们几乎无处不在。
故答案为:D。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7.【答案】B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A、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这是接种过程,A说法正确。
B、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若接种后的培养基再次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就会杀死培养基上的微生物,B说法错误。
C、培养用的培养皿和培养基,在接种前必须进行高温灭菌处理,以免杂菌干扰,C说法正确。
D、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实验,以增强实验的说服力,D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考查探究实验的过程,解答此题需要熟记“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探究实验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实验前要对实验器具、材料进行消毒;将制备培养基的培养皿先进行高温灭菌,再将少量的细菌和真菌放在培养基上,使其繁殖;手上有微生物,用无菌棉棒擦取手心后在培养基上轻轻涂抹,可以把手上的微生物接种到培养基上,接种后不能再进行高温处理。
8.【答案】(1)B
(2)B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1)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因此,病毒属于寄生生活,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图中①蛋白质,②遗传物质。故答案为:B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图中的①是蛋白质,②是遗传物质,故ACD不符合题意;图中②是遗传物质,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病毒是一种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生活在其他生物的细胞内,一旦离开活细胞可就不表现任何生命活动迹象。
9.【答案】C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中,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来复制,繁殖新的病毒,这就是病毒的繁殖.A错误.
B、真菌的种类很多,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有多细胞的,如蘑菇、青霉、曲霉等.B错误.
C、细菌和真菌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被植物重新吸收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对物质循环起着重要作用.C正确;
D、有的细菌和真菌是有害的,能使生物体致病,使物质腐烂变质,但大部分细菌和真菌是有益的,如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酵母菌用来酿酒和制面包.D错误;
故选;C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真菌、病毒生活方式为异养,细菌为分裂生殖,真菌大多数为孢子生殖,病毒的生殖方式为自我复制.
10.【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青霉菌是一种真菌,为多细胞,营养菌丝体无色、淡色或具鲜明颜色.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细菌性疾病的抗生素.“绿毛”是青霉的菌落,其中有青霉素,涂在刚划破的手指上,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可见A符合题意.故选:B.
【分析】根据青霉菌可以生产青霉素进行分析回答.
11.【答案】B
【知识点】单细胞生物;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A.图示为细菌,其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A不符合题意。
B.图示为病毒,十分微小,无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B符合题意。
C.图示为酵母菌,单细胞真菌,其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C不符合题意。
D.图示为衣藻,单细胞植物,其结构为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2.【答案】B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A.蝗虫是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是个体层次,A不符合题意。
B.酵母菌的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既属于细胞层次,又属于个体层次,B符合题意。
C.心脏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是器官层次,C不符合题意。
D.银杏树是个体层次,银杏是银杏树的种子,属于器官层次,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植物,如衣藻,也有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中的酵母菌也是单细胞的。它们的共同点是: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13.【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细菌的生殖;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A、大多数细菌对有益如乳酸菌、醋酸菌;大多数真菌如酵母菌对人有益,大型真菌如蘑菇可以食用;有的细菌对人有害如痢疾杆菌使人的痢疾,黄曲霉使人得肝癌等.故A错误;
B、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长大以后又能进行分裂.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小而轻的芽孢还可随风飘散各处,落在适当环境中,又能萌发成一个细菌.故B错误;
C、细菌都是单细胞生物,真菌有多细胞的,也有单细胞的,C错误;
D、酵母菌是真菌,乳酸菌是细菌.因此酵母菌与乳酸菌结构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14.【答案】C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解: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
故选:C
【分析】细菌或真菌在高温环境下会被杀死,因此,接种应在高温灭菌之后进行.
15.【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解析】【分析】A、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只有少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B、鞭毛和荚膜是细菌的特殊结构,并不是所有的细菌都有,
C、细菌不含叶绿体,自养型的细菌有特殊的细胞器能够转化相关物质产生能量,如有一种腐生菌能够通过分解含氮化合物产生能量,故A、B、C不符合题意,
D、在环境适宜时,细菌的繁殖速度很快,约20---30分钟繁殖一次,故D符合题意。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细菌的特点,了解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16.【答案】A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解:病毒是颗粒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故必须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高倍光学显微镜只能放大几千倍看不到病毒。
故答案为:A
【分析】病毒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17.【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解析】【分析】芽孢是有些细菌(多为杆菌)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芽孢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抗性强,对很多有毒的化学物质,都有很强的抵抗性,遇到适宜的环境,芽孢又恢复生命现象,一个芽孢只变成一个细菌。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芽孢的结构特点。
18.【答案】C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菌个体虽然微小,但是可以分解动植物的排泄物和遗体,参与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甲烷菌可以产生甲烷气体,可以用于生产沼气。细菌对人类来说有害也有利,有些细菌会使动植物致病。一些真菌会使人患手癣、足癣。
故答案为:C
【分析】了解细菌、真菌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据此解答。
细菌、真菌和病毒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大多数细菌、真菌对人类有益,少数有害;例举如下:
对人类的益处 :细菌 乳酸菌用来制酸奶和泡菜,真菌中的 酵母菌用来酿酒和制面包;对人类的害处:结核杆菌使人患病 , 臂癣、足癣是由真菌引起的。
19.【答案】C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霉菌在水分充足并且营养物质丰富的条件下繁殖速度较快。干燥的皮鞋上缺乏水分、煮沸但密封的肉汤缺乏充足的空气、潮湿的沙土地缺少有机物,所以霉菌不容易生长;潮湿的粮食堆上既有水分和空气又有营养物质,故霉菌最容易生长。
故答案为:C
【分析】真菌生活所需的条件是:营养物质、适宜的温度、水分等。据此答题。
20.【答案】D
【知识点】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的区别
【解析】【解答】A.菌落呈黑色,呈绒毛状,是真菌菌落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B.菌落比较大,呈蜘蛛网状,是真菌菌落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C.菌落呈黄色,呈絮状,是真菌菌落的特征,不符合题意。
D.菌落比较小,表面较光滑,是细菌菌落的特征,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细菌菌落较小,形状表面或光滑黏稠,或粗糙干燥,易挑起,多为白色;真菌菌落较大、菌丝细长,菌落疏松,成绒毛状、蜘蛛网状、棉絮状,无固定大小,多有光泽,不易挑,有时还呈现红色、褐色、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的颜色(孢子的颜色)。
21.【答案】D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ABC.酵母菌属于真菌、大肠杆菌、乳酸菌都属于细菌,它们的细胞内都没有叶绿体,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营养方式是异养,ABC不符合题意。
D.自养型细菌硫化菌,能直接分解矿物质获取能量维持生存,因此,属于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自养生物,主要包括绿色植物和一些化能合成细菌。这些生物能利用自然界的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并在环境中通过太阳辐射能或化学能转化成生物化学能贮藏在生物有机体中 ;异养型生物, 寄生性微生物不能合成有机物、需要寄生在其他活的生物体上;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
22.【答案】B
【知识点】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青霉素的发现案例。1928年,弗莱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了青霉菌生长的区域没有致病菌,后来经过研究发现,是由于青霉菌能分泌一种叫做青霉素的抗生素。因此,本题应该选B。
【分析】解答此类题的时,应注意结合案例进行回忆。
23.【答案】C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没有叶绿体.因此酵母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是细胞内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依靠现成的有机物来生活,这种营养方式是异养,故选:C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真菌与植物细胞的区别.解答时可以从真菌、植物细胞的结构方面来切入。
24.【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蘑菇属于大型食用真菌;痢疾杆菌属于细菌;水果上的“毛毛”,是霉菌.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如霉菌,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如绿脓杆菌.冬天的温度很低,抑制了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而芽孢可以耐低温,因此天气变冷,细菌的芽孢也能生存,只是处于休眠状态.故冬天,食物不易变质.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
25.【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通气是因为要提供足够的氧气,细菌需要氧气才能分解水中废物,故选B。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方面来切入。
26.【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细菌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但不同的细菌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南极的温度很低,而且南极的有机物较少,因此不适于细菌真菌的生长繁殖,若把粪便等生活垃放在南极,由于细菌真菌较少,分解缓慢,会造成环境污染,故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缺少分解者,故选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菌和真菌的生活条件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记住所学的知识,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7.【答案】B
【知识点】细胞吸水失水的原理;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单细胞生物;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解:观察我们身边的霉菌,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霉菌的形态,孢子颜色,故A正确;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用镊子撕下内表皮,而不是用刀片,故B错误;草履虫在水中运动很快,观察草履虫时,在液滴上放几丝棉花纤维,目的是限制草履虫的快速运动,防止跑出视野范围,故C正确;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时,可以利用解剖针扎住萝卜条取出观察,避免实验者用手萝卜条对实验的影响,故D正确。故答案为:B。
【分析】观察我们身边的霉菌、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观察草履虫和观察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需要的实验器具,了解实验的注意事项。
28.【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细菌是靠分裂进行生殖的,也就是一个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菌.细菌的分裂生殖的计算方法为:2n(n代表繁殖次数).假设手上有100个细菌,每20分钟繁殖一次,3小时就繁殖9次,即计算结果为:100×29═51200.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的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虽然细菌的形态不同,但基本结构一致,即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等.有些细菌的细胞壁外面荚膜、鞭毛,细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是异养.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29.【答案】D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解析】【分析】有的真菌等微生物寄生在生物体内,从生物体内获得营养物质,并使生物患病,如有的真菌寄生在人的皮肤上,从中获得营养物质,并使人患臂癣、足癣等皮肤病。
【点评】此题为基础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臂癣、足癣等皮肤病是由真菌引起的。
30.【答案】C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的基本环节
【解析】【解答】AB、HIV是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即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不符合题意。
C、病毒营寄生生活,在寄主细胞内通过复制繁殖后代。符合题意。
D、HIV是病原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细菌、真菌、病毒的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31.【答案】环境;营养物质
【知识点】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食品的腐败主要是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这些细菌和真菌可以从食品中获得有机物,并在食品中生长和繁殖,导致食品的腐烂,尤其是夏天气温高,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食品更容易腐败变质,因此保存食品时要注意防腐;牛皮革衣服上有适合霉菌生长的营养物质,所以牛皮革衣服比人造革衣服更容易长霉。
【分析】此题为基础题,难度一般,可联系生活进行分析真菌的生存条件。
32.【答案】有;有;无;有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真菌和细菌都有独立生活能力,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而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答案为:有;有;无;有
【分析】细菌、真菌的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33.【答案】培养基;琼脂;冷却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解析】【解答】解:细菌或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琼脂主要起凝固作用,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为防止高温杀死细菌、真菌,要等冷却后,在进行接种,接种后放在温暖的地方进行恒温培养.注意:定期观察并详细记录实验现象.
故答案为:培养基; 琼脂; 冷却
【分析】细菌或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还有有机物,因此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结合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步骤方面来解答.
34.【答案】DNA;细胞膜;细胞壁;荚膜;细胞质;鞭毛;叶绿体;有机物;异养;分裂生殖;芽孢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
【解析】【解答】(1)图中各字母分别代表:A--DNA、B--细胞膜、C--细胞壁、D---荚膜、E----细胞质、F--鞭毛,
(2)鞭毛的作用是运动,故具有鞭毛的细菌会运动,这种细菌会运动,因为它有F--鞭毛,
(3)细菌与植物细胞相比没有叶绿体,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自己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只能依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的营养方式是异养,靠分裂进行繁殖,
(4)有些细菌,在遇到不良环境时可以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在一定条件下,细胞质高度浓缩脱水所形成的一种抗逆性很强的球形或椭圆形的休眠体,在条件适宜时,芽孢又可以恢复生命力,萌发成一个细菌。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的结构、营养方式、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5.【答案】②;⑤;④;③;①;⑥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大多数微生物在食品的制作、医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制酸奶要用到乳酸菌,牛奶经乳酸菌的发酵后使原有的乳糖变为乳酸,易于消化;制醋要用到醋酸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能够产生酒精;木耳可食用,营养价值很高;灵芝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甲烷菌能清洁能源。
故答案为:②;⑤;④;③;①;⑥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36.【答案】(1)传染性
(2)婴幼儿
(3)遗传物质
(4)不能.
(5)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注意食品卫生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解析】【解答】解:(1)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2)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因此,其传染源是患手足口病的患者,传播途径是 饮食传播、空气传播,易感人群是3岁以下的儿童.(3)病毒是传染病的病原体,病毒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仅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4)手足口病可防可控可治,但目前不能通过预防接种来预防该病.(5)在手足口病流行时期,婴幼儿可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注意食品卫生来预防.
故答案为:(1)传染性;(2)婴幼儿;(3)遗传物质;(4)不能;(5)不到人群拥挤的地方;注意食品卫生.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互相传染的一种疾病.传染病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特点.
37.【答案】(1)400;凹面镜
(2)物镜
(3)b
(4)细胞核
(5)叶绿体
【知识点】观察植物细胞;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因此,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图A所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倍,如果画面较暗,可以把反光镜换成凹面镜。
(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 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其压破玻片,损坏物镜。
(3)图B是显微镜下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物像。从甲图调整到乙图,使物像更清晰,需转动图A中的b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升降幅度较小物像更加清晰。
(4)细胞核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染色体内位于细胞核,所以图C是酵母菌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的物像,除了淀粉粒被染成蓝色外,被染上颜色的结构还有c细胞核。
(5)植物细胞的结构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质内有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等,真菌的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组成,细胞质内有液泡和线粒体等,没有叶绿体。因此,如果把图B观察材料换成黄瓜果皮细胞,则与图C的酵母细胞比,会观察到不同的结构,这个结构是叶绿体。
【分析】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目镜:放大倍数有“5x”、“10x”、“15x”,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物镜:“10x”为低倍物镜,“40x”为高倍物镜,是显微镜的主要结构,是放大倍数的。
转换器:可以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反光镜:凹面镜适用于弱光,平面镜适用于强光。
光圈:指遮光器上的孔,调节视野亮度。
粗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作快速和较大幅度的升降。
细准焦螺旋:移动时可使镜筒缓慢和小幅度升降,观察时找到物像后换用细准焦螺旋进行微调,使物像更加清晰。
38.【答案】(1)蛋白质;遗传物质(或者写DNA)
(2)不能;活细胞;病毒(或写自己);寄主细胞(或写细胞内)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1)病毒同所有生物一样,具有遗传、变异、进化,是一种体积非常微小,结构极其简单的生命形式。流感病毒的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2)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靠自己的遗传信息,利用细胞内的物质,制造新的病毒。病毒一旦离开寄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39.【答案】(1)细菌;真菌
(2)单;细胞膜;DNA;细胞核
(3)孢子
(4)异养
(5)丙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生殖;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1)图中的甲属于细菌,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丙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细胞真菌,所以乙、丙、丁属于真菌;(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基本结构,有遗传物质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生物;(3)真菌与细菌的繁殖方式不同,通过产生大量的a孢子来繁殖后代;(4)细菌和真菌的细胞中都没有叶绿体,大多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5)在人类生活中,图丙代表的酵母菌被利用于酿酒和馒头等食品的制作.
【分析】如图甲是细菌,乙是青霉,有扫帚状的孢子,丙是酵母菌,单细胞真菌,丁是蘑菇,多细胞真菌,识图作答。
40.【答案】(1)A;细胞核;原核
(2)分解
(3)遗传物质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1)图A是细菌的结构图,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所以它属于原核生物;图B青霉、C酵母菌、D蘑菇都属于真菌,细胞内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2)多数细菌体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只能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如一部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等微生物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能被绿色植物利用进行光合作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制造的有机物为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提供物质和能量,可见,细菌等微生物作为分解者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3)从结构上看,E病毒是一类结构十分简单的微生物,它主要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病毒是寄生在其它生物体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的.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根据寄主(寄生生物)不同把病毒分为三类:专门寄生在动物细胞里的病毒叫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里的病毒叫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做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分析】图A中:细菌的结构:1荚膜, 2细胞壁,3DNA集中的区域,4细胞质,5细胞膜,6鞭毛;
图B:青霉,1孢子囊, 2直立菌丝, 3营养菌丝;
图C:酵母菌,1细胞壁,2细胞核、3细胞质、4细胞膜、5液泡;
图D:蘑菇,a孢子、b菌盖、c菌褶、d菌柄、e营养菌丝;
图E:病毒,1遗传物质、2蛋白质。
41.【答案】(1)高温灭菌;孢子
(2)对照;甲
(3)饭前便后洗手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在接种前,培养基和培养皿应经过高温灭菌处理,以杀死其内混有的细菌或真菌的孢子等,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排除实验外其它环境的污染;无菌棉棒在培养基上涂抹的过程叫接种。(2)丙培养皿的作用是对照作用,充分说明培养皿内的细菌来自手上。洗手前手上的细菌多,洗手后手上的细菌少,因此预期48小时后,甲培养皿上的细菌菌落最多。
(3)根据实验,为了保证个人卫生,要做到饭前、便后洗手。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关于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培养步骤正确的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42.【答案】(1)同一种
(2)乙;甲
(3)乙;分解
(4)不能;因为甲乙都放在自然条件下,都有杂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叶片都会腐烂。(因为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他种类的细菌,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科学探究的过程
【解析】【解答】(1)因为这个实验的目的是探究细菌对植物遗体的分解作用,所以在设置对照组时,要控制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条件。即除了有无细菌的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因此甲乙两组要用相同的树叶。
(2)该实验的变量是细菌,对照组是甲,实验组是乙,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3)实验结果预测:经过一段时间后,乙组的树叶有腐烂现象,甲组的树叶没有腐烂现象,说明该细菌对落叶有分解作用。
(4)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实验条件,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在自然条件下,存在其它种类细菌的干扰,导致甲乙两组落叶都会出现腐烂现象,因此她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
【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43.【答案】(1)唾液
(2)接种前
(3)⑦;①;碘液(稀碘液)
(4)水滴
(5)放大镜;显微镜
(6)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知识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探究发生在口腔内的消化;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解析】【解答】(1)探究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吗?变量应该是唾液,甲试管与乙试管要以唾液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其他条件都应相同,因此向乙试管内加入2毫升清水,那么应向甲试管内加入2毫升唾液。
(2)在探究“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的实验中,首先要配制含有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可以用牛肉汁加琼脂熬制,然后把培养基和所有用具进行高温灭菌,目的是杀死培养基和培养皿中原有的病菌,以防杂菌对实验的干扰,以免影响实验结果。因此高温灭菌应在接种前进行。
(3)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首先转动⑦转换器可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孔,同时转动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若室内光线较暗,应选用凹面镜,直到白亮视野出现。转动①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⑧物镜,避免损伤物镜和玻片标本。取一滴黄色的酵母菌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中染上颜色的细胞核和淀粉粒。
(4)盖盖玻片的正确步骤: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洋葱内表皮上。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观察种子的结构要使用放大镜,借助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切片。
(6)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且只能以所研究的条件为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因此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吗?”的实验中,变量是二氧化碳。
乙装置内是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因此乙装置内缺乏二氧化碳;甲装置内装的是清水,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甲装置内有二氧化碳。
乙装置内缺乏二氧化碳,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甲装置内有二氧化碳,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滴加碘液后,甲装置内的叶片变蓝,乙装置内的叶片不变蓝。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分析】(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该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自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
对照试验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实验设计中仅仅改编实验中的某一项变量,其它因子不变,在此条件下,观察、研究该变量对实验材料和实验结果的影响.除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欲处理的实验因素外,其他实验条件要做到前后一致。)
(2) 图中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镜臂,④载物台,⑤目镜,⑥镜筒,⑦转换器,⑧物镜,⑨遮光器,⑩反光镜。
44.【答案】(1)新冠病毒
(2)细胞;蛋白质
(3)传染源
(4)洗手和戴口罩等;特异性
【知识点】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传染病及其病因;传染病的基本环节;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1)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从传染病的角度看,新冠肺炎病毒称为病原体。(2)新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的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3)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从传染病流行的环节分析,核酸检测为阳性(携带新冠病毒)的人属于传染源。(4)新冠肺炎虽然传染性很强,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作为中学生预防新冠肺炎可以勤洗手和戴口罩等措施来切断传播途径。
【分析】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个环节缺一不可。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5)疫苗是由减毒的、低毒的、灭活的病原体,从免疫角度分析,注射的疫苗属于抗原。将疫苗注射到人体后,能刺激人体产生抵抗该病的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叫抗体。抗体只能消灭特定的病原体,对其它病原体无效,因此属于特异性免疫。新冠疫苗研制成功后,注射疫苗能让人体产生抗体,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45.【答案】(1)A
(2)E;内部遗传物质
(3)D;分裂生殖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细菌的生殖;真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病毒的结构和繁殖方式
【解析】【解答】(1)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动物细胞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A图比B图多了①细胞壁、⑤液泡、③叶绿体结构,所以A图表示植物细胞。
(2)E是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
(3)D是细菌,具有细胞结构,但是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依靠分裂进行生殖,繁殖速度快。
【分析】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46.【答案】(1)动物
(2)抗原
(3)切断传播途径
(4)病原体
(5)计划免疫
【知识点】病毒的种类;传染病的一般预防措施;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解析】【解答】解:(1)病毒离开了活细胞,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别的生物的活细胞中生活,据此病毒分为植物病毒,动物病毒,细菌病毒三种,肠道病毒EV71是人肠道病毒的一种病毒,故EV71病毒属于动物病毒.(2)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因此,手足口病患者感染的肠道病毒,从传染病的角度来说,它属于病原体;从免疫的角度来说,它属于抗原.(3)传染病要想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缺少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因此5岁以下儿童属于易感人群.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实施“洗手行动”、“消毒行动”等群防群控措施,属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是切断传播途径.(4)小朋友患过手足口病后,如果不注意,还是会再次患病的原因:患过手足口病后,身体内具有了抗体,具有了免疫能力,但是这种免疫力是特异性免疫,是对特定的病原体有免疫力,当有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出现时,就失去免疫力,所以小朋友患过手足口病后,如果不注意,还是会再次患病,是因为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较多.(5)根据某些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将各种安全有效的疫苗,按照科学的免疫程序,有计划的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某种传染病的目的,这种有计划的进行预防接种叫计划免疫.计划免疫可以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关心儿童的健康成长,在全国大力推广计划免疫工作,计划免疫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手段,对于保护儿童的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故答案为:(1)动物;(2)抗原;(3)切断传播途径;(4)病原体;(5)计划免疫.
【分析】(1)病毒没有细胞构造,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2)能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是抗原;(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4)特异性免疫是针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5)预防传染病时可以根据不同病种的特点和具体情况,在三个环节中抓住主要环节,做到综合措施和重点措施相结合.据此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