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1-5 CDDCC 6-10 BDACB 11-15 ADADA 16-20 CBDDC 21-25 ABDCB
二、综合题(共 4大题,50 分)
26. (12 分)
(1)东部地区呈东西走向,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而西南地区呈南北走向,受地形地势
影响。(4 分)
(2)西侧高于东侧。西侧为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年太
阳辐射总量多;东侧反之。(4 分)
(3)拉萨。拉萨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晴天较多。(4 分)
27.(12 分)
(1)拉萨位于河谷地区,夏季,白天太阳辐射强烈,河谷水汽蒸发旺盛,空气中含有较
为丰富的水汽;夏季西南季风活跃,为拉萨带来丰富水汽;夜晚吹山风,抬升河谷暖湿气
流,水汽易凝结形成降水。(6 分)
(2)白天降水相对少,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增加农作物有机质积累,可提高其
产量、品质;夜间降水多,气温较白天低,雨水消耗于蒸发的部分少,渗入土壤中的水分
多,有利于水分涵养,增加作物根系吸收。(或夜晚气温低,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糖分
的积累)(6 分)
28.(12 分)
(1)陆地内循环 蒸腾、降水、下渗。(4 分)
(2)高山冰雪融水 夏(4 分)
(3)新疆地区晴天多,光照强烈,蒸发旺盛,地表输水蒸发损失大,采取地下输水的方
式可以减少水的蒸发。(2 分)
(4)光照强,昼夜温差大(2 分)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2页)
29.(14 分)
(1)太阳短波辐射可透过玻璃到达棚内,使温度升高,而棚内的地面长波辐射却很少能
透射出去,从而使热量保存在暖棚内。(4 分)
(2)暖棚受热多,空气膨胀上升,内室受热少,空气冷却下沉,于是上层空气由气压高
的暖棚通过 1 通风口向气压低的内室流动;下层空气由气压高的内室通过 2 通风口向气压
低的暖棚流动。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4 分)
(3)香格里拉纬度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
弱,故白天太阳辐射强。但空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差,不利于热量储
存,所以常年气温较低。(6 分)
高一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第 2 页 (共 2页)肥城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科学家表示,太阳活动将进入活跃期,届时将会发生最强烈的太阳风暴,可能对地球产生巨大的危害,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的温度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太阳风暴产生的带电粒子流来源于图中
A.A处 B.B处 C.C处 D.都有可能
2.太阳风暴袭击地球时,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②地球上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GPS定位系统受到干扰
④我国北方出现极昼现象
A.③④ B.①③ C.①② D.②③
3.太阳大气层的温度
A.从里向外降低 B.光球层持续升高
C.色球层变化最大 D.日冕层底部变化最大
大熊猫(如图)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和它们同时代的很多动物在第四纪大冰期中已灭绝,但大熊猫却是强者,成为“活化石”保存到了今天。据此完成4~5题。
4.大熊猫在地球上最初出现的地质年代是
A.古生代 B.中生代 C.新生代 D.元古宙
5.下列关于对大熊猫出现的地质年代中地球演化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①形成现代地貌格局及海陆分布 ②是重要的成煤时期
③发生了规模巨大的造山运动 ④爬行动物大发展 ⑤被子植物大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⑤
2022年9月14日9时39分(北京时间)在台湾台东县海域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下图黑色标识处为震源。据此完成6~7题。
6.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地球内部圈层的
A.地壳 B.地幔 C.内核 D.外核
7.地震发生后,正在台湾岛附近海域航行轮船上的人感受到的震动是
A.先水平晃动,后上下颠簸 B.先上下颠簸,后水平晃动
C.有水平晃动,无上下颠簸 D.有上下颠簸,无水平晃动
8.下图为一地区海拔高度与相应地壳厚度变化对比剖面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可以看出地壳厚度不均
B.莫霍界面以上为岩石圈
C.大洋地壳一定比大陆地壳厚
D.莫霍界面是岩浆发源地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完成9~10题。
9.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②—阴天比晴天强
C.③—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
D.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10.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③减弱 B.②减弱,④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③增强
下图示意江淮地区的一个池塘,一垂钓者发现,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一天之中池塘边仍然清风阵阵。读图完成11~13题。
11.该地夏季晴天的中午吹西北风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在大气稳定无风的情况下,该池塘边一天中风向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海陆间气压差异
B.纬度位置的影响
C.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D.池塘与周围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
13.夏季的白天,①地附近近地面的等压面(图中的曲线)和风向(图中的箭头)为下列四图中的
A B C D
读亚洲局部区域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此时,P地的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5.此时,P、Q、M、N四地风力最大的是
A.P地 B.Q地 C.M地 D.N地
下图表示大西洋沿不同纬度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读图完成16~18题。
16.世界表层海水最主要的热量来源
A.潮汐能 B.地球内能 C.太阳辐射能 D.波浪能
17.据图可知
A.①为海水表层温度分布 B.②为海水表层盐度分布
C.③为海水表层密度分布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18.海水的密度
A.在赤道处最高 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
C.同纬度的两地密度一定相等 D.在南半球中低纬度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浙江温岭江厦潮汐电站可利用潮位差进行双向发电。2022年5月,它成为我国首座综合利用潮汐能和太阳能发电的潮光互补电站。下左图为该电站景观照片,下右图为当地某日潮高变化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潮汐能主要来自
A.太阳辐射 B.地球内部 C.风力作用 D.日月引力
20.在天气稳定情况下,当日下列时段理论发电量最大的是
A.2-4时 B.4-6时 C.14-16时 D.16-18时
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往往因外界降水和气温的明显变化会形成一圈圈的年轮,年轮是树木生长过程中气候状况的重要体现。下图示意某地区树木截面。据此完成21~23题。
21.下列对图中树木生长过程中气候状况的猜测,可信的是
A.全球气温有所下降 B.全球降水有所增加
C.太阳辐射逐渐增强 D.太阳黑子爆发强烈
22.通过精确测量,科学家发现该树木年轮靠南侧的间距要宽于东西北三侧,主要是因为该树南侧
A.热量充足 B.光照强烈 C.降水丰富 D.土壤肥沃
23.该树最可能属于
A.新西兰的温带阔叶林 B.珀斯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C.亚马孙的热带雨林 D.长沙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下图为“温室效应模拟实验图”。为提高实验效果,避免甲、乙两侧气体不相互流通,U形管底部用石蜡密封,顶部用注有品红溶液(便于观察)的气体平衡管相连。左图中品红溶液高度相等,经过阳光照射后,图中品红溶液发生明显位移。读图完成24~25题。
24.甲、乙两侧管内的气体分别可能是
A.都是自然状态的空气 B.都是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自然状态的空气 D.自然状态的空气、二氧化碳
25.实验效果
A.阴天比晴天好 B.石蜡上铺砂石比不铺砂石好
C.早晚比中午好 D.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比高好
二、综合题(共4大题,50分)
26.读我国部分城市地理纬度与年平均日照时数表和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城市地区 年平均日照时数/h 地理纬度
南京 2182.4 32°04'N
上海 1986.1 31°09'N
重庆 1211.3 30°40'N
杭州 1902.1 30°20'N
宁波 2019.7 29°54'N
拉萨 3005.1 29°43'N
(1)描述图中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20×4186J·cm-2的曲线的走向特点,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4分)
(2)比较图中台湾岛东、西两侧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差异,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分)
(3)说出表中所列年平均日照时数最长的城市,并分析其原因。(4分)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位于宽阔拉萨河谷地北侧的拉萨城气温日较差大,气候独特,既有“日光城”的美誉,又也“拉萨夜雨”而闻名。拉萨的雨季通常在每年的5月至9月,而夏季的夜雨率高达80%左右。拉萨独特的高原风光,日趋便捷的交通,使拉萨成为新兴旅游避暑城市。下图分别为拉萨位置图、7月降水量日平均变化图。
(1)结合地形与大气环流的相关知识,分析拉萨夏季多夜雨的原因。(6分)
(2)分析拉萨“昼晴夜雨”的天气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材料一 在我国最干(年降水量<50毫米)、最热(极端高温45℃)的地方。却创造了最绿(植被与作物)、最甜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的瓜)的奇迹。
材料二 我国新疆地区的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如下图所示坎儿并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竖井是开挖地下暗渠的通道,暗渠与地下水流方向斜交,上游把至地下含水层中(即沙砾层)渗溢出来的地下水顺着暗渠沿坡流出地面,明渠将暗渠流出的地下水引入蓄水池。
(1)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该水循环的主要环节有____、____、____。(4分)
(2)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____,大水量出现的季节____。(4分)
(3)作为古老的引水工程,坎儿井为何采取地下输水的方式?(2分)
(4)分析吐鲁番的葡萄和哈密的瓜最甜的气候条件。(2分)
29.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一 云南香格里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海拔约3 300米,晴朗的天空非常湛蓝。这里太阳辐射强,但气温较低,当地居民高效利用太阳能,在房屋南侧用玻璃搭建绝热暖棚,暖棚通过通风口与内室形成循环气流,使内室增温。
材料二 下图示意香格里拉房屋模型。
(1)分析暖棚内温度较高的原因。(4分)
(2)利用热力环流原理,阐述暖棚是怎样通过1、2两个通风口使内室增温的。(4分)
(3)分析香格里拉太阳辐射强,但气温低的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