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知道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
2.知道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3.学会从两个方面来爱护水资源,知道水体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从两个方面来爱护水资源,知道水体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
难点: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观察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讨论】你能说一下水的用途吗?
新课学习: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呈现视频及资料,指导学生阅读课本。
1.水资源概况
(地球上总储水量约为1.39×1018 m3,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
2.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洋储水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钠元素。)
3.【讨论】请同学们总结地球上水资源的特点?
(1)总水量很大,淡水很少,并且分布不均。
(2)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水量约为世界人均水量的四分之一,居于世界第八十几位,且分布不均匀。
二、爱护水资源
请同学们仔细观看PPT,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爱护水资源?
(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
PPT呈现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节约用水?
节约水资源就是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大量减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1)生活用水:做到一水多用,如洗衣水拖地,洗菜水浇花等。
(2)工业用水: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 节约用水。
(3)农业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淋灌。
PPT呈现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组内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
(1)工业污染:工业废水、废渣的任意排放。
(2)农业污染: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3)生活污染: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治水体污染的措施
(1)工业上: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对污染的水体进行处理使之符合排放标准。
(2)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3)生活上:污水实行集中处理和排放。禁止(或合理)使用含磷洗衣粉,防止产生“赤潮”或“水华”现象。
课堂练习:
1.以下图标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该图标表示“绿色食品”,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
B.该图标表示“禁止烟火”,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
C.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符合题意;
D.该图标是“塑料制品循环使用标志”,不适合张贴在公共水龙头旁,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 )
A.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 B.用大量水冲洗汽车
C.用淘米水浇花 D.用洗衣服水冲厕所
【答案】B
【解析】节约用水有很多方式:工业生产中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工业用水重复使用、循环使用;生活中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器具,尽量少使用清洁剂、洗衣剂;农业生产方面,种植耐旱需水少的作物,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不提倡漫灌、自流灌溉这些浪费水的灌溉方式。
用大量的水冲洗汽车会造成水的浪费。故选B。
3.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答案】A
【解析】A.地球上的总水量很大,但淡水很少、分布不均,故A错误;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故B正确;
C.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以防止水污染,故C正确;
D.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可以节约用水,故D正确。
故选A。
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
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B.生活中节约用水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 D.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
【答案】B
【解析】A.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污染水,A不符合题意;
B.生活中节约用水,保护了水资源,B符合题意;
C.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造成水资源的过度消耗,C不符合题意;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水污染,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多项学习活动,了解地球上水的存在和水在自然界的分布情况,知道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生们要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学会从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两个方面来爱护水资源,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学生们要树立保护水资源、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的意识。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从学生熟知的事例引入,教学环节清晰自然,并且注重情感教育,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爱惜每一滴水,让爱护水资源的观念深入到学生的心灵,起到真正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