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上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九上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2 21:12: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学习目标】
1.初步懂得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
2.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装置的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3.让学生通过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实验装置及收集方法。
难点:初步确立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诱导法、观察交流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除氧气外,二氧化碳也是一种与人类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体。那么实验室里如何制取二氧化碳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在实验室里是如何制取二氧化碳的。
新课学习:
一、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
呈现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思考。
1.分析视频中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何不适合制取二氧化碳?
(1)蜡烛燃烧、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CO2,所得气体不纯。
(2)木炭还原氧化铜和石灰石高温分解,取材不便,反应条件不易控制。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的确定
实 验 药 品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1 石灰石和稀硫酸 产生少量气泡;反应慢 反应慢不易收集
2 石灰石和稀盐酸 产生许多气泡;速度适中 容易收集,适合
3 碳酸钠和稀盐酸 产生大量气泡;反应快 反应太快不易收集
3.解析不适合药品的原因
(1)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石灰石与稀硫酸的反应。所以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停止。
(2)不用碳酸钠。因为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时速度过快,不容易控制反应过程,不利于收集气体。
(3)不用浓盐酸。因为浓盐酸有强挥发性,可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得到的二氧化碳不纯。
4.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原理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CaCO3+2HCl=CaCl2+H2O+CO2↑;
(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呈现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思考。
1.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
(1)选择依据:药品状态、反应条件
(2)①固液不加热如图A;②固固加热如图B;
2.收集气体的装置
(1)排水法
条件: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纯净;缺点:收集的气体不干燥。
(2)向上排空气法
条件: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3)向下排空气法
条件: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优点:收集的气体干燥;缺点:收集的气体不纯净。
(三)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呈现视频,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完成下面思考。
1.实验药品
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实验原理
CaCO3+2HCl=CaCl2+H2O+CO2↑。
3.实验装置
固液不加热,向上排空法。
4.实验步骤
①连接装置;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④从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⑤收集二氧化碳;⑥检验;⑦验满。
5.收集气体
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能溶于水且与水反应,不能用排水法。
6.检验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浑浊,则是二氧化碳。原理:Ca(OH)2+CO2 =CaCO3↓+H2O。
7.验满
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熄灭则收集满。
8.注意事项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要伸到液面以下(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②锥形瓶中的导管只能刚刚露出橡皮塞(有利于产生的气体排出);③集气瓶中的导管口要接近集气瓶底(目的:便于排净空气)。
课堂练习:
1.实验室只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
A.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CO2能溶于水
C.CO2密度比空气的大 D.CO2能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的大
【答案】D
【解析】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并且能溶于水。
2.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 )
A.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碳
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
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答案】A
【解析】A.木炭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可产生二氧化碳,符合题意;
B.能使然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有很多,二氧化碳用澄清的石灰水来验证,不符合题意;
C.实验室用块状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是因为干冰易升华吸收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答案】D
【解析】A.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下端逸出,故A错误;
B.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
C.验满时要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中,而不是伸入集气瓶内,故C错误;
D.通过观察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就可以验证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故D正确。
故选D。
4.实验室常用块状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气体。
(1)写出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裎式   。
(2)若用右图所示装置(固定装置省略)制CO2:连接好装置后,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操作方法是:先   (填字母,下同),后   若导管口有气泡,放手后导管内上升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A.用手捂住试管 B.将导管一端浸入水中
(3)实验窒收集CO2可用的方法是   (填字母)。
A.排水法 B.向下排空气法 C.向上排空气法
(4)实验室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CaCO3+2HCl=CaCl2+H2O+CO2↑;
(2)B;A;
(3)C;
(4)CO2+Ca(OH)2=CaCO3↓+H2O;
【解析】(1)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氯化钙、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2)在连接好装置后,将导管一端伸入水中,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且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故填:B;A;
(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填:C;
(4)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用澄清的石灰水,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填:CO2+Ca(OH)2=CaCO3↓+H2O。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多项学习活动,初步懂得了所选药品、装置的原因。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1.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装置的选取(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3.操作步骤:连接装置、检查气密性、加入反应物、收集气体、检验、验满。
4.检验:把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生的气体是CO2。
5.验满: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则已收集满。
相互交流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体验、反思,熟悉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了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本节课我在上课过程中,注重让学生自己观察、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较好地突破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发生装置这一教学难点,学生也可在活动中产生深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