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重难探究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2.2《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重难探究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18:01: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重难探究


CONTENTS
主题思想
1
重点难点
2
3
写作特色
4
观点争鸣
本文针对当时一些同志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模糊认识,简要解说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的科学论断,提高了人们的认识,为人们的实践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
主题思想
重点难点
请根据文章内容,辨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重点一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反映客观事物的现象、
外部联系
以直接感受性为特点
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包括感觉、知觉、表象)
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内部联系
以抽象性和间接性为特点
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包括概念、判断、推理)
重点难点
为什么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为什么比第一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一个正确的认识为什么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
重点二
要想证明从实践中得来的理性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规律,必须把它再放到社会实践中去检验,看它是否能达到预想的目的,因此人的认识要有第二次飞跃。
因为只有经过第二次飞跃,才能证明从第一次飞跃中得到的认识正确与否;
一是
第二次飞跃的“意义更加伟大”
二是
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也即认识必须再回到实践中去。
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经过“多次的反复”,这是因为:
客观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表现都有一个过程,而人的认识因为受到历史条件和已有知识水平的限制,即使对已暴露出来的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也不一定能完全把握,因此正确的认识不能一次性完成,需要经过“多次的反复”。
重点难点
本文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是如何体现的?
难点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有很多人还不懂得这个认识论的道理”
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
结尾部分的呼应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问他的思想、意见、政策、方法、计划、结论、滔滔不绝的演说、大块的文章,是从哪里得来的,他觉得是个怪问题,回答不出来” 。
“应当进行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的教育”
文章开头说
结尾部分的呼应
“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文章开头相呼应
结束语
“克服困难,少犯错误,做好工作,努力奋斗,建设一个社会主义的伟大强国,并且帮助世界被压迫被剥削的广大人民,完成我们应当担负的国际主义的伟大义务”。
本文的论证,紧紧扣住了论点,其他的道理或简略或不讲,只强调社会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文章层次分明、言简意赅、观点鲜明。全文三部分紧密联系,逐层递进。运用设问修辞手法,发人深思,给读者以深刻印象,中心突出。
写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