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质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质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越大
D.物质的比热容与温度、质量都没有关系
2.夏季在海边,由于水和砂石的比热容不同,常能够形成海风或者陆风。海风指从海上吹向陆地的风,反之为陆风。如图是某地空气流动情况,据此判断此时为( )
A.白天,形成的是海风 B.晚上,形成的是海风
C.白天,形成的是陆风 D.晚上,形成的是陆风
3.甲、乙两物体的质量都为2kg,丙物体质量为1kg,三个物体升高1℃吸收的热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的比热容与丙相等
B. 甲的比热容比乙小
C. 甲和丙比热容相等,可能是同一种物质
D. 甲、乙的温度都降低1℃,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
4.水的比热容大,这种特性使它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这种特性的是( )
A.晚上向秧田里灌水 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
C.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 D.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
5.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白天的海风多是从海面吹向陆地,夜晚的海风多是从陆地吹向海面
6.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时,同学们用酒精灯同时开始均匀加热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沙子和水,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沙子吸热升温较快,说明沙子吸热能力较强
B. 实验中,加热相同的时间,末温低的物质吸热能力强
C. 实验中,将沙子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时,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D. 物体吸热多少是由物质的种类决定的
7.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比热容,小金做了如下实验:在两个相同的塑料瓶甲和乙内分别装入质量相同、初温都是室温的煤油和水,在瓶口扎上气球,将它们同时浸入热水中,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能观察到甲瓶口的气球膨胀得大一些
B.将煤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煤油所需的加热时间更长
C.该实验能得出煤油的比热容比水小
D.水更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
8.如图是小明和小华同学探究沙子与水吸热升温快慢的实验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 )
A.使用相同型号的温度计 B.取相同质量的沙子和水
C.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D.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
9.如图甲所示把 0℃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小
C.牛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 D.B 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像
10.如图为某一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截图。图中显示当日上海的温度为20∽25℃,西宁的温度为7∽22℃.关于两地的温差及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的温差大,因为水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大
B.西宁的温差大,因为水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大
C.上海的温差大,因为水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小
D.西宁的温差大,因为水比泥土、沙石的比热小
11.为了探究不同液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
(1)为便于开展实验探究,热源相同时,我们将方案“吸收的热量”转换为“加热的时间”,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可知吸收热量的多少。实验室的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 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下表为他们的实验记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烧杯编号 液体 质量/g 初温/℃ 末温/℃ 加热时间/min
1 水 300 20 30 12
2 水 150 20 30 6
3 煤油 300 20 30 6
4 煤油 300 20 25 3
①分析上表,得出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
②如果只从降温效果考虑,要让一块100℃的金属降温,质量相同、温度都是10℃的水和煤油,哪个效果更好 其理由是 。
12.为了比较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某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空气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插在甲、乙两瓶牛奶中的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甲/℃ 70 60 53 47 42 39 37 35 34 33
乙/℃ 70 65 61 58 55 52 50 48 47 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 。
(2)本次实验中,小王发现 的冷却效果更好。
(3)通过分析,小王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速度越来越 。
(4)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小王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的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 叫做冷却速度。
13.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情况”的实验中:
(1)小丽和小明用一套器材做加热水和煤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在组装器材时应先调节
(填“A”或“B”)的高度,调节它的高度是为了 。
(2)组装好器材,他们先后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 ,得出结论。要完成该实验,除图甲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的一个测量工具是 。
(3)在对实验进行反思时,他们认为原方案有需要两次加热耗时长等缺点,因此改进方案并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与原方案相比,该方案除克服了上缺点外还具有的优点是 。(答出一个即可)
答案及解析
1.D
【解析】根据对比热容的认识分析判断。
【解答】比热容是表示物质吸放热本领的物理量,与物质吸收的热量、质量和升高的温度大小无关,只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故D正确,而A、B、C错误。
故选D。
A
解: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泥土、沙石)的比热容大,白天,太阳照射下陆地和海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海水温度上升少;陆地吸热后,温度上升快,热空气上升,海面冷空气就会来补充,于是冷空气沿海面吹向陆地,形成海风,图近地面风向从海洋吹向陆地,是海风,且陆地近地面为上升气流,说明图为白天形成的海风。
故选:A。
3.D
甲的比热容大于乙,即它们的温度都降低1℃时,甲比乙放出的热量多,故D正确。
故选D。
4.B解: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晚上向秧苗田里放水,水降温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以防冻坏秧苗,故A不符合题意;
B、夏天在地上洒水降温是利用了水蒸发吸热来降低,不是利用水的比热容大,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汽车发动机用水作为冷却剂,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冬天让热水流过散热器来取暖,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B
解:
A、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砂石比较,在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沿海地区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故A不符合题意;
B、空调房里放盆水可增加空气湿度是利用水的蒸发使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的含量变大,与比热容无关,故B符合题意;
C、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同样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故冬天室内的暖气用热水循环供热,故C不符合题意;
D、因为海水比热容大,所以温度升高慢,白天时陆地温度高,热空气膨胀上升,因为陆地表面和海水表面产生压强差,所以形成海风,风从大海吹向陆地;晚上时大海温度上升,海面气体受热膨胀上升,陆地晚上空气下降,同样形成压强差,形成了陆风,风从陆地吹向大海,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B
【解析】(1)物质的比热容越大,则吸热能力越强;物质的比热容越小,则吸热能力越弱,;
故选B。
7.B
【解析】
A.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温度升高的多,煤油的瓶口气球膨胀得大一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C.相同质量的煤油和水,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瓶口气球膨胀的小,表明水温度升高的少,说明水的比热容比煤油大,将煤油和水加热到相同温度,水的比热容较大,水所需的加热时间更长,故B错误,符合题意,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的比热容较大,质量相同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升高相同的温度时,吸收的热量多,因此水更适合做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8.A
【解析】
A.实验中需要对沙子与水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沙子和水升高的温度,没有必要使用相同型号的温度计,通过温度计比较温度的变化量,故A符合题意;
B.为了便于比较沙子和水升温快慢,实验时应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故B不符合题意;
C.为保证沙子和水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应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故C不符合题意;
D.为防止热量散失对实验的影响,应让盛放沙子和水的容器相同,故D不符合题意。
9.C
【解析】
A.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最后热平衡时两者的温度相同。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故A正确。
B.由图可以看出,水从高温降低到最后温度时温度变化量比牛奶从低温升高的最后温度时温度变化量对应的温度坐标轴上的长度小,即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小,故B正确。
C.牛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一段曲线,所以是不均匀的,故C错误。
D.将凉牛奶放入时,牛奶吸热、温度升高,水放热、温度降低,直至两者的末温相等,因此B是牛奶的温度变化图象,故D正确。
10.B
【解析】【分析】【详解】沿海地区水多,水的比热较大,白天,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得少;夜晚,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得少,使得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昼夜的温差小。
11.(1)液柱高度
(2)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水;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对金属的降温效果更好
【解析】(1)当温度升高时,液体体积膨胀,温度计中液柱高度增大;当温度降低时,液体体积缩小,温度计中液柱高度减小。
(2)①根据实验数据的比较,确定影响吸收热量多少的因素;
②根据表格确定哪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即可。
【解答】(1)实验室的温度计就是应用这种转换思想测量温度的:当温度升或降低时,温度计中的液体便膨胀或收缩,从温度计中液柱高度的变化便可知温度的变化。
(2)①比较实验1和2可知,液体的质量越大,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比较实验1和3可知,物质的种类不同,加热时间不同,吸收热量不同;比较实验3和4可知,升高的温度越大,加热时间越长,吸收热量越多。
则得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的种类、质量、升高的温度有关。
②比较实验1和3可知,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的加热时间更长,即吸收的热量越多,因此水的吸热本领更大,则:让一块100℃的金属降温,质量相同、温度都是10℃的水和煤油,水的效果更好,理由是:等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多,对金属的降温效果更好。
12.(1)相等;(2)水;(3)慢;(4)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
【解析】【分析】【详解】(1)探究水和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时,需要控制牛奶的质量相等。(2)由表格数据可知,在相同的时间内,甲瓶中的牛奶温度变化快,所以水的冷却效果好。(3)由表格数据分析可知,甲瓶中牛奶的温度变化越来越慢。(4)“冷却速度”可以定义为:质量为1kg的物体,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故答案为:(1)相等;(2)水;(3)慢;(4)单位时间内降低的温度。
13.(1)A;确保使用外焰加热;(2)升高的温度;秒表;(3)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解析】(1)组装实验仪器是实验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从最优化的角度去考虑,避免重复调整。(2)实验需要测量水与煤油的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液体吸收相等的热量,升高的温度越高,液体的吸热能力越弱。(3)分析图示实验,根据图示实验装置分析答题。【分析】“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是热学最主要的实验。此实验不仅考查学生对基本过程的掌握情况,更进一步考查学生运用基本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要知道“水浴法”加热的优点。
【详解】(1)组装实验仪器时,应根据酒精灯及其火焰的高度先固定图中的A部分,使酒精灯的外焰正好能给烧杯加热,然后再固定图中的B部分,这样可以避免重复调整;
(2)在同一个烧杯中称出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水和煤油升高的温度,得出结论。实验中需要测量水与煤油的加热时间,需要用到秒表;(3)由图乙所示实验可知,实验用同一烧杯用“水浴法”对水与煤油同时加热,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故答案为:(1)A;确保使用外焰加热;(2)升高的温度;秒表;(3)该方案避免两次加热,用同一热源加热确保在相等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决胜期末”好题汇编(十)
物质的比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