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三单元
公元前771年
犬戎攻破镐京
西周灭亡
公元前770年
公元前476年
春秋时期
战国时期
东周时期
公元前475年
公元前221年
平王东迁
进入春秋时期
三家分晋
春秋结束进入战国
秦朝建立
战国结束
秦统一中国
第三单元 第9课
新兴地主阶级取代了旧奴隶主贵族
各诸侯国都必须面对怎么办的问题 → 止乱
战国时“天下”成为流行词汇
孟子说:“仁者无敌于天下”
墨子说:“一同天下”
庄子说:“一心定而王天下”
为什么偏偏是秦国
完成了统一中国的进程
秦统一中国
一
二
秦灭六国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三
巩固统一的措施
秦灭六国
一
人民希望结束战乱
过上安定的生活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转变政治治理方式
商鞅变法为秦统一奠定了准备了条件
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与广纳贤才
前230年灭韩
前221年灭齐
前228年灭赵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年灭燕
公元前221年 秦完成了统一
公元前221年定都咸阳
秦国 → 秦朝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2002年在湖南省龙山县里耶古城遗址一号井及北护城河,发现38000余枚秦简,震惊海内,极大地丰富人们对我国秦代社会的认识。
在里耶秦简记载中,公元前221年,南郡苍梧县发生了大规模叛乱,尽管叛乱很快平定,但仍然给帝国的统治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里
耶
秦
简
秦国
100多万平方公里
秦朝
340万平方公里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二
秦始皇该如何做好统一以后的治理?
(一)皇帝制度
“政月”改为“正月”
读音也从“政”改做“征”
“楚”改为“荆”
(二)中央官制
行政
军事
监察
掌握最终决断权
王绾:
“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李斯: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分封制
郡县制
郡(守)
县令(长)
乡、里、亭
由朝廷直接任免
(三)地方制度
皇帝
中央官制
地方制度
郡县制——开创了我国以后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比 较 项 分封制 郡县制
建立基础 血缘关系 按地域划分
传承方法 世袭 皇帝任免
官吏权利 拥有封地、爵位、土地管理权 只有俸禄,无封地、无土地管理权
与中央之间的关系 诸侯国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 (地方分权) 郡县是地方的行政机构
绝对服从中央(中央集权)
政治体制 贵族政治 官僚政治
历史影响 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相同点 ①都是为了巩固统治;②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③都在维护国家的统一等方面起了积极作用。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
最高统治者
有效管理
绝对服从
巩固统一的措施
三
统一字体为小篆
意义:有利于推行政令、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一)文化上:统一文字
(二)经济方面:统一货币
统一货币为半两钱
意义:改变币制混乱、利于经济管理、促进经济交流
铜权
铜量
(二)经济方面:统一度量衡
意义:保证了税收、便利了经济发展
“驰道”,以国都咸阳为中心,东至于燕齐,南达吴楚,北极甘泉……道广五十步,每三丈植一青松。
——李定一《中华史纲》
(三)交通方面:统一车轨
意义:便利了秦朝交通、促进地方交流沟通、加强对全国控制
(四)军事方面:
北击匈奴、修筑长城
灵渠在今广西桂林兴安境内全场30余千米,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意义:解决运输困难问题、提供了灌溉水源
(四)军事方面:
南征百越、修建灵渠
陇西
东海
长城一带
南海
疆域统一:奠定中国国家的基本版图
制度统一:中央集权制度
社会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民族认同:各民族交融中共同发展
感谢聆听
第三单元 第9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