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整理》单元作业设计分析
1、单元内容及教材分析
1. 单元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一年级下册“分类与统计”单元,学生掌握了在分类的基础上用非正式的统计表整理与呈现数据),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
(1)例1通过现实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学习用调查法收集数据的方法。教材以选校服颜色的情景入手,激发学生用统计解决问题的兴趣,并确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进一步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方式、呈现数据的方法,最后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
(2)例2仍从实际出发,通过投票调查的方式统计,重点学习记录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教材重在呈现记录数据的方法,写“正”字,画“ ”,画“√”。其中后面两种方法都是10个一列,比较杂乱无章的记录已经做出了优化。通过比较,突出用“正”字记录数据的好处,体现了多样化与优化的思想。
2.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学校组织上学生订校服、故事大赛、春游、最喜欢的季节、天气、对街头过往的车辆、最喜欢的水果等。例题编排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过程,让学生亲自经历统计活动,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又进一步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明确统计的意义和作用。本单元更加重视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如根据统计表让学生发现问题,根据数据提出合理化建议。
例1教学要求学生填写比较简单的统计表,体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和方法,同时注重学生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例2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数据统计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正确的预测。
教材中恰当的渗透了统计中抽样的基本概念,在统计时,要调查的所有对象成为总体,当总体数目很大的时候,就需要抽样调查。即通过抽取总体中的部分个体,收集这些个体信息,用来作为整体的判断。例1中通过“全校选择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突出体现的是由于非统计抽样不具有代表性。练习题第4题,“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这里采用的是完全随机统计抽样,可以用统计结果推断整体。
教材在记录数据时,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体现多样性与开放性,适当对学生方法进行优化,促进学生发展。
2、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教材在例题和习题中都安排了一些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理解其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初步理解统计的价值,逐步形成统计的意识。
3、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用调查法收集数据,在分类的基础上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数据,
2.认识简单的统计表,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过程与方法
1. 经历、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体会统计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 通过对数据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中蕴涵的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让学生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能初步体会调查所得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2. 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单元作业整体设计思路
本单元内容的学习主要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独立思考、巩固练习等方式,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自己的学法。
1. 整体设计,凸显主题。
在设计作业时,关注课时之间的衔接,是作业呈现出阶梯型,从知识的巩固到技能的训练,再到综合能力的培养,循序渐进,由易入难。
2. 形式多样,体现乐趣。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分为前置性作业、巩固性作业和综合性作业,多样性设计,既能吸引学生学习探索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巩固所学知识。
3. 举一反三,精准练习。
作业精而且具有针对性,使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应用。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下册
版本 人教版 章节名称 《数据收集整理》
第1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第1课时》
作者
1.前置性作业
作业内容:我是天气记录员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笔记本上记录2022年2月1日至2月28日中捷每日的天气情况,最终将结果统计在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1)把记录的结果填写在下表中。
天气
天数
(2)这个月什么天气最多?什么天气最少?
(3)阴天比雨天多多少天?雪天比晴天少多少天?
答案:
(1)
天气
天数 10 8 5 4
(2)晴天最多,雪天最少。
(3)3天;6天。
设计意图:
共三道题,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统计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生活经验,用时5-8分钟。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和贴近学生生活出发,了解学生是否能统计出数据,是否能读懂用统计表呈现的数据,是否可以通过简单的统计表去分析问题,可以帮助教师确立学生的起点以及重难点。
2.巩固性作业
作业内容:我是健康小达人
营养午餐对学生的身体有很大好处,渤海新区京师学校的午餐都是由厨师精心设计和制作,得到了学生们的一致好评。
下表是二(1)班学生最喜欢吃的午餐的情况。(每人只能选一种)
种类 蜜汁鸡翅 咖喱鸡块 地三鲜 宫保鸡丁 蒜黄鸡蛋
人数 5 7 4 10 3
(1)二(1)班一共有学生( )人。
(2)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相差( )人。
(3)
(4)如果给这个班统一准备午餐,应该多准备( )。给全校学生都准备这种午餐合适吗?为什么?
答案:
(1)29。
(2)宫保鸡丁;蒜黄鸡蛋;7。
(3)宫保鸡丁;不合适,因为不一定全校学生都最喜欢吃宫保鸡丁。
设计意图:
共设计三道小题,巩固学生用调查法收集数据,用统计表整理和呈现数据的知识,用时大约5分钟。为了更贴近学生生活,将题目的情境确定在学校食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体现了数学的开放性和统计的严谨性,第(3)小题要求学生根据数据对午餐的准备提出建议,因为要确定几种午餐,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进行综合考虑。
3.综合性作业
作业内容:我是小小调察员
“既然有梦想,我们就要努力去实现”,这是《熊出没》中光头强的语录。调查一下二(1)班同学最喜欢看哪个卡通人物。
动画片 光头强 哆啦A梦 哪吒 孙悟空
人数
(1)最喜欢( )的同学最多,最喜欢( )的同学最少。
(2)如果要给二(1)同学们定制一款书包,你觉得选择哪个卡通人物比较合适?为什么?
(3)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并解答?
设计意图:
共3道小题,既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又能让学生真正参与进来,用时大约20分钟。为了更贴近学生生活,在表格中留了一个空白格,学生可以补充自己喜欢的水果。注重以调查数据为依据进行判断,同时注重让学生自己通过数据收集与整理,去提出问题并解答,促使学生引发更深入的思考,感受数据背后的信息,也锻炼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学科 数学 年级 二年级下册
版本 人教版 章节名称 《数据收集整理》
第2课时 《数据收集整理第2课时》
作者
1. 前置性作业
作业内容:我是小小统计员。
小朋友们,蔬菜可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营养丰富,多吃蔬菜,身体更棒哦!那么调查身边的人(家人、朋友、邻居等)最喜欢吃的蔬菜吧,完成下表并回答问题。(可以补充蔬菜的种类)
我身边的人最喜欢吃的蔬菜统计表
蔬菜 土豆 白菜 茄子 豆角
人数
(1)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吃( )的人数最少。
(2)你最喜欢吃( ),你身边的人最喜欢吃这种蔬菜的有( )人。
(3)一共调查了( )人,根据调查结果,你有什么建议?
(4)在统计过程中,你是怎么记录数据的?
作业时间:完成第1课时之后,学习第2课时之前,10分钟内完成。
设计意图:通过收集整理关于身边的人喜欢吃的蔬菜,让学生亲身体验数据产生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带着数学走进生活,解决和分析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通过学生的独立探究,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巩固本单元第1课时的学习内容。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没有能力自己设计表格,所以这里提供表格进行活动。学生回答问题时,除了对统计的数据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外,第(4)小题引导学生思考记录数据的方法,为第2课时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巩固性作业
作业内容:我是小小记录员
小朋友,你知道冰壶吗?你玩过高山滑雪吗?2022年2月4日,第24届冬奥会在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行,运动健儿们在奥运赛场顽强拼搏,最终中国代表团以9金4银2铜位列金牌榜第三,创造了冬奥参赛史上最好成绩。下表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五名国家的金牌获奖情况。
2022年北京冬奥会前五名国家的金牌获奖情况
国家 中国 挪威 瑞典 德国
金牌数量/枚 9 16 8 12
(1)请你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下前五名国家金牌获得的个数。
中国 美国 挪威 瑞典 德国
(2)哪个国家得到的金牌数最多?金牌榜前三名有哪些国家?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作业时间:学习第2课时后,5分钟内完成。
设计意图:以最热门的冬奥会为主题,通过针对性练习,使学生形成技能技巧,掌握记录数据的方法,能根据统计表回答简单的问题,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3. 综合性作业
作业内容:我是小小分析家
同学们,我校的个性课程又开始啦,让我们看看二年级二班学生参加个性课情况吧(如下图)。(每格代表1人)
手工 书法 武术 古筝
(1) 参加( )的人数最多,参加( )的人数最少。
(2)二年级二班一共( )人参加个性课。
(3)参加古筝个性课的人数比参加手工个性课的人数多( )人。
(4)如果每格代表2人,上面的图该怎画?
作业时间:单元复习之后练习,7分钟以内完成。
设计意图:以学生每周开设的个性课这一熟悉的情景为依托,以非正式的统计图呈现二年级二班参加个性课的情况,重在让学生读懂以不同方式呈现的统计结果,并为后面学习条形图做好准备。本题巩固了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