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我与地坛(节选)》2022-2023学年必修上册高一语文精品课件(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5《我与地坛(节选)》2022-2023学年必修上册高一语文精品课件(共1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3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18:1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15 《我与地坛(节选)》
第七单元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史铁生(1951—2010),北京人,文化大革命初期响应号召由北京赴陕西务农,因积劳致残,下肢瘫痪,后返京潜心于文学创作。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插队的故事》、《合欢树》等。史铁生的所有作品,包括散文、小说,主题均贯穿一点,就是“对生命的解读”。《我与地坛》是史铁生散文的代表作。
任务一:知人论世,了解写作背景
地坛的正式名称叫作“方泽坛”,是明清皇帝祭地之坛,在北京城区北部。一九四九年后,经过修葺开放,称“地坛公园”。“文革”期间因遭毁弃及疏于管理而荒芜。《我与地坛》写于1989年5月,也就是作者残疾后的第15年。作者在“狂妄的年龄上”残废了双腿,“便一天到晚耗在这园子里”。地坛的树荫和夕阳笼罩着作者绝望的身影,他在这里“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在地坛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境界中,作者获得了对生命的新理解,从而走出了残疾自伤的阴影。
解读标题
“我与地坛”,根据我们的阅读经验,可能写“我”与地坛的一段经历、一种关系、或由此而来的一种感悟。
思考:“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1-3)
任务二:研读文本
提示:“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结合史铁生的经历)
思考:“我”去地坛的原因是什么? “我”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如何?(1-3)
任务二:研读文本
明确:“我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让我残废了双腿。”“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出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进入地坛时的精神状态:颓废、迷惘。
思考:作者看到了怎么样的地坛?(1-5)
任务二:研读文本
明确:
作者对地坛总的感受:“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
任务二:研读文本
剥蚀—— 琉璃
淡褪—— 朱红
坍圮—— 墙
散落—— 砌 栏
除去人工雕琢
磨灭浮华光芒
显露生命本真
浮夸的
炫耀的



荒芜
任务二:研读文本
不衰败
蜂儿、蚂蚁、瓢虫,蝉蜕、露水、草木
生命卑微的草木昆虫不在意栖息地的荒芜,只是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存着——生,无可辩驳;死也不必急于求成。
思考:我当时的精神状态? (1-3)
任务二:研读文本
失魂落魄
颓废孤独
思考:我与地坛的关系用哪个词来概括?文章中有哪些语句可以证明?(2—5)
任务二:研读文本
1、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
2、古园就是为了等我,等我出生,等我残废
3、地坛是我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明确:缘分、宿命
思考:我在地坛里思考了什么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了吗?(6-7)
任务二:研读文本
1、我该不该去死?
2、我为什么要出生?
3、我应该怎么去活?
死,应该顺其自然
无须思考
地坛的述说
思考: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任务二:研读文本
明确:
地坛离我家很近:以“我家”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地坛。
我家离地坛很近:以“地坛”为中心,向外辐射,延及我家。
思考:作者说“地坛离我家很近。或者说我家离地坛很近。”两句话有什么区别?
任务二:研读文本
二者的变化实质上表现了作者的心路历程。前二十年,他的生命按常态进行,自然是以家为中心。二十岁时突至的残疾使他人生道路急转直下,他为了排解内心的苦闷与困惑,来到地坛,又在地坛的启示下完成了他对生命的新认识,树立起自己的生到了获得全新的生命。此时,地坛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家园,灵魂栖息的所在。
思考:思考“我”与地坛和地坛与“我”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任务二:研读文本
明确:“我”与地坛之间的联系:
⑴“我”家离地坛很近;
⑵“我”与地坛有相同的命运(“园子”荒芜,“我”两条腿残废);
⑶地坛顽强的生命力给了“我”重新生活的勇气,让我领悟到生命的内涵。
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任务二:研读文本
明确:“ 我”所承受的,是我自己的不幸;母亲不但要承受“我”的痛苦,还要承受不能将这种痛苦现于形色的痛苦。她不但要随时准备接受儿子自杀的噩耗,还要想儿子今后的人生道路该怎样走。因此,作者说“这样一个母亲,注定是活得最苦的母亲。”
思考:我、地坛、母亲三者之间有何联系?
任务二:研读文本
明确:
1、第一部分写我和地坛的故事,第二部分写在地坛环境中我与母亲的故事。
2、地坛使我平和豁达的对待生死,解决了为什么生的问题;
母亲使我找到生存的意义,解决了怎样活的问题。
3、地坛是我获得生存信念的地方,也是我感受母爱最深的地方。
史铁生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在地坛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使躁动的心走向宁静;在一次一次地寻求中,终于体悟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自己的车辙与母亲的足迹在这个荒芜而又充满生机的园子中融为一体,成为永恒。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