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8.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2 23:23: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满分:100分; 时间:7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如图所示,属于凹透镜的是(  )
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②④⑥ D.②④⑤⑥
2.如图所示,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要使小灯泡发出的光经某透镜后变成平行光,应把小灯泡放在(  )
A.凸透镜前任意位置 B.凹透镜前任意位置
C.凹透镜的焦点上 D.凸透镜的焦点上
4.关于四种光学仪器的成像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实像 B.照相机成正立、缩小的实像
C.幻灯机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D.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5.下列关于实像和虚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像是由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实像能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C.虚像是人的幻觉,光线并没有进入人眼,实像是相反
D.实像有放大的,也有缩小的,虚像一定是放大的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蜡烛的像,其原因是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  )
A.二倍焦距以外 B.二倍焦距处 C.焦点以外 D.焦点以内
7.将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可在距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50cm处,则可在透镜另一侧得到(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8.一支蜡烛位于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无法成像 B.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C.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D.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9.如图所示,是心怡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放大的像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9题图 10题图 14题图 16题图
10.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探究成像规律,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8cm B.18cm C.28cm D.无法判定
11.物体离凸透镜20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成一个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
A.10cm>f>6cm B.12cm>f>10cm
C.20cm>f>12cm D.26cm>f>20cm
12.小刚给自己的物理小制作参展作品照相,当他拿着照相机靠近作品拍照的过程中(  )
A.像变大,像距变大 B.像变大,像距变小
C.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 D.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
13.老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4.如图是小明戴上眼镜前、后观察到的远处帆船的情形,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小明的眼睛是远视眼
B.小明的眼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C.戴眼镜前帆船模糊的原因是帆船成像在视网膜的前方
D.帆船通过眼睛的晶状体在视网膜上成缩小正立的虚像
15.下列四幅图中能说明近视眼成像原理和近视眼矫正方法的是(  )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16.下列关于显微镜和望远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显微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
B.图乙中,望远镜上的物镜和目镜都是凹透镜
C.图甲中,通过显微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D.图乙中,通过望远镜看到的是放大的实像
二.填空题(每题1分,共25分)
17.自新区设立以来,“千年秀林”现已累计造林42.8万亩,为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饮料瓶,这是因为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对光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镜,它对太阳光起   作用,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18.小明用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观察同一课本上的文字。当凸透镜到课本的距离相等时,看到如图甲、乙两种不同的像,甲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f甲,乙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f乙,那么f甲   f乙(选填“<”“>”或“=”)。
18题图 19题图 24题图 26题图
19.如图所示是一种投影仪示意图。图中的平面镜的作用是   ,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的画面,若要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应将凸透镜适当向   (选填“上”或“下”)调。
20.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投影仪投影到屏幕上的像;⑤汽车观后镜中的像,其中属于实像的有   ,属于虚像的有   。
21.某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放大镜观察邮票,邮票与放大镜的距离应该    15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所成的像是放大、   立的虚像。
22.李华参加展览会,在一个展室中看到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   镜,这个虚拟导游是   像(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或虚”),电视机与屏风的距离应在   。
23.夏季校园里鲜花盛开,小刚用照相机将美丽的鲜花拍摄了下来。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选填“小于10cm”、“大于10cm,小于20cm”或“大于20cm”),若想使鲜花的像更大些,应使镜头   (填“靠近”或“远离”)鲜花。
24.正常眼睛观察物体的最佳距离为25cm,当用平面镜仔细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    cm处最为合适。如图是人眼与鱼眼的结构示意图,我们观察发现:鱼眼晶状体的形状比人眼更加凸一些,如果人眼的晶状体像鱼这样,观察远处物体的像将成在视网膜的    (填“前”或“后”)面,若要看清远处的物体,应该配戴    (填“凹”或“凸”)透镜。
25.把一滴水滴在玻璃板上,在玻璃板下面放置一个用眼睛看不清楚的小物体,拿一个放大镜位于水滴的上方,慢慢调节这个镜子与水滴之间的距离,你就更能看清玻璃板下的微小物体,这时它们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小物体通过水滴成一个  、  的_____像,人眼睛通过放大镜观察到的是一个   (选填“实像”或“虚像”)。
26.人眼看同一个物体,会出现“近大远小”的现象,这和物体与人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有关,如图所示,同一个物体离人眼越远时,视角越    。当人离不同大小的物体一样远时,视角也会不同,物体越大,则视角越    ,(前两空选填“大”或“小”)照镜子时,当你向平面镜走近时会觉得像变大了,原因是    。
三.作图题(27题8分,28题5分,共13分)
27.完成下列光路图。
28.请在图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线图。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分,共14分)
29.小华同学尝试用自制的水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如图甲,让一束平行光射向水凸透镜,此时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方法是为了测量水凸透镜的    ;
(2)在选择以下哪个物体为观察对象时,小华认为不选择B,理由是    ,难以在光屏上观察到像;不选择C,理由是无法探究成像的性质中的    的特点;
(3)小华将装置调整至图乙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仅将蜡烛和光屏位置对调,根据    的原理,可以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
(4)在图乙的位置时,小华利用注射器从水凸透镜中向外抽少许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不清,要想重新得到清晰的烛焰像,若在光屏和水凸透镜的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应将蜡烛    (选填“远离”或“靠近”)水凸透镜;或者保持光屏位置不变,给水凸透镜带上合适的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30.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cm。
(2)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三者的中心在    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
(3)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的像,日常生活中的    (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由该成像规律制成的。
(4)实验过程中蜡烛燃烧变短,烛焰的像在光屏上的位置会向    (选填“上”或“下”)方移动。
(5)如图丙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C; 2.C; 3.D; 4.C; 5.B;6.D; 7.A; 8.C; 9.D; 10.B;
11.A; 12.A; 13.A; 14.C; 15.D; 16.A;
二.(每题1分,共25分)
17.凸透;会聚; 18.>; 19.改变光路;下; 20.①④;②③⑤; 21.小于;正; 22.凸透;倒立、放大、实;大于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的位置; 23.大于10cm,小于20cm;靠近; 24.12.5;前;凹; 25.显微镜;倒立;放大;实;虚像; 26.小;大;视角增大;
三.作图题(27题8分,28题5分,共13分)
27.如图所示。
28.如图所示。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1分,共14分)
29.焦距;积木不是光源;正倒;光路可逆;投影仪;远离;远视;
30.10.0;同一高度;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处;放大;投影仪;上;远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