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新泰市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9.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11-22 17:34:48

文档简介

新泰市名校2022级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2022.11
一、单选题
2020年9月25日晚,天空上演了木星、土星和月亮同时出现在夜空中的天文景观, 称之为“双星伴月”,如图所示,左侧为土星,右侧为木星,中间是月亮。据此完成下
面小题。
1.组成这张笑脸的天体为( )
A.恒星和卫星 B.行星和彗星
C.恒星和行星 D.行星和卫星
2.下列天体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A.金星 B.木星 C.月球 D.太阳
3.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笑脸”中天体的是( )
A.总星系 B.银河系 C.河外星系 D.太阳系
下图示意太阳辐射与生物质能、化石燃料的关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丙代表太阳辐射能在自然界常见的三种类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包括水能 B.甲包括天然气 C.乙包括石油 D.丙包括地热能
5.下列能源类型的形成与太阳辐射能密切相关的是( )
A.核能 B.地热能 C.风能 D.潮汐能
6.农业谚语“鱼靠水,娃靠娘,万物生长靠太阳”,体现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 )
A.光热资源 B.化石燃料 C.生产能源 D.生活能源
根据生物活动情况,地球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大阶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没有生命的地球阶段( )
A.经历了38.5亿年 B.细菌已经出现
C.海洋开始形成 D.对后来的生物没有意义8.原始生命的地球阶段( )
A.出现了生命大爆发 B.绿色植物出现
C.大气成分没有变化 D.大多数时间处于多细胞生物演化阶段
冰雾是我国大兴安岭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俗称“冒白烟”。冬季,当近地面气
温很低时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微小冰晶便可形成冰雾。为减轻冰雾带来的灾害,当地因地制宜设计了高效日光温室。温室前屋面上覆盖材料包括透明薄膜和草苫(音:shàn。草帘子、草盖子。)等保温材料两层。图中,左图为大兴安岭冰雾日变化示意图,右图为日光温室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一天中,冰雾高峰期出现在9时前后的原因是( )
①地面辐射最强 ②相对湿度大 ③气温很低 ④风速较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冰雾出现日,为增强日光温室的效果,当地农民掀起和盖上草苫的时间分别是
( )
A.午后、20时前后 B.10时前后、15时前后
C.日出前后、日落前后 D.午后、日落前后
下图为某大洋海域多年表层海水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针对①②③④四处海水性质与运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处表层水密度最大 B.②处表层水盐度最大
C.③处底层水温度最高 D.④处表层水风浪最大
12.关于图中洋流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处为寒流 B.③④处为寒流 C.②③处为暖流 D.①④处为暖流
下图为我国某节能房屋示意图,该房屋在不同季节的白天与夜晚通过开闭某些隔断或窗户可实现室内外冷暖空气的变换,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如图,隔断打开和窗户关闭,则最可能表示的是( )
A.夏季的夜晚 B.夏季的白天 C.冬季的夜晚 D.冬季的白天
14.应用该图所示原理可以解释的主要现象是( )
A.山区的山谷风的形成 B.最高气温多出现在午后
C.东非高原上动物大迁徙 D.阴阳坡植被差异明显
齿稃草是一种春雨型短生禾草,一年生草本植物,耐旱、耐高温能力极差,是新疆伊犁、塔城及准噶尔盆地周
围的荒漠和草原上常见的短命植物(如图所示)。一年生
短命植物在气温和水分条件合适时,在夏季干热季节来临之前短短的2个月左右时间里迅速完成生命周期,随后整
个植株或地上部分干枯死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齿稃草为适应当地自然环境而具有的特征是( )A.叶片厚 B.植株高 C.根须细 D.花期长
16.相比南疆,北疆短期生植物物种多样性更丰富,其主
要原因是北疆( )
A.水分较多 B.热量较高C.温差较大 D.风力较大
2021年是人类有记录以来第25个太阳活动周期的开始之年,探测和研究太阳活 动,提出应对措施,可以降低或规避对地球的不利影响。下图为太阳大气层结构示意
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图中太阳大气层①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
A.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D.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18.太阳活动对地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长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信鸽迷失方向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①③④ D.②③⑤
2017年吉林省西部白城新区建设了海绵城市工程。白城地处大兴安岭东麓平原区,当
地有“十年九旱,一年不旱,河水泛滥”和“一年两阵风,一次刮半年”的说法。下图示意海绵城 市中关于“透水路面”的设计方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最直接的是( )
A.水汽输送 B.降水 C.下渗 D.蒸发
20.白城有利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地表水流速度慢 B.原有管网基础设施较完善,有利于排水
C.降水集中,多暴雨 D.有季节性冻土
21.白城建设海绵城市可能带来的效益是( )
①减轻洪涝灾害 ②增加空气的湿度 ③提高植被覆盖率 ④减轻风沙影响 ⑤解决当地水 资源不足问题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下左图为“某测站水温垂直分布图”,右图为“某海城表层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 下面小题。
22.左图所示海区、对应可能是右图中的点( )
A.① B.② C.③ D.④
23.右图中虚线表示流经该海区的洋流。由图可知该洋流是( )
A.北半球的寒流 B.北半球的暖流 C.南半球的寒流 D.南半球的暖流
24.若右图中点①与②,③与④分别处于同一线度,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的盐度大小相同 B.②的密度大于④的密度
C.④的密度大于③的密度 D.①的盐度小于④的盐度
海水的盐度是指1000克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分数(%。)。图6下图示意2020 年12月西北太平洋部分边缘海域海水盐度分布规律,该月一般轮船满载货物从上海出
发,沿图中虚线所示航线前往天津,用时3天。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5.12月份,黄海海区海水盐度整体由南向北递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河川径流 B.降水强度 C.海水温度 D.海区封闭
26.吃水深度是指船角在水中沉入水下部分的最深长度,在图示整个航程中,该轮船吃水深度变化规律是( )
A.浅一深一较深 B.浅一较深一深 C.深一较深一浅 D.深一浅一较深
在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华北地区的果农都要给果树涂上白色的涂白剂:而在夏日来临时却在果树的底部铺上白色的地膜。据此完成下列题。
27.果树的幼苗在栽种时要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其主要原理是( )
A.减弱了②的逃逸B.增强了①的反射
C.增强了③的强度D.增强了对④的吸收
28.将树木涂成白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效增加太阳辐射,使地面热量大量增加
B.增加大气逆辐射,保温作用增强以躲过冻害
C.减小树干底部日温差,减少树皮冻裂
D.增加树皮厚度,减少虫害,利于抗寒
29.夏季果树底部覆盖白色地膜的目的是( )
A.减少内外空气的对流,从而降低膜内温度而制冷
B.反射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热量减少从而降温
C.减少土壤内部水分的蒸发,起到保湿效果
D.反射太阳辐射的光照,增加底部叶片的光合作用
30.下图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图是
A.图A B.图C C.图C D.图D
第II卷(非选择题)
31、读“水循环示意图”和“坎儿井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20分)
(1)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是 (填字母)环节;与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关系最
密切的环节是 (填环节名称)。
(2)上图D、H分别表示水循环的 、 (填环节名称),如果图中的
森林植被增多,对G、H环节带来的影响分别是 、 。
(3)可以使地球水资源得以更新的循环类型是 。
(4)新疆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创建了一种特殊的
引水工程——坎儿井,如右图所示。坎儿井所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 ,该地
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 。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该地景区,距今2.7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海底沉积有厚厚的石灰岩,海陆变迁,海洋形成陆地。200万年来,形成千百
万座拔地而起的石峰。其中最著名的要算阿诗玛峰了。阿诗玛峰位于石林边缘,从某个
特定角度看它,宛若一个身背花篮、亭亭玉立的美丽少女,她就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撒尼族传说中的姑娘阿诗玛的化身。下图为我国某景区的一处景观图。
(1)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为 。(2分)
(2)该地区年降水较多,属于湿润地区,但地表水缺乏,解释其自然原因。(4分)
(3)说明阿诗玛峰形成过程。(6分)
33. 下列甲、乙两图示意当地地貌景观。回答下列问题。(8分)
(1)指出甲图所示地貌名称: ,并分析其形成“头大、身小”的最主要原
因。(6分)
(2)乙图为面向正北方向拍摄的景观图,推测则该地的主导风向 。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
1.D 2.A 3.C 4.C 5.C 6.A 7.C 8.B 9.B 10.D
11.A 12.C 13.D 14.A 15.C 16.A 17.B 18.C 19.C 20.A
21.D 22.A 23.B 24.C 25.C 26.D 27.A 28.C 29.D 30.A
31. (1) C 地表径流
(2) 降水 下渗 G减小 H增大
(3) 海陆间循环
(4) 陆地内循环 夏 减少蒸发
32 (1)流水溶蚀和淀积
(2) 地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较大,土层薄,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喀斯特地貌广布,岩层多裂隙,地下多溶洞,地表水易渗漏,导致地表水缺乏。
(3)早期为浅海环境,沉积形成石灰岩层;随着地壳抬升,石灰岩层出露地表;长期受流水溶蚀作用,由于岩石岩性和结构不同,侵蚀程度不同,形成石林。
33. (1)风蚀蘑菇
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磨蚀地表岩石;近地面侵蚀强度大,形成风蚀蘑菇
(2)偏西风 答案第16页,共17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