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语文 必修下册
19 [*装在套子里的人]
一、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别里科夫是一个令人畏惧的人物,凭借着旧制度和旧传统辖制着整个中学乃至全城,何等强大而威风!但同时,别里科夫又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可怜虫,他________,把一切都装在套子里,自以为“素来在各方面都称得起是正人君子”,但他还是战战兢兢、六神不安,整天一副______的样子。促狭鬼的一幅漫画就让他“脸色发青”“嘴唇发抖”,难堪至极;在柯瓦连科面前,他也________;更让人________的是,他竟然死在他恋爱对象“哈哈哈”的笑声中。把“强大”和“弱小”融合在同一人物身上,这是小说的荒诞组合之一。
别里科夫是一个被夸张变形的怪物,“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甚至“用棉花堵住耳朵眼”,“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房里又热又闷”……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原型,但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就成了漫画人物——一个从生活习惯到思想行为完完全全“装在套子里的人”,(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敬小慎微 惶惶不可终日 摧枯拉朽 不可思议
B.谨小慎微 惶惶不可终日 不堪一击 不可思议
C.敬小慎微 闻风丧胆 摧枯拉朽 不可理喻
D.谨小慎微 闻风丧胆 不堪一击 不可理喻
【解析】 敬小慎微:形容处事非常谨慎,属褒义。谨小慎
微:对琐细的事情过分小心谨慎,以致流于畏缩,属贬
义。按语意应该选“谨小慎微”。惶惶不可终日:形容非常
惊恐,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含贬义。闻风丧胆:形容对某
B
种力量极端恐惧。按语意应该选“惶惶不可终日”。摧枯拉
朽:摧折枯草朽木,比喻迅速摧毁腐朽势力。不堪一击:
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
反驳。按语意和语法应该选“不堪一击”。不可思议:不可
想象,不能理解。不可理喻:不能够用道理使他明白,形
容固执或蛮横,不通情理。按语意和语法应该选“不可思
议”。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但
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成了漫画人物
B.有着这些生活习惯的别里科夫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
原型,但经过作者刻画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
成了漫画人物
C.有着这些生活习惯的别里科夫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
原型,但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就成
了漫画人物
A
D.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原型,
但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让别里科夫成了漫画人物
【解析】 原句有两个语病。一是搭配不当,主语“生活习
惯”不能和宾语“原型”搭配,改成“别里科夫的某些生活习
惯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并和后文“但作者刻意渲
染、夸大变形”相搭配。二是成分多余,“就”多余,条
件关系不强烈,应删除。B.“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的
是“生活习惯”,不是“原型”。用了“经过”后文无主语。C.“
作者刻意渲染、夸大变形”的是“生活习惯”,不是“原型”。
“就”要删除。D.主语“生活习惯”不能和宾语“原型”搭配。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进而成了“顽固守旧”的符号和代名词
B.从而成了“套中人”的符号和代名词
C.从而成了“顽固守旧”的符号和代名词
D.进而成了“套中人”的符号和代名词
C
【解析】 C.前文是“让别里科夫成了漫画人物”,经过“一
个从生活习惯到思想行为完完全全‘装在套子里的人”进一
步解释,得出结论“从而成了‘顽固守旧’的符号和代名
词”,是因果关系,不是递进关系,所以用“从而”不用
“进而”。排除A、D两项。应该是“顽固守旧”的符号和代
名词,而“套中人”本来就是符号和代名词。排除B项。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
A.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
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运用夸
张手法凸现“套中人”的色厉内荏,既有力地鞭笞了其
可厌可憎,又无情地嘲笑了其极端虚弱。)
B.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
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运
用对比手法,形象地表现了新旧两种事物的较量,揭
示了沙皇专制统治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行将没落。)
C
C.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
衣领里。(运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写了别里科夫怕
冷、虚弱的性格。)
D.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形象的
比喻,传神地描绘出别里科夫因自己的威严受到嘲弄
和挑战后气愤不安的情景。)
【解析】 句中虽然有“好像”,但只是表猜测,不是比喻
词;“怕冷”也不恰当。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幽默讽刺手法的一句是( )
A.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
衣领里。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
眼。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B.“我一看见您的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
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C.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着
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D
D.等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
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
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小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
笑……
【解析】 本文运用幽默讽刺手法主要是来刻画别里科夫这
个人物形象的,D项描写的对象是华连卡,没有使用幽默
讽刺手法。
6.仿照下面的示例,从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个写几句话。
契夫
讽刺,是你身上的血液/如针灸刺向疾病/轻轻一捻/变
色龙与别里科夫都自羞无比。
要求:要与例子的格式、句式一致。(待选名人:鲁迅、海
明威、李白、白居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鲁迅/批判,是你手中的利器/如闪电划向苍
穹/微微一转/阿Q和孔乙己就汗颜无比。
【解析】 首先分析提供的例子。“讽刺”是契诃夫最主要的
创作风格;“是你身上的血液”“如针灸刺向疾病”运用了比
喻的修辞格;“变色龙”与“别里科夫”都是契诃夫作品中的
经典形象。所以,无论选取哪位名人,仿写时均要考虑到
他的创作风格和作品形象。此外,还要把握好句式特点及
比喻的修辞手法。
7.如果在别里科夫坟上立一块墓碑,征求一副墓联,请根据
文章内容,设计墓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墓联要合乎对联的要求,上下联对仗;同时,墓
联要体现别里科夫的生前特点。
示例一:为现实生活所套,因终身大事而终。示例
二:谨小慎微,心惊胆战过日子;循规蹈矩,诚惶诚恐赴
黄泉。
8.右面是课文《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一幅插
图。请为这幅插图拟写一则解说词,突出某
一细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表达
准确、鲜明、生动,不超过100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无论晴天雨天,他都要穿雨鞋、带雨伞、戴
墨镜、塞耳塞,甚至一定要穿着暖和的棉大衣。他的生活
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套子”,他是一个不仅将肉体装在套
子里,而且灵魂都被各种“套子”紧紧地束缚着的“套中
人”。
二、名篇名句默写
9.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扁舟如苇叶般自由飘荡在无边
江面上的惬意。
(2)姚鼐在《登泰山记》中从山巅向下俯视,众山如骰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从对
面落笔写出日观亭位于最高处,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衬托
出日观峰的高大雄伟。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
山也
(3)在《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这一生活状态的描写和心理活动的刻画
表达了词人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度日如年的煎熬之情。
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小公务员之死
[俄]契诃夫
一个美好的晚上,一位心情美好的庶务官伊凡·德米特里·切尔维亚科夫,坐在剧院第二排座椅上,正拿着望远镜观看轻歌剧《科尔涅维利的钟声》。他看着演出,感到无比幸福。但突然间,他的脸皱起来,眼睛往上翻,呼吸停住了……他放下望远镜,低下头,便……阿嚏一声!他打了个喷嚏,无论何时何地,谁打喷嚏都是不能禁止的。庄稼汉打喷嚏,
警长打喷嚏,有时连达官贵人也在所难免。人人都打喷嚏。切尔维亚科夫毫不慌张,掏出小手绢擦擦脸,而且像一位讲礼貌的人那样,举目看看四周:他的喷嚏是否溅着什么人了?但这时他不由得慌张起来。他看到,坐在他前面第一排座椅上的一个小老头,正用手套使劲擦他的秃头和脖子,嘴里还嘟哝着什么。切尔维亚科夫认出这人是三品文官布里扎洛夫将军,他在交通部门任职。
“我的喷嚏溅着他了!”切尔维亚科夫心想,“他虽说不是我的上司,是别的部门的,不过这总不妥当。应当向他赔个不是才对。”
切尔维亚科夫咳嗽一声,身子探向前去,凑着将军的耳朵小声说:
“务请大人原谅,我的唾沫星子溅着您了……我出于无心……”
“没什么,没什么……”
“看在上帝份儿上,请您原谅。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请坐下吧!让人听戏嘛!”
切尔维亚科夫心慌意乱了,他傻笑一下,开始望着舞台。他看着演出,但已不再感到幸福。他开始惶惶不安起来。
幕间休息时,他走到布里扎洛夫跟前,在他身边走来走去,终于克制住胆怯心情,嗫嚅道:
“我溅着您了,大人……务请宽恕……要知道我……我不是有意的……”
“哎,够了!……我已经忘了,您怎么老提它呢!”将军说完,不耐烦地撇了下嘴唇。
“他说忘了,可是他那眼神多凶!”切尔维亚科夫暗想,不时怀疑地瞧他一眼。“连话都不想说了。应当向他解释清楚,我完全是无意的……这是自然规律……否则他会认为我故意啐他。他现在不这么想,过后肯定会这么想的!……”
回家后,切尔维亚科夫把自己的失态告诉了妻子。他觉得妻子对发生的事过于轻率。她先是吓着了,但后来听说布里扎洛夫是“别的部门的”,也就放心了。
“不过你还是去一趟赔礼道歉的好,”她说,“他会认为你在公共场合举止不当!”
“说得对呀!刚才我道歉过了,可是他有点古怪……一句中听的话也没说。再者也没有时间细谈。”
第二天,切尔维亚科夫穿上新制服,刮了脸,去找布里扎洛夫解释……走进将军的接待室,他看到里面有许多请求接见的人。将军被围坐在其中,他已经开始接受呈文了。询问过几人后,将军抬眼望着切尔维亚科夫。
“昨天在‘阿尔卡吉亚’剧场,如果大人还记得的话,”庶务官开始报告,“我打了一个喷嚏,无意中溅了……务请您原……”
“什么废话!……天知道怎么回事!”将军扭过脸,对下一名来访者说,“您有什么事?”
“他不想说!”切尔维亚科夫脸色煞白,心里想道,“看来他生气了……不行,这事不能这样放下……我要跟他解释清楚……”
当将军接见完最后一名来访者,正要返回内室时,切尔维亚科夫一步跟上去,又开始嗫嚅道:
“大人!倘若在下胆敢打搅大人的话,那么可以说,只是出于一种悔过的心情……我不是有意的,务请您谅解,大人!”
将军做出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挥一下手。
“您简直开玩笑,先生!”将军说完,进门不见了。
“这怎么是开玩笑?”切尔维亚科夫想,“根本不是开玩笑!身为将军,却不明事理!既然这样,我再也不向这个装腔作势的人赔不是了!去他的!我给他写封信,再也不来了!真的,再也不来了!”
切尔维亚科夫这么思量着回到家里。可是给将军的信却没有写成。想来想去,怎么也想不出这信该怎么写。只好次日又去向将军本人解释。
“我昨天来打搅了大人,”当将军向他抬起疑问的目光,他开始嗫嚅道,“我不是如您讲的来开玩笑的。我来是向您赔礼道歉,因为我打喷嚏时溅着您了,大人……说到开玩笑,我可从来没有想过。在下胆敢开玩笑吗?倘若我们真开玩笑,那样的话,就丝毫谈不上对大人的敬重了……谈不上……”
“滚出去!!”忽然间,脸色发青、浑身打战的将军大喝一声。
“什么,大人?”切尔维亚科夫小声问道,他吓呆了。
“滚出去!!”将军跺着脚,又喊了一声。
切尔维亚科夫感到肚子里什么东西碎了。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着,他一步一步退到门口。他来到街上,步履艰难地走着……他迷迷糊糊地回到家里,没脱制服,就倒在长沙发上,……咽了气。
10.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向布里扎洛夫将军前后进
行了多达六次的“道歉”,而且一次比一次显得郑重、
真诚而又卑怯、悲戚。
B.当切尔维亚科夫内心惶恐不安地把自己的失态告诉妻
子时,她建议丈夫再次去向长官道歉,这说明她的思
想意识中,仍然有根深蒂固的奴性心理和等级观念。
C.小说从批判市侩意识的角度观察和反映生活,写出了
丧失人格意识的奴性心理对于强权和暴力的恐惧和服从。
A
D.小说不仅表现了作者对思想庸俗、生活猥琐的小市民
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痛恨,也表达了其对罪恶
的等级制度的控诉。
【解析】 A项,小说中切尔维亚科夫向长官布里扎洛夫将
军前后进行的六次道歉并没有表现出“真诚”。
1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好的晚上”“心情美好”“无比幸福”写出了主人公在
观赏歌剧时的轻松快乐,与后文他的心惊胆战形成鲜
明对比。
B.妻子的反应在某种程度上与前者的卑怯形成对比,劝
主人公去道歉这一情节侧面烘托了主人公切尔维亚科
夫的性格特征。
C.小说灵活地运用了外貌、语言、心理、动作等多种描
写手法来塑造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典型形象。
C
D.小说的格调幽默诙谐,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一个喷嚏对
主人公的影响,也使人物的心理变化逐步显现。
【解析】 C项,没有运用外貌描写。
12.小说的主人公切尔维亚科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作品
简要概述。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切尔维亚科夫这一形象具有以下特点:①他因循守
旧,畏首畏尾;②他惶恐忧郁,自卑脆弱;③他有获得尊
重与认同的强烈愿望和平等意识;④他有对于强权与暴力
的无奈屈从的奴性心理。
13.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公务员的死亡?请结合小说内
容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从情节上分析,是一个喷嚏导致了小公务员的死。
一个小公务员不小心将喷嚏溅到了坐在前排的将军级文官
身上,他唯恐将军会将自己的不慎视为粗野冒犯,而一而
再、再而三地道歉,就是这执着的道歉,在遭遇大将军的
不耐烦与呵斥后使他一命呜呼。②从性格上分析,是胆怯
和懦弱导致了他的死亡。③从社会制度角度分析,森严的
等级制度和不平等的社会关系是造成小公务员之死的根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将军比小公务员地位高,这在当时的社会中,地位
的差异给小公务员在精神上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导致了
小公务员的恐惧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