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导学】2013高中语文 12我有一个梦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同步导学】2013高中语文 12我有一个梦想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5 15:28: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13张PPT。第12课 我有一个梦想
□ 马丁·路德·金1963年8月28日,美国25万黑人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盛大集会,一个30多岁的黑人男子被众人簇拥着,站在高高的石阶上演讲:“今天,我高兴地同大家一起,参加这次将成为我国历史上为了争取自由而举行的最伟大的示威集会……”他就是美国著名的民权运动领袖、非暴力主义者马丁·路德·金。
探究:在这次演讲中,马丁·路德·金为美国人民描绘了怎样的梦想?他的梦想如今在美国实现了吗?三、词语释义
1.侈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骇人听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之于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息息相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气壮山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义愤填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安之若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大失所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无济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心急如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不言而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近义辨析
1.息息相关 休戚相关
同:二者都有“关系密切”之意。
异:“息息相关”指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用于人或事或物都可。“休戚相关”指彼此间祸福互相关联。多用于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1)国家知识产权局条约法规司司长在访谈中说,知识产权制度涉及到广大民众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方方面面,与广大民众的利益________。
(2)图片展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两岸人民血浓于水,命运相连,________,荣辱与共的感情。
2.签订 签署
同:两者都是动词,都有“在公文上签字”的意思。
异:二者词义和适用对象等不同。“签订”指订立条约或合同并签字。强调有订立的含义,且指双方或多方一起协商订立。“签署”指在重要文件上正式签字。没有订立的意思,施动者可以是双方或多方,可用于命令、纪要、通报等,适用文件范围更广。(1)美国和澳大利亚18日________自由贸易协议,两国几乎所有制成品都将免税进入对方市场。
(2)端午节期间,黑龙江海事局与俄罗斯阿穆尔流域国家海河监督管理局在哈尔滨举行会谈,________了两国合作交流会议纪要。3.蜕变 蜕化 退化
同:“蜕变”“蜕化”都有发生质变之意。
异:“蜕化”指虫类脱皮,比喻腐化堕落,多用于权势高、地位高的人。“蜕变”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可用于一般人。“退化”多指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功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1)周杰伦经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从一个没有人知道的音乐爱好者________为音乐天王。
(2)廉洁与贪婪既是水火不相容的,又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有的官员信念发生________,最终沦为阶下囚。
(3)很多人认为蝙蝠的视觉能力已经________了,也有人认为蝙蝠是“色盲”,分辨不出颜色。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4.兑现 兑换
同:都含有“换取”之意。
异:“兑现”指:①凭票据向银行换取现款,泛指结算时支付现款。②比喻实现诺言。“兑换”指用证券换取现金或用一种货币换取另一种货币。
(1)小郑________了他当初的承诺,捐献出自己的造血干细胞,救助在医院进行治疗的白血病患者。
(2)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人民币________业务量逐年增加。5.权利 权力
同:都含有“享有……”的意思。
异:“权利”指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跟“义务”相对)。“权力”是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或一定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1)2009~2010年,国家将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消极影响,切实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经济、社会和文化________。
(2)大多数人都没有机会到现场看奥运,只能通过电视观看奥运——转播商的________就在这里,他们能通过使用变焦镜头、特别的摄影角度、剪辑技巧、慢动作、经典动作的图解、延迟的现场等手段,决定观众看什么和怎么看奥运。【自主校对】
一、qiān liào liào jiā wěi chuō dì hài chǐ pán shuì jì wēi’é wān yán lǚ yú zā shú zhā nì yīnɡ
二、邮戳 杀戮 推崇 作祟 磐石 罄竹难书 赎罪 穷兵黩武 渎职 文牍 买椟还珠 骇人听闻 言简意赅 放浪形骸 弹劾 隔阂 瞭望 镣铐 嘹亮 潦草 缭绕 官僚三、1.夸大而不切实际地谈论。2.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3.把事实向众人公开。4.呼吸相关联,比喻关系密切。5.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6.由不义的人和事所激起的愤怒感情充满胸膛。膺,胸。7.对于危困境地或异常情况,一如平常,泰然处之。8.原来的希望全部落空,非常失望。9.对于事情没有什么帮助。10.心里急得像火烧一样。形容非常着急。11.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四、1.(1)息息相关 (2)休戚相关 2.(1)签订 (2)签署 3.(1)蜕变 (2)蜕化 (3)退化 4.(1)兑现 (2)兑换 5.(1)权利 (2)权力 一、作者档案
马丁·路德·金(1929~1968),牧师,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积极参
加和领导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
斗争活动,一生三次被捕,三次被判刑。1964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他将全部奖金献给了自由运动。1968年4月4日,他被一名种族主义分子枪杀。
美国国会规定从1986年起,每年一月的第三个星期一为纪念马丁·路德·金的法定假日。从1987年起,马丁·路德·金的诞辰日亦为联合国的纪念日之一。二、背景回放
从十六世纪起,黑人就被殖民者从非洲大陆大批贩卖到美洲,被迫成为种植园中的奴隶,受到各种非人的待遇。南北战争胜利后,当时的总统林肯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黑人终于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
但直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解放黑奴宣言》签署一百多年之后,美国的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问题仍然十分严重。1963年8月28日,为争取民权,25万黑人在华盛顿林肯纪念堂前举行盛大集会,马丁·路德·金发表了这篇举世闻名的演说。一、整体悟读
作者在《我有一个梦想》中提到的梦想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作者的梦想包含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涉及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首先,在政治上,作者希望美国的有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有同等的地位和公民权,如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而不是被作为二等公民备受歧视和压迫;其次,在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判他们,有和白人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最后,在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在固定的贫民区,贫困潦倒。二、局部涵泳
1.这篇演讲辞开篇阐明了签署《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解放黑奴宣言》在美国历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也可以说这是保障黑奴权利的一部法典。作者高度评价了《解放黑奴宣言》的巨大意义,说它“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这样,作者首先为黑人争取民权自由运动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法律基础,说明美国自颁布《解放黑奴宣言》以来,黑奴就应该而且必须享有平等的权利。这就将美国政府置于一个极为不利的境地,也为以后的斗争扫清了舆论上的障碍。从内容上看,在阐明《解放黑奴宣言》的意义后,作者笔锋陡转,向人们揭露了一百年后美国让人失望的现实,“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上;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黑人的这种悲惨的处境与首段中《解放黑奴宣言》的光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对比之下,文章自然会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增强了对敌的战斗力和内容的感染力。
概括起来有三个作用:①为黑人民权运动找到了法律依据;②与下文黑人的悲惨处境形成对比,产生非常强烈的讽刺效果;③增强了战斗力和演讲的感染力。2.结合课文第7段至第16段概括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
参考答案: 马丁·路德·金的斗争策略包括五个方面:原则——不使用暴力,因为暴力易造成更大的情感伤害;态度——团结大多数白人,由此能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目标——黑人必须获得自由,达到的目的绝不含糊;信念——长期斗争才能成功,胜利总会实现;激情——蕴涵着理性的导向,因为斗争仅仅有激情而没有理智往往会失败。3.演讲辞一般具有极强的说服力与号召力,本文除了具备这些特点外还充满了激情。你能说说这篇演讲辞为什么能激动人心吗?
参考答案: 因为这篇演讲辞有着极其感人的充沛的情感。作者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对一百年之后黑人现状的失望,到要求政府“兑现支票”的义正词严,再到对“梦想”的热烈憧憬,其间无不充满着作者悲愤而热烈的情感。正因为作者饱含深情,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从而产生了极强的号召力。而这正是演讲成功的必要条件。文中那华丽的词句,典雅的语言,为演讲增添了许多感人的魅力。文中还大量运用排比、呼告和反复等修辞手法,它们纷至沓来,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更有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增强了作者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4.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排比句,试分析这些排比句的效果(举两例加以分析)。
参考答案: (1)第2段:“然而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一百年后的今天……”,表达了一百年来黑人的悲惨境遇。采用排比句式,多侧面、多角度地强化了黑人境遇之悲惨、地位之低下、生活之贫困,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2)第5段连用五个“现在是……”,作者表达了现在是美国政府“兑现诺言”的最佳时刻。使用排比句式,则把这次示威游行的目的神圣化,是从“荒凉”走向“光明”、是把“流沙”改为“磐石”的时候,增加了这次游行的正义的分量。三、开放探究
马丁·路德·金和甘地一样失败了吗?他们用生命去实践的“非暴力抵抗”的主张失败了吗?他们的做法是无效的吗?他们是软弱的吗?
思路提示:马丁·路德·金不但在生前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获奖者,而且他的生日早被确立为法定全国假日。最主要的是,他也同甘地一样,不但成了他本国良知的代表,还成了人类良知的代表。一、文脉梳理
二、意旨探微
作者站在了自由抒发自由表达的制高点上,从头至尾用了排山倒海式的排比句,将自己斗争的目标、决心、理想、信念,表达得淋漓尽致;客观冷静的态度与强烈的主观感情的抒发达到了高度的统一与和谐,展示出了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1.运用多种修辞
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例如在揭露美国政府没有兑现它的诺言时,作者这样写道:“美国没有履行这项神圣的义务,只是给黑人开了一张空头支票,支票上盖上‘资金不足’的戳子后便退了回来。但是我们不相信正义的银行已经破产,我们不相信,在这个国家巨大的机会之库里已没有足够的储备。因此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正义的保障。”在这段话中,作者把解放宣言比作了空头支票,把正义比作银行,把国家比作巨大的机会之库,一连串的比喻使说理非常形象生动,易于听众理解和接受。还有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2.感情充沛热烈
为了追求理想,可以付出千百次的努力。信念不移,决心不改的执著精神,构成了演讲辞《我有一个梦想》的灵魂。充沛的情感是这篇演讲辞的主线。演讲者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的期待开始,到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的失望,到兑现诺言的义正辞严,到“我梦想”的灿烂前景;把梦幻、心曲、圣歌综合起来,寄托了演讲者悲愤与热切的情感。这种情感又如交响乐一般在听众中回荡,明确的斗争原则,切身利益的呈现,美好未来的展望,都使听众的情绪受到感染并得以升华。解析: A项“抢”应读“qiānɡ”;B项“赎”应读“shú”;C项“旋”应读“xuàn”。
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义愤填膺 坚如磐石 安之若素 对现诺言
B.公之于众 不能自拔 携手前进 不言而喻
C.坎坷曲折 巍巍峰巅 无济于事 汹涌澎湃
D.种族歧视 心急如焚 资金不足 息息相关
解析: A.“对”应为“兑”。
答案: A解析: B.“骇人听闻”指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客观发生的事物。这里应用“耸人听闻”。
答案: B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市政府关于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的决定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拥护和支持。
B.参加这项比赛的选手平均年龄19岁,平均身高1.68米,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C.南昌至上海、杭州的火车动车组票价分别为228元、179元,而对应的普通列车硬座票价为106元、81元,相比之下,普通列车硬座票价要低一倍多。
D.承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难道谁能否认这是当代中国青年肩负的崇高使命吗?解析: A项“严禁在市区养犬和捕杀野犬、狂犬”有歧义。另外,“拥护”是指对领袖、党派、政策、措施等表示赞成并全力支持。“支持”是指给以鼓励或赞助。“拥护”含全力支持的意思,所以宜放在支持后,表示递进才妥。B项“平均文化程度大专以上”有错,平均不能是约数,当然不能说“以上”。C项“低一倍多”有错。使用“降低”“减少”“缩小”等词语时不能用倍数。
答案: D一、文段精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一百年前,一位伟大的美国人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今天我们就是在他的雕像前集会。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摧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希望。它之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5.“一百年后的今天”,美国黑人生活的“骇人听闻的情况”是怎样的?请用几个词语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没有得到自由 备受压榨 穷困 流亡6.第二段中加点的词语“物质充裕的海洋”和“穷困的孤岛”各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物质充裕的海洋”比喻物质财富充裕的美国社会;“穷困的孤岛”比喻生活在贫穷困苦中的黑人群体。7.作者把黑人说成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美国是黑人的第二故乡、家园,他们本应该是美国的主人,但现实却是他们得不到自由、民主,得不到幸福生活。(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如果美国忽视时间的迫切性和低估黑人的决心,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致命伤。 自由和平等的爽朗秋天如不到来,黑人义愤填膺的酷暑就不会过去。1963年并不意味着斗争的结束,而是开始。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的。黑人得不到公民的权利,美国就不可能有安宁或平静;正义的光明的一天不到来,叛乱的旋风就将继续动摇这个国家的基础。但是对于等候在正义之宫门口的心急如焚的人们,有些话我是必须说的。在争取合法地位的过程中,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我们不要为了满足对自由的渴望而抱着敌对和仇恨之杯痛饮。我们斗争时必须永远举止得体,纪律严明。我们不能容许我们的具有崭新内容的抗议蜕变为暴力行动。我们要不断地升华到以精神力量对付物质力量的崇高境界中去。现在黑人社会充满着了不起的新的战斗精神,但是我们却不能因此而不信任所有的白人。因为我们的许多白人兄弟已经认识到,他们的命运与我们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他们今天参加游行集会就是明证;他们的自由与我们的自由是息息相关的。我们不能单独行动。当我们行动时,我们必须保证向前进。我们不能倒退。现在有人问热心民权运动的人,“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满足?”
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黑人的基本活动范围只是从少数民族聚居的小贫民区转移到大贫民区,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只要密西西比仍然有一个黑人不能参加选举,只要纽约有一个黑人认为他投票无济于事,我们就绝不会满足。
不!我们现在并不满足,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海之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8.请用一句话概括第一段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美国应该重视时间的迫切性和正确估计黑人的决心。9.请概括上述语段中作者所表明的对于抗议活动的基本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不使用暴力;②与白人共同奋斗;③不达目的决不停止。10.文中说“我们不要采取错误的做法”,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你是怎样认识马丁·路德·金的斗争方式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采用和平斗争的方式,举止得体,纪律严明,以精神力量进行斗争。
因为马丁·路德·金是一名牧师,信奉基督教的普遍仁爱,甚至对敌人也是爱的,所以他提出用和平方式争取正当权利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对于《解放黑奴宣言》签署100年以后仍对黑人有严重歧视的现实,如果一味地包容、忍耐,甚至对敌人都去“爱”,无疑会助长歧视黑人的风气,应该主动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民主法制建设的道路充满坎坷和曲折,有时要付出血的代价,但胜利和幸福也许会早点到来。“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要取得胜利就必须拿起武器。二、类文迁移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要为自由而战斗
□ (美)卓别林
遗憾得很,我并不想当皇帝,那不是我干的行当。我既不想统治任何人,也不想征服任何人。如果可能的话,我倒想帮助任何人,不论是犹太人还是基督徒,是黑种人还是白种人。我们都要互相帮助。做人就是应当如此。我们要把幸福建筑在别人的幸福上,而不是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上。我们不要互相仇视,互相鄙视。这个世界上有足够的地方让人生活。大地是富饶的,是可以使每个人都丰衣足食的。生活的道路可以是自由的、美丽的,只可惜我们迷失了方向。贪婪毒化了人的灵魂,在全世界筑起仇恨的壁垒,强迫我们踏着正步走向苦难,进行屠杀。我们发展了速度,但是我们隔离了自己;机器应当是创造财富的,但它们反而给我们带来了穷困;我们有了知识,反而看破了一切;我们学得聪明乖巧了,反而变得冷酷无情了。我们头脑用得太多了,感情用得太少了。我们更需要的不是机器,而是人性;我们更需要的不是聪明乖巧,而是仁慈、温情。缺少了这些东西,人生就会变得凶暴,一切也都完了。战士们,你们别去为那些野兽们卖命啊——他们鄙视你们——奴役你们——统治你们——吩咐你们应当做什么,应当想什么,应当具有什么样的感情!他们强迫你们去操练——限定你们的伙食——把你们当牲口,用你们当炮灰。你们别去受这些丧失了理性的人的摆布了——他们都是一伙机器人,长的是机器人的脑袋,有的是机器人的心肝!可是你们不是机器!你们是人!你们心里有着人的爱!不要仇恨哪!只有那些得不到爱的人才仇恨别人——只有那些丧失了理性的人才仇恨别人!战士们,不要为奴役而战斗!要为自由而战斗!《路加福音》第十七章里写着:神的国就在人的心里(在你们的心里)——不是在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心里,而是在所有人的心里!在你们的心里!你们有人民的力量——有创造机器的力量,有创造幸福的力量!你们人民有力量建立起自由美好的生活——使生活更有意义。那么,为了民主,就让我们使出力量来吧,就让我们团结在一起吧!就让我们进行战斗,建设一个新的世界——一个美好的世界。它将使每一个人都有工作的机会,它将使青年人都有光明的前途,老年人都有安定的生活。11.本文是为什么人写的演讲稿?标题中的“自由”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为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们写的。这里的自由指的是民主、和平、幸福的生活。1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它揭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运用了排比,揭示了剥削者贪婪的本质。13.本文的语言具有怎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深沉隽永,慷慨激昂。14.“就让我们进行战斗,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这是作者的愿望,你认为“美好的世界”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它将使每一个人都有工作的机会,它将使青年人都有光明的前途,老年人都有安定的生活。(二)阅读下文,完成15~18题。
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 林 肯
①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②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以考验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存下去。③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的安息之所。
④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⑤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不能够圣化,我们不能够神化。 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
⑥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地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⑦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于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以便使我们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那种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1863年11月19日15.文章开始,作者认为八十七年前的美国独立战争是为了创立一个怎样的国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16.文章第⑥段,作者说“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将铭记勇士们为国家统一所作的贡献,继承并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②不辜负烈士们的鲜血和牺牲,用努力来实践他们的宏伟志愿。17.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对“活着的人”发出了号召,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号召”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把自己奉献于勇士们未完成的事业;②从勇士们身上汲取献身的精神,下定决心,使国家自由,民主长存。(回答此题,应在文章最后一段归结,尽量全面而简约)18.在这篇演讲辞中,林肯高度概括了这场战争所蕴涵的伟大意义,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保持国家的统一,维护先辈所缔造的自由、民主、人人平等的国家原则。(回答此题,应从全文的内容加以分析、总结,最后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19.把下面这段话改写成一个长单句,体会其表达效果的变化。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响起来!不仅如此,还要让自由之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响起来!让自由之声从田纳西州的瞭望山响起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让自由之声从科罗拉多州冰雪覆盖的落基山、从加利福尼亚州蜿蜒的群峰、从佐治亚州的石岭、从田纳西州的瞭望山响起来!20.1964年马丁·路德·金获诺贝尔和平奖。请你根据他的事迹,设计一段颁奖辞。(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他不仅领导了美国黑人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令反对种族歧视、争取平等的正义呼声在世界回荡,更用他所倡导的和平的斗争方式使白人与黑人兄弟般的友爱成为现实。□ 演讲辞的特点
演讲辞,又叫演说辞,属于议论文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
1.要有鼓动性。①论点鲜明,赞扬、反对什么要旗帜鲜明;②论点排列要有序。
2.思想深刻,逻辑严密。
3.事例典型,为听众所熟悉。
4.语言要明晰有力,有气势。
5.尊重听众,争取了解和信任,引起感情共鸣。
6.感情真挚,以情感感染听众。□ 美国黑人资料
在20世纪50年代,当马丁·路德·金接掌黑人民权运动的领导权时,大多数黑人仍处于贫穷和低教育状态。每一次进展都受到阻碍。在金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在选举法案(1965年)颁布前,在美国只有不到200名黑人担任公职;到1970年是1 469名;1980年4 912名,1986年超过了6 500人。这仅占美国49万名被推选官员的1.3%。现有289名黑人市长,28名妇女管理着超过5万人的城市。贫困的黑人家庭从1959年的55%下降到1987年的约31%;然而在1986年领取食物救济券(以此可以到商店换取食物)的人中,黑人占37%,有45%的年轻黑人要去救济所。1985年,黑人家庭的平均收入仅为白人家庭的55%,所有黑人家庭中有近45%要依靠妇女。1987年,《美国黑人状况》称在北方各州黑人的失业情况:“在诸如底特律、布法罗、芝加哥及克里弗兰等城市,在劳动市场上,黑人,尤其是黑人男性——同白人相比其收入差距可能超过了南方种族歧视最为严重的城市里的最高纪录。”20世纪末叶,成千上万的普通黑人进入了中产阶级,获得了医生、律师、银行家、经理和其他职位。到20世纪末,每三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是非白人——这包括亚洲人、西班牙裔人和黑人——凭着毅力、教育和更大的推动,马丁·路德·金的伟大梦想或许会在下一个20年中变为现实。□ 相关名人名言
1.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实实在在的无知和认认真真的愚蠢更危险的了。(马丁·路德·金)
2.我们要抵抗,因为自由从来不靠恩赐获得。有权有势的欺压者从不会自动把自由奉献给受压者。……权利和机会,必须通过一些人的牺牲和受难才能得到。(马丁·路德·金)3.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马丁·路德·金)
4.凡是不给别人自由的人,他们自己就不应该得到自由,而且在公正的上帝统治下,他们也是不能够长远地保持住自由的。(林肯)5.人只有献身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又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爱因斯坦)
6.英雄——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决定性关头做了为人类社会的利益所需要做的事。(伏契克)
7.信仰,是人们所必需的。什么也不信的人不会有幸福。(雨果)8.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9.为着追求光和热,人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巴金)
10.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地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张志新)马丁·路德·金不但生前获诺贝尔和平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获奖者,而且死后他的生日也被确立为法定全国假日,这在从国父到各界名人的行列中也极其罕见。最主要的是,他同甘地一样,不但成了美国良知的代表,还成了人类良知的代表。而这一切所证明的,恰恰是个子矮小、其貌不扬的矶·路德·金的精神力量的强大,恰恰是他和甘地、曼德拉等所代表的非暴力抵抗精神力量的强大。他认为基督福音不是个人精神的福利奖券,而是社会公意的实践要求。在争取社会正义的斗争中,他认为“爱心是我们唯一的武器”。因此,他可以强大到不在乎胜利与否的地步——他的“非暴力十诫”中有一条是“要争取正义与和解,而不是争取胜利”。他说:“仇恨产生仇恨,暴力产生暴力……我们要用爱的力量,去对付恨的势力。我们的目标,绝不是击败或羞辱白人,正相反,我们要赢得他们的友谊和理解。”美国第一夫人劳拉称马丁·路德·金“毕生致力于和平和改革事业”。她说:“我们难以想象没有金的美国历史,他代表真理,他遵照上帝的旨意让美国变得更公平。”[运用方向] 上述材料可以运用在“追求”“勇气”“执著”“斗争”“和平”“平等”“自由”等相关话题的作文中。
[精彩运用] 追溯着历史的车轮,我看到了麦哲伦环游世界的梦想,他用广阔的胸怀迎接波澜壮阔的波涛,用梦想书写着生命的力量与责任。纵使行程中遭到土著人的屠戮,也没有扼杀他的梦想。后人沿着他梦想的轨迹,走向世界。收回目光,我看到了马丁·路德·金的梦想,丑陋而顽固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打击着这位“追梦者”,但他的梦想凝集了所有黑人的正义和力量,现实终于因他的执著而跪拜在这一伟大的民权战士的脚下。我又看到了徐本禹朴实无华的笑容,他没有像自己的同学一样追求花前月下、香车宝马,更没有因现实的残酷而逃遁,而是将自己的梦想倾注于偏远的支教活动中。他们,都是现实中坚强的追梦者!妙用修辞 文采斐然
这篇演讲辞是中外演讲史上文采斐然的篇章之一,几乎每一段都有大量形象的比喻,如用“灯塔”和“黎明”来比喻林肯签署的《解放黑奴宣言》;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和“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等来比喻黑人的处境,生动地描绘出美国黑人的生存现状和他们内心的渴望;“空头支票”等则形象地说出了政府的许诺和现实之间的距离。文中还大量运用排比、呼告和反复等修辞手法,它们纷至沓来,使作者的思想表达得更充分,更鲜明,排山倒海的气势和一泻千里的激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表达效果。
[一试身手] 学习课文的写法,以“我也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在葛底斯堡的演说
□ 林 肯
87年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说以考验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我们在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伟大战场上集会。烈士们为了使这个国家能够生存下去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我们在此集会,是为了把这个战场的一部分奉献给他们作为最后安息之所。我们这样做是完全应该而且非常恰当的。
但是,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说,这块土地我们不能够奉献。我们不能够神圣化。曾在这里战斗过的勇士们,活着的和去世的,已经把这块土地神圣化了。这远不是我们微薄的力量所能增减的。全世界将很少注意到,也不会长期地记起我们今天在这里所说的话,但全世界永远不会忘记勇士们在这里所做过的事。
毋宁说,倒是我们这些还活着的人,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给勇士们已经如此崇高地向前推进但尚未完成的事业。倒是我们应该在这里把自己奉献给仍然留在我们面前的伟大任务,以便使我们从这些光荣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献身精神,来完成那种他们已经完全彻底为之献身的事业;以便使我们在这里下定最大的决心,不让这些死者白白牺牲;以便使国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长存。
1863年11月19日赏析:美国第16届总统林肯不仅是世界闻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而且也是著名的演说家。他的葛底斯堡演说被誉为英语演说的典范。这篇演讲被铸成英文碑至今存放在英国牛津大学。林肯领导联邦政府平定南部反动奴隶主的武装叛乱,颁布了《解放黑奴宣言》,为了纪念在这场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在葛底斯堡(当时战场之一)修建公墓,在落成典礼上,他作了这次演讲。演讲中表达的感情是丰富的,有追悼的哀痛,有讴歌的激动,有考验的沉重,有奉献的振奋,还有期待的自豪。正是这复杂多样的情感自然和谐地交织,才使演讲极大地感染了听众,激励了后人。练规范、练技能、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