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速度 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速度 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7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11-22 23:1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速度(含答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80.0分)
关于速度和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B. 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 瞬时速度,其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其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 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且其与位移的方向总是一致的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在这个系统中,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工作时小盒子向被测物体发出短暂的超声波脉冲,超声波被运动的物体反射后又被盒接收,从盒发射超声波开始计时,经时间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图乙是连续两次发射的超声波的图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超声波的速度 B. 超声波的速度
C. 物体的平均速度 D. 物体的平均速度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长达二千余年的封建帝制,拉开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腾飞的序幕。一游客想从辛亥革命博物馆附近的处前往武汉革命博物馆附近的处,他用手机导航,导航图如图所示,、间的直线距离为。若骑行自行车,则导航显示“分钟公里”;若骑行电动车,则导航显示“分钟公里”。根据导航信息,从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游客骑行自行车与骑行电动车的路程相等 B. 该游客骑行自行车与骑行电动车的位移相等
C. 该游客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率大约是 D. 该游客骑行电动车的平均速度大小大约是
年月日,毛泽东率领红四军来到长汀县濯田镇水口村汀江渡口。在群众的帮助下,红四军乘坐插着红色军旗的木船,顺利渡过汀江。行军三天后,抵达龙岩。为此,毛泽东写下了“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的豪迈诗篇。关于此次行军说法正确的是
A. 红旗跃过汀江是以木船为参考系的
B. 研究红旗的飘扬时可以将红旗看成质点
C. 研究战士从长汀到龙岩的运动轨迹时可以将战土视为质点
D. 战士从长汀到龙岩的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平均速率
如图所示,车轮上一条竖直半径上有两点、,点离圆心近,点离圆心远,当车轮在水平路面上沿直线滚动一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点路程一样 B. 、两点平均速率相等
C. 、两点平均速度相等 D. 点平均速度大于点的平均速度
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
B. 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
C. 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
D. 对运动的物体,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率有可能为零
国庆期间小物与小理去爬尧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下山的平均速率为,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分别是( )
A. , B. C. , D.
如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运动,在、、、四段轨迹所用的时间分别是、、、已知方格的边长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段的平均速率为
B. 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为
C. 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与在段的平均速度相同
D. 物体在点的速度等于在段的平均速度
“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反映了人体的灵敏素质,测试时,受试者听到口令起跑,测试员同时开始计时,如图所示,受试者从起点全力跑向距处的点用手触摸折返线后返回点,然后依次到点、点、点,最终返回点,所用时间即为“五米三向折返跑”的成绩,现测得某受试者成绩为,该受试者在测试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平均速度的大小分别为 ( )
A. , B. , C. , D. ,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超速是非常危险的,为防止汽车超速,高速公路都装有测汽车速度的装置.如图甲所示为超声波测速仪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测速仪可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可以推测出被测汽车的速度,如图乙所示是以测速仪所在位置为参考点,测速仪发出的两个超声波信号的 图像,则 ( )
A. 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近
B. 在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
C. 汽车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D. 超声波信号的速度是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瞬时速度
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______或某一______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理解: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______相同。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______或______对应。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平均速度就等于______。在匀速直线运动中,______和瞬时速度相等。
某质点沿半径为的圆形轨道以恒定的速率运动,经过运动了圆周,该物体做的是________速运动填“匀”或“变”;平均速率为________;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质点运动一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
【分析】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概念不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本题主要考查平均速度、平均速率及瞬时速度。
【解答】A.平均速度是指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A错误;
B.平均速率是指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不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B错误;
C.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瞬时速率,其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C正确;
D.平均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致,与物体运动方向不一定相同,D错误.
2.【答案】
【解析】
【分析】从图象得到求解信息,结合速度定义式求解。
本题考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图像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一般
【解答】由题图可知,超声波通过位移时,所用时间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故A错误;
B.超声波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则超声波的速度为,故B错误;
根据题意可得物体通过的位移为时,所用时间为,物体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D错误.
3.【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路程、位移、平均速率和平均速度。
解决问题的关键是知道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平均速率等于路程除以时间,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解答】
A.该游客骑行自行车与骑行电动车的路程相等,均为公里,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该游客骑行自行车与骑行电动车的起点和终点位置相同,则位移相等,均为,方向由指向,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该游客骑行自行车的平均速率为,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该游客骑行电动车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故D错误,符合题意。
4.【答案】
【解析】
【分析】
运动是相对的,要先确定参考系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根据能否看成质点的条件分析平均速度等于位移比时间,平均速率等于路程比时间。
本题考查了平均速率与平均速度、参考系、质点等概念,基础题目,牢记这些知识点即可。
【解答】
A.红旗插在木船上,以木船为参考系,红旗静止,红旗跃过汀江,是以江岸为参考系,A错误;
B.研究红旗的飘扬时,红旗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做质点,B错误;
C.研究战士从长汀到龙岩的运动轨迹时,战士的大小和形状忽略不计,可以将战士视为质点,C正确;
D.平均速度,平均速率,由图可知,路程大于位移,平均速率大于平均速度,D错误。
5.【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知识,基础题目。
根据题设得出、路程的关系,从而得出两者平均速率的关系即可判断;根据题设得出、的位移,从而得出、的平均速度的关系即可判断。
【解答】
、由于点离圆心较近,车轮滚动一周,点的路程小于点的路程,点平均速率小于点的平均速率,故AB错误;
、车轮滚动一周,点的位移等于点的位移,所以、两点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D错误。

6.【答案】
【解析】
【分析】
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概念不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瞬时速度的大小表示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与平均速率概念不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
【解答】
A、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不是平均速度的大小,故A错误;
B、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就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故B正确;
C、若物体的位移为零,则物体的平均速度为零;故C错误;
D、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路程不能为零,所以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故D错误;
7.【答案】
【解析】
【分析】
对于运动学中的概念要明确其定义,注意各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对于刚开始学习高中物理的同学来说尤其注意理解位移的概念。
【解答】
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时,通过位移为,因此平均速度为;设从山脚爬上山顶路程为,则有上山时间:,下山时间:,
因此往返平均速率为:,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位移和路程、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速率和平均速率的相关知识,试题难度较易
【解答】
A.物体在段的路程大于,所以物体在段的平均速率,故A错误;
B.物体在段的位移大小为,所以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方向由指向,故B正确;
C.物体在段的位移大小为,所以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上,物体在段的位移大小为,所以物体在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方向水平向左,故C错误;
D.根据公式可知,当物体的位移无限小,时间无限短时,物体的平均速度可以代替某点的瞬时速度,位移越小,平均速度越能代表某点的瞬时速度,则由题图可知物体在点的速度不等于在段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9.【答案】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相关知识。熟知二者区别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所用时间比值,而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比值,由此分析解题即可。
【解答】
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所以受试者的路程,平均速率;
位移为,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则平均速度为,选项B正确。
10.【答案】
【解析】
【分析】位移时间图像反映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图像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不变为匀速直线运动,结合题目所给知识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要通过汽车与测速仪之间距离的变化分析汽车运动。根据图像的斜率确定速度大小。
【解答】解:
A、由 图线可知超声波信号从发出到接受所用的时间越来越长,说明汽车离测速仪越来越远,故A错误;
B、由图乙可知第一次超声波与车相遇发生反射时的时刻为,汽车离参考点的距离为,第二次超声波与车相遇发生反射时的时刻为,汽车离参考点的距离为,故在两个超声波信号开始反射的时间间隔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为;从 图线上可以看出测速仪发出两个超声波信号的时间间隔与两个超声波信号开始反射的时间间隔不相同,故B错误;
C、和分别为两个超声波信号与车相遇发生反射时的时刻,因汽车在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则汽车在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故C正确;
D、据 图像可知超声波的速度应为,故D错误.
故选:。
11.【答案】时刻 位置 运动方向 时间间隔 一段位移 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
【解析】解:定义:运动质点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理解:直线运动中,瞬时速度的方向与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相同。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跟时间间隔或一段位移对应。当位移足够小或时间足够短时,平均速度就等于瞬时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相等。
故答案为:时刻、位置运动方向、时间间隔、一段位移、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瞬时速度是指物体通过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速度,而平均速度与某段时间和某段位移相对应的,这是二者的本质区别。
加强对基本概念的理解,理解概念本质,可以通过生活中的大量事例加深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判断速度是平均速度,还是瞬时速度。关键看速度是表示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速度,还是表示一个位置或时刻的速度。
12.【答案】变;;;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概念以及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概念。
根据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的定义,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概念求解。
【解答】
由于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变化,根据变速运动的定义可知质点做变速运动;
平均速率
平均速度的大小
质点运动一周,平均速度位移为零,故平均速度为。
故答案为:变;;; 。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