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卷-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苏教版
一、选择题
1.计算81÷[720÷(640÷8)]时,( )。
A.应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
B.必须先算640÷8
C.必须先算720÷640
2.笑笑家7~9月份水、电、气费缴费共309元,其中7月份缴费96元,8月份缴费104元。9月份缴费多少元?列式不正确的是( )
A.309-96+104 B.309-96-104 C.309-(96+104)
3.一张桌子,需要2人一起抬。现在3人要把桌子从室内抬到600米外的仓库,平均每人要抬( )米。
A.200 B.400 C.500
4.学校去年四个季度共用电1944千瓦时,平均每个月用电( )千瓦时。
A.486 B.162 C.216
5.小马虎在计算“800-□÷5”时,先算减法,后算除法,得到结果是40,□里应填( )。
A.680 B.600 C.40
6.要使“34+22×3-2”这道算式按照“减-乘-加”的顺序运算,括号应该怎么加?综合算式应该是( )。21cnjy.com
A.(34+22×3)-2 B.(34+22)×(3-2)
C.34+22×(3-2) D.(34+22)×3-2
7.一瓶儿童止咳糖浆的规格和用法用量如下:
【规格】每瓶150毫升。【用法用量】□服每日3次。7岁以上儿童:每次15-30毫升;3-7岁儿童:每次5-10毫升。21*cnjy*com
这瓶止咳糖浆最多能让一个8岁儿童服用( )天。
A.2 B.3 C.4
8.艺术宫举办“建党100周年”儿童作品展,上午9:00~10:30有105人参观,10:30~12:00之间参观的人数是上一时段的2倍,下午参观的总人数有279人。算式:105+105×2+279解决的问题是( )。
A.上午参观的有多少人? B.全天参观的有多少人?
C.10:30~12:00之间参观的有多少人? D.9:00~10:30参观的有多少人?
二、填空题
9.在括号里填“>”“<”或“=”。
①999毫升( )1升 ②2500毫升( )3升
③37×14-12( )37×(14-12) ④300÷5×4+210( )300÷(5×4)+210
10.把100÷25=4,6+4=10,10×12=12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 )。
11.小马在计算□+20×5时,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到的结果是400,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 )。
12.从730里面连续减去40,减( )次结果等于10。
13.果园里有3行桃树,每行15棵,又种了40棵梨树,桃树和梨树共有( )棵。
14.计算(180+13×20)÷20时,应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15.学校食堂3周(每周按5天计算)共吃掉大米105袋。照这样计算,填写下表。
吃的袋数 210
天数 45 90
要使60+30×40-20添上一个小括号后结果最大,算式为( )。
三、判断题
17.要使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算式应变为。( )
18.270÷6÷5=270÷(6×5)。( )
19.去掉(87+13)×(145-45)中的括号,不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 )
20.360÷6×3的结果与360÷18的结果相等。( )
21.给65+180÷5+85添上一个括号,使结果最小,算式是(65+180)÷5+85。( )
四、计算题
22.直接写出得数。
23.用递等式计算。
五、解答题
24.两地相距560千米,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一列货车每小时行75千米。如果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小时后,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
25.学校动漫组有138名同学,器乐组有109名同学,书法组的人数是动漫组与器乐组总人数的2倍。书法组比动漫组多多少名同学?www.21-cn-jy.com
26.要挖总长85米的水沟,已经挖好了35米,剩下的要用5天挖完,平均每天挖多少米?
27.在争做“绿色小卫士”系列活动中,四年级同学栽了32棵树,六年级同学栽的棵树比四年级的3倍少18棵。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多少棵?(列综合算式解答)
28.凤凰街道社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给社区居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现社区卫生服务站有4320针新冠疫苗第一针,第一周已经给5个村的居民接种,平均每个村接种420针,还有6个村的村民需要接种,平均每个村可以接种多少针?【出处:21教育名师】
参考答案:
1.B
【分析】计算81÷[720÷(640÷8)]时,先算小括号里面的640÷8,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计算81÷[720÷(640÷8)]时,必须先算640÷8。
故答案为:B
【点睛】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灵活运用。
2.A
【分析】用309元减去7月份的缴费,再减去8月份的缴费,等于9月份的缴费;或者用309元减去7月、8月缴费的和,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正确的列式为:309-96-104或309-(96+104)。
故答案为:A。
【点睛】可以用总缴费连续减去两个月的费用,也可以用总缴费减去两个月费用的和。
3.B
【分析】2人一起抬桌子,桌子要抬600米,则一共要抬2×600米。用抬桌子的总路程除以3,求出平均每人抬桌子路程。21·cn·jy·com
【详解】2×600÷3
=1200÷3
=400(米)
则平均每人要抬400米。
故答案为:B。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3人共要抬1200米,进而求出平均每人抬桌子路程。
4.B
【分析】一个季度有3个月,先依据月数=季度数×每个季度有的月数,求出用电总月数,再依据每月用电度数=用电总度数÷月数即可解答。21·世纪*教育网
【详解】1944÷(3×4)
=1944÷12
=162(千瓦时)
故答案选:B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用电总月数,再用除法计算。
5.B
【分析】因为先算了减法,后算的除法,所以先用得到的结果乘5,即可求出(800-□)的值,进而求出□的值。据此解答。www-2-1-cnjy-com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800-□=40×5=200,即800-□=200;
所以:□=800-200=600;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四则运算中各部分的关系,再根据这一关系求出□的值。
6.C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详解】要使“34+22×3-2”这道算式按照“减-乘-加”的顺序运算,综合算式应该是34+22×(3-2)。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7.B
【分析】根据儿童的年龄找到每天的用量,用总量除以每天的用量(注意要想喝得天数最多,每次的用量应该最少),求天数(取整数值)。
【详解】150÷(15×3)
=150÷45
≈3(天)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乘除法应用,关键是根据题意找到对应关系,列式计算。
8.B
【分析】算式105+105×2+279中,105表示上午9:00~10:30参观的人数。105×2表示10:30~12:00之间参观的人数。279表示下午参观的总人数。则算式105+105×2+279表示上午9:00~10:30、10:30~12:00以及下午参观的总人数,即全天参观总人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算式:105+105×2+279解决的问题是全天参观的有多少人?
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应明确算式中各个数字表示的意义,进而明确算式表示的意义。
9. < < > >
【分析】分别把算式的结果计算出来,然后再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①1升=1000毫升,所以999毫升<1升
②3升=3000毫升,2500毫升<3升
③37×14-12
=518-12
=506
37×(14-12)
=37×2
=74
37×14-12>7×(14-12)
④300÷5×4+210
=240+210
=450
300÷(5×4)+210
=300÷20+210
=15+210
=225
300÷5×4+210>300÷(5×4)+210
【点睛】此题考查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和大小比较。单位不一致时应统一单位。
10.(6+100÷25)×12=120
【分析】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最后算乘法,运算出的中间结果不要在算式中出现。
【详解】把100÷25=4,6+4=10,10×12=120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是(6+100÷25)×12=120。21教育网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
11.160
【分析】算式□+20×5,先算加法,后算乘法,得数是400。则用400除以5,求出□+20的和。再减去20,即可求出□。再计算□+20×5,注意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详解】400÷5-20
=80-20
=60
则算式□+20×5变为
60+20×5
=60+100
=160
则这道题的正确结果是160。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里的数,再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法则计算□+20×5。
12.18
【分析】由题意可得,只有730减去720的结果才是10,连续减的次数与40的积应该是720,就是要看720里面有几个40,就是用除法;据此解答。2-1-c-n-j-y
【详解】(730-10)÷40
=720÷40
=18
【点睛】此题主要是考查整数除法的意义及其应用,解答此题的方法较多,要灵活解答。
13.85
【分析】用桃树每行的数量乘行数,得出桃树棵树,再加上梨树棵树即可。
【详解】15×3+40
=45+40
=85(棵)
所以桃树和梨树共有85棵。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整数混合运算的运用。
14. 乘 加 除
【分析】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如果既有小括号又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21*cnjy*com
【详解】计算(180+13×20)÷20时,应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算除法。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 315 30 630
【分析】根据3周吃掉105袋大米,即可求得一天吃掉的大米袋数,105÷15=7袋,然后即可填表完成。【版权所有:21教育】
【详解】105÷(3×5)
=105÷15
=7(袋)
7×45=315(袋)
210÷7=30(天)
90×7=630(袋)
吃的袋数 315 210 630
天数 45 30 90
【点睛】求得每天吃掉的袋数是解题的关键。
16.(60+30)×40-20
【分析】要使60+30×40-20添上括号结果最大,就要使乘数变大:要使结果最小,就要使乘数变小,据此即可解答。【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详解】要使60+30×40-20添上括号后的结果最大,算式应为(60+30)×40-2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知识的掌握和灵活运用。
17.×
【分析】要使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应给减法的部分加上小括号,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要使先算减法,再算乘法,最后算除法,算式应变为,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熟练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法则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8.√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中括号、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分别求出两个算式的结果,再看是否相等即可。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详解】270÷6÷5
=45÷5
=9
270÷(6×5)
=270÷30
=9
所以判断正确。
【点睛】除法运算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这几个数的积,或者一个数除以两个数的积等于这个数连续除以这两个数。
19.×
【分析】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是:如果是同级运算,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再算加减;如果有中括号、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据此解答。
【详解】(87+13)×(145-45)的运算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最后算乘法。
去掉(87+13)×(145-45)中的括号后,变成了:87+13×145-45,要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所以判断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四则混合运算的理解与掌握。
20.×
【分析】由题意可得,先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据此判断即可。
【详解】360÷6×3
=60×3
=180
360÷18=20
180>20
故此说法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混合运算的应用,关键是先算出算式的结果即可。
21.×
【分析】原式子先算的是除法,后算加法;要使最后结果最小,尽量把除法放在第二步计算(且除数比较大,商才会比较小),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加法,据此添括号。
【详解】65+180÷5+85
=65+36+85
=101+85
=186
(65+180)÷5+85
=245÷5+85
=49+85
=134
65+180÷(5+85)
=65+180÷90
=65+2
=67
故答案为:×
【点睛】添加括号后,把结果计算出来比较,即可确定添加括号的合适位置。
22.2;3;81;40;
25;8;60;64
【详解】略
23.72;36;23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如果加法或减法两边同时有乘、除法,则乘、除法可同时进行运算。2·1·c·n·j·y
(2)在含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小括号里面的算式,要按照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顺序计算。【来源:21cnj*y.co*m】
(3)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详解】
24.155千米
【分析】首先根据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一列货车每小时行75千米,求出两车的速度之和;然后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用两车的速度之和乘3,求出两车3小时行驶的路程;最后再用两地的距离减去两车行驶的路程即可。
【详解】560-(60+75)×3
=560-135×3
=560-405
=155(千米)
答:两车还相距155千米。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中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速度×时间=路程,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要熟练掌握。
25.356名
【分析】根据题意,先用加法求出动漫组与器乐组的总人数,再乘2求出书法组的人数,再用书法组的人数减去动漫组的人数,即可解答。
【详解】(138+109)×2-138
=247×2-138
=494-138
=356(名)
答:书法组比动漫组多356名同学。
【点睛】本题关键是正确理解倍数关系: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
26.10米
【分析】根据题意,用总长减去已经挖好的水沟长度,求出剩下的水沟长度,再除以天数即可解答。
【详解】(85-35)÷5
=50÷5
=10(米)
答:平均每天挖10米。
【点睛】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关键是根据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解答。
27.46棵
【分析】先用乘法求出四年级的3倍是多少,减去少的18棵,就能求出六年级栽的棵数,再减去四年级栽的棵数,即可求出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的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32×3-18-32
=96-18-32
=78-32
=46(棵)
答:四年级比六年级少栽46棵。
【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理清各数据之间的关系,先求出六年级栽的棵数。
28.370针
【分析】用第一周接种村的数量乘平均每个村接种针数,求出第一周接种针数。用总针数减去第一周接种针数,求出剩下的针数,再除以剩下需要接种村的数量,求出平均每个村接种针数。
【详解】(4320-420×5)÷6
=(4320-2100)÷6
=2220÷6
=370(针)
答:平均每个村可以接种370针。
【点睛】本题根据乘法的意义求出第一周接种针数,再根据除法的意义求出平均每个村接种针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