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小多少 教案 (共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7.大小多少 教案 (共2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23:0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大小多少》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多、少”等8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两个偏旁,会写“小、少、鸟”3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学习“头、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教学重点】
1.认识“多、少”等8个生字,认识反犬旁和鸟字边两个偏旁,会写“小、少、鸟”3个字。
2.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学习“头、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学习“头、只”等量词的正确使用。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导入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去开心农场玩,看看农场里什么“大”,什么“小”,什么“多”,什么“少”呢?开心农场里有可爱的动物,还有好多的水果,真是个好玩的地方,我们快走进去看一看吧!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小多少》,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大小多少)
2.解读课题:同学们,读了课题,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大和小是反义词;多和少是反义词。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大小多少》,一起读一读这首有趣的儿歌吧。
设计意图:解读课题,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听读任务
认真听读课文,听准字音,注意朗读的节奏。
2.自读任务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读通读顺句子。
(2)标一标儿歌有几个小节。
预设:四个小节。
(3)用横线标画出儿歌中动物的名称。
预设:黄牛、猫、鸭子、鸟。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视学生把儿歌读正确,同时在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正确提取文本信息。
三、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1)学习第一至二小节,结合插图识字学词,练读儿歌。
(2)正确认读带有“头、只”等量词的短语,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2.探究过程
(1)自读第一至二小节,对照生字表,圈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认读量词短语,拓展练习,体会量词的用法,积累量词短语。
(3)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指导朗读。
3.探究活动
(1)学习第一小节,认读字词。
①出示动物图片。
引导:瞧,谁来了?
预设:黄牛、猫。(板书:黄牛 猫)
出示动物名称,指名学生读一读它们的名字。
提醒:“黄”是三拼音节,是后鼻音。
②指导学习生字“黄、牛”。
学习生字:黄。
指名读,读准后鼻音。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
预设:可以组词识记:黄色、黄花。
学习生字:牛。
出示牛字甲骨文:请你猜一猜,这是哪个生字宝宝?为什么?
预设:这个字和牛很像,上面竖起来的部分就像是牛的两个牛角。
图片出示:牛字的演变。
小结:这个字就是“牛”,它和我们学过的“日、月、水、火”一样,都属于象形字。
组词识记:水牛、黄牛。
③指导学习生字“猫”。
指名读,读准字音。组词识记:小猫、花猫。
引导学生认识反犬旁,认读偏旁名称。猜一猜:反犬旁和什么有关?
预设:反犬旁和小动物有关。
小结:反犬旁的字一般和兽类有关,比如:狗、猪、猴等。
④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手打节拍齐读。
识字生字:只。
交流点拨:“只”一般作为数量词,组词:一只、多只。
引导思考:把“一头黄牛、一只猫”改成“一只黄牛、一头猫”可以吗?
预设:不可以。
教师点拨:“只”一般用在较小的动物前面,“头”一般用在较大的动物前面。黄牛个头比较大,所以用“一头”;“猫”比较小,所以用“一只”。(板书:大 小)
课件出示填空“一只( ),一头( ),请学生口头填空,体会量词的用法。
预设:一只鸡、一头熊……
(2)学习第二小节,认读字词。
①出示课文插图,提问:图片两边画的是什么?
预设:一边是鸭子,一边是小鸟。(板书:鸭子 鸟)
齐读第二小节。
②指导学习生字“边、多、少、鸭”。
学习生字“边”:学生拼读,开火车读,组词:一边、两边。
学习生字“多、少”:出示图片,学生拼读,了解字义。
点拨:“多、少”是一对反义词。齐读。
学习生字:鸭。
引导学生认识偏旁“鸟字边”,提问:“鸭”字为什么用鸟字边?
点拨:鸟字边的字,大多和会飞的鸟类有关,鸭子也像鸟一样有翅膀,它也会飞,只是翅膀在进化过程中一点点退化了,所以飞行距离很短。
③出示第二小节,指名读、拍手打节奏齐读。
提问:为什么鸭子前面用“群”,小鸟前面用“只”?
预设:因为图片中鸭子有很多只,小鸟只有一只。
教师点拨:鸭子数量多,用“一群”,小鸟数量少,用“一只”。(板书:多 少)
积累运用:你还会说“一群( )”?
预设:一群羊、一群大雁。
(3)朗读一二小节,读出节奏。
指名读一、二小节。齐读。拍手打节奏读。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词义,做到既“知音”又“知义”,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探究兴趣。通过拓展练习积累量词短语。
四、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通过刚刚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很多的生字,下面我们再来学习3个字的书写,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出示生字,观察生字结构及关键笔画,指导书写。
小 少 鸟
点拨:
“小、少、鸟”都是独体字。“小”的第一笔竖钩压住竖中线。左右两笔要匀称,左撇比右点略低。“少”的第一笔是竖,不带钩。第四笔要稍长,托住整个字。“鸟”的第三笔是点,第四笔是竖折折钩,横向的折段要拉宽一些,最后一笔横要拉长一些。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汉字笔画及笔顺,对重点字、重点笔画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了解了不同个头的小动物要用不同的数量词,收获真是不少!下节课,我们再去开心农场玩吧,相信我们一定会收获更多!
六、布置作业
熟练朗读第一、二小节儿歌,尝试背诵。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苹、果、杏、桃”4个生字,会写“牛、果”2个生字。
2.通过儿歌与插图进一步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量词短语。
【教学重点】
1.通过儿歌与插图进一步了解“大、小”“多、少”的对比关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量词短语。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量词短语。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在开心农场里认识了很多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一、二小节吧!(相机板书:大小多少)
2.儿歌里出现了许多可爱的小动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它们的名字吧!
出示:一头黄牛、一只猫、一群鸭子、一只鸟。
3.学生领读、齐读。
设计意图:复习上一节课学习的字词,巩固所学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1)学习第三、四小节儿歌,结合插图识字学词,练读儿歌。
(2)正确认读带有“颗、堆”等量词的短语,积累带量词的短语。
2.探究过程
(1)自读第三、四两个小节,认读生字词语,交流识字方法。
(2)认读量词短语,拓展练习,体会量词的用法,积累量词短语。
(3)多形式记忆,背诵积累,感受儿歌韵味。
(4)小组代表汇报成果,教师引导、总结,指导朗读。
3.探究活动
(1)细读儿歌,认读字词。
①指名学生朗读儿歌第三、四小节,找到水果名称,用横线画一画。
预设:苹果、枣、杏子、桃。
出示:水果名称和图片,指名学生读一读。(板书:苹果 枣 杏子 桃)
②指导学习生字“苹、果、杏、桃”。
学习生字“苹、果”。
学习“苹”。
提问:为什么“苹”字上半部分是草字头呢?
预设:因为苹果是长在树上的。
教师点拨:“苹”的本义是浮萍,是一种植物,很多与植物有关的字都是草字头的。
学习生字“果”:出示甲骨文“果”字,请学生猜一猜是什么字,并说说理由。
预设:这个字上面有三个小圈圈,就像是树上结的果子。
学习生字“杏、桃”。
提问:“杏、桃”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这两个字都有“木”。
追问:为什么这两个字中都有“木”呢?
预设:“杏”和“桃”都长在树上,和树木有关。
(2)出示第三、四小节,指名读,拍手打节奏齐读。
出示苹果和枣子图片,引导:枣子比杏子小,所以用上了“颗”。“颗”一般用于感觉比较小的物体。你还能说“一颗( )”?(板书:大 小)
预设:一颗星星、一颗糖果……
出示杏子和桃子图片,引导:杏子有很多,所以用上了“堆”。数量比较多时我们可以用上量词“堆”。你还能说“一堆( )”?(板书:多 少)
预设:一堆泥土、一堆沙子……
设计意图:在识字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理解词义,做到既“知音”又“知义”,激发学生对汉字的探究兴趣。通过拓展练习积累量词短语。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熟读儿歌,小组合作,背诵儿歌。
2.探究过程
(1)小组合作,加上动作,熟读儿歌,读好节奏,教师引导、总结。
(2)小组合作,根据提示,背诵整首儿歌。
(3)小组代表展示背诵成果,全班拍手集体背诵。
3.探究活动
(1)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很多的生字,积累了许多量词短语,让我们四人一小组合作把儿歌读熟练吧,能加上动作更好!能干的小朋友试着背一背吧!
(2)小组合作熟读儿歌,自主练习。
(3)背诵儿歌。
①请你根据填空提示,试着背一背整首儿歌,可以吗?
预设:可以。(学生自主尝试背诵)
指名背诵,小组背诵。
②出示《大小多少》课文插图,全班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填空、借助插图等方式帮助学生背诵,能够降低记忆难度,提升背诵的兴趣。
三、书写指导
过渡: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3个字的书写,接下来我们再来学习2个字的书写,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哪些字容易写错?怎样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出示生字,观察生字结构及关键笔画,指导书写。
牛 果
点拨:
“牛、果”都是独体字。“牛”的第一笔是短撇,第一横略短,第二横要长,竖写在竖中线上,收笔处渐渐提笔收起。“果”字先写“曰”,再写“木”,“木”字的竖压住竖中线,最后的撇和捺要写得舒展。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供学生欣赏。(可拍照上传评比)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意在引导学生观察汉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汉字笔画及笔顺,对重点字、重点笔画进行指导。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在开心农场又学习了很多生字,知道了不同的对象,要搭配不同的量词,还有能干的小朋友已经把小儿歌背诵下来了呢,真厉害!
五、拓展延伸
过渡: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与量词有关的儿歌,下面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量词歌》吧!
量词歌
一匹马,两头牛,三只小鸭河里游。
四本书,五只笔,六朵鲜花插瓶里。
七棵树,八个梨,九辆汽车十面旗,
使用量词要合理,换换就要闹笑话。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小手 不少 水牛 水果 小鸟
2.课后作业:
(1)熟背儿歌。
(2)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生活中的量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