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4张PPT)
子路曾皙冉有
公西华侍坐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
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选自《论语 先进》中的一篇文章。
学习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
2.划分层次,梳理文章段落大意
3.赏析文本对孔子师徒语气、表情、动作的精彩描写
4.比较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启发学生追求理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孔子,名 ___,字____,___ 家学派创始人,被尊称为_____,思想核心是 __ ,政治上主张______ ,鼓励人们 ______ ,即“出来做事”。
《论语》是______ 体散文,是 ___________ 记录的 ____________的言行。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
丘
仲尼
儒
圣人
仁
礼治
入仕
语录
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
孔子及其弟子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时代背景:
孔子是一位有着强烈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的人。他在担任鲁国大司寇时,推行礼治,施以仁政,使鲁国大治。可惜的是鲁国国君受人离间,很快就疏远了孔子,他的政治主张 “礼”、“仁”也就成了一颗划过天空的流星,转瞬即逝。
子路、
冉有、
曾皙、
公西华
侍 坐
(由)
(点)
(求)
(赤)
陪长者闲坐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长辈对晚辈说话
晚辈自称
称名
对平辈或尊辈
称字
解 题
一、听朗读课文录音
二、自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
毋吾以也wú 千乘之国shèng 摄乎大国shè 饥馑j ǐ n 哂之shěn 以俟君子sì 端章甫fǔ 小相 xiàng 铿尔kēng 莫春者mù 冠者guàn 浴乎沂 yí 舞雩yú 喟然kuì
由也/为之 ; 求也/为之 ; 赤也/为之小
四 、梳理课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因为,介词。
年纪比你们大
不要
如,连词,表假设。
或,不定代词,有人。
知,了解。
用,做
闲居,平时
宾语前置。不了解我。
同“已”
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孔子坐着。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为我(年纪大一点就不说了)。你们平时总在说:‘没有人知道我呀!’如果有人知道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办呢?”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轻率急忙
等到
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微笑
五谷不熟曰饥,
蔬菜不熟曰馑。
指军队
夹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子路不加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之间,常受外国军队的侵犯,加上内部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的功夫,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而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
“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方圆,纵横
计量面积用语
或者
动词,治理。
等到
使动用法,使……足。
至于
等待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就可以使老百姓富足起来。至于修明礼乐,那就只得另请高明了。”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或者
端,穿礼服 章甫,戴礼帽
名作动
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小官
诸侯不在规定时间朝见天子曰会;诸侯同见天子曰同。
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只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事务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小小的赞礼人。”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同“稀”
铿的一声
起身,
放下
通“暮”
何妨
才能,此指为政的才能。
介宾短语后置
介宾短语后置
风,动词,吹风。
“曾皙,你怎么样?”
(曾皙)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人的才能不一样。”
孔子说:“那有什么关系呢?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了。和几个成年人、几个孩童到沂水里游泳,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长叹的样子
罢了
用
赞同
谦让
落在后面
同“欤:
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皙的想法呀!”
子路、冉有、公西华都出去了,曾皙最后走。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也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
(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
(孔子说):“治国要用礼,可是他(子路)的话毫不谦让,所以我笑他。”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怎么见得方圆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讲的不是诸侯的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能做大相呢?”
课文围绕谈“志”展开
(1-2)孔子问“志”
(3-12)弟子言“志”
(13-20)孔子评“志”
内容理解
四个弟子是怎样述志的?反映了各自怎样的性格特征?通过什么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
合作探究
完成表格
人物 述志 性格 描写方法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 勇武,孔子的保卫者,跟随孔子周游列国
- 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亢直。
——《史记》
子路
- 周敬王四十年,卫乱,父子争位,为救其主卫出公姬辄,被蒯聩杀死,砍成肉泥。
- 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
- 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娣裔,多才多艺,曾担任季氏宰臣。
- 擅长理财,孔子的管家。
- 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
——《论语》
冉有
背师
- 冉有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
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汝画。
- 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擅长外交
公西华
- 公西赤字子华,少孔子四十二岁。子华使于齐,冉有为其母请粟。孔子曰:“与之斧。”请益,曰:“与之庚。”冉子与之粟五秉。孔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君子周急不继富。
- 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
曾皙
- 曾皙的儿子曾参也是孔子的著名弟子,后人尊称“曾子”,“四书五经”中《大学》就是曾子所作。
完成表格
人物 述志 性格 描写方法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千乘之国”“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草率、鲁莽、有抱负、坦诚
神态、语言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可使足民”“以俟君子”
谦虚谨慎、有分寸
语言
“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会同”“愿为小相”
谦恭有礼
娴于辞令
语言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细心好学、从容豁达、淡泊宁静、自在洒脱
动作、
语言
表格二
人物对象 孔子态度 孔子评志
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哂之
与之
其言不让
唯求则非邦也与
唯赤则非邦也与
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吾与点也
赞成治国志向,但认为他不够谦虚
没有正面加以评价,但可看出较为满意
赞成治国志向,肯定他谦虚的态度
与自己观点相符,得到赞扬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
2.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1、教学民主
- 侍坐
- 哂之
- 鼓瑟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
2.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2、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 耐心解释
孔子像(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
2.你觉得孔子是怎样的一位老师?
3、循循善诱
- 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 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一)三子之撰
解析儒家之“志”
- 子路:侧重强国
- 冉有:侧重富民
- 公西华:侧重以礼治邦
求仕
(二)曾皙之志
解析儒家之“志”
- 独善其身
- 盛世愿景
世界大同
- 礼乐仪式
“浴” “风” “归”
求乐
(三)孔子之叹
解析儒家之“志”
- 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喟然叹曰:“苟有用我者,三年有成。”
- 孔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 叔孙氏获麟。仲尼喟然叹曰:“莫知我夫!吾道穷矣!”
(三)孔子之叹
解析儒家之“志”
- 55岁:为鲁国司寇,鲁国大治
- 55岁:周游列国
- 再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
- 68岁:归鲁
(三)孔子之叹
解析儒家之“志”
-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论语》
-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
《论语》
- 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季路侍》
他没有什么万卷巨著,
万余字的语录是他一生思想的浓缩;
他没有什么惊天事迹,极平凡的言行却给后人树立了万世楷模。
九洲四海因他而一统,
寰球世界也必将因他而和谐;
华夏文明因他而灿烂,
未来明天也必将因他而美好。
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
他,一个老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侍坐
孔子诱导言志:平等民主。
四子言志
子路: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鲁莽直率,好胜自诩。
冉有:
可使足民。
----谨慎谦逊,言有分寸。
公西华:
愿学焉,愿为小相
----委婉谦恭,善于辞令。
曾皙:
暮春者“浴”“风”“咏”
----从容不迫,逍遥洒脱。
释“哂”由“与”点之因。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课文线索:问志——言志——评志
课堂小结
我(主) 打(谓) 你 (宾)
愤怒的 我 狠狠地打了调皮的 你 一下
定语
状语
定语
补语
adj 的:形容词标志,表示修饰限定,一般修饰名词或人称代词。
adv 地:副词标志,表示状态程度,一般修饰动词或形容词。
介宾作状语
我说
主谓
介词和宾语的搭配
只要放在谓语动词前(副词或介宾短语),修饰谓语,就是作状语
我(主语)对你(状语)说(谓语)
我与你(我和你)
我和你走
我不与你说话
古文中,状语后置
我在网上等你
我等你在网上
战() 于 () 长 勺()
于长勺战
翻译时还原为正常语序。
状语后置
谓语动词+介词结构(状语)
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异乎三子者之撰
浴乎沂,风乎舞雩
为国以礼
(一)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动词前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
这类句子一般含有否定词:
“不、弗、未、非、否、毋、无”
毋吾以也(毋以吾也)
不吾知也(不知吾也)
(二)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1、疑问代词宾语+动词
大王来何操(持,拿)? →大王来操何?
公曰:“太师谁撞?” →公曰:“太师撞谁?
2、疑问代词宾语+介词
君谁与守? →君与谁守?
则何以哉? →则以何哉
六、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鼓瑟希
(通“稀”)
莫春者
(通“暮”)
2、词类活用
端章甫
用作动词
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鼓瑟希
用作动词
弹奏
风乎舞雩
用作动词
吹风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一词多义
如果
至于
或者
或者
(1)如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2)尔
你们
…的样子,相当于“然”。
…的样子,相当于“然”。
你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5、何伤乎
(3)乎
比
在
和、跟
到、在
语气词 表反问“呢”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加之以师旅
5、以俟君子
(4)以
介词 因为
动词 认为
动词 做 、用
介词 用
连词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