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22:21: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0古诗三首(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络、锤、凿、焚”4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竹石》。
3.结合注释、查阅资料,加深对古诗的理解。体会诗人的情感及诗人所咏事物背后抒发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意思,体会诗人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回顾写法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马诗》的作者李贺借“马”表达了自己渴望立功报国的志向。像这样通过一样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志向的写法,我们称为“托物言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首古诗,也运用了这种表达方法。
二、学习《石灰吟》,品悟诗情
1.释题,理解“吟”。
吟: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如孟郊的《游子吟》、白居易的《暮江吟》、李白的《白头吟》等。于谦所吟的事物是——石灰。
2.学生根据要求自学古诗。
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2)结合关键词句,思考:石灰是怎样开采的?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追求?
3.品析诗句。
(1)课件出示: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①前两句诗中“千锤万凿” “烈火焚烧”生动地描写了石灰的经历。
②理解词意:
千锤万凿:形容开采石灰原料非常艰难。锤,锤打。凿,击打、开凿。“千”“万”是虚指,你还知道哪些含有虚词的四字词语呢?(千山万水、千言万语、三言两语……)
若等闲: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引出《长征》中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在石灰的眼里,千锤万凿是——若等闲,烈火焚身也是——若等闲!“烈火焚烧”与“若等闲”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衬托出石灰的顽强。
③理解诗句意思。
石灰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烈火烧炼它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
④想象石灰石承受千锤万凿以及烈火焚烧的情景。见到此情此景,你想说点什么?
总结:此情此景,让人不禁感叹石灰的不怕磨难、不畏艰险的品格。
⑤有感情地诵读前两句诗。
(2)石灰还经受了什么磨难呢?读读这两句诗,你又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①课件出示: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②理解词语意思。
浑: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③理解诗句意思。
总结:这两句诗借石灰之口,一语双关,表达了诗人不怕牺牲的精神,以及永留高尚的品格在人间的追求。
4.再读古诗,品悟诗情。
(1)有感情朗读全诗。
(2)思考:由石灰你会想到什么样的人?
总结:是呀,我们会想到那些刚强勇敢、甘愿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们,如此次新冠肺炎中那些最美的逆行者!也如本诗的作者——于谦!
(3)课件出示于谦生平事迹。
于谦,明代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民族英雄。公元1421年考中进士,他为官清正,不畏强暴,关心百姓。他外出巡按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
正统十四年,于谦升任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御。当时朝廷中有些人主张南迁,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反对南迁,并拥立景帝,率京师群众击退瓦剌军,使千百万人民免遭涂炭,局势转危为安。景泰八年,景帝病重,英宗复位,于谦却遭受诬蔑被定为谋逆罪,判处死刑。
(4)思考:于谦仅仅是写石灰吗?他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呢?
总结:千锤万凿、烈火焚烧、粉骨碎身的是石灰,将人生中千万次考验视若等闲,决意把清白留在人间的,却是诗人——于谦。透过那被赋予了生命,赋予了情感的石灰,我们分明看到了一个立志清白做人的于谦。这就是古诗中“托物言志”的写法。
(5)再读全诗,读出这份清白刚正之气!
三、学习《竹石》,品悟诗情
1.接下来,请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学习《竹石》。
出示自学要求:自由读诗,抓住关键词语,体会竹石的特点,说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2.学生自学古诗。
3.品析古诗。
(1)出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①这两句诗中,有两个动词很生动形象,你发现了吗?
总结:“咬”像用牙齿咬住一样,极为有力,说明竹石是牢牢扎根在青山上的,体会到竹石刚毅的性格。“立”: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中。一“咬”一“立”,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子坚忍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
②理解诗意。
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
总结:竹子生长的环境非常恶劣,但是却能顽强生长,生命力极强。
③想象说话:竹子在生长过程中还会经历什么磨难,什么打击?
预设:
春天,当雷声轰鸣、闪电霹雳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夏天,当暴雨袭来无情地鞭打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秋天,当秋风飒飒吹得竹子摇摇欲坠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冬天,当风吹雪溅铺天盖地而来时,竹石仍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2)出示: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①理解词意。
坚劲:坚定强劲。 任:无论、任凭。 尔:你。
②理解诗意。
哪怕遭受了千万次的磨难和打击,竹子依然还是那样的坚韧和强劲。也不管刮的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都不能让它屈服。
③经历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考验后,竹石挺立在山岩中,这就叫“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时此刻,你最想用哪个词来概括一下竹石的精神呢?(不屈不挠、傲然挺立、百折不回、坚定不移、坚贞不屈……)
4.走近诗人,品悟诗情。
(1)请结合诗人的资料,说说这首诗托竹石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志向?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乾隆年间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其兰、竹深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早年家贫,后中进士,曾任知县,为官清廉正直,爱民如子。因帮助县民诉讼得罪地方豪绅而罢官。辞行前,百姓跪请挽留,板桥当即题诗:“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自此,他以卖画为生,两袖清风度过了一生。
(2)总结:郑燮的画大多都是“梅兰竹菊”,尤其是喜欢画竹,还在画上留下这一首题画诗《竹石》,目的就是想托竹石的坚韧顽强来表明自己正直倔强的性格、绝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
(3)带着对竹石、对郑燮的敬佩之情诵读这首诗。
四、总结全文,感悟升华
1.本课三首诗,《马诗》借写马来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志向,《石灰吟》借赞石灰来抒发自己不怕牺牲、清白刚正的品格,《竹石》则借竹这一形象抒发了正直倔强、不屈于邪恶势力的高傲风骨,这三首诗都是借一种事物表明自己的志向,这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
2.出示两首咏物诗,读一读、背一背,体会诗人传达的心声。
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墨梅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流清气满乾坤。
3.布置作业:课后,请你试着用托物言志的方式写一写自己的心声。(参考:梅、兰、竹、菊、松树、春蚕、蜡烛、粉笔、橡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