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一章 大家都来学化学
1.1身边的化学
授课老师:your name
课堂导入
PART ONE
课堂导入
我们已经能够用文字表述一个化学反应。这种表示方法能够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但是不能国际通用,更重要的是无法体现质量守恒定律,更无法体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变化。想想看,我们学过什么化学用语既可以表示物质,又可以表示分子或原子?
元素符号、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已成为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
根据化学方程式不仅可以知道反应前后质量守恒,更重要的是能将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出来。如果你是一位小小化学爱好者,你是不是得计算多少反应物能生成多少生成物?
那么跟我来吧!让我们马上开始!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PART TWO
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1.定义
化学方程式可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还可表示参与反应的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化学方程式不能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催化剂、反应物的浓度、固体颗粒大小、物质的性质等因素有关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1)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生成了什么物质(生成物);
(2)反应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
(3)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守恒)和粒子数量关系。
读法(以 )
(1)宏观:木炭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微观:每1个碳原子与1个氧分子点燃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3)质量:每12份质量的木炭与32份质量的氧气点燃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易错警示】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和”或“与”或“跟”的意思,不能读成“加上”;
“=“读作“生成”或“变成”等,不能读作“等于”。
【拓展延伸】
(1)求质量比的实质是求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化学式前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
(2)方程式所反映出的各物质间的质量关系,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PART three
1.书写原则
【要点1】化学方程式是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的发生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必须遵守客观事实,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也应该遵守一定的原则:
以科学实验的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为根据。
【例】写出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1)
凭空臆造生成物PO2,与事实不符
(2)
任意改动磷、氧气的化学式,也与事实不符,应为
(3)
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相等,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要点2】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就是等号两边各原子
的种类与数目相等。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步骤简称 步骤要求 示例
写 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连接起来 (1)P+O2—P2O5
(2)KClO3—KCl+O2
配 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1)4P+5O2=2P2O5
(2)2KClO3=2KCl+3O2
标 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标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而生成物中有气体,则该生成物用“↑”标明;如果反应物中没有难溶物质,而生成物中有沉淀,则该生成物用“↓”标明
(1)
(2)
3.易错警醒
(1)应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不能臆造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正确书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3)凡题目要求书写的化学方程式,都是指应经过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条件。
(4)不能无根据地类推不存在的化学反应,如由 ,推出 。
(5)不能把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频倒来写。
(6)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不能有相同的化学式。
(7)化学方程式中的“+”表示“和”“与”“跟”的意思,不能读成“加上”;“=”读作“生成”或“变成”,不能读作“等于”。
(8)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化学式前面的计量数应取最简整数比。
化学课学习的内容
PART four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常用的方法
PART four
1.最小公倍数法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就是在式子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总数相等(切记不能改变物质的化学式)。
(1)找出方程式中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的元素,从不相等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着手配平。
(2)求出不相等的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并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该元素的原子个数,所得的商即为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3)配平其他原子的数目。
如 ,P和O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都不相等。选择原子个数相差较多的元素为突破口,左边有两个氧原子,右边有五个氧原子,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O2的化学计量数为 ,P2O5的化学计量数为 ,磷的化学计量数为4,所以得
2.化学方程式配平的技巧
(1)选取“突破口”(即首先应配平的某一种原子或原子团)。“突破口”的选取应遵循以下原则,首先是集中原则,即“突破口”在反应前后只能各出现在一种物质中;其次是多数原则,即未配平前的数目较多;最后是原子团优先原则,即同等条件下,如反应前后均有同一原子团,优先考虑该原子团的配平将有助于后续配平的简化。
(2)利用“最小公倍数法”使“突破口”左右数目保持一致
(3)实行“连坐”选取“第二突破口”,即与“第一突破口”存在于同一物质中且符合(1)中原则的原子或原子团。
(4)利用“最小公倍数法”使“第二突破口”左右数目保持一致。依此类推,直至方程式配平。
(5)配平过程中,某些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可暂且为分数,待配平后再去分母,最终使方程式两边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PART four
计算依据
2.根据反应物的质量求生成物的质量
2.根据生成物的质量求反应物的质量
3.反应物或生成物之间的质量互求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
(2)列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3)反应物、生成物都必须是纯净物,如果是混合物,应将不纯物的质量按题意转化为纯净物的质量。
(4)解题的过程要完整、规范
(5)设未知数时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