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下列食物富含糖类的是( )
2.下列属于有害垃圾的是( )
A.过期报刊 B.废荧光灯管 C.果皮 D.废旧衣物
3.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还要注意合理的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4.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不锈钢杯 B.真丝围巾 C.涤纶制成的航天服 D.陶瓷花盆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大米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化钾溶液变蓝色
B.鸡蛋清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白色沉淀
C.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D.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
6.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紧密相关。下列关于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合金和合成纤维都是有机合成材料
B.橡胶都是人工合成的
C.大量使用合成材料不会带来环境问题
D.涤纶和羊毛可以通过燃烧的方法来鉴别
7.早餐车是很多城市市民购买早餐的重要场所。下列早点含有营养素最多的是( )
8.材料是时代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废弃塑料会带来“白色污染”
B.电木插座具有热固性,破裂后不能热修补
C.塑料、合成纤维、合金都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D.蚕丝、棉花都属于天然纤錐
9.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霉变大米热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D.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
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
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
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11.下表是某饼干包装展袋上的部分说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商品名称 香酥饼干
配料 小麦粉、白砂糖、精炼植物油、鲜鸡蛋、奶油、食盐、膨松剂、食用香精
规格 400g
储存方法 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A.饼干的配料中只有白砂糖属于糖类
B.鲜鸡蛋、奶油中富含脂肪
C.饼干配料中不含无机盐
D.从营养均衡的角度看,饼干中缺乏维生素类营养素
12.合肥西客站在建设中,使用了大量建筑材料。下列有关材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钢,其硬度小于纯铁的硬度
B.一些设施中使用的合成纤维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C.建设过程中,废弃的金属材料必须回收利用
D.建设中使用了玻璃钢、碳纤维等材料,它们是复合材料
13.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将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但现实生活中,却“铝禁不止”。下列关于铝的应用不科学的是( )
A.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 B.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
C.用纸盒代替铝制易拉罐盛装饮料 D.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
14.如图为学生常用的中性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尖钢为合成材料
B.丁苯橡胶和聚乙烯塑料是天然材料
C.聚乙烯塑料具有热固性,因此破损笔杆能进行热修补
D.笔尖钢比纯铁硬度大
15.下列对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B.化学与健康
①可用钢刷擦洗铝制品②可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③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 ①缺铁易引起贫血②缺少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③人体缺碘或碘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肿大
C.化学与农业 D.化学与环境
①铵态氮肥可以和碱性物质一起使用②可以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③可以用铁桶盛放波尔多液 ①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②使用可降解塑料可有效减缓白色污染③大量使用天然气,会引起酸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小题8分,第18~21小题各10分,共55分。
16.(7分)人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均与化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1)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础物质。下列食品中富含蛋白质的是__________(填标号)。
A.鱼肉 B.牛奶 C.猪油 D.蔬菜
(2)有一种面料叫“冰蚕丝”的衣服,其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和天然蚕丝:__________。
(3)甲醛(CH2O)是一种_________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有剧毒且能致癌。用含有甲醛的材料装修房子,人进入后会闻到特殊气味,这主要与甲醛分子__________有密切关系,因此新装修的房子最好通风透气一段时间后才入住。
(4)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
2X+SiCl4Si+4HCl。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17.(8分)某方便面面饼的营养成分表如图所示(其中碳水化合物主要指淀粉):
(1)表中“钠”是指________ (填字母序号,下同)。
A.单质 B.分子 C.元素
(2)营养成分表中缺少人体必需的维生素。人体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________。
(3)油脂与糖类的组成元素相同,但是它们的性质不同,原因是________。
(4)针对网上流传的“能燃烧的面条不安全,是因为含有添加剂”的消息,从化学的视角分析缺乏科学依据。
①面条是以面粉为原料制作而成的。面粉的主要成分淀粉[化学式为(C6H10O5)n]是可以燃烧的,淀粉充分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面粉燃烧过程中可闻到烧焦羽毛气味,是因为面粉中还含有的营养物质是________。
②为避免面粉厂车间发生爆炸事故,生产过程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A.密封门窗,隔绝氧气 B.严禁吸烟,杜绝火源
C.轻拿轻放,减少粉尘扬起 D.提高面粉的着火点
③优质的面粉来自优良的小麦。为了提高生长期小麦的抗倒伏能力,需施加_______肥。
18.(10分)日常生活中使用的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制成的,有的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小凤对包装食品的塑料袋进行探究,以验证其成分。
【作出猜想】①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②该塑料袋是用聚氯乙烯制成的。
【查阅资料】聚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聚氯乙烯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氯化氢;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水变为蓝色。
【实验探究】小凤将装置按A、B、C、D顺序连接好后,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B、D产生明显现象,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__________气体生成(填化学式)。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D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证明,猜想_______是正确的。
【交流反思】①从化学角度分析,大量使用塑料制品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实验仪器时,能否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将B、C位置进行交换,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维生素C(简称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易被氧化,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某同学为了探究Vc的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1)设计实验证明Vc溶液具有酸性。
限用试剂:无色酚酞溶液、稀氢氧化钠溶液。请你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及结论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说明Vc溶液具有酸性
①根据Vc的性质,判断下列物质中能与Vc反应的是___________。
A.Mg B.KCl C.NaOH D.CuSO4
②Vc在酸性环境中比较稳定,在高温时易被破坏。请你想一想如何食用黄瓜中丰富的Vc?___________。
(2)测定饮料中Vc的含量。
分别向盛有l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的四只试管中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梨汁和0.06%的Vc溶液,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记录滴数如下: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 0.06%的Vc溶液
滴加的滴数 40 10 20 5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c含量最高的是___________,含量为___________(各液体密度上的差别和每一滴的体积差别忽略不计)。
(3)探究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请你用新鲜的黄瓜、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__________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Vc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①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不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___________。
A.每次实验所用的果汁颜色不同
B.量取的被测物质的体积不同
C.试管的大小不同
D.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②为了提高定量探究Vc溶液的准确性,在配制0.06%的Vc溶液时,必须先除去溶解在蒸馏水中的少量O2,具体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0.(10分)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如图是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工艺流程。
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
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___能转变为电能来发电。
(2)为了不污染环境,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必须通入____(填“酸”或“碱”)性溶液来吸收。
(3)请你谈谈对“H2”的认识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4)SO2是形成________(填“白色污染”或“酸雨”)的主要物质;写出酸雨的一点危害________________。
(5)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 ( http: / / www.21cnjy.com / )境中加热浓缩,冷却结晶、________(填“过滤”或“蒸馏”),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6)请你对身边的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
21.(10分)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1)部分废旧塑料具有____________(选填“热塑”或“热固”)性,可反复加工再利用。
(2)某化学兴趣小组从工厂收集到一份金属废料,可能含有Al、Zn、Fe、Ag四种金属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组成,便于回收利用,现取样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CuSO4溶液。
Ⅰ.充分反应,得到无色溶液及少量固体剩余物,且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相等。该金属废料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Ⅱ.将Ⅰ中少量固体剩余物置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__________(选填“一定有”,“可能有”或“一定没有”)H2生成。
(3)建筑工地废弃的大理石边角料(主要成分为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可用于制备轻质碳酸钙(常用作牙膏中的摩擦剂)。已知CaCO3CaO+CO2↑
Ⅰ.操作a的具体步骤包括____________、洗涤、干燥。
Ⅱ.计算10g大理石边角料理论上最多得到轻质碳酸钙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______。
参 考 答 案
1.B 2.B 3.B 4.C 5.A 6.D 7.C 8.C 9.C 10.D 11.D 12.A 13.A 14.D 15.B
16.(1)AB (2)灼烧闻气味,有烧焦羽毛气味的为天然纤维 (3)有机物 不断的运动扩散到空气中 (4)H2
17.(1)C (2)坏血病 (3)分子结构不同 (4)①二氧化碳和水 蛋白质 ②BC ③钾
18.【实验探究】HCl 验证是否有水生成 Ca(OH)2+CO2=CaCO3↓+H2O
【实验结论】①
【交流反思】①白色污染 ②不能 如果将B、C位置进行交换,气体从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C装置中带出来的
提示:B装置的作用是验证反应是否有水生成,C装置的作用是验证反应是否氯化氢气体生成,D装置的作用是验证反应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根据实验现象,B、D产生明显现象,而C无明显现象,说明塑料袋燃烧没有氯化氢气体生成,即该塑料袋是用聚乙烯制成的,猜想①成立;塑料制品的大量使用会产生白色污染;在设计实验检验塑料袋燃烧的产物是否有水蒸气和氢化氢气体时,应先检验水蒸气的存在,后检验氯化氢气体的存在,即装置B、C不能颠倒,否则气体从装置C中出来再检验到有水分,就不能充分说明水是塑料袋燃烧时生成的,还是从装置C中带出来的。
19.(1)取少量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滴酚酞溶液,再逐滴滴入Vc溶液,并不断搅拌(合理即可)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①AC ②凉拌加醋
(2)苹果汁 0.03%
(3)【设计方案】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取有等量高锰酸钾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合理即可)
【实验结论】(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的汁液所用的滴数不同(与方案对应合理即可)
【实验反思】①C ②煮沸并迅速冷却
20.(1)内 (2)碱 (3)是一种清洁能源 (4)酸雨 使土壤酸化 (5)过滤 防止硫酸亚铁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6)分类回收重新利用
21.(1)热塑 (2)Ⅰ.Al和Zn Ⅱ.可能有 (3)Ⅰ.过滤
Ⅱ.由图可知,10g大理石反复灼烧得到6.7g固体,即得到二氧化碳10g-6.7g=3.3g。
设生成氧化钙的质量是x。
CaCO3CaO+CO2↑
56 44
x 3.3g
x=4.2g
由CaO+H2O=Ca(OH)2、CO2+Ca(OH)2=CaCO3↓+H2O可得关系式:CaO~CaCO3
设10g大理石边角料理论上最多得到轻质碳酸钙的质量为y。
CaO~CaCO3
56 100
4.2g y
y=7.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