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023届高考生物学大单元二轮复习教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023届高考生物学大单元二轮复习教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11-23 07:5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专题二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考情分析
1.考查内容:细胞是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各种细胞具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但在形态与功能上有所差异。细胞各部分结构既分工又合作,共同执行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细胞膜、细胞器、生物膜系统、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是本专题重点考查的内容。
2.命题规律:考题中多以图像分析或实验分析形式进行考查,选择题、非选择题都有出现。
3.备考策略
(1)通过动、植物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理解细胞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
(2)构建过程图解,理解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
(3)运用图文结合、对比辨析的方法掌握细胞各部分间的区别和联系
网络构建
考点清单
一、生物的类群及从属关系
1.原核生物: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蓝藻等
2.真菌
(1)酵母菌:单细胞生物。
(2)霉菌:丝状真菌,如毛霉、根霉、曲霉、青霉、赤霉菌、面包霉、木霉等
(3)大型真菌:蘑菇、木耳、灵芝等。
3.植物低等植物:藻类(衣藻、水绵、海带、紫菜)和地衣(真菌与藻类的共生体)。
高等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4.动物单细胞动物:变形虫、草履虫等
多细胞动物:蛔虫、青蛙等。
5.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既不属于真核生物也不属于原核生物。
6.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真核细胞 原核细胞
细胞壁 植物细胞壁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大多数真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几丁质 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膜 都含磷脂和蛋白质
细胞核 有核膜、核仁 无核膜、核仁
细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
DNA存在形式 细胞核:与蛋白质形成染色体(质)
细胞质:裸露存在 拟核:大型环状(裸露存在)
质粒:小型环状(裸露存在)
分裂方式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二分裂
变异类型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基因突变(广义包括基因重组)
7.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和联系
项目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区别 动物细胞有中心体,高等植物细胞没有 植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动物细胞没有
联系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线粒体、溶酶体)、细胞核(核膜、核仁、染色质)
说明 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也有中心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细胞才有叶绿体;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个中央大液泡,而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只有小液泡或无液泡
【方法技巧】
常见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判断方法
常见的原核生物 易与之混淆的真核生物
细菌:细菌常带有“杆”字(如结核杆菌)、“球”字(如链球菌)、“螺旋”及“弧”字(如霍乱弧菌) 酵母菌、霉菌(如青霉、根霉、曲霉等)
蓝藻:颤藻、蓝球藻、念珠藻、发菜等 绿藻(如衣藻)、褐藻、红藻等
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其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包含两层含义:有一定的结构必然有与之对应的功能存在;任何功能都需要一定的结构来完成。
举例说明如下:
1.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
(1)细胞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含量较多
(2)细胞表面往往有很多突起,以增大细胞表面积,提高分泌效率。
2.代谢旺盛的细胞
(1)自由水含量相对较高;
(2)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丰富;
(3)蛋白质合成旺盛,核仁较大;
(4)细胞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较多;
(5)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物质交换频繁核孔数量多。
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
(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常用于提取纯净的细胞膜
(2)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也没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
(3)红细胞中含有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4)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会吸水膨胀,在高渗溶液中会失水皱缩
(5)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4.蛔虫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5.生殖细胞
卵细胞体积大,利于储存营养物质;精子体积小,尾部含线粒体便于活动。
6.神经细胞:具有很多突起,能够提高兴奋传导的效率,且高度分化,不分裂
三、研究细胞结构、成分及功能的方法
研究对象 方法 实例
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 显微镜观察 认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观察显微结构
染色或原色观察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
模型构建法 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电子显微镜观察 观察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亚显微结构)
细胞器 差速离心法 分离细胞中的各种细胞器
细胞膜 渗透作用原理 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生理功能 实验对照原理 验证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验证细胞核的功能
同位素标记法 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和分泌
四、细胞结构图像的识别
1.显微图像与亚显微图像的判断
(1)若表示出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则为电子显微镜下的亚显微结构图。
(2)若未表示出细胞器的结构,则为普通光学显微镜下的显微结构图。
2.真核细胞、原核细胞图像的判断
(1)有核膜(或有核膜围成的真正细胞核)则为真核细胞。
(2)无核膜(或无核膜围成的真正细胞核),则为原核细胞。
3动植物细胞图像的判断
(1)有中心体,但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动物细胞图。
(2)有中心体,还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低等植物细胞图。
(3)无中心体,有细胞壁、叶绿体、液泡,则为高等植物细胞图。
五、细胞膜
1.细胞膜的成分
脂质(约占50%):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胆固醇参与动物细胞膜的组成。
蛋白质(约占40%):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越多。
糖类(2%~10%):与细胞膜上部分蛋白质和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糖脂,与细胞识别等作用有关。
2.细胞膜的结构
特点:流动性
原因:构成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
3.细胞膜的功能
①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②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③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六、细胞核
1.结构
2.功能
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主要场所,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考点通关
考点1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比较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述,说法正确的是( )
A.支原体与植物细胞的区别只有无细胞核、染色体和除核糖体外的其他细胞器
B.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其叶绿体中含有光合色素
C.与原核生物相比,蛔虫具有原核生物细胞所不具有的全部细胞器
D.原核细胞虽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也可进行有氧呼吸
答案:D
解析:支原体无细胞壁,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染色体和除核糖体外的其他细胞器,所以与植物细胞相比,它还没有细胞壁,A错误;光合细菌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其无叶绿体,B错误;与真核生物相比,蛔虫不具有线粒体、叶绿体这些细胞器,但它与原核生物都具有核糖体,C错误;原核细胞虽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生物也可进行有氧呼吸,如蓝细菌等,D正确。
(多选题)2.下列关于名称中带“菌”的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色球蓝细菌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T2噬菌体的增殖只能在宿主细胞中进行,因为其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C.大肠杆菌与酵母菌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前者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D.真菌的DNA主要分布在拟核
答案:AC
解析:色球蓝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遗传物质DNA等细胞结构和物质,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正确;T2噬菌体属于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B错误;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大肠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正确;真菌属于真核生物,其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D错误。
考点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1.“孤村芳草远,斜日杏花飞。”下列关于这句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孤村、芳草、斜日、杏花都属于生命系统
B.一棵杏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这句诗描述的场景中孤村、杏花两项属于生命系统的不同结构层次
D.这句诗描述的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群落
答案:C
解析:孤村、芳草、杏花都属于生命系统,但斜日不属于生命系统,A错误;植物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故一棵杏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B错误;孤村属于生态系统层次,杏花属于器官层次,C正确;这句诗描述的场景中最大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生态系统,D错误。
(多选题)2.下图表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序号和箭头依次代表从微观到个体再到宏观的具体层次,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松树(个体)没有的结构层次是①
B.鱼的心脏属于图中②所代表的结构层次,柳树的根属于图中③所代表的结构层次
C.在图中不能找到HIV相应的位置
D.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答案:ACD
解析:题图中①表示系统,松树(个体)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A正确;鱼的心脏和柳树的根都属于生命系统的器官层次,即题图中的②,B错误;病毒无细胞结构,不属于生命系统,故在题图中不能找到HIV相应的位置,C正确;从生物圈到细胞,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又各自有特定的组成、结构和功能,D正确。
考点3 细胞膜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1.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细胞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识别、催化等功能
B.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有利于癌细胞在体内分散和转移
C.外界环境温度骤降,会导致人体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活性明显降低
D.成熟红细胞膜上的载体运输葡萄糖的速度与氧气浓度无关
答案:C
解析: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具有运输、识别、催化等功能,A正确;癌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有利于癌细胞在体内分散和转移,B正确;人是恒温动物,外界环境温度骤降对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活性基本无影响,C错误;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能量,其运输速度与氧气浓度无关,D正确。
(多选题)2.在流动镶嵌模型提出后,研究人员又提出了脂筏模型:脂筏是细胞膜上富含胆固醇和鞘磷脂的微结构域,其中的胆固醇就像胶水一样,对鞘磷脂亲和力很高,并特异吸收或排除某些蛋白质,形成一些特异蛋白聚集的区域,结构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脂筏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膜的流动性
B.破坏胆固醇可能会导致脂筏结构解体
C.脂筏可能与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有关
D.脂筏的存在不利于膜上的蛋白质发挥功能
答案:ABC
解析:根据题意,脂筏中的胆固醇就像胶水一样,对鞘磷脂亲和力很高,并特异吸收或排除某些蛋白质,形成一些特异蛋白聚集的区域,故推测脂筏的存在可能会影响膜的流动性,A正确;破坏胆固醇就像破坏了胶水,可能会导致脂筏结构解体,B正确;脂筏中含有跨膜蛋白,可能与细胞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有关,C正确;脂筏可以使生物膜结构的稳定性增加,有利于膜上的蛋白质发挥功能,D错误。
考点4 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生物膜系统
1.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质。基于以上事实的推测正确的是( )
A.内质网膜的基本骨架是由磷脂和蛋白质组成的
B.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依赖生物膜的流动性
C.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都是分泌蛋白
D.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不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器的相关知识。内质网膜属于生物膜,生物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错误;核糖体是无膜细胞器,因此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与生物膜的流动性无关,B错误;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也在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上形成,但该水解酶不属于分泌蛋白,C错误;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而控制信号序列合成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不会影响该蛋白的继续合成,D正确。
(多选题)2.将某动物细胞的细胞器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取其中3种细胞器,测得其成分及含量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项目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甲 65 34 0
细胞器乙 67 20 微量
细胞器丙 61 0 39
A.细胞器甲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加工或运输有关
B.该动物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细胞器乙
C.大肠杆菌与该动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1种
D.细胞器丙存在于低等植物细胞中,而不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
答案:AD
解析:细胞器甲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是具膜结构的细胞器,不含有核酸,因此可能是内质网、高尔基体或溶酶体,溶酶体不参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分泌,A错误;细胞器乙中含有微量核酸,还有脂质和蛋白质,因此可能是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物细胞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B正确;大肠杆菌是原核细胞,有且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与该动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只有1种,C正确;细胞器丙中只有蛋白质和核酸,因此为核糖体,低等植物细胞和高等植物细胞中都有核糖体,D错误。
考点5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1.如图为细胞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①④⑥的膜均含有磷脂和蛋白质,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④的形成与②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②的体积较大
C.③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D.⑤介导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某些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运输
答案:A
解析:题图中①~⑥分别表示内质网、核仁、染色质、核糖体、核孔、核膜,核糖体不含膜结构,A说法错误;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所需蛋白质更多,核仁的体积较大,B说法正确;染色质主要由脱氧核糖核酸和蛋白质组成,它是遗传信息的载体,C说法正确;核孔介导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某些有机大分子物质的运输,D说法正确。
(多选题)2.核孔并不是简单的孔洞,而是一种复杂的结构,核孔复合体主要由蛋白质构成,其中某些蛋白质对进出细胞核的物质有控制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核孔复合体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B.RNA聚合酶、DNA都可以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
C.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
D.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膜到达细胞质的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核孔的功能。核孔复合体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A正确;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出细胞核,B错误;核孔可实现核质之间频繁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正确;细胞核控制细胞代谢的指令主要是通过核孔到达细胞质的,D错误。
考法突破
考法一、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1.低倍镜的操作步骤: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
2.高倍镜与低倍镜的比较
显微镜 物像大小 视野中细胞数目多少 视野亮度 视野范围 物镜与载玻片的距离
高倍镜 大 少 暗 小 近
低倍镜 小 多 亮 大 远
3.目镜与物镜的结构、长短与放大倍数之间的关系
(1)放大倍数与长短的关系
a.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距载玻片距离越近,如H1;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小,距载玻片距离越远,如H2。
b.目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小;反之则放大倍数越大。
(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含义
a.显微镜放大倍数是指物像边长的放大倍数。
b.总的放大倍数是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4.视野中细胞数目的相关计算
(1)若细胞成单行,计算时只考虑长度,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2)若细胞均匀分布在整个视野,可根据看到的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的规律进行计算。
5.污物位置分析
①污物可能存在的位置:物镜、目镜或装片。
②判断方法:先移动装片,如果污物移动,说明污物在装片上。如果污物不移动,再转动目镜如果污物也转动说明污物在目镜上。如果污物不转动,再转动转换器换用其他物镜,如果污物消失,说明污物在物镜上。
提升训练
1.低倍镜(10×)观察根尖,看到约64个细胞。若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则有关换用高倍镜(40×)观察的操作,错误的是( )
A.换用高倍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
B.换用高倍镜后,若视野模糊,则需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则换用凹面镜
C.换用高倍镜后,会发现显微镜中的观察目标图像变大,清晰度升高
D.换用高倍镜后,工作距离变小,并可能只观察到4个左右的细胞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由于要选择观察的目标位于视野左下方,因此换用高倍物镜前,先向左下方移动装片至视野中央,A正确;换用高倍物镜后,若视野模糊,可调节细准焦螺旋,若视野变暗,可换用凹面镜,B正确;换高倍镜后,显微镜的观察目标图像变大,往往清晰度降低,C错误;换用高倍物镜后,工作距离变小,放大倍数增大4倍,因此可能只观察到64÷42=4个左右的细胞,D正确。
(多选题)2.下列关于光学显微镜使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显微镜下看到的像为倒像,如果实物为字母“b”,则视野下观察到的为字母“p”
B.如果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
C.换上高倍物镜后,可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D.观察颜色较浅的材料时,视野应该调暗,以便观察
答案:BD
解析: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像是倒像,因此字母“b”在显微镜的视野下观察到的是“q”,A错误;如果视野中出现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镜的调节角度不对,B正确;换上高倍物镜后,不能转动粗准焦螺旋,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使物像清晰,C错误;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需要薄且透明,需要观察的材料颜色浅时,视野需要调暗些,D正确。
考法二、分泌蛋白的形成
1.运输方向
2.膜面积的变化
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面积增大,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
3.相关的细胞器
高尔基体膜面积先增大后减小、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内质网(蛋白质的加工车间)、高尔基体(加工、分类和包装)、线粒体(提供能量)
4.多肽与蛋白质的不同
核糖体上合成的是多肽,而不是蛋白质,多肽必须经加工后,才能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和特定功能的蛋白质。
5.囊泡
成分:胞内的异物、病菌、蛋白质、酶、大多数神经递质
来源: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
去向:与溶酶体融合;分泌到细胞外或运回内质网;移动到突触前膜
提升训练
1.下图是某激素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物质X为氨基酸,a、b、c、d、e表示细胞结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图中a、b、c和d均具有膜结构 B.在图中e结构内部,存在DNA
C.b、c、d参与细胞生物膜系统的构成 D.b通过形成小泡与c融合
答案:A
解析:分析题图可知,物质X为氨基酸、a为核糖体、b为内质网、c为高尔基体、d为细胞膜、e为线粒体。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A错误;线粒体内部含有少量DNA,B正确;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的膜和细胞膜、核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C正确;内质网通过产生囊泡和高尔基体融合,D正确。
(多选题)2.如图是科学家利用酵母突变体研究某种分泌蛋白形成过程。图中小黑点代表蛋白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在突变体A细胞质中的该蛋白没有活性
B.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C的内质网膜面积更小
C.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DNA聚合酶,仍会出现上述实验现象
D.突变体B和E出现的可能原因是高尔基体结构异常
答案:BC
解析:分布在突变体A细胞质中的该蛋白没有经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的加工,因此没有活性;由题图可知,突变体C的内质网无法形成囊泡将其内的分泌蛋白运出,所以突变体C的内质网膜面积更大;DNA聚合酶属于胞内蛋白,因此不会出现上述实验现象;由图可知,突变体B的蛋白质分布在高尔基体中,不能随高尔基的囊泡运出,突变体E的蛋白质分布在内质网形成的囊泡中,因此两种突变体均可能是由高尔基体结构异常导致的。
考法三、细胞器的判断
1.动、植物细胞都有,但功能不同的细胞器是高尔基体。
植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动物细胞的高尔基体:与分泌物(主要是分泌蛋白)的形成有关
2.能产生水的细胞器
线粒体—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叶绿体—暗反应;高尔基体—合成多糖。
产生水的细胞结构还有细胞质基质—ATP的合成等;细胞核—DNA复制、转录。
3.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
4.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或产生ATP的细胞器)
叶绿体: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线粒体:稳定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
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结构还有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
6.能合成多糖的细胞器
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淀粉;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时,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提升训练
1.下列关于细胞中的相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线粒体内膜凹陷折叠成嵴,有利于葡萄糖分解酶的附着
B.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都伴随着ATP含量的增加
C.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有氧呼吸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D.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够分解细胞自身衰老、损伤的结构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葡萄糖不进入线粒体内,A错误;线粒体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并生成大量ATP,而叶绿体中暗反应阶段的C3还原需要消耗[H]和ATP,B错误;蓝细菌没有叶绿体,但是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因此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有氧呼吸不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如原核细胞的有氧呼吸不在线粒体中进行,C错误;正常生理状态下,溶酶体能分解细胞自身衰老、损伤的结构,D正确。
(多选题)2.下列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 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
C.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 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
答案:ABD
解析: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没有线粒体,A正确;水稻叶肉细胞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含有叶绿体、液泡,B正确;酵母菌属于真菌,是真核生物,有线粒体但没有叶绿体,C错误;小鼠肝细胞为动物细胞,具有线粒体和内质网,D正确。故选ABD。
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