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58.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2 22:0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课内阅读理解》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一)
美丽的小兴安岭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金光像利剑一样,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1.这一段话描写的是小兴安岭______________季的景色。
2.这一段先写______________,接着描绘______________,然后描写______________,最后写___________ ___。
3.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把__________ ____比作________ ______。
4.“浸”本来的意思是指把东西泡在液体里。“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一句中的“浸”让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二)
《海滨小城》节选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裁 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 茸)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蔗 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 缝)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5.选择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用“√”画出来。
6.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笼罩: _
密不透风: _
7.第一自然段中重点描写了初夏时节的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8.文中“一棵棵、一顶顶”可以换成“一棵、一顶”吗?为什么?
_______
9.阅读时我们要关注有特点的句子,请规范抄下描写榕树枝叶茂密的一句话。
_
(三)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10.选文从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对海滨小城进行了描写。
11.用“ ”分别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12.“密不透风”这个词说的是( )(填序号)
①风很大; ②树叶很茂盛; ③空气很清新
13.关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朗读,下面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和( )(填序号)
① 这句话要读出榕树的多、茂盛。
② 一边朗读一边想象画面,可以帮助我们读得更好。
③ 读的时候,语气平平就可以了,没什么特别需要读好的词语。
(四)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4.这段共有_____句话,第一句话写出了鱼__ ___、___ __的特点。这段描写运用到的修辞手法有_____ __、____ ___。
15.文中描写鱼眼睛的词语是____ _,请再写出两个ABB式结构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描写鱼数量多的三字词语有________,四字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文中加点的词语写下一段描写荷花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对段落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是(  )。
A.西沙群岛的海里面水占一半,鱼占一半。
B.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为了说明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
18.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找到这句话,并抄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19.请用“ ”画出文中的关键句。
20.这段话主要写了鱼的_________________多和________________多。我从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中看出鱼的数量多,文中写了_____________种不同样子的鱼。
21.“周身”的“周”字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_____________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_____。“周”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①圈子;②周围;③普遍,全;④星期。“周身”的“周”应选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2.对这段话中画“ ”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这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为了说明西沙群岛海里的鱼非常多。
②西沙群岛海里的鱼很多,鱼和海水各占一半。
(六)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①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②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23.文段主要介绍了海滨小城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景色。
24.用“ ”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5.文中画“﹏﹏﹏”的句子分别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6.“撑开的绿绒大伞”一句写出了榕树哪几方面的特点?(在括号内画“√”)
A.颜色深( ) B.榕树树冠大( )
C.榕树多( ) D.形状如伞( )
27.给第1自然段“□”处加上标点。
(七)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 椰子树 橄榄树 凤凰树 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28.给文中画“ ”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9.用“﹏﹏﹏”画出这个短文的中心句。
30.选择填空: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此处“热闹”的意思是______ ___。
A.打比方 B.夸张 C.喧闹 D.旺盛
31.文段描写小城景色时,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个地方具体写的。
32.“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写出了榕树的_______和____________。
(八)
富饶的西沙群岛(节选)
①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②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③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④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33.我用___________方法理解“成群结队”,它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我还会用它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这段话描写了西沙群岛的鱼既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
35.读了这段话,我们可以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看出鱼的数量很多。
36.西沙群岛的海里还会有哪些好看的鱼呢?展开想象,仿照第②句话,写写这些鱼的样子吧!
西沙群岛的鱼好看极了: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__;有的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九)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山上的积雪融化了,雪水汇成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的俯下身子喝水,有的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
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早晨,雾从山谷里升起来,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树梢,照射在工人宿舍门前的草地上。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 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37.选择。这两段话是按( )顺序写的。用“ ”在文中划出表示这个顺序的词语。
A.时间 B.方位 C.事情的发展
38.文中用来形容小兴安岭草木青翠茂盛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体现枝叶很密很多的词语是_____ ___、____ ____。
39.文中有两词用得妙,一个是“_______”, 写出了春天的树木的枝条长得很快;一个是“_______” 突出了森林里雾很大。
40.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描写野花的句子。
(十)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 )。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 )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 )。
41.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把这段话补充完整。
42.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会五光十色?请用“ ”画出表示原因的句子,相信你一定能画准。
43.在第一自然段中有两对反义词,我能找出来。
( )——( ) ( )——( )
44.文中的词用得真是太恰当了,我来填一填。
( )地蠕动 ( )的鹿角
( )的花朵 ( )的海水
45.海底里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种生物。
46.把文中的一个拟人句抄下来,自己再写一个这样的句子。
拟人句: _
我写的句子: _
47.我们的祖国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像香港、西沙群岛……我还知道有
( )、( )、( )。
参考答案
1.夏 2. 树木 雾 太阳 野花 3. 阳光 利剑 4.小兴安岭的雾多而浓,范围跟森林一样广。
5.栽 绒 遮 逢 6. 像笼子似地罩在上面。 形容包围紧密或防卫严密。 7. 桉树很香 凤凰树花很红 8.不能换,若换了就不能体现出榕树的茂密的特点。 9.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 遮太阳,挡风雨。
10. 公园 街道 11.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12.② 13. ① ②
14. 4##四 多 美 比喻 排比 15. 圆溜溜 胖乎乎 红扑扑 数不清 成群结队 各种各样 16.池塘里的荷花千姿百态。有的已经绽放出大大的笑脸;有的虽然没有像先前一种开得灿烂,却也已开出了娇嫩的花儿来;有的还只是一个花骨朵,好像随时都会开出美丽的花儿来。 17.B 18.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19.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 20. 数量 种类 成群结队 数不清 4 21. Z zhōu ③ 22.①
23. 庭院 公园 24.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25. 拟人 比喻 26.A.(√) B.(√) D.(√) 27.、 、 、 , 。
28.、 、 、 , 29.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30. A D 31. 庭院 公园 街道 32. 数量 多茂盛
33. 拆字 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成群结队的蜜蜂在花丛中飞上飞下,忙碌不停。 34. 种类多
数量多 35. 各种各样 成群结队 36. 红白相间,小巧玲珑 游动时发出声响,仿佛在唱歌 浑身长满胡须,像白头老爷爷一样
37.A 春天 夏天 38. 葱葱茏茏 严严实实 密密层层 39. 抽 浸 40.太阳出来了,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
草地上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野花,红的、白的、黄的、紫的,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41.相互交错 各种各样 威武 42.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43. 深 浅 高 低 44. 懒洋洋 分枝 绽开 五光十色 45.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46.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 星星向我眨着眼睛。 47. 黄山 北京 海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