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一单元悲悯人生检测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中学教材全解】2014届九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第一单元悲悯人生检测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12-15 20:2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悲悯人生 检测题
(90分钟 100分)
一、积累及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害臊(sào) 拙病(zhuō) 羼水(chàn) 商酌(zhuó)
B.桑梓(zǐ) 诧异(chà) 门槛(kǎn) 阔绰(chuò)
C.作揖(yī) 带挈(qiè) 颓唐(tuí) 轩敞(xuān)
D.糟蹋(tà) 解元(jiě) 星宿(xiù) 栈桥(zhàn)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牡蛎 褴褛 虚唏 惯例 B.附和 忌讳 河堤 懊脑
C.纯粹 别墅 污秽 呲牙 D.赔尝 后襟 伤疤 拮据
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孔乙己》一方面反映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一方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世态炎凉。
B.《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契诃夫是俄国短篇小说大师。他和美国的欧·亨利、法国的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我的叔叔于勒》围绕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展开曲折的情节。
D.《乞丐》中的“我”对待乞丐并非一般的施舍,而是以真诚、平等、尊重的态度对待乞丐,以高贵的精神理解乞丐。
4.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人物描写方法。(4分)
(1)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 )
(2)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 )
(3)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
(4)(孔乙己)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
5.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孔乙己很颓唐的仰面答道……
颓唐:
(2)范进道:“岳父见教的是。”
见教:
(3)世先生同在桑梓,一向有失亲近。
桑梓: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某校为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举办了以“美丽中国,绿色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6.某校组织开展了“如何看待网络流行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要求完成下面问题。(7分)
(1)近几年,“给力”“粉丝”“中国式过马路”“元芳,你怎么看”等网络流行语迅速走红,成为人们交流的常见语言。请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下面句中加点流行语的意思。
网友在《我修自行车的老爸》中讲述了父亲挣钱的艰难,表达了对平凡父亲的尊重与敬意,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炫父让我们深受感动。[]
正能量: (3分)
(2)当今社会,网络用语大行其道,逐渐成为大众化的流行语。可有些考试中却建议不要使用网络语言,以保持汉语的规范性。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4分)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孔乙己》选段,完成下列问题。(14分)
我从此便整天的站在柜台里,专管我的职务。虽然没有什么失职,但总觉有些单调,有些无聊。掌柜是一副凶脸孔,主顾也没有好声气,教人活泼不得;只有孔乙已到店,才可以笑几声,所以至今还记得。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 ”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决不责备的。而且掌柜见了孔乙己,也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了一口气, 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有几回,邻居孩子听得笑声,也赶热闹,围住了孔乙己。他便给他们茴香豆吃,一人一颗。孩子吃完豆,仍然不散,眼睛都望着碟子。孔乙己着了慌,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弯腰下去说道,“不多了,我已经不多了。”直起身又看一看豆,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 多乎哉?不多也。”于是这一群孩子都在笑声里走散了。
7.孔乙己的出场总是伴随着各种笑声,然而这些笑声往往是与轻松、欢乐无关的。请仔细品味选文中的“笑”说说你的理解和感悟。(4分)
8.通过阅读,你认为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9.本文用字准确,请结合语境,回答问题。(6分)
(1)“便排出九文大钱”一句中的“排”字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样的心理?
(2)“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一句中的“绽”字十分传神。结合文意,谈谈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分)
宽容与和谐
①在现实生活中,如果大家都能彼此宽容,做到相互关心,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就能形成和谐的良好局面;反之,如果人们想问题、办事情总是从一己之利出发,彼此排斥,互不相让,摩擦不断,就不利于维护团结,就会影响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分宽容。
②宽容,就是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物,不斤斤计较。一个具有宽容之心的人,往往能够正确对待社会中的矛盾和前进中的困难,变冲突为祥和,化干戈为玉帛,使摩擦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论语》中的“宽则得众”,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等,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③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纵观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的人,他们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广阔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统一、在和谐中聚力量。春秋战国之时,齐桓公不记恨管仲的一箭之仇,任其为相,终于得其辅佐,使齐国成为五霸之首。廉颇知错能改、负荆请罪,蔺相如胸怀全局、宽容大度,换来了难得的“将相和”,共保了赵国的安宁。相反,西楚霸王项羽虽武功盖世,却因“自矜功伐”,最终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三国演义》中的周瑜才智过人,但心胸狭窄,结果抱憾而终,壮志难酬。
④当然,我们讲的宽容,不是无原则的退让和妥协,更不能以损害党和人民的利益为代价。大千世界,矛盾是普遍的,差别是必然的。一个人能不能做到宽容,关键就在于能不能容人之短、容人之过。
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只有多看自己的短处,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容、和平共处。人与人之间不应该以己之长比人之短,或者只盯着别人的短处,而应该多理解、少指责,多帮助、少挑剔,积极营造宽松、融洽、团结的氛围。
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不可能不犯一点错误,不可能不出一点偏差,应当允许人们犯错误,允许人们改正错误。容人之过,不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
1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1.第②段作者所说的“这个道理”指的是什么?(限20字以内)(2分)
12.第③段是怎样论证“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的?(3分)
    
13.阅读第⑤段和第⑥段,回答为什么“容人之短”和“容人之过”是做到宽容的关键。(4分)
第⑤段:                                   
第⑥段: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榕树下的瘦女人
沈祖连
长长的新兴路,延伸到桥头,形成个“丁”字。丁字路口处,有棵大榕树,说不清它有多大的年纪,只知道在父亲乃至祖父他们小时候就有了。逢着夏天,这里是人们纳凉、娱乐的天地。现在秋凉了,一天比一天冷,人们便都转入屋里去了,这里便现出了它的荒凉,阵阵秋风吹得人们的心都发了毛,谁还会到这里来呢
不过也有。一个瘦骨嶙峋的女人,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有时坐着,有时站着。秋风拂起那发黄的发丝,飘飘悠悠的,一双呆滞的眼睛犹如两眼枯井,时而看着桥头,时而看着路,时而看着行人,有时什么也不看。
我早上去上班,路过桥头便看见了她,她的瘦以及她的黄发丝,都让人无缘无故地产生一种怜悯。我便走近了她。
“阿姨,你在等什么 ”
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 这么说,你看见过一个后生仔么 ”
她没有正面看我,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的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我猜她是眼睛不好,至少是看不清面前的人和物。
“阿姨,你要等的后生是什么样子,告诉我,我可以帮你找。”
“那太好了,这个世界还是有好人,刚才有个姑娘也说要帮我找。后生高高的,说话声音不大,跟你差不多,说话很好听。”
“那么你能不能告诉我,你等他做什么呢 他是你的什么人 ”
“不,他不是我的什么人,只是欠我的钱,那天他买我的手镯,说等会儿给我钱,便走了。”
“阿姨,我想你是上当了,怎么不给钱就让他走了 现在可不同以前了,不抢你就好了,你能告诉我多少钱吗 ”
“我们说好了的,他回头给我三百元。那可是真玉的啊,是我母亲给我的嫁妆,他见了直说是好玉。我见他识货,便解下给他看,他说我的手太瘦太小,不适合戴,便缠住要我卖的。”
又是一起诈骗案。
中午我回来,经过桥头,她还在等。[]
第二天,她还在等。看着直让人心疼。我在心里一百次地骂,是哪个没良心的小子,有本事不去诈骗大亨,却来骗这些可怜的老百姓,该是断子绝孙的。
第三天,她还在等,不知怎么,看到她那黄黄的发丝和深似枯井的双眼,便有一种要帮助她的本能涌上了心头。于是我又走近了她:“阿姨,对不起,我这两天有急事,我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让您久等了。”
她慢慢地转过身来,捉住我的双手,她的瘦手在哆嗦着,那枯井似的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你可知道我要钱干什么吗 ”
“知道,阿姨,是我耽误了您,您打我骂我吧。”我把三百元钱塞到她的手上,并做好了挨骂挨打的准备。
“好了,你回来就好,阿姨怎么舍得打你骂你 到底这个世界还有好人,前天那先生还说你是个骗子呢。”[]
瘦女人心满意足地走了。又是一阵秋风掠过,榕树叶子簌簌地落了下来,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13年7期)
14.开头和结尾画线句子在文中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15.小说没有直接点明瘦女人是个盲人,而是通过多处描写进行暗示,请找出三处写在下面横线上。(6分)



16.根据小说内容概括,文中的瘦女人是一个 的人。(2分)
17.结尾说“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我”为什么感到“悲戚”?(3分)
三、写作(40分)
18.有人说人生犹如五味瓶,酸甜苦辣咸全都具备。学习了本单元的课文,或许你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用心品味人生百味,你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请以“百味人生”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体裁不限。
九年级语文(下)(北师大版) 第一单元 悲悯人生 检测题
参考答案
1.D(“解元”的“解”应读jiè。)
2.C(A项,虚—嘘;B项,脑—恼;D项,尝—偿。)
3.B(《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莫泊桑。)
4.(1)外貌描写(2)外貌描写(3)心理描写(4)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人物描写方法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等。仔细分析句子,不难分辨出每句的描写方法。)
5.(l)精神不振作,情绪低落。(2)指教,教导。(3)家乡。(平时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词语。)
6.(1)“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精神和力量。也指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2)示例一:我赞成适当使用网络用语,因为它来自生活,新颖、时尚。网络用语使文章更有生活气息和时代感,使汉语更加丰富,也能体现我们勇于创新、敢于尝试的风格。 示例二:我认为考试中不能使用网络语言。因为汉语传承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网络语言表达苍白,良莠不齐,所以应该规范使用汉语。 [(1)首先了解“正能量”一词的起源。起初,在奥运火炬传递期间,很多博主在微博上发表“点燃正能量,引爆小宇宙”和“点燃正能量,运气挡不住”的博文,之后这两句迅速被网友跟进和模仿,成了时下网络的热门语言。后来网友把“点燃正能量”的励志口号与伦敦火炬传递结合起来,伦敦奥运火炬成了正能量的代言物,正能量一词也借此在中国走红。它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正能量”的标签。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2)网络语言反映了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它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如果我们表示赞成,可就网络用语的优点来分析,如网络用语新颖、时尚,有时代感,还可以丰富我们的语言,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如果我们持反对态度,则可就网络用语的缺点来分析,如网络用语良莠不齐,对汉语的长久规范发展不利。]
7.孔乙己到店后,酒店的掌柜、酒客们一起拿他取笑 ,小伙计也跟着笑,孩手们也来赶热闹。然而这些笑多是对孔乙己的嘲弄和侮辱,是从“空虚”“冷酷”“麻木”的灵魂里发出的。相对而言,孩子们的笑更自然一些,这也让孔乙己得到些许安慰。这揭示了孔乙己无人关心,更被人当做笑料的悲惨命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漠。“笑”字贯穿孔乙己出场过程的始终,增强了悲剧色彩。(“笑”是《孔乙己》这篇小说立意的焦点,回答这个问题时要注意结合文章主旨答出“笑”的背后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以及“笑”在文章中的作用。)
8.孔乙己性格复杂,一方面他好喝懒做、死要面子、迂腐;另一方面他教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又表现出他的善良。他的品行也很复杂,在酒店不拖欠酒钱的良好信誉有时是靠偷窃来维持的。同时,他的命运也是可悲的。(回答本题要看到孔乙己性格的复杂性,他既迂腐、死要面子,又善良。结合文章主旨,回答力求全面。)
9.(1)“排”字显出了孔乙己“从不拖欠”的自得、自尊以及炫耀的心理,显示了他迂腐的性格。(“排”字用得十分传神,形象地写出了孔乙己炫耀、自得的心理。扣住炫耀、自得、迂腐等回答即可。)
(2)“绽”字突出表现了孔乙己对他人的嘲笑十分在意,显示出他的“死要面子”和对于他人揭开自己谎言面纱的愤怒,刻画了一个自命清高、好喝懒做、自欺欺人、迂腐不堪的形象。(“绽”字将孔乙己急于辩解、恼羞成怒的神情活化出来,扣住“死要面子”“迂腐”回答即可。)
10.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需要每一个人都多一分宽容。(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有的时候标题即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在第①自然段的结尾,下文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
11.宽容能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宽容的人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首先要锁定答题区域,“这个道理”指的内容就是第②自然段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来即可。)
12.先从正面举齐桓公终成霸业、廉蔺共保国家安宁的事例,再从反面举项羽自刎乌江、周瑜壮志难酬的事例与之对比,论证“宽容方能和谐,和谐才能成事”。(回答出第③段的论证顺序即可。)
13.第⑤段:人人都有短处,只有容得下别人的短处,才能彼此包容、和谐共处。第⑥段:人人都会犯错,不求全责备,才能激发创造活力,形成团结和谐、开拓进取的生动局面。(仔细阅读选文,分别从第⑤、⑥两段中概括出“容人之短”“容人之过”是做到宽容的关键的原因。)
14.开头的景物描写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环境,渲染了凄凉的气氛;结尾的景物描写照应开头,衬托了人物悲戚的心情。(“现在秋凉了,一天比一天冷,人们便都转入屋里去了,这里便现出了它的荒凉,阵阵秋风吹得人们的心都发了毛,谁还会到这里来呢?”这句话点出了故事发生的季节、气候、气温,也从侧面点出文章写作背景、环境,即故事发生在秋天,渲染了当时的环境。结尾的景物描写主要是为了照应开头的景物描写,首尾呼应,同时也衬托了人物悲戚的心情。)
15.①终日拄着一根枯藤或是一截竹棍在这里。②一双呆滞的眼睛犹如两眼枯井。③她慢慢地反应过来:“先生,是问我吗?……”④我用左手在她面前比划了一下,她的眼睛动了动,便又停下了。⑤那枯井似的双眼分明渗出泪来:“你可回来了啊……”(能指出她分不清“我”和骗子不是一个人也可)(“暗示”就是不明说,而用含蓄的话或动作使人领会。本题是让我们找出暗示瘦女人是盲人的描写,我们可以先找出描写瘦女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然后再从中筛选出能够暗示瘦女人是盲人的句子。)
16.瘦弱、贫困,而又单纯、善良(意思接近即可)(我们可以从对瘦女人的外貌描写中看出瘦女人的贫穷和年迈。从“我”和瘦女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瘦女人的善良和淳朴,她坚信后生仔一定会把钱给她,她坚信世界并没有那么黑暗,世间处处充满真爱。)
17.对瘦女人生活的处境深表同情,也为社会风气的败坏感到悲哀和愤懑。(意思接近即可)(文中“我的心里是一阵快慰又一阵悲戚……”虽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但却可以看出作者对当代社会阴暗面的讽刺和无奈,以及对弱者的同情。)
18.思路点拨:这是一道话题作文,写作范围比较宽泛,可以谈生活中的感悟,可以写生活中的感受。可以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写成议论文、散文。写作时要选取自己最容易驾驭的文体。生活中充满了酸、甜、苦、辣,每一种味道都需要细细品味,每一种味道都是最美的音符,用心聆听,写出自己内心对生活的热爱、感悟。力求写出新意。
例文:
百味人生
音乐家说:“人生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清新流畅,意蕴悠长。”
美术家说:“人生像瀑布,它倾入深潭或溅于岩石上,虽短暂却极具审美价值。”
而我说:“人生好比调味瓶,它集聚百味,有寂寞之忧,有追寻之苦,亦有成功之甜……”
寂寞打开了人生的调味瓶,酸楚之味随之溢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每次回想起这句诗,我都不禁感叹寂寞是如此酸楚难耐,细雨闲花皆寂寞,人生有时亦如此。这让我的脑海里漾起“红酥手,黄藤酒……”的波纹。记忆由此定格在沈园。陆游与唐婉的人生是寂寞亦是酸楚的。但他们只能将沉淀的情感化作挥笔的动力,一语道破寂寞灵魂。寂寞这根断了的弦,有心人紧紧抓住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这根弦牵引着人生,人生因而有了酸楚之味。
追寻踢翻了人生的调味瓶,苦涩之味荡漾在空中。“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汨罗江畔那个孤苦诗人的追寻;高呼“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是罗马广场行刑的那位科学家的追寻。为了追寻,即使再苦再涩也不悔,这如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苦之味让生命熠熠生辉。浮华人生需要代价,完美人生在于追寻,这层虽苦却也豪壮。
成功摔碎人生的调味瓶,甘甜之味刺激着嗅觉神经。“守得云开见月明”,穿越苦难,终将获取甘甜。成功需经过苦难的磨难,成功即是甘甜。历史上哪一位成功者不是踏着尘土,顶着风沙走过来的,最终品尝到人生之甜的。想到才华横溢的苏轼,经历“乌台诗案”,但却在赤壁这块蛮夷之地品味到成功之甜,留下了《赤壁怀古》和《赤壁赋》(前后)这三盏照亮沧桑岁月的明灯。想到洒脱自如的李白,虽仕途不济,却在绝境中唱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这亦使他尝到成功之甘甜,因此人生之花悄然绽放。
人生有百味,等待我们慢慢品味。人生的百味,是最美妙的味道。
简评:作者选取了人生这个五味瓶中的酸楚、苦涩、甘甜,表达了对人生的感受。思路清晰,引用诗句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人生有百味,等待我们慢慢品味。人生的百味,是最美妙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品味百味人生,感受生活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