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名师教学课件(共3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部编(2019)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4.2《怜悯是人的天性》名师教学课件(共3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0:42: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怜悯是人的天性》
导入
01
文本初读,厘清结构
02
文本研读,把握特色
03
目录
文本细读,思考启迪
04
文本深读,内化能力
05
文本赏读,激发情感
06
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举例、引用等论证方法,体会严谨准确、简易朴实的语言特色。
深入理解文章观点的社会现实意义,从中得出启示启发。
教学目标
鉴赏文章的论证美和逻辑美。
导入1
为什么怜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让我们进入卢梭的《怜悯是人的天性》。
泪为心底的悲悯而流。每每孤灯夜读,总会流泪。为窦娥蒙冤流泪,为贾谊受屈流泪,为廉颇老矣流泪。痴迷于戏剧,而悲剧的结局,偏要把美好的事物撕得粉碎。因此,每到结局处,总是心中一悸,为之黯然泪下。为发了疯的李尔王流泪,为殉情而死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流泪,为因彼此误会而双双殒命的露伊斯与斐迪南而流泪……对他人不幸的最大触动,莫过于潸然泪下,从那些残缺的碎片中,看到过去褪色的欢欣,怎能不为那些生命、那些美好而感伤?怜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是对生之遗憾,生之残缺的深深哀叹。
齐读下面的段落:
导入2
《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主要著作有:
卢梭(1712——1778)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民主政论家和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开创者,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
导入3
英国历史学家、散文家托马斯·卡莱尔说:在面对巨大的困难时,卢梭既没有表现出排山倒海的气魄,也没有表现出惊天动地的力量,但这却正是其非凡之处的真正体现。他所表现出来的强大的意志力,绝不是那种锐不可当的勇士所具有的力量,而是另外一种特殊的东西。比如,一个正痉挛发作的人,可能六个人都无法把他制住,但他并不能被称为强大有力。一个肩负重担,却还能保持稳健的步伐、努力前进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文本初读,厘清结构
1. 有感情地诵读全文。
2.字词积累。
设身处地:
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混为一谈:
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明目张胆:
睁开眼睛放开胆量做事。原意指有胆识,敢作敢为,后演变为无所顾忌,胆大妄为。
充耳不闻:
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
感同身受:
心里很感激,就像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现在多比喻虽未亲身经历,却如同亲身经历过一般。
第二段后半部分提出中心论点:
“我认为怜悯心是我们这样柔弱和最容易遭受苦难折磨的人最应具备的禀性,是最普遍的和最有用的美德;人类在开始运用头脑思考以前就有怜悯心了;它是那样地合乎自然,甚至动物有时候也有明显的怜悯之心的表现。”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怜悯是人的天性。
(1)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是在哪里提出的?
3.厘清结构。
(第2段)

批驳霍布斯的
错误观点
(第3段)

正面论证自己的观点
(2)对中心论点的论证有什么特点?
一段阐述自然状态中人的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开头:
总结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结尾:
(3)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有什么作用?
(4)归纳全文的结构层次。
引论
提出问题,阐述自然状态中人的原始的品性,并由此引导人们思考。
第一部分(第1段)
本论
分析问题,从批驳错误观点和展开正面论证这两个层面论证中心论点。
第二部分
(第2—4段)
结论
解决问题,总结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第二部分
(第2—4段)
小 结
典型的“三段论”式的结构。
文本研读,把握特色
1.本文在提出论述的问题上有什么特色?与《修辞立其诚》相比,两篇文章在提出论点的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修辞立其诚》
属于立论文,开篇引用《易传》中的“修辞立其诚”并加以阐释,然后又引用《庄子》中的话对“诚”的含义进行阐释,由此提出中心论点。
《怜悯是人的天性》
属于驳论文,作者先比较自然状态中的人和文明社会中的人的不同特点,然后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怜悯是人的天性”这一中心论点。
2.阅读结尾部分,概括怜悯心对人类社会的作用。
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保存。
总体
作用:
具体
表现:
它使我们在看见别人受难时毫不犹豫地去帮助他。在自然状态下,怜悯心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
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
它能使每一个身强力壮的野蛮人宁可到别处去寻找食物,也不去抢夺身体柔弱的孩子或老人费了许多辛苦才获得的东西。
以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的方式熏陶人们。
促使人们自我克制、同情弱小。
而且还有这样一个优点:
在训导人们方面,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
谋求自己利益时,不损害他人利益。
文本细读,思考启迪
1. 引人思考。
凡议论文,目的都是阐明自身论点。但在阐明方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证明,一是反驳。
论证中心论点的两大方式:
立论
驳论
所谓证明就是从正面论述观点的正确,从正面去证明观点的成立,也叫立论。
反驳是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或论据或论证过程,以树立自己的观点的论证方法,也叫驳论。
在一篇文章中有时需要从正面去立论
有时又需要直接批驳对方的错误观点
也可以同时运用证明和反驳
证明与反驳都是论证的方法
2.驳论的主要方法。
直接反驳对方的论点,这是驳论文中最常用的形式。这种反驳论点的方法,可以通过例证反驳,即:
(1)驳论点:
可以直接批驳
也可以间接批驳
提出新的事实论据
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
古人云:“知足常乐。” 意思是说,一个人知道满足,他就会永远快乐。如果把这句话理解为今天的青年在生活上知足,不作不切实际的追求倒也不错。但是要从对事业的追求上来理解,这话却是不对的。
示例一:
示例中先提出原论题,“知足常乐”,而后用具体例子分析该论点的错误。
阿凡提头上缠着筐子般大小的散蓝在街上走。迎面走来了一个人,看了散蓝便央求道:“可敬的学者,求您给我念念这封信吧!”
“我一个字也不认识呀!”阿凡提叫道。
“您别客气了,您头上缠着那么大的散蓝,怎么会没有学问呢?”
阿凡提听了,顺手取下散蓝,戴在那个人头上,说道:“好,好!要是缠着散蓝就有学问,我给你戴上它,你自己念吧!”
示例二:
归谬法反驳,先假定它是真的,然后以它为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非常荒谬的结论,以证明对方论点的错误。将对方论点的错误合理地“放大”,并推向极端,使之暴露全部的谬误、荒唐而不攻自破。这实际是一种以退为进的方法。
(2)驳论据:
理论
论据
数字
论据
事实
论据
三种论据:
通过批驳对方论据的虚假性,从而批驳对方。
《文学与出汗》中对方的观点是“文学当描写永久性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论据是“ 莎士比亚和别的一两个人所写的是永久不变的人性,所以至今流传,其余的人不这样,就都消灭了”。
示例
“消灭了”的东西以后是不会有人再看到的,那么又从何看见?又怎么能断定它描写的是什么呢?
思考如何反驳下面一段文字中对方的论据。
(3)驳论证:
通过批驳对方论证的错误,从而批驳对方。
引证法:引用名人名言、权威观点来增强说服力。
类比法:
两对象属性相同,而且已知其中一对象还具有其他属性, 由此推出另一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属性。
以谬制谬法:采用对方的方法和逻辑来对付对手,从而折服对方。
矛盾法:
通过论证与对方论题相矛盾的论题的真实,再根据矛盾律,进而说明对方论题的虚假。
例证法:运用典型事例驳斥对方观点的一种方法。
反证法:通过确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的虚假来确定论题的真实性。
古时候,一个名叫王戎的孩子与伙伴们在大路上玩耍,他们看到路旁树上结了许多李子,都蜂拥而上摘李子吃,唯有王戎没去摘,王戎断定,李子是苦的,根本不能吃。结果真如王戎所预料的,李子苦涩无比。于是伙伴们便好奇地问他:“你怎么知道李子是苦的呢?”王戎说:“ 假如李子是甜的,能吃,那么早就被路人摘完了,树上怎么还会有李子呢?”
示例
反证法
除了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作者又是怎样正面展开自己的分析论证的?
文本深读,内化能力
批驳霍布斯的错误观点后,作者又从正面对人天生就具有怜悯心进行论证。
自爱心是一种使人类关心自己的情感。在自然社会中,每个人都自由地追求各自的利益和权利,每个人对同一事物都拥有平等的权利,每个人都竭力保护着自己的利益和生命。
怜悯心是使人本能地不加害人,并在同类遭受灾害和痛苦时会感到天生的憎恶的一种感情。这种怜悯心是人们与生俱来的。
(1) 辨析“自爱心”和“怜悯心”。
卢梭认为,人们心中的这两种感情互相协调,使得人们能够和谐相处。
三处设问,语气强烈,有力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从某种角度来说,慷慨、仁慈和人道都是怜悯心的体现。
(2)运用设问:
以文明人的代表哲学家面对他人被杀害的事实为例,极具典型性,且描写具体,充满嘲讽。这是卢梭对文明社会的嘲讽。
(3)举例论证:
(4)对比论证:
把野蛮人和哲学家(文明人)进行对比,突出人的天生美德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褒扬和贬抑,进而论证自己的观点。
文本赏读,激发情感
赏析语句:分析下面句子的深刻含义。
1.从总的方面来衡量,让我们评判一下:是处在既不担心别人对自己作恶,也不希望别人对自己为善的境地更幸福,还是处于全面依附的地位,全盘接受那些对他们不负有任何义务的人的指挥更幸福?
在自然状态中,人们和谐相处,并在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中形成了良好纯朴的品性。
而文明的发展摧毁了这些原始的品性,人变得越来越聪明,产生了大量无益的需求,使得人与人之间产生了戒备甚至敌视的心理。
2.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种天然的怜悯心的力量,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
“纯粹的天性”强调怜悯心与生俱来;
“最败坏的风俗也是难以摧毁的”强调人天生中的怜悯是根深蒂固的。
3.哲学使人孤独,使他在看见一个受难的人时,竟暗自在心中说:你想死就死吧,只要我平安无事就行了。只有整个社会的危难才能惊醒哲学家的沉睡,把他从床上拉起来。
这句话表明,哲学是理智的产物,而人们在理智的驱使下,往往会变得自私、冷漠。
4.它能让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对它温柔的声音充耳不闻。
这句话写出了怜悯心对人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以“温柔的声音”来指怜悯心对人们的熏陶,写出了怜悯心对人熏陶的方式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5.它摒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格言,而采用“在谋求你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这样一句出自善良天性的格言。
前半句话强调的是,人们怎样对待我,我就怎样对待别人。这是自爱心的体现,体现的是人们的自私心。
后半句话强调的是,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不要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是怜悯心的体现,是人善良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