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金色的草地》教案(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金色的草地》教案(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7:1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金色的草地》教学方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蒲、英”等6个生字,会写“蒲、英”等13个字。会写“窗前、蒲公英”等14个词语。
2.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3.观察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把观察所得用几句话写一写,和同学交流。
【教学重点】
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难点】
能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图片激趣: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预设:蒲公英。
2.认识“蒲”字。
(1)启发思考:许多汉字的形旁都提示了它的字义,猜一猜,“蒲”这个字的意思可能和什么有关?
预设:“艹”说明这是一种植物,“氵”表示它长在水岸边,“蒲”是指长在水岸边的一种草本植物。
3.谈话揭题:你有没有细心观察过蒲公英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观察蒲公英的孩子,看看他发现了什么。(板书:金色的草地)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吧。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入语文学习,通过展示蒲公英的图片,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蒲公英的美丽。通过字理讲解,激发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感受汉字的魅力。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随文识字
随文出示课文中含有生字和标注拼音的词语。
点拨:“英”“拢”是后鼻音。
3.集中识字
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pú yīng shuǎ qiàn diào lǒng
蒲 英 耍 欠 钓 拢
预设:
(1)我是通过组词“蒲公英”来理解“英”字;“钓鱼”来理解“钓”字的。
(2)我是通过理解字意来理解“耍”有“玩,玩耍”的意思;“拢”有“合上”的意思。
(3)我是通过动作“打哈欠”来理解“欠”字的。
4.整体把握
(1)思考:这片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预设:这片草地让我觉得可爱、有趣。
(2)梳理场景:同学们,请你再看看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预设:蒲公英盛开、兄弟俩玩耍、草地的变化。
设计意图:围绕课后题第一题,整体把握课文描写的内容,并初步了解什么是“场景”,为观察积累和单元习作作准备。
三、问题探究
(一)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草地颜色变化的句子,用横线画出草地变化的原因。
2.探究过程
(1)带着探究任务,自由默读第3自然段。
(2)抓住关键词语,发现草地的颜色变化。
(3)提取关键句子,发现草地变化的原因。
(4)观看含羞草视频,尝试记录观察所得。
(5)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指导朗读。
3.探究活动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探究草地颜色变化:哪些描写让你看到了草地的颜色变化?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①你能圈出表示时间和草地颜色的词语吗?
预设1:早、中午、傍晚。
预设2:绿色、金色、绿色。
②指名学生填空:你能将草地颜色的变化填入课后第二题草地后的空白处吗?
(板书:早上 绿色 中午 金色 傍晚 绿色)
③引导表达:你能根据板书,按顺序连起来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吗?
预设: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到了中午,草地变成了金色;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成绿色了。
④教师小结:原来在不同的时间观察,观察到的草地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看来作者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观察。
(2)探究草地变化的原因。
启发思考:同一片草地在不同时间颜色会发生变化,谁发现了其中的原因?
①根据学生出示句子: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②手掌动作演示:你能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做做花朵张开、合拢的动作吗?
教师引导:手掌打开,就像花朵张开,花瓣露出了金色;手掌合拢,就像花朵合拢,金色的花瓣被包在了里面。
③指导朗读: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表示草地变化的原因的句子吧。
(3)填空练习。
①教师提问:你能试着把课后第二题补充完整吗?
②学生交流反馈,教师相机指导。
预设1: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是合拢的。
预设2: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是张开的。
预设3: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是合拢的。
(板书: 合拢 张开 合拢)
③你能根据板书内容,说清楚草地的颜色变化与蒲公英之间的关系吗?
预设: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是合拢的;中午,蒲公英花瓣张开了,所以是草地是金色的;到了傍晚,花瓣又合拢了,所以草地又变成绿色的了。
教师小结:作者按时间顺序描写了草地的颜色变化,还告诉了我们发生变化的原因,观察得真细致,让我们也学着来细心观察一番吧!
(4)观察含羞草变化,尝试表达。
①播放含羞草视频,学生观察。
②出示要求:请你用几句话写写你观察到的含羞草的变化。
4.成果展示
(1)学生自主观察练写。
(2)学生交流展示。
预设1:含羞草真有趣,触碰到它的叶子时,叶子就会合拢。
预设2:含羞草真神奇,一开始它的叶子是展开的,可是当我们轻轻一碰它,它就会有反应,一对接着一对的小叶子慢慢合拢,不一会就都合起来了,好像真的很害羞呢!
设计意图:借助课后题,梳理草地在不同时间的颜色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加强学生对第3自然段的整体把握,并充分利用板书,引导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有序,并且结合观察小练习,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细致观察。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朗读课文的时候,你是否关注了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的汉字?怎么书写才美观呢?让我们动笔写一写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易错字的书写。
蒲 英 盛 耍 喊 欠 钓 而 察 拢 掌 趣 喜
点拨:
(1)“蒲、英、盛、耍、欠、察、掌、喜”是上下结构的字。“蒲”的“艹”要写得宽扁,最后一点不能漏。“英”的撇和捺要写舒展。“盛”的“皿”要写得宽扁。“耍”上半部分是“而”。“欠”和“察”的横撇和捺要写舒展。“掌”上半部分写得扁平写,下半部分写舒展。“喜”上下窄中间宽,要写得紧凑些,下口略宽于上口。
(2)“喊、钓、拢”是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喊”,右半部分“咸”的撇不能忘。 “拢”,右半部分“龙”的撇要舒展。
(3)“而”是独体字。上横短,短撇居中,竖间距均匀。
(4)“趣”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趣”整体收紧,“走”横平行,撇短捺长。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作品供学生欣赏。
点拨:书写指导的过程中,也可让学生口头组词、造句,检测掌握情况。
设计意图: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草地的颜色变化以及变化的原因,作者还会介绍些什么呢?下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窗前 蒲公英 盛开 玩耍 一本正经 绒毛 假装
哈欠 钓鱼 观察 合拢 手掌 有趣 喜爱
2.课后作业:朗读课文《金色的草地》。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教学方案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1、2、4自然段,想象兄弟俩玩耍的欢乐场面,感受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继续体会“我”的细致观察。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观察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填写观察记录单,感受观察和发现的乐趣。
【教学重点】
学习第1、2、4自然段,想象玩耍的欢乐场面,感受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继续体会“我”的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观察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填写观察记录单,感受观察和发现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复习回顾: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不一样的蒲公英。你还记得草地颜色的变化和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吗?
预设1: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是合拢的。(板书:早上 绿色 合拢)
预设2: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是张开的。(板书:中午 金色 张开)
预设3: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瓣是合拢的。(板书:傍晚 绿色 合拢)
2.回顾场景:作者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了这样一片有趣、可爱的草地,除了介绍了草地的变化,课文还写了哪些场景?(板书:可爱 有趣)预设:蒲公英盛开、兄弟俩玩耍。
过渡:那我们赶紧去看看吧!(板书:金色的草地)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课文语言,说清楚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在复习旧知的同时相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回顾课文介绍的场景,为接下去的课文学习作铺垫。
二、问题探究
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课文第1、2、4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作者的喜爱之情?
2.探究过程
(1)自由默读第1、2、4自然段。
(2)抓住关键词,感受草地的有趣,想象画面。
(3)抓住动作理解词语,创设情境演一演,体会兄弟俩玩耍的乐趣。
(4)品读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
(5)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引导、总结、指导朗读。
3.探究活动
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想象画面,体会乐趣。
①引导思考:这是一片怎样的草地呢?请你读一读第1自然段。
出示句子: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了金色的了。
预设1:我从“一大片”感受到草地面积大,望不到边。
预设2:我从“长满”感受到这片草地上的蒲公英非常多。
②想象画面:请同学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第2自然段,边听边想,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出示句子: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预设:“我”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喊弟弟的名字,“我”朝弟弟脸上吹蒲公英,弟弟脸上痒痒的,伸出手去挠,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朝“我”脸上吹,我们两个人开心极了!
教师引导:“一本正经”是什么意思?“打哈欠”又是怎样的呢?
预设1:“一本正经”形容态度很严肃。
预设2:“打哈欠”是一个动作,张大嘴巴呼吸。
③情境表演:你能加上动作和同桌演一演“我”和弟弟吗?老师为你们读课文。
指名同桌展示表演。
教师小结:瞧,草地和蒲公英带给了兄弟俩这么多的快乐,他们玩得多开心,多有意思呢!
④指导朗读:你能把这种快乐送进句子中读一读吗?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吧!
(2)品读词句,体会情感。
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①教师提问:读读第4自然段,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呢?
(板书:喜爱)
预设1:“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从“最”字中感受到作者对蒲公英不是一般的喜欢。
预设2:“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用了两个感叹号,说明真的很喜欢。
②指导朗读:和蒲公英的亲密接触,让“我”发现了蒲公英的有趣,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一自然段,读出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学习第1、2、4自然段时,先通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表演、朗读感受,借助动作理解“一本正经”“打哈欠”,从中感受草地带来的快乐。然后抓住关键句,进一步体会作者对草地和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金色的草地》,我们了解了草地的颜色变化及其原因,体会了兄弟俩玩耍的快乐,也感受到了作者对蒲公英和草地的喜爱之情。因为作者对草地进行了细致观察,所以体会到了观察带来的快乐!同学们也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有心人!
四、拓展延伸
1.观察记录。
(1)布置任务:同学们,大自然里有千千万万、各种各样的事物,它们五彩缤纷,形态各异。请同学们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继续进行观察,把观察所得填在观察记录单中。
(2)教师引导:请你观察这张记录单,有什么发现呢?
预设1:这张记录单要求我们记录这个事物不同时间内的变化。
预设2:不仅可以用文字表达,还可以用照片、绘画等方式记录。
2.教师小结:相信同学们经过细致观察,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记录形式多样哦!请同学们课后观察,做好记录!
设计意图:通过连续观察,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会细致观察,感受观察带来的快乐,同时填写观察记录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有感情地朗读《金色的草地》。
2.课后作业:观察一种感兴趣的事物,填写“观察记录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