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季羡林杭后职教中心 赵光华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北京大学教授、学者、作家。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是享誉中外的“东方学大师”。2009年7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看悲剧的发生是从文章的什么地方正式开始的?本文共三部分内容,请根据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并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 (同时解决文中生字词) 。 蜿 蜒 潋 滟 藤 萝 抖 擞 猬集
惆 怅 荆 棘 虬干 摇曳 斛
毛骨悚然 蚊蝇 愚氓wān yán liàn yànténg luódǒu sǒuwèi jíchóu chàng jīng jíqiú gànyèhúsǒngyíngméng第一部分:幽径美景
第二部分:藤萝之美
第三部分:藤萝悲剧(1-6)(7-10)(11-16)情感变化线索品味赏读一、读出美感
1、自由读描写幽径之美的段落(3—5段),结合相关语句概括出幽径美在何处?作者写幽径之美有何作用?小结:
山上:春夏秋 总有翠色在目
湖中:夏 绿叶红荷
冬: 白雪覆盖绿色更浓
→四季之美,生机勃勃
写幽径之美是为了烘托古藤之美,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层层铺垫,以美衬美。 2、教师范读文中描写藤萝美的段落(7—10段),学生结合相关语句概括出藤萝美在何处。(提示:从外在美和内在美两方面概括)
学生在书上作批注。藤萝之美师生合作外在美内
在
美形:“ 盘曲而上”
色:“苍黑”,“万绿丛中一点红”香:“一股幽香”和:与大树和睦相处
声:“嗡嗡的蜜蜂声”善:阅尽沧桑,从无害人之心
品味赏读二、读透悲情
指名读课文11—16段,思考有一天,这棵为人间增添美丽、给作者惟一安慰的藤萝,无端被人毁了,作者是如何描绘藤萝被毁之后的惨状的?作者浓郁的悲情不仅表现在对藤萝的描写上,在其他语段的字里行间也表露得淋漓尽致。请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吊 死 鬼藤
萝
悲
剧
形:吊死鬼、花朵--孤儿声:哭泣、哭泣、哭泣情:(花)万分委屈、投诉无门(人)催人泪下极度痛苦、悲哀至极 你能感受此时作者的心情并用准确的语气语调读出来吗?11---16段选自己喜欢语段来读三、读清主旨1、“藤萝毁于愚氓之手”的悲剧,让作者心生悲痛,难道他仅仅是为这一棵藤萝而悲伤吗?
明确:这里的藤萝是真善美的象征,愚氓是美的毁灭者的象征。藤萝被毁灭的悲剧其实就是世人对美的忽视,对美的否定,对美的毁灭,所以说古藤萝的悲剧,其实是在说人的悲剧,人们亲手一个一个地消灭身边的美,这是让作者最为心痛的,而且这样的悲剧每天还在上演着。
2、“我自己的性格制造的这样一个十字架,只有我自己来背了。奈何奈何!”“但是,我愿意把这个十字架背下去,永远永远地背下去。”这里的“十字架”是什么呢?为什么作者要背下去?
明确:这里的十字架指的是“揭露悲剧、维护真善美的责任”,作者深感到社会对于“愚氓”毁灭美丽的现象还没有引起起码的重视,呼唤社会群体爱美护美意识的提高,自己愿意承担起呼唤人们重视美,保护美的责任,表现了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四、读得感悟1、这样的悲剧在生活当中有很多,同学们只要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谁能说一说)
2、观看下面图片,这一幕幕场景真是让人触目惊心,为了这些美的事物,为了人类自身,请拿起你手中的笔,以古藤萝的口吻,用简洁的语言发出内心的呐喊,唤醒那些愚昧无知的人们吧! 被毁前的圆明园被毁前的圆明园被毁的圆明园溢油事故敲响海洋环保警钟:渤海,还伤得起吗? 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措施来制止这样的事情的发生?
提高国民素质、制定相应制度、规范和处罚条例、加大宣传力度……
教师寄语智慧的人们创造出美好的世界;
愚昧的人们制造着一幕幕悲剧;
珍爱环境,善待自然;
共同生存,共同发展!
让悲剧不要在我们手中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