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滚动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滚动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2-11-23 10:2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滚动练习附答案
人教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 ℃,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试管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由试管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
C.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
D.利用水浴控温能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2、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实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
A.硫粉 B.煤粉 C.面粉 D.石灰石粉
3、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
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
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4、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火焰上方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
A.CH4 H2 CO B.CH4 CO H2
C.CO CH4 H2 D.H2 CH4 CO
5、“霾”是由细小颗粒物组成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列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活动 ④加强城市绿化
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A.①②④⑥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7、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着火点约170 ℃)灯罩却未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8、“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
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9、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准备好灭火器材
C.通风并严禁烟火 D.戴装有活性炭的面具
10、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
11、如图是有关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不能说明滤纸和乒乓球是可燃物
B.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和防止生成的气体污染空气
C.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如果可燃物没有完全燃烧,说明玻璃管中氧气量不足
12、为防止伤害性事故的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存放易燃、易爆物的仓库,严禁穿化纤衣服入内
B.防止易燃品着火后发生爆炸,储存与运输时一定不可密封
C.工厂擦机器的油抹布,不可长期堆放,要及时处理
D.煤气泄露,切不可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的开关,应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1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要求对物品未烧着的部分不留下任何痕迹,也不会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
A.高压水枪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4、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化石能源  B.风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
15、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
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
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
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二、填空题。
16、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___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煤被称为___________,是古代植物的遗体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主要含有___________元素。
(2)石油被称为___________,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主要含有___________元素。
(3)天然气: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俗称沼气;②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_____色、_____味的气体,_____溶于水;③化学性质:甲烷易燃烧,产生_____色火焰,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请和他们一起思考: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2)A、C为白磷,B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A加热一段时间,A、B、C三处的燃烧情况为C先燃烧,B后燃烧,A不燃烧,请写出A不燃烧的原因_________。
19、据报道,新疆有多处煤层发生了自燃,调查显示其原因为埋藏在地下的煤层露置在空气中发生了____________,使煤层的温度升高,达到煤的着火点,煤层就发生了燃烧。煤场工人往煤堆上洒水,一方面减少煤堆中的空气,另一方面降低煤堆的________,从而防止煤堆自燃。
20、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在扑火行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 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
(2)“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BD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引发爆炸
D.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气
22、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如图7-1-9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煤燃烧时会排出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车用燃油的 主要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
三、实验题。
24、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南海储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1)纯净的CH4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能还原Cu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H4还原CuO的反应。
[提出问题] CH4还原CuO的反应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②浓硫酸是干燥剂,不与CH4反应。
[实验探究]
①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段时间甲烷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B装置内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铜生成。
③反应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④D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___生成。
⑤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CH4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 ,②有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图示(左)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②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右图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的原因是 。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 。
四、计算类综合题。
2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g氧气?
(2)某实验测得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6.4 22.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8.8 14.4 a
(1)表中a的值为 ;
(2)X的化学式为 。
2022—2023学年化学人教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滚动练习附答案
人教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一、选择题。
1、利用如图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试管①中充满氮气,试管②③中充满氧气,升温至40 ℃,仅观察到②中的白磷燃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试管①②可验证燃烧需要氧气
B.由试管②③可推知着火点高低:红磷>白磷
C.①③两支试管内的白磷和红磷可回收再利用
D.利用水浴控温能调节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案】D
2、如图所示,实验室模拟粉尘爆炸实验。连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下列干燥的粉末,点燃蜡烛,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肯定观察不到爆炸现象的是(  )
A.硫粉 B.煤粉 C.面粉 D.石灰石粉
【答案】D 
3、下列有关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石油燃烧时冒黑烟是因为不完全燃烧
B.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
C.相同质量的碳发生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时,释放的热量一样多
D.让日常生活中燃料能完全燃烧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答案】C
4、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将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火焰上方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  )
A.CH4 H2 CO B.CH4 CO H2
C.CO CH4 H2 D.H2 CH4 CO
【答案】C
5、“霾”是由细小颗粒物组成的,主要来源是热电排放、化工生产、汽车尾气、冬季供暖及地面灰尘等。它侵蚀着人们的健康,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出行。下列治理雾霾的措施中,可行的是(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②控制车辆使用
③减少户外活动 ④加强城市绿化
⑤关闭厂矿企业 ⑥调整能源结构
A.①②④⑥ B.②④⑥ C.③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A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化学变化不但生成其他物质,而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②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③燃料作为重要的能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非常重要
④可燃物在任何条件下燃烧都会发生爆炸
⑤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A.①③  B.②③  C.④⑤  D.②⑤
【答案】A 
7、我国有在元宵节燃放孔明灯(如图)祈福的风俗,孔明灯燃气的火焰温度可达300 ℃,但纸质(着火点约170 ℃)灯罩却未被点燃的原因是( )
A.灯罩的材料不是可燃物
B.灯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C.风将热量吹散后纸质灯罩的着火点降低了
D.风将热量吹散使纸质灯罩处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答案】D
8、“纸火锅”(如图所示)是用纸张代替金属材料做容器盛放汤料,当酒精燃烧时纸张不会燃烧.对此现象,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没有与空气充足接触,不会燃烧
C.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纸张的着火点降低
D.锅里的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答案】D。
9、在煤矿的矿井里,为了防止瓦斯爆炸常采用的安全措施是(  )
A.进矿井时先做灯火实验 B.准备好灭火器材
C.通风并严禁烟火 D.戴装有活性炭的面具
【答案】C
10、节能减排对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有着重要意义。下列措施不符合“节能减排”理念的是 (  )
【答案】D 
11、如图是有关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装置(部分夹持仪器省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实验不能说明滤纸和乒乓球是可燃物
B.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和防止生成的气体污染空气
C.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如果可燃物没有完全燃烧,说明玻璃管中氧气量不足
【答案】A
12、为防止伤害性事故的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存放易燃、易爆物的仓库,严禁穿化纤衣服入内
B.防止易燃品着火后发生爆炸,储存与运输时一定不可密封
C.工厂擦机器的油抹布,不可长期堆放,要及时处理
D.煤气泄露,切不可开抽油烟机或排气扇的开关,应关闭阀门,打开门窗通风
【答案】B
*13、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精密仪器等火灾,要求对物品未烧着的部分不留下任何痕迹,也不会使物品损坏,最适宜的灭火器具是(  )
A.高压水枪 B.泡沫灭火器
C.干粉灭火器 D.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答案】D
14、以下不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化石能源  B.风能  C.太阳能  D.潮汐能
【答案】A 
15、国海域可燃冰开采取得重大突破。下列有关可燃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一种纯净物
B.可燃冰在常温常压下不易长久保存
C.可燃冰的成功开发利用使“水变油”成为可能
D.可燃冰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对环境没有任何危害
【答案】B
二、填空题。
16、某居民早起忘记关闭电褥子的电源就去上班,下班后发现卧室门缝冒出黑烟,他立即打开门窗,原来只冒黑烟的卧室瞬间燃起火来。
(1)引起火势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势无法控制,他立即拨打了火警电话,火警电话是________。消防队员赶到后,首先切断电源,然后用高压水枪灭火,水能灭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你在火灾现场,应怎样从现场逃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打开门窗,空气流通,为燃烧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2)119 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3)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俯下身体贴近地面逃离
17、三大化石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煤被称为___________,是古代植物的遗体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主要含有___________元素。
(2)石油被称为___________,是古代动植物的遗体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而形成的,主要含有___________元素。
(3)天然气:①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俗称沼气;②物理性质:甲烷是一种_____色、_____味的气体,_____溶于水;③化学性质:甲烷易燃烧,产生_____色火焰,放出热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煤、石油、天燃气
(1)工业的粮食 碳
(2)工业的血液 碳、氢
(3)无 无 极难 蓝 CH4+2O2 CO2+2H2O
18、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酒精灯火焰温度为500℃,请和他们一起思考:
(1)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
(2)A、C为白磷,B为红磷,用酒精灯对准A加热一段时间,A、B、C三处的燃烧情况为C先燃烧,B后燃烧,A不燃烧,请写出A不燃烧的原因_________。
【答案】(1)4P+5O22P2O5 (2)不能与氧气接触
19、据报道,新疆有多处煤层发生了自燃,调查显示其原因为埋藏在地下的煤层露置在空气中发生了____________,使煤层的温度升高,达到煤的着火点,煤层就发生了燃烧。煤场工人往煤堆上洒水,一方面减少煤堆中的空气,另一方面降低煤堆的________,从而防止煤堆自燃。
【答案】缓慢氧化 温度
20、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方法: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 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21、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凉山发生森林火灾,30名扑火人员在扑火行动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向英雄致敬的同时,我们必须掌握一些消防安全知识。
(1)如图是探究燃烧条件的部分图示。实验一是探究燃烧需要 可燃物;实验二中原来在热水里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后燃烧了,说明燃烧还需要氧气 。
(2)“防火胜于救火”,科学认识燃烧,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个公民应具备的安全素养之一,下列有关认识错误的是BD 。
A.身上着火不可乱跑,要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B.水能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和煤矿的坑道内等场所要严禁烟火,以避免引发爆炸
D.发现室内燃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通气
【答案】(1)可燃物,氧气; (2)BD。
22、点燃不纯的可燃性气体可能会发生爆炸,如图7-1-9是某同学的改进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可燃性气体的洗气改进装置,若在导管a处通入可燃性气体,在导管b处连上尖嘴管并松开止水夹,点燃,即使气体不纯也不会爆炸,可见此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2)用图乙尖嘴管导出可燃性气体并点燃,也不会使管中气体爆炸,其原理是铜丝或水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阻断燃烧
(2)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合理即可)
23、煤燃烧时会排出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车用燃油的 主要产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污染物。
【答案】SO2 NO2 ; CO、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 物
三、实验题。
24、可燃冰是一种新型能源,在我国南海储量丰富,其主要成分为甲烷(CH4)。
(1)纯净的CH4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4能还原CuO,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探究CH4还原CuO的反应。
[提出问题] CH4还原CuO的反应产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 ①白色的无水硫酸铜固体遇水变蓝。②浓硫酸是干燥剂,不与CH4反应。
[实验探究]
①在点燃B处酒精灯之前先通一段时间甲烷气体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B装置内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铜生成。
③反应过程中,C装置中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有水生成。
④D装置内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________生成。
⑤请根据以上信息写出CH4还原CuO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CH4+2O2CO2+2H2O
(2)①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②黑色粉末变红
③白色固体变为蓝色 ④二氧化碳
⑤4CuO+CH44Cu+CO2+2H2O
25、在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① ,②有氧气(或空气),③温度达到着火点。
(1)下面是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请根据实验图示(左)和资料信息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
①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
②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
(2)为了防止失火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加油站等场所常贴有右图图标,其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 (填字母序号)。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浇灭的原因是 。
(4)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方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灭火的原理是 。
【答案】可燃物;
(1)①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②白磷没有接触到空气(或氧气);
(2)A; (3)水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4)清除可燃物。
四、计算类综合题。
26、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作燃料,甲烷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多少g氧气?
(2)某实验测得甲烷不完全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甲烷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X
反应前质量/g 6.4 22.4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8.8 14.4 a
(1)表中a的值为 ;
(2)X的化学式为 。
【解答】(1)设8g甲烷完全燃烧需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x=32g
(2)①5.6; ②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