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0:28: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多音字注音有误的是哪一项?( )
A.主角(jué) 角度(jiǎo) B.旋转(xuàn) 旋风(xuán)
C.哄骗(hǒng) 哄堂大笑(hōng) D.气喘吁吁(xū) 吁哩哩哩(y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是哪一项?( )
A.龙其 逃脱 B.自毫 大概 C.师气 口罩 D.裤子 捶打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表弟忽然无缘无故地哭起来了,无论我怎样哄都不听。
B.面对严厉的考官,他不动声色,镇定自若。
C.这篇文章内容比较空洞,语言也不生动,使人兴致勃勃。
D.面对失败,一笑而过是乐观。而重整旗鼓,东山再起,则是一种勇气。
4.关于作批注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可以给写得好、有疑问、有启发的地方作批注
B.批注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
C.可以在空白处写自己的批语
D.批注必须对应文章中的一句话
5.下列句子与“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的写法相同的是哪一项?( )
A.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B.小伙伴们不甘寂寞,一个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傲慢地向我挑衅。
C.牛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它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走过去就走过去了。
D.金奎叔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
6.下列名句中,哪一项不是关于爱国的?(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D.位卑未敢忘忧围。事定犹须待阖棺。
7.古诗中的孩子与牛。
牛是人类的朋友,与孩子的关系也是亲近的。古诗中就经常出现牧童的形象,下列诗句中没有写道“孩子骑在牛背上”的是( )
A.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宋·黄庭坚《牧童诗》)
B.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
C.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宋·雷震《村晚》)
D.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清·袁枚《所见》)
8.关于“我”的小个头陀螺与大陀螺决斗时的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大陀螺摇头晃脑,非常傲慢,所以斗输了,可见“骄傲必败”是有道理的。
B.“我”的小陀螺长得不伦不类的,但是却顽强得出奇,打败了大陀螺,这让“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
C.这次比赛让“我”改变了“赛陀螺每次都是体重个大的一方占上风”的看法。确实,世间许多事情都是不可预料的。
二、填空题
9.看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
在这场模拟战斗中,由于没有yù liào( )到对方会突袭,我们完全hūn luàn ( )了,还丢掉了阵地。rèn pínɡ( )我们如何wán qiánɡ( )抵抗,也只能节节kuì bài( )。最后,作为zhǔ shuài( )的我只好领着shì bīnɡ( )们赶紧chè tuì( )。
10.比一比,再组词。
旋( ) 恨( ) 预( )
旅( ) 狠( ) 豫( )
溃( ) 彻( ) 誉( )
馈( ) 切( ) 誊( )
11.找朋友(写近义词)。
挣脱( ) 结实( ) 飞快( )
贴着( ) 惹怒( ) 故意( )
12.寻对手(写反义词)。
束缚( ) 答应( ) 张开( )
伸出( ) 结实( ) 故意( )
13.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 )绿灯  ( )上风  ( )边鼓
( )跟头  ( )头阵  ( )钉子
(1)他找工作总是( ),心里很受打击。
(2)在这场比赛中,他一直都( ),所以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14.词语仿写。
“×头×脑”式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不×不×”式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含有人体名称的词语: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5.课本直通车
(1)《牛和鹅》一文借金奎叔的话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
(2)《一只窝囊的大老虎》中“我”的心情变化是:期待表演→有些担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陀螺》一文中作者明白了:________________,海水不可斗量。
(4)我听到老人们在一起聊天时常说,人生病往往是因为饮食不当,给自己招来灾祸往往是因为说话不谨慎。这让我想起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
三、现代文阅读
认真阅读《一只窝囊的大老虎》节选,完成练习。
终于到了星期六,到了下午,到了我们班演出的那个时刻。我套上老虎皮,戴上老虎头罩,紧张地等候在后台的上场口。忽然背后有人轻轻推了我一把。我知道推我的是老师,立刻弯下身子爬上场去,嘴里啊鸣啊鸣直叫。只听见台下一阵哄堂大笑,笑得我脸上一阵热。我已经明白,我笨拙的表演把全场的老师同学都逗乐了,他们从没见过这样窝囊的老虎。我总算一直演到了躺下来死掉。到底怎么演完的,我一点儿也记不起来,只记得耳边的笑声接连不断。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
老师倒没说什么。那位演哥哥的小朋友唉声叹气地对我说:“你一出场就豁几个虎跳,那就强多了。”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
后来呢?后来我上动物园总要去看看老虎,想看看老虎是怎么豁虎跳的。可是老虎在笼子里不是打瞌睡,就是垂头丧气地踱来踱去,从没见过它们豁过什么虎跳。
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呢?为什么没豁虎跳会惹起哄堂大笑呢 我至今还不明白。
16.“哄堂大笑”中“哄”的读音是_________,它的另外两个读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 。可分别组词为________、______ 。
17.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忽然——( ) 立刻——( ) 至今——( )
18.“终于”一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19.第2自然段中,“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为什么“我”记不起来是怎么演完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我”不知道大家为什么哄堂大笑,请你告诉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如果你在当场,会怎样劝慰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检测台
童年的馒头
如今的幸福时光使我欣慰,不过有时心底也会泛起一缕儿时的酸楚。那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我在五里外的村小上学,六岁的妹妹在家烧火做饭,背着那个比她还高半截儿的竹篓打猪草,娘起早摸黑挣工分,日子过得非常清贫。
有年“六一”,学校说是庆祝儿童节,每人发三个馒头。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妹妹笑了,娘也笑了。
第二天,我的手里多了一片荷叶,荷叶里是三个热腾腾的大馒头。回家的路上,我的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吃一个吧,我对自己说,于是先吃了自己那个。两三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就没了。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干脆,把娘那个也吃了,给妹妹留一个就行了……等我回到家里,呆呆地看着手中空空的荷叶,里边连馒头屑也没有一星了。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
呆立间,同院的二丫娘过来串门,老远就嚷嚷:“平娃娘,平娃娘!你家平娃带馒头回来了吗?你看我家二丫,发三个馒头,一个都舍不得吃,饿着肚子给我带回家来了!”
娘从灶间抬起头,“可不,我家平娃也把馒头带回来了!你看——”娘说着打开锅盖,锅里奇迹般地蒸着五个大馒头!“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那天晌午,娘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
后来,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
23.“故技重演”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在文中指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读文中画“——”的句子,根据“我”的表现,写出“我”心情的变化。
( )——( )——( )
25.从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可以看出这位母亲怎么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文中两次出现了娘的“笑”,这两次笑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章结尾处“我的童年结束了”的含义是(   )(多选)
A.“我”长大了,已经度过了童年的时光。
B.饥饿中的母爱,使“我”真正懂事了,“我”从此懂得真正去关爱家人和别人。
C.“我”承受了本不是自己的年龄应该承受的艰辛,长大了。
D.“我”打算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的条件,不再把自己当孩子了。
28.根据以上问题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文中选一处,用“ ”画出来,在下面的答题线上作批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9.习作。
你身边一定有自己最信任或者最喜欢的朋友,请你写写自己的朋友。
要求: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B项:旋转xuán zhuǎn,旋风xuàn fēng。
2.D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易错字。
A项:“龙其”应为“尤其”,表示更进一步。
B项:“自毫”应为“自豪”,是指自己感到光荣,成就,值得具备成就感。
C项:“师气”应为“帅气”,英俊、美丽、洒脱的气概和气质。
3.C
【详解】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辨析,需要平时生活中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体会,并且多积累,多总结。
A.使用恰当。无缘无故:没有一点原因。
B.使用恰当。不动声色:内心活动不从语气和神态上表现出来,形容态度镇静。也说不露声色。
C.使用不恰当。兴致勃勃:兴致:兴趣;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兴头很足。句子形容的是文章内容比较空洞,语言也不生动,此处用“兴致勃勃”不恰当。
D.使用恰当。重整旗鼓:指失败之后,重新集合力量再干(摇旗和击鼓是古代进军的号令)。也说重振旗鼓。
4.D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的做批注的能力,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所给材料,明确实践的目的,然后组织材材料或作出计划。
根据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中“交流平台”的学习与交流可知。批注的方法多种多样,如,可以标画出相应的词句,也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简单写写自己的批语,也可以写一写自己读书收获或感想。作批注不一定对应文章中的一句话。因此,选项D的说法错误。
5.C
【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大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皮一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色地闪躲”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我”与小伙伴斗陀螺的情景。
A项:“等到幕布拉下,我站起来脱下头罩,满头满脸都是汗珠。”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B项:“小伙伴们不甘寂寞,一个大陀螺的主人开始傲慢地向我挑衅。”没有使用修辞手法。
C项:“牛绝不回头看自己蹄印的深浅,它不在意自己身后留下了什么,走过去就走过去了。”从“在意”这个词语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牛人的特征。
D项:“金奎叔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然后就像摔一个酒瓶似的,“呼”的一下,把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鹅比作了酒瓶,写出了金奎叔不怕鹅。
6.C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诗词名句的理解,根据诗句的意思,理解爱国的诗句。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天下苍生的兴盛、灭亡,关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个老百姓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B.“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出自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周总理引用达摩祖师面壁十年的故事和英雄陈天华的故事,表明决心之坚,立志之远,并且预想未来,即使壮志难酬,捐躯东海,亦不愧为英雄。
C.“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出自唐代李贺《马诗》意思: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这是描写环境的诗句,不是爱国诗句。
D.“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出自宋代陆游《病起书怀》意思:虽然职位低微却从未敢忘记忧虑国事,但若想实现统一理想,只有死后才能盖棺定论。
7.B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理解与掌握。
A 该句出自宋代黄庭坚的《牧童诗》,句意:牧童骑着牛远远地经过山村,他把短笛横吹着,我隔着田陇就能听到。结合句意可知有提到“孩子骑在牛背上”。
B 该句出自宋代杨万里的《桑茶坑道中》,句意:堤岸旁的柳阴里,一位小牧童躺在草地上,睡梦正酣。而那头牛只管埋头吃草,越走越远,直吃到柳林西面。结合句意可知没有提到“孩子骑在牛背上”。
C 该句出自宋代雷震的《村晚》,句意: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用短笛吹奏着不成调的乐曲。结合句意可知有提到“孩子骑在牛背上”。
D 该句出自清代袁枚的《所见》,句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树林里回荡。结合句意可知有提到“孩子骑在牛背上”。
故选B。
8.BC
【详解】本题考查了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对重点语句的理解,主要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等,这就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陀螺》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小时候我很爱玩陀螺却做不好,后来叔叔帮我做了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但我的陀螺很顽强,打败了其他小伙伴的陀螺,这令我终身难忘。
由文中“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小,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一边,一扭身又照样旋转起来。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支撑点似的。结果呢,大陀螺在这个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应了一句古话: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可知,选项BC正确。
9. 预料 昏乱 任凭 顽强 溃败 主帅 士兵 撤退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预、昏、凭、顽、帅、撤”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0. 旋转 仇恨 预习 旅行 凶狠 犹豫 溃败 彻底 名誉 馈赠 切断 誊写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首先辨析形近字,在给它们组词。要注意它们的形旁的细微差别,组词时可以根据它形旁的不同加以辨别组词,也可以放到词语中结合词义来进行。
旋:旋律、旋绕、回旋等。
旅:旅社、旅馆、旅舍等。
恨:悔恨、怨恨、痛恨等。
狠:心狠、狠恶、狠毒等。
预:预付、预测、预备等。
豫:犹豫、赏豫、贰豫等。
溃:溃决、溃败、溃退等。
馈:馈送、馈遗、馈赠等。
彻:透彻、彻齐、彻胆等。
切:切除、切磋、切割等。
誊:誊造、誊缮、誊真等。
誉:荣誉、名誉、称誉等。
11. 逃脱 坚固 飞速 挨着 惹恼 特意
【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
挣脱的近义词:解脱、摆脱等。
结实的近义词:结子、壮实等。
飞快的近义词:快速、快捷等。
贴着的近义词:挨着、粘着等。
惹怒的近义词:惹恼、激怒等。
故意的近义词:居心、蓄谋等。
12. 松开 回绝 合上 收回 脆弱 无意
【详解】本题考查反义词。
束缚的反义词:放手、自由、解脱等。
答应的反义词:回绝、反对、推辞等。
张开的反义词:紧闭、合拢、并拢等。
伸出的反义词:缩回、收缩、紧缩等。
结实的反义词:松软、单薄、虚弱等。
故意的反义词:无心、果真、无意等。
13. 开 占 敲 栽 打 碰 碰钉子 占上风
【详解】考查补写成语及运用。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开绿灯:开亮绿色的信号灯,表示准予通行。比喻允许或不禁止。
占上风:是指占据有利地位、处于优势。
敲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或撺掇。
栽跟头:摔倒;跌倒。比喻失败或出丑。
打头阵:释义是在先头作战,比喻临事当先。
碰钉子:(动)常用以比喻遭到拒绝或受到斥责。
(1)本句话中找工作,后一句的语境是受到打击。所以这里应该搭配“碰钉子”
(2)本句话中比赛,后一句的语境是最终的胜利。所以这里应该搭配“占上风”
14. 摇头晃脑 圆头圆脑 虎头虎脑 不伦不类 不慌不忙 不声不响 得心应手 肝胆相照
心灵手巧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头×脑”式词语:摇头晃脑、油头滑脑、虎头虎脑、贼头贼脑、圆头圆脑、有头无脑、呆头呆脑……
“不×不×”式词语:不慌不忙、不三不四、不折不扣、不伦不类、不依不饶、不声不响、不知不觉……
含有人体名称的词语:提心吊胆、七嘴八舌、心灵手巧、耳聪目明、唇寒齿亡、张口结舌、面红耳赤、摇头晃脑、浓眉大眼、手舞足蹈……
15. 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尊重事实,客观地看待事物。 紧张狼狈 疑惑不解 人不可貌相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章内容主旨的理解和概括。
(1)《牛和鹅》是任大霖写的一篇记叙文,记叙作者在回家的路上被鹅追赶,后来在金奎叔的帮助下赶走了鹅,再不怕鹅的故事。让我们明白了:看待周围的事物,如果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要尊重事实,客观地看待事物。
(2)《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本文讲述了“我”在学校的文艺表演《兄妹历险记》中扮演一只大老虎,结果演砸锅了,“我”不明白为什么不会豁虎跳就不能扮老虎。文章表现了“我”的求真精神。
心情变化:期待表演(想在台上露脸,获得大家的掌声)——充满自信(得到老师的支持)——紧张、狼狈(上台表演时,听见台下哄堂大笑)——疑惑不解(想不明白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3)“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比喻不能只根据相貌、外表判断一个人,如同海水是不可以用斗去度量一样,不可根据某人的相貌就低估其未来。
(4)“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谚语,指病毒常常因饮食不注意而入侵,灾祸往往因说话不谨慎而引起。
16. hōng hòng hǒng 起哄 哄骗 17. 突然 马上 如今 18.“我”内心对演出期待已久。 19.紧张、羞愧、难为情。 20.因为“我”感到紧张、羞愧、尴尬、脸上发热,头脑一片空白记不起来。 21.因为这只窝囊的大老虎,动作虽然笨拙,但是却很可爱,很有趣。 22.如果我在当场,会这样劝慰作者:你不窝囊,表演得很棒!你是一只可爱、有趣的大老虎,给大家带来了快乐。
【解析】16.此题考查多音字。
哄有三个音。
hǒng 1. 骗,组词:哄骗。2. 逗,特指看小孩儿或带小孩儿,例如:奶奶哄着孙子玩儿。
hōng 许多人同时发出声音,组词:哄笑、哄堂大笑。
hòng 吵闹;开玩笑。组词:起哄、一哄而散。
17.此题考查近义词。
忽然: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近义词:突然、骤然。
立刻:意思是表示紧接着某个时候。近义词:马上、立即、即刻。
至今:意思是直到现在。近义词:如今。
18.此题考查学生对词句含义的理解和思想感情的把握。
终于意思为到底,最终,表示所意料的或所期望的事情最终发生。在这里,表现了“我”内心对于这个时刻的期待。
1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寻找关键词句的能力。
“我没回答他,可是心里想:是啊,要是我会豁虎跳,这场戏就不至于砸锅了。”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心里是比较难过的,觉得没有演好,紧张、羞愧、很难为情。
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记不起来是因为太紧张了。排练节目的时候,心里也会紧张,但是没有那么严重,而真正的表演的时候,会非常非常的紧张,并且,因为自己演的老虎不够威风又感到羞愧、尴尬……这些情绪让“我”大脑一片空白,所以演完了之后,“我”记不起来是怎么演完的。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寻找关键词句的能力。根据这句话前后文内容可知,同学们哄堂大笑的原因是因为作者没有演出老虎的威风凛凛,虽然动作比较笨拙,但是却很可爱、有趣。
22.此题考查语言表达。
不会豁虎跳,不代表不能扮演好大老虎,如果自己已经努力了,那就是成功的表现,要劝小作者对自己有信心,安慰自责、难为情的小作者。
例如:如果我在当场,会这样劝慰作者:虽然你不会豁虎跳,演的老虎没有那么威风,可是你让我看到了一只不一样的老虎,这只老虎憨态可掬、可爱有趣,让我们觉得很亲切呢!
23. 老花招或老手法又重新施展 口水又像刚才一样一咽再咽,肚子也像刚才一样发出咕咕的叫声 24. 开心 心虚 内疚、羞愧 25.这位母亲关心自己的孩子,也理解自己的孩子为何要那样做,她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因此感到愧疚。 26.第一次是欣慰的笑,第二次是宽慰的笑、无奈的笑。 27.BCD 28.二丫娘看看我,我慌乱地点点头…… “我慌乱地点点头”说明了“我”对母亲的回答感到心虚,不敢正视二丫娘。
【解析】23.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
故技重演:老花招或老手法、老伎俩又重新施展。
从第③段的“回家的路上,我的口水一咽再咽,肚子也发出咕咕的叫声。”和“又走了一段,口水和肚子故技重演,而且比刚才更厉害。”可以知道“故技重演”在文中指口水又像刚才一样一咽再咽,肚子也像刚才一样发出咕咕的叫声。
24.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我兴冲冲地对娘和妹妹说:‘明天发馒头,妹妹一个,娘一个,我一个。’”的“兴冲冲”可以知道“我”很开心。
从“我不知道自己怎样进了门,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娘笑笑,没吭声。”的“怎样躲开妹妹的目光”可以知道“我”很心虚,不敢看人。
从“那天晌午,娘把馒头给我和妹妹,淡淡地说:‘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妹妹大口大口咬着馒头,我却哇一声哭了。”的“我却哇一声哭了”可以知道“我”很内疚、羞愧。
25.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题目要求同学们从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分析母亲的形象。
“吃吧,平娃,不就是几个馒头嘛!”是文章倒数第2自然段对母亲的语言描写。“吃吧,平娃”体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关爱,理解自己的孩子是因为觉得饿才吃了本来要带回家的馒头;“不就是几个馒头嘛”体现了母亲想让孩子不要太难过,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因此感到愧疚。
2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中第一次提到“母亲笑了”是在第二段,母亲笑了是因为听到“我”会在儿童节那天带三个馒头回家,让家里每个人有馒头吃,感到很欣慰。
文中第二次提到“母亲笑了”是在第三段,母亲笑了是因为知道了“我”在路上吃完了馒头,只拿了荷叶回家,理解“我”的行为,有些无奈,想宽慰“我”。
27.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
A.从“我发现,就是在那一天,我的童年结束了。”可以知道“我”在那一天变得懂事了,学会了真正地关爱家人。“我的童年结束了”并不是因为“我”长大了,已经度过了童年的时光。选项说法错误。
B.通读文章可知,“我”在那一天被母亲的言行感动了,“我”变得懂事了,懂得了如何真正去关爱家人和别人,不再是只顾着自己的小孩子了。因此,作者才说“我的童年结束了”。选项说法正确。
C.通读文章可知,“我”家里穷得叮当响,“我”承受了本不是自己的年龄应该承受的艰辛。在那一天,我因为三个馒头而变得懂事了,开始长大了。选项说法正确。
D.通读文章可知,“我”在那一天被母亲的言行感动了,“我”变得懂事了,不再把自己当孩子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善家里的条件。选项说法正确。
选项BCD的说法正确。故选BCD。
28.本题考查理解语句赏析。
题目要求同学们从文章选一处作批注。同学们选出自己印象深刻或感触最深的句子,再表达出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一:两三口下去,嘴里还没有品出味儿,馒头就没了。
批注:这句话体现了“我”当时很饿,狼吞虎咽。
示例二:你看,老师说我家平娃学习好,还多奖励了两个呢!
批注:母亲说的话不仅是对孩子的肯定,也是在帮孩子解围。
29. 我的朋友
我们班里有一个送外号“淡定姐”的同学,她平时默默无闻但学习成绩超棒。可她不会开玩笑,是一个有点无趣的人,但不幸的是,她是我的朋友,更不幸是,她正好是我的同桌。
她原名宋思琪,是班级里最高,最壮的一位女生。可我也是班里很高又特别胖的男生。然后,她就成了我的同桌。
我跟她同桌四天后,我才真正地知道了“淡定姐”的厉害了。那天,我拍了拍她的肩膀。“嘿!思琪,我给你讲一个笑话吧?”“好。”她转了过来。“听好了。有一个人,他……”我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讲完了?”她一脸平静地望着我。我见她没笑,心里头有些尴尬,连忙又讲了一个笑话:“还有一个人……”还用上了夸张的表情和动作,但即使我使出了十八般武功,看见的也只有她那平静的没有一丝波动的脸和眼神。“你就不能笑一笑吗?”我十分无奈地说,“哈哈哈。”她干笑三声,立刻就理也不理我地低头去做事情了,我自找无趣,也只能悻悻地走开了。
这位“淡定姐”还是一个“补刀王”。有一次,在数学考试上,我见题目十分简单,一时得意说起大话:“这次没考九十五分上,我跑操场五圈!”当时我和别人都没在意,可思琪,却把我的话记了下来。成绩出来了,却只有九十三分,我尴尬极了,不是因为我的成绩,而是因为我的牛皮。我正想着怎么过关时,思琪说了一句:“肖涵宇,你不是说没九十五跑操场五圈吗?”不说还好,一说大家都想起来了。七嘴八舌地笑我,我只好愤愤说了一句:“好吧,我去!”
啊,“淡定姐”呀“淡定姐”,你的“洪荒之力”让我有点招架不住啊!
【详解】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结合题干来看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所以除了交代人物的外貌特点以外还要重点选取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表达合理即可,答案不唯一。
习作思路:
开头:修辞或对比式点题(景物环境渲染气氛引出下文)。
正文:交代人物外貌特点,用一件事写清楚人物的性格或品质特点。结合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