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胳臂(bei) 蒲(pú)公英
B.海参(shēn) 装载(zǎi)
C.凤凰(huán) 海滨(bīn)
2.下列词语互为反义词的是( )
A.茂密——茂盛 B.丰富——充足 C.富饶——贫穷
3.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 ;有的周身像插着 ;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 )
A.很多扇子 一簇红缨 B.一簇红缨 好些扇子 C.好些扇子 一丛红缨 D.一丛红缨 好些扇子
4.下列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光潋滟晴方好(正) B.天门中断楚江开(清澈的江水)
C.山色空蒙雨亦奇(也) D.白银盘里一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5.《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 文章,介绍了祖国西沙群岛是个 、 的地方。( )
A.写景;美丽、富饶 B.写地点;美丽、富饶 C.记事;美丽、广阔
6.“苍翠”在《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的意思是( )
A.树木白而略发青 B.树木老的发青了 C.树木浓绿、深绿
7.《望洞庭》是_______代诗人_______所作。在诗中,诗人采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中的洞庭山水美景。( )
A.唐、刘禹锡、比喻 B.宋、刘禹锡、比喻 C.唐、白居易、拟人
8.课文《海滨小城》,作者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 )(多选)
A.庭院 B.公园 C.广场 D.街道
9.下列题中,只有一个词语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选择正确的一项。( )
这棵百年的大榕树,生得盘根错节,枝叶 。
A.浓密 B.密集 C.细密 D.茂密
二、填空题
10.看拼音,写词语。
hǎi bīn huī sè yú mín biàn dì
( ) ( ) ( ) ( )
tǎng xià mǎn zài kào àn zāi zhòng
( ) ( ) ( ) ( )
yà rè dài chū xià zhěng jié
( ) ( ) ( )
11.比一比,再组词。
遍( ) 载( ) 洁( )
编( ) 栽( ) 结( )
12.我会填。
( )的大海 ( )的街道 ( )的鱼
( )的公园 ( )的军舰 ( )的海螺
13.照样子写词语,再选词填空。
例:圆溜溜
胖_____________ 红_____________ 绿_____________
笑_____________ 静_____________ 水_____________
(1)看,妹妹的小脸_____________,真可爱!
(2)早晨,外面_____________的,一点声音也没有。
(3)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的草地上奔跑。
14.补充四字词语,并根据意思选择词语。
瑰( )无( ) 成( )结( )
五( )十( ) ( )丰富
(1)形容色彩艳丽,花样繁多。( )
(2)众多的人或动物结成一群群、一队队。( )
(3)指这个地方很富裕,物品富足。( )
(4)非常美丽,无与伦比。( )
15.我能根据意思写出相对应的诗句。
(1)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是非常奇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按照______顺序写了小兴安岭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2)《饮湖上初晴后雨》一诗中,苏轼把西湖比作“______”,赞美西湖不管怎么打扮都很美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海边是一片沙滩,沙滩上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远处响起了汽笛声,那是出海捕鱼的船队回来了。船上满载着银光闪闪的鱼,还有青色的虾和蟹,金黄色的海螺。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②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甲]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乙]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丙]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③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④小城的街道也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17.第1段中的“寂寞”的意思正好与第①段中的“________”和第②段中的“________”这两个词相反。其中,“寂寞”一词写出了沙滩________(A.热闹B.安静)的特点,“热闹”一词则说明了_______(A.赏花的人多 B.凤凰树多 C.凤凰花争相怒放)
18.想想文中的画线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庭院的,把它们连起来。
树的香味浓 树开花热闹 树的种类多
甲句 乙句 丙句
19.下列对选文中的句子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一句赋予了贝壳人的情感,属于拟人句。
B.“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中的“红云”指的是凤凰树的叶子。
C.“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写出榕树颜色绿、树冠大、形状像伞的特点。
20.第②、③、④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阅读
燕子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kān)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翔(xiáng)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地冲向云天;它们能够倏(shū)忽间来个180度大转弯,或者翼(yì)不振(zhan),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谁都知道,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chēng)燕子的身躯(qū),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猎获食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 )蹲在巢沿上,( )扑棱着翅膀,像直升机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喂给孩子们。
那么,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 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平均重量仅为20克,堪称是最轻量级的飞行员。
21.根据短文的内容,选择最恰当的答案,把序号(字母)填在括号中。
(1)燕子善飞,它的飞行速度每小时( )120公里
A.刚好 B.不到 C.超过 D.最快
(2)第二段中的括号里,应该填上的关联词是( )
A.既……又……B.不是……就是…… C.不是……而是…… D.不仅……而且……
(3)“燕子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燕子的尾巴很长B.燕子的身子很长C.身子和尾巴差不多长D.燕子的尾巴短
(4)画横线的句子是( )
A.反问句B.疑问句 C.设问句D.陈述句
(5)短文的最后一段,作者最主要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D.作比较
22.细读短文,认真思考,完成下面的填空题。
(1)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
(2)燕子因为( ),学会了一切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它们可以在飞行中( )、( )、( )。
23.燕子具有高强的飞行本领是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4.习作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山川锦绣,有富饶的西沙群岛、迷人的滨海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许多令我们着迷的景色,班级的图书角、奶奶的小菜园、田野里的小溪……那些景色都让我们沉醉其中。请把你观察到的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大家吧。
要求:1.语言流畅、情感真挚。2.要用上学过的习作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3.题目自拟,350字左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A.读音正确。
B.“装载”的“载”读音为zài。
C.“凤凰”的“凰”读音为huáng。
2.C
【详解】考查了写反义词的能力、词语搭配。反义词就是指意思相反或相对的一组词。反义词表现了事物之间明显的对比关系。怎样确定一个词的反义词呢?首先抓词素的反义,也可以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
A.近义词。茂密:(草木)茂盛而繁密。近义词:兴旺、旺盛、富强、兴盛等。
B.近义词。丰富:(物质财富、学识经验等)种类多或数量大。近义词:充足、丰盛、富饶、丰裕、足够、充裕等。
C.反义词。富饶:物产多;财富多。反义词:贫穷、贫困、贫瘠、枯窘、贫乏等。
3.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填空。
根据给出的内容可知,本题中的句子出自三年级上册《富饶的西沙群岛》,原句是“有的全身部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根据原句选择正确的答案即可。
4.B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字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
A.正确。“水光潋滟晴方好”意思: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方:正。
B.不正确。“天门中断楚江开”意思: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楚江:指的长江
C.正确。“山色空蒙雨亦奇。”意思: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亦:也。
D.正确。“白银盘里一青螺”意思: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5.A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写景文章,介绍了祖国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这篇文章可按总、分、总的记叙顺序分为三段。第一段是总述,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第二段是分述,具体写出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第三段是总结,写守卫在岛上的英雄儿女必将使西沙群岛变得更加美丽和富饶。
6.C
【详解】考查词语解释。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原文“秋天,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的叶子火一般红,松柏显得更苍翠了。”
其中“苍翠”是形容松柏,意思是秋天到了,白桦和柞树的叶子变黄了,枫树叶子变红,衬得松柏更浓绿了,故选C。
7.A
【详解】考查文学常识。
《望洞庭》出自唐代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遥望洞庭,山青水绿,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望洞庭》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洞庭风光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首句描写湖水与素月交相辉映的景象,第二句描绘无风时湖面平静的情状,第三、四句集中描写湖中的君山。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8.ABD
【详解】考查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要求我们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海滨小城》通过对大海、沙滩,以及小城的庭院、公园和街道的描写,突出了海滨小城美丽和整洁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9.D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A 浓密,意思是茂密;稠密。
B 密集,解释为1.数量很多地
C 细密,质地精致;谓书画用笔细而密或文章结构严密。
D 茂密,意思是指植物生长得茂盛而繁密。也可指头发长得很好的样子。
与“枝叶”搭配,固选D。
10. 海滨 灰色 渔民 遍地 躺下 满载 靠岸 栽种 亚热带 初夏 整洁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滨、渔、载、栽”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11. 遍地 载重 洁白 编制 栽种 结果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
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
形近字的特点:
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遍”可以组词:漫山遍野、遍地、遍身、遍体鳞伤、尸横遍野。
“载”可以组词:记载、载歌载舞、连载、转载、一年半载。
“洁”可以组词:洁净、清洁、皎洁、光洁、洁白。
“编”可以组词:编组、编著、编辑、编造、编撰。
“栽”可以组词:栽培、盆栽、栽种、栽绒、栽跟头。
“结”可以组词:总结、张灯结彩、结实、结束、结伴。
12. 广阔无垠 干净整洁 成群结队 美丽 银白色 金黄色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词语搭配就是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形容词(或限制词)+的+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如:
浩瀚的大海、整洁的街道、美丽的鱼;
漂亮的公园、硕大的军舰、彩色的海螺。
13. 乎乎 艳艳 油油 眯眯 悄悄 汪汪 胖乎乎 静悄悄 绿油油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仿写,结合题干的内容进行分析。
类似的词语有:胖乎乎、胖墩墩、胖鼓鼓、胖嘟嘟
类似的词语有:红彤彤、红殷殷、红艳艳、红丹丹、红扑扑、红澄澄
类似的词语有:绿油油、绿葱葱、绿茵茵、绿莹莹、绿茸茸
类似的词语有: 笑吟吟、笑盈盈、笑嘻嘻、笑眯眯、笑融融、笑哈哈、笑呵呵、笑咪咪
类似的词语有:静悄悄、静幽幽
类似的词语有:水汪汪、水灵灵、水潺潺、水蓝蓝
(1)本题中形容妹妹的脸可以搭配“胖乎乎”
(2)本题中形容外面的环境可以搭配“静悄悄”
(3)本题中形容草地可以搭配“绿油油”
14. 丽 比 群 队 光 色 物产 五光十色 成群结队 物产丰富 瑰丽无比
【详解】本题考查补全词语和选词填空。
瑰丽无比:异常美丽,无与伦比。
成群结队:结成一群群、一队队。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
五光十色:形容色泽艳丽,花样繁多。
物产丰富:意思是出产的物品种类多,数量大。
根据词义(1)形容色彩艳丽,花样繁多。故选“五光十色”;(2)形容人或动物很多,自然地聚集在一起。故选“成群结队”;(3)指这个地方很富裕,物品富足。故选“物产丰富”;(4)指异常美丽,无与伦比。故选“瑰丽无比”。
15.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详解】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诗句。
(1)出自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全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其中“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意思是:远远眺望洞庭湖山水苍翠如墨,好似洁白银盘里托着一枚青螺。
(2)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望天门山》,全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其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意思是: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江面上一叶孤舟像从日边驶来。
(3)出自宋代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全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其中“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意思是: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是非常奇妙的。
16. 时间 景色美丽 物产丰富 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和赞美 西子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详解】(1)考查对文章的理解。
出自《美丽的小兴安岭》,主要内容:
我国小光安岭一年四季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全文共分6个自然段,先总讲小兴安岭的树多“像绿色的海洋”,再按四季分别讲小兴安岭的景色,最后总结小兴安岭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宝库。
(2)考查对诗词的理解。
出自宋·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晴天,西湖水波荡漾,在阳光照耀下,光彩熠熠,美极了。下雨时,远处的山笼罩在烟雨之中,时隐时现,眼前一片迷茫,这朦胧的景色也是非常漂亮的。如果把美丽的西湖比作美人西施,那么淡妆也好,浓妆也罢,总能很好地烘托出她的天生丽质和迷人神韵。
其中把“西湖”比作“西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西湖的美。
结合文章内容的理解来看“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出对西湖的赞美。
17. 喧闹 热闹 B C 18. 19.B 20.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小城的公园更美。 小城的街道也美。
【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寂寞”的意思孤独冷清。反义词:喧闹、热闹
从“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可知,“寂寞”一词写出了沙滩安静的特点。
从“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可知,“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一词说明了凤凰花争相斗艳、欣然怒放。
18.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可知,句子从树的种类多来描写。
从“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可知,句子从树的香味浓来写。
从“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可知,句子从树开花热闹来写。
19.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A.“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句子把贝壳当作人来写,运用拟人的手法。
B.错误,“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中的“红云”原指天上的云彩。本文指凤凰花。
C.“遮““挡“两个动词体现了榕树又大又密的特点。用“绿绒大伞”作比喻,体现了榕树颜色绿。树冠大形状像伞的特点。
20.本题主要考查对中心句的掌握。
这段话主要写了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庭院的主要特点是树多。第②自然段主要写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可知,这段主要写公园美,第③自然段的中心句为:小城的公园更美。
从“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可知,这段主要写街道美,中心句为:小城的街道也美。
21. D C A C B 22. 比喻 燕子飞行技术高超 自身的弱点或者双脚很瘦小 猎获食物 饮水 喂食 23.(1)身躯呈流线型;(2)身躯特别灵巧,
【分析】2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由“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可知选项D正确。
(2)本题考查关联词。
“蹲在巢沿上”和“扑棱着翅膀”之间是选择关系,由句意,可知选项C正确。
(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的能力。
几乎,一指差一点,二指差不多,接近。这句话的意思是:燕子的尾巴很长。故选A。
(4)本题考查句式。
“燕子为什么会有如此高强的飞行本领呢 ”是问句,“原来,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两只翅膀既窄又长,每秒钟可以振动20次,它们的尾巴几乎是整个身躯长度的三分之一,这些对飞行是特别重要的”是回答,这是设问句,选项C正确。
(5)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由“20次、三分之一、20克”等词语可知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故选B。
22.(1)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
由“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燕子比喻成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燕子飞行技术高超。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第二段可知燕子因为自身的弱点或者双脚很瘦小。由“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行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猎获食物,在飞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可知概括④⑤⑥的答案。
23.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最后一段,由“燕子的身躯呈流线型”、“燕子的身躯特别灵巧”即可得出答案。
24.范文:
美丽的校园
我们的校园很美,我们在每个时刻都能欣赏到它的美丽。现在就由我来介绍我们这个美丽的校园。
早上,我们六点起床,从宿舍阳台望去,太阳初升,天空开始变得明亮,还能依稀看到校园里的路灯和附近宿舍楼的灯。大家都在忙碌着,为新的一天做准备。
七点半,我们匆匆忙忙向着饭堂走去,吃饱了就回教室。
来到教学楼附近,我们就很清楚地听到高年级同学的朗朗读书声。在一楼时,只看到密密麻麻的树叶,层层叠叠的树叶随风飘荡,不时还能听到沙沙的声响。当走上二三楼时,就可以看到天空的一角,还有密密麻麻的树。阳光洒落在树上,那些树都在懒洋洋地晒太阳,享受着这美好的阳光浴。当走到四五楼时,就可以看到开阔的天空,蓝天白云尽在眼里,还能感受到阵阵凉风,很舒服。
傍晚,我们会看到绚丽的天空,天空金光闪闪,铺满了橙黄橙黄的云,金灿灿的太阳在一旁缓慢地落下。我们在这美丽的霞光下走回宿舍。
这就是我们校园,它真美!
【分析】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详解】同学们先选定一处景物,再按一定的顺序观察,看看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观察时要注意抓住美景的特点,如:富丽堂皇、雄伟壮观、五彩缤纷等。确定了主要意思以后,就要围绕着这个意思来写,比如:要写“美丽的校园”,就要围绕校园的美丽来写,可以写美丽的花坛、假山等。
选材方向:(1)可以选择自然景观,如山海湖泊,赞叹大自然的魅力。(2)可以写参观过的名胜古迹,赞美古人的高超技艺。(3)可以写身边的城镇村落、街道庭院,表达自己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
写作方法:
一、开头(总写):回忆自己曾经到过的地方,觉得某个地方最美丽。(略写)
二、中间(分写):(1)介绍你认为最美丽的地方的地理位置和它的一些总体情况。(略写)(2)重点写这里的美表现在哪些地方。可以按照四季的变化情况或具有代表性的景物特征来描写。(详写)
三、结尾(总写):总结自己对优美景色的内心感受。(略写)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