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常考易错检测卷-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部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誊写(yù) 压抑(yì) 疲惫(bèi)
B.颓败(tuì) 噪声(zào) 蚕茧(ji n)
C.恍惚(hū) 偏僻(pì) 兼职(zhān)
D.缴费(ji o) 榜样(b ng) 谨慎(j n)
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誉写 B.鼓厉 C.分歧 D.慈详
3.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正确的解释是( )
邓世昌慷慨激昂地向全舰官兵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A.放弃 B.购买 C.设立 D.放,摆
4.下列句子中关联词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你既然取得了不小的进步,就切记不可骄傲。
B.只要具备了自学能力,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识。
C.无论通往成功的路途有多艰辛,我都会迎难而上。
D.网络即使能造就人才,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
5.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一上台就喋喋不休地演讲起来,精彩的言论赢得台下掌声一片。
B.自从经商失败后,他每天失魂落魄,到处游走,仿佛在逃避什么似的。
C.他忐忑不安地走进面试房间,心里默默祈祷这次面试能够顺利通过。
D.他终于找到一个洗碗的工作,虽然薪水不多,但聊胜于无。
6.勤俭节约是中华传统美德,下列句子与此意思不符的一项是( )
A.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B.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C.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
D.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7.下列名言可以描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中父亲的教育方法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C.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D.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二、填空题
8.读拼音,写词语。
(1)bì yè kǎo shì( )即将来临,姐姐变得更加mánɡ lù( )了。
(2)cí bié( )老师,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到出国后与这位带给自己无数qǐ dí( )的老师再难相见,眼泪便yì zhì( )不住地流了下来。
(3)我一直记得在乡下奶奶家过shǔ jià( )的情景。晚上我喝完奶奶煮的suān méi( )汤,便陪着奶奶一起躺在院里的liánɡ xí( )上乘凉。头下是装满绿豆的zhěn tou( ),天上是数不清的星星,耳边是奶奶轻声讲的故事,我第一次lǐnɡ lüè( )到没有空调、手机的夏夜竟是如此美妙。
9.形近字组词。
脊( ) 抑( ) 碌( ) 澡( )
背( ) 仰( ) 绿( ) 噪( )
10.词语归类
(1)AABB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AABC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ABAC式词语: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1.爱的表达方式有很多。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完成练习。
(1)梳理出父母对“我”写的诗的不同态度,以及背后的原因。
(2)面对父母不同的态度,“我”的情感有哪些变化?借助下图梳理清楚。
12.判断下列句子各属于哪种描写。
(1)“我不明白,”父亲并不退让,“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 )
(2)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 )
(3)母亲掏衣兜,掏出一卷揉得皱皱的毛票,用龟裂的手指数着。( )
(4)瘦弱的脊背弯曲着,头和缝纫机挨得很近。( )
(5)爸爸心软了:一个孩子被满床乱爬的臭虫咬了那么多疙瘩,怎么行呢?( )
1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___________”也好,“__________”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_______________。
(2)《父爱之舟》以________为线索,多次提到了______的小渔船。“父爱之舟”既是指__________,也是指____________,歌颂了____________。
(3)在国泰民安的和平年代,我们也要谨记魏征的话:_________________。
(4)学校的食堂里挂着这样一条横幅:“____________,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_____________。”它时刻提醒同学们要珍惜粮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奢侈一旦成为习惯,就很难改正,所以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语言表达
14.句子排练厅(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用加点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_______;给这句话换一种说法,不改变原句的意思,可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口语交际。
李刚的学习成绩忽高忽低,考得不好,爸爸就会训斥他,训斥完爸爸又总是说:“我们爱你,才这么严格要求你。”你怎么看待李刚爸爸的做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948年,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海上风平浪静,晨昏瑰丽的云儿交替出现。一天早上,父亲正在舱里用水果刀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起来。父亲摔倒时,刀子插在他胸口。他全身都在颤抖,嘴唇瞬间发青。
6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他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没事儿,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拔出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不引人注意地用大拇指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
以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結,带她去看蔚篮的大海,仿佛一切如常,而小女儿却没有注意到父亲每一分钟都比上一分钟更衰弱、苍白,他看向海平线的眼神是那样忧伤。
抵达的前夜,父亲来到女儿身边,对女儿说:“明天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女儿不解地问:“可是你明天就要见到她了,你为什么不自己告诉她呢?”他笑了,俯身,在女儿额头上深深印下一个吻。
船到纽约港了,女儿一眼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认出母亲,她大喊着:“妈妈!妈妈!”就在此时,周围忽然一片惊呼,女儿一回头,看见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霎时间染红了整片天空。
尸解的结果让人惊呆了: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因为创口太小,使得被切断的心肌依原样贴在一起,维持了三天的供血。
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它为大西洋奇迹,有人建议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
“够了。”那是一位坐在首席的老医生,须发俱白,皱纹里满是人生的智慧,此刻一声大喝,然后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6.女孩的父亲在中刀后的三天里,都帮小女孩做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指的是________。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这一奇迹为______,有人建议以________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________……
而首席老医生一字一顿地说:“__________”。
18.“奇迹的名字叫父亲”里包含着怎样的感情?把你的体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19.作者成年后取得的成就是_________
20.作者体会到自己儿时是幸运的,是因为( )
A.他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
B.他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C.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鼓励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21.“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分别代表了父母对“我”的两种什么样的态度?
“精彩极了”代表母亲对“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糟糕透了”代表父亲对“我”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成年后,“我”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起了重要作用。它们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呢?
母亲的评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父亲的评价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精彩极了!”“槽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
(1)句中的“风”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谨慎地把握住”“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接受表扬,但是不要被它____________:接受批评,但是不要被它_________________。
24.联系上下文,发挥想象,当母亲说“精彩极了”时,她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当父亲说“糟糕透了”时,他可能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书面表达
25.写作小课堂。
有没有那么一天,你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突然发现母亲和父亲也需要你照顾,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呢?让我们借这次写作的机会,把你为他们做的事情写下来。
要求:题目自拟,条理清晰,字数500左右。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D
【详解】此题考查汉字字音。
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注意平翘舌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誊写(yù)——téng
颓败(tuì)——tuí
兼职(zhān)——jiān
2.C
【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
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
A.有误,誊写:照底稿抄写。故“誉写”的“誉”错误。
B.有误,鼓励:激发;勉励。故“鼓厉”的“厉”错误。
C.正确。
D.有误,慈祥:(老年人的态度、神色)和蔼安详。故“慈详”的“详”错误。
3.D
【详解】本题考查字义的辨析。
“置之度外”的意思是把它放在考虑之外。指不把它放在心上。“置”的意思是放,摆。
4.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写。
A项,“取得不小的进步”与“不可骄傲”为转折的关系,应该用“虽然……但是……”。此项错误。
B项,“具备自学能力”是前提条件,“掌握更多知识”是前提条件下有可能出现的产物,这是前后推进的关系,应用“只有……才……”。
C项,观察可知两个分句是是条件关系,该项关联词使用正确。
D、“网络能造就人才”是客观条件,这种情况下,“也能诱使许多对事物辨别能力差的人走向无底深渊。”句意发生转折,所以用“虽然……但是……”。
5.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词语搭配的能力。
在理解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语境,判断搭配是否得当。
A.使用不恰当。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用来形容人物演讲不恰当。本句指的是演讲,用喋喋不休不恰当。
B.使用恰当。失魂落魄:形容因惊慌恐惧、心神不安而行动失常的样子。
C.使用恰当。忐忑不安:形容心神非常不安。
D.语使用恰当。聊胜于无:指比没有略微好些。
6.C
【详解】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的积累。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A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意思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出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B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摘自《朱子家训·全文》解释: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C项,“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意思是兄弟之间应该和睦,朋友之间应该讲诚信。出自陈子昂《座右铭》。
D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全诗为: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
ABD选项都是关于要勤俭节约的,C选项是关于兄弟和睦的。
7.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理解,名言理解。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文章记叙的是:作者在八九岁的时候,写了第一首诗,母亲的评价是:“精彩极了”而父亲则说:“糟糕透了”后来作者又写了好多诗、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每次母亲都说:“精彩极了”父亲说:“糟糕透了”。最后,作者终于明白了,不管是母亲的“精彩极了”还是父亲的“糟糕透了”都是对自己深深的爱。选项A出自诸葛亮《诫子书》,句意“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选项B句意“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选项C句意“意思是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们就会遵行;自身不端正,虽发命令也没有人听从”。选项D句意“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别人的父母,能够尊敬自己父母的人,也不会怠慢别人的父母”。结合课文和句意,最终可判断选项B正确。
8. 毕业考试 忙碌 辞别 启迪 抑制 暑假 酸梅 凉席 枕头 领略
【详解】本题考查拼写能力。
(1)“毕业考试”的“试”字注意不要在斜钩上加一撇;
“忙碌”的“碌”字右下角不要写成“水”;
(2)“抑制”的“抑”字右边不要写成“卯”;
(3)“酸梅”的“酸”字注意左边是“酉”。
9. 山脊 压抑 忙碌 洗澡 背面 仰头 绿色 噪音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做题时,同学们要先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根据音形义区分形近字,再组词。
脊[jǐ]:(1)人和动物背上中间的骨头;脊柱。组词:脊椎、脊梁。(2)物体上形状像脊柱的部分。组词:山脊、屋脊。
背:[bèi](1)躯干的后部,自肩到后腰。组词:后背、虎背熊腰。(2)某些物体的后面、反面或上面。组词:背景、刀背、手背、力透纸背。(3)背部对着或后面靠着(与“向”相对)。组词:背光、背水一战、背山面海、人心向背。(4)违反;不遵守。组词:违背、背叛、背信弃义。(5)凭记忆读出。组词:背书、背诵。
[bēi](1)(人)用脊背驮。组词:背包、背包袱、背黑锅。(2)负担;承担。组词:背债、背负。
抑[yì]:(1)向下按。组词:抑扬、压抑。(2)限制;阻止。组词:抑制、抑止、抑志。(3)表示选择。相当于“还是”。
仰[yǎng]:(1)抬头,脸向上看。组词:仰望、仰视。(2)敬慕,钦佩或高度敬重。组词:仰慕、景仰。(3)依赖。组词:仰赖、仰人鼻息。
碌[lù]:(1)平庸无能。组词:庸碌、碌碌无能。(2)繁忙。组词:忙碌、劳碌。
绿[lǜ]:像草和树叶茂盛时的颜色,由蓝和黄混合而成。组词:绿叶、碧绿、青山绿水。
[lù]:用于某些词中。组词:绿林好汉、鸭绿江。
澡[zǎo]:洗(身体)。组词:洗澡、澡堂。
噪[zào]:(1)虫或鸟叫。组词:蝉噪、鹊噪。(2)大声叫嚷。组词:聒噪、噪声。(3)(名声)广为传扬。组词:名噪一时、声名大噪。
10. 飘飘摇摇 辛辛苦苦 调兵遣将 千辛万苦 牙牙学语 恋恋不舍 百战百胜 不紧不慢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积累。
(1)AABB式词语: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等。
(2)含近义词的四字词语:左邻右舍、吆五喝六、眼疾手快、和颜悦色等。
(3)AABC式词语:头头是道、念念不忘、斤斤计较、欣欣向荣等。
(4)ABAC式词语:毛手毛脚、百发百中、自由自在、非亲非故等。
11.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想鼓励孩子 想提醒和警告孩子
是来自父亲的批评,母亲的鼓励
自豪 头沉重得抬不起来 失声痛哭 感到幸运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结合“记得七八岁的时候,我写了第一首诗。母亲一念完那首诗,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巴迪,真是你写的吗?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可知,母亲的态度是:精彩极了!结合“这是他写的第一首诗,他需要鼓励。”可知,母亲是想鼓励我。结合“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可知,父亲的态度是:糟糕透了。是因为父亲想时常提醒我:“小心,注意,总结,提高”。父母之爱,需要母亲的鼓励,出需要父亲的提醒与警告。
(2)结合“我既腼腆又得意扬扬,点头告诉她这首诗确实是我写的。”“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我紧张极了。”“我的眼睛湿润了,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扑到床上失声痛哭起来”“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可知,我的情感的变化是:兴奋激动——自豪——紧张——头沉重得抬不起来——失声痛哭——觉得自己幸运。
12. 语言描写 神态描写 动作描写 外貌描写 心理描写
【详解】(1)本题考查了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
结合“我不明白,”“难道这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可知,是引用了人物的对话,所以是语言描写。
(2)本题考查了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
结合句中“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可知是神态描写。
(3)本题考查了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
结合句中“掏”“掏出”“数着”这些描写动作的词可知是动作描写。
(4)本题考查了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
结合“瘦弱的脊背”可知,运用了外貌描写。
(5)本题考查了对于描写方法的辨析。
结合句中的“心软了”可知,后面内容为“我”内心的想法,所以为心理活动描写。
13. 精彩极了 糟糕透了 爱 渔船 姑爹 姑爹的小渔船 父亲的爱 父爱的伟大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一粥一饭 恒念物力维艰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详解】本题考查对课文的理解能力。
(1)选自美国的巴德·舒尔伯格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原文: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2)《父爱之舟》以姑爹的小小的渔船为叙事线索,贯穿了“父亲送我离开家乡去投考学校以及上学”的种种经历。从全文可以看出,是父亲摇着船把“我”带到一个个人生的驿站,这条船承载了父亲无尽的期望。,父爱之舟实指姑爹的小渔船,虚指父亲对我的爱。
(3)“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意思是处在安乐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有的危险。倡导节俭,反对奢侈浪费。这句话出自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4)“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摘自《朱子家训·全文》,意思是对于一顿粥或一顿饭,我们应当想着来之不易;对于衣服的半根丝或半条线,我们也要常念着这些物资的产生是很艰难的。
(5)“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谚语,意思是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出自司马光《训俭示康》。
14. 妈妈的笑容是那么美丽,那么温柔。 解释说明 《青年近卫军》是我一直想买的一本长篇小说 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式的掌握。
(1)考查词语造句。
“那么……那么……”是并列关系,还可造句为夏天的夜晚是那么宁静,那么美丽。
(2)考查改写句子。
题目中“我”想买一本长篇小说,破折号后面写出了这本小说的名字,所以破折号在这里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故这句话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换句话说,但要保持原句的意思不变。由“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可知他一直想买一本小说,故答案为“《青年近卫军》是我一直想买的一本长篇小说。”
(3)考查反问句改陈述句。
陈述句是用来述说一件事情的句子。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去掉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去掉否定词、问号改为句号。即“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
15.李刚爸爸的做法是不对的。其实这次没有考好,李刚心里也一定很难受。这时候李刚爸爸要和李刚谈心,找到问题的所在。光训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详解】考查书面表达的能力。
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就是凭借听、说进行交流、沟通,传递信息、联络感情、处理问题。要顺利而高效地进行口语交际,必须培养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结合题干可知,李刚爸爸的方式不正确,从积极引导,找出问题等角度作答。
比如:李刚的爸爸教育方式不当,使李刚畏惧考试。出现这种情况,爸爸应该帮助李刚分析试卷中失误的原因,以便查漏补缺,在鼓励中激发李刚的学习兴趣,让李刚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一步步提高。
16.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蔚蓝的大海。 17. 父亲被刀刺穿心脏后却仍维持了的生命 大西洋奇迹 死者的名字 神迹 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8.包含着父亲对孩子和妻子无限的爱护之情。
【解析】1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文章第③自然段可知女孩的父亲在中刀后的三天里,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唱摇篮曲,清晨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結,带她去看蔚篮的大海。
1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这篇短文主要写了在一艘横渡大西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要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当父亲在船舱里用腰刀削苹果时不慎摔倒,刀子插在他的胸口,为了不让女儿担惊受怕,把女儿安全送到妻子身边,父亲一直坚持到纽约港后倒在血泊之中的感人故事。文章中“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是指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他的心脏。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未被任何人察觉,在医学会议上,有人说要称这一奇迹为大西洋的奇迹,有人建议以以死者的名字命名,还有人说要叫它神迹,而首席老医生一字一顿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18.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理解。
里面包含着一个父亲对一个女儿的爱,父亲靠爱的力量,来维持着自己的生命。包含着一个父亲对女儿深深的爱。这种爱拥有着博大的力量,让我体会到,继续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不禁感叹父爱真伟大。
19.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20.C 21. 鼓励 警告 22. 母亲的爱是“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 父亲的“警告”时常提醒“我”要“小心,注意,总结,提高”。 23. “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冲昏了头 打倒 24. 孩子第一次写诗,应该多鼓励 虽然孩子第一次写诗,但是我要客观地评价,这样他才能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才能严格要求自己。
【解析】19.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文段开头“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可知,作者成年后取得的成就是有了很多作品,出版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
20.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课文内容可知,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鼓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正是在这两种爱的鼓舞下,作者努力地走向了成功,体会到了自己儿时是幸运。
故选:C。
21.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从“精彩极了”看出母亲对孩子的鼓励,即代表了母亲对“我”是鼓励;从“糟糕透了”看出父亲对孩子严格要求,即代表了父亲对“我”是警告。
22.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文段内容“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可知,成年后,“我”体会到父母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的成长中起了重要作用,即母亲的爱是“我”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我”要“小心,注意,总结,提高”。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23.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1)结合“‘精彩极了!’‘槽糕透了!’‘精彩极了!’‘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可知,无论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都是父母对“我”的关心,他们不仅像两股风向“我”吹来,也像船上的两只桨,要谨慎掌握航向,才能达到胜利的彼岸。故句中的“风”指的“精彩极了”与“糟糕透了”。
(2)结合课文内容可知,母亲的“精彩极了”是一种慈祥的爱、鼓励式的爱,鼓励“我”满怀信心地前进;父亲的“糟糕透了”是一种严厉的爱、严格要求的爱,使“我”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句中。故“谨慎地把握住”“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是说接受表扬,但是不要被它冲昏了头;接受批评,但是不要被它打倒。
24.考查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
解答时结合上下文内容,分别写一写母亲说“精彩极了”与父亲说“糟糕透了”会想些什么即可。要注意母亲的“精彩极了”是慈祥、鼓励的爱;父亲“糟糕透了”是严格、带有警告意味的爱。据此发挥想象力写一写父亲母亲的心理活动。
示例:当母亲说“精彩极了”时,她可能在想:孩子还小,又是第一次写诗,需要鼓励。
当父亲说“糟糕透了”时,他可能在想:孩子不光有鼓励,还得鞭策他,使他不自满。
25.范文:
爸爸妈妈,我长大了
从小到大,大家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才懂得了道理,慢慢长大。我也发现自己比以前懂事、乖巧,不像以前那样淘气、顽皮了。
小时候,我经常会把被子、桌子上的东西弄得一团糟,把被子当作“沙袋”放在桌子上,使劲练拳击。练完了,还把被子铺在地上,当作地毯,在地毯上翻跟头、打滚,单自摔跤。现在,我不会把被子当作“沙袋”来打,更不会用铅笔、蜡笔把墙上画得乱七八糟,把香水洒的满地。有时帮妈妈整理房间,我无意中发现,我长大了。
我开始帮忙做家务了。有一次,我们家吃饺子,我看见大人们都在包饺子,我手也痒痒,很想包饺子。于是,拿起面皮,放了很多馅。然后把对边的皮一捏,馅从左边露了出来,馅好像在说:“里面太拥挤,还是外面好。”我生气了,拿起一张皮往左边堵,馅又从右边露出来说:“左边堵死,右边没堵死。”我生气了,赶紧又堵右边。看你还冒头。那个饺子挺着将军肚站在后面,好像神气地说:“不知害羞。”我又拿起一个,馅没放多,可包好又像个“小猴”。我生气了,大声喊:“不包了,不包了。”妈妈一见,立刻学着我的腔调说:“不学了,收摊了。”妈妈拿话来刺激我。我又重新学起来,越包越好,此时我明白了,“困难像弹簧,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现在,不会像以前不用功读书,每天要妈妈逼迫才心不甘情不愿地去读,写了两三个字,又在房间里“发呆”或变些小把戏,考试前还要妈妈帮助复习。我已经独立,心中虽然有点不甘,但为了自己的将来,也只好忍下来,努力读书。
我长大了,不断地改变自己,从外到内心,不断求美、求新。
【详解】考查书面表达的能力。
突然发现自己长大了,突然发现母亲和父亲也需要你照顾,你想为他们做什么呢?结合日常生活可知可以做简单的家务,让自己变得独立,减少爸妈的负担,也可以在学习上努力进步,不让爸妈操心等,把你想为他们做的事情写下来。
提纲:
开头:开门见山/修辞式开头点题。
正文:说说从什么事情认为自己长大了,能为父母做些什么?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