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16张+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 俄国的改革 课件(16张+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3 10:25: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萌芽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文艺复兴
新航路开辟
早期殖民掠夺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资本主义的浪潮逐渐席卷全球
西方列强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俄国的改革
美国内战
日本明治维新
工业革命深入发展
第2课





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课标要求: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俄国的发展历程
阅读教材P6页并结合时间轴,简述俄国的发展历程。
①东斯拉夫人建立基辅罗斯
③莫斯科公国崛起
④莫斯科公国统一俄罗斯国家,伊凡四世即位后正式采用沙皇称号,强化专制统治
9世纪晚期
13世纪上半叶
14世纪
16世纪初
②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征服
东斯拉夫人
世界发展形势
西欧国家
沙皇俄国
此时,几乎控制了全球贸易的荷兰已经辉煌了近百年;通过海外贸易和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占有广阔市场的英国,正在孕育工业革命;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强权领导下,已发展为17世纪中叶的欧陆首强。
而当时俄国的经济完全依赖于农业,全国只有几十个手工工场,商业几乎全部把持在外国人手中。教育由东正教会垄断,普通民众知识贫乏。即使在首都莫斯科,一百个人中间识字的也不超过三个。
——《大国崛起》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农奴制
封闭落后
根据材料,对比西欧国家和俄国的社会状况。
彼得一世
1672—1725
年少有为,学习西方
即位时因年幼政权被长姐索菲娅垄断,为了积蓄力量、藏起锋芒,他带着母亲前往莫斯科郊外的村庄。在这里,彼得建立“少年军”,编其为兵团,也就是禁卫部队的前身。待羽翼渐丰,于1689年在成功镇压索菲娅的叛乱后,彼得正式开启帝王之旅。同时,为了表达向西方学习的决心,彼得化名为米哈伊洛夫,以下士的普通身份随团出访西欧。
全面改革,富国强国
乔装化名的彼得,西欧之行收获满满。学成归来后,在镇压了国内的叛乱后,彼得开始雄心勃勃的改革。
海洋强国,向洋而生
雄才伟略的彼得,要为强大的俄罗斯而战——寻找出海口就是最重要的方向。为了打败北欧强国瑞典,彼得在外交和军事两个领域出手,在战争过程中,营建了新首都——圣彼得堡。
领域 内容 作用 政治
军事 经济 文化教育 社会习俗 开










改组行政机构,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加强沙皇的专制权力。
加强了中央集权和沙皇的专制统治
创建一支纪律严明的新式常备军。
军事实力增强,为对外扩张准备了条件
鼓励兴办手工工场,准许工场主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经济实力增强
弊端:农奴制强化,阻碍社会发展
推行文化教育,派遣留学生,创办科学院,开办学校,创办报纸。
提倡西方的礼节与生活方式。
有助于俄国文化习俗的近代化
一、彼得一世改革
阅读材料,简述彼得一世改革的内容并概括其作用。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农奴制(根本目的)
性质:
彼得一世改革是自上而下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封建性质的改革。
改变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直接目的)
经济基础没有发生改变
资本主义色彩
一、彼得一世改革
“俄国需要的是水域。”这句话成了他(即彼得)一生的座右铭。
——马克思
波尔塔瓦战役
营建新都
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市名源自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 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到彼得堡,一直到1918年,这里都是俄罗斯文化、政治、经济的中心。1924年为纪念列宁而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又恢复原名为圣彼得堡。
在历史名城圣彼得堡诞生300周年庆祝活动上,普京总统饱含深情的说:“此生我最佩服的人就是彼得大帝。”
寓意:
彼得大帝骑在腾跃的骏马上,精神坚定。马的后蹄踩着一条毒蛇,象征打败敌人。
“青铜骑士”雕像
①实行了一些开明政策,鼓励发展农业和工商业;  
②维护他们的种种特权,将大量国有土地连同农奴赐给贵族;
③击败奥斯曼帝国,打通黑海出海口。
叶卡捷琳娜二世
(1729—1796)
进一步增强了沙俄的实力
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
——叶卡捷琳娜二世
进一步强化了农奴制
进一步扩张了沙俄的版图
相关史事:19世纪上半叶,农奴在俄国全国人口中占很大比重,近40%参加工业生产的劳动者是农奴。农奴世代被束缚在土地上,不能自由迁徙和务工经商。农村贫困落后,农奴购买力低,生产率低下,这些影响了国内市场的经营和扩大。
19世纪中期,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使用机器生产的工场越来越多,交通运输与对外贸易也比以前发达。
问题思考:根据材料,分析农奴制制约俄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因素。
自由劳动力
市场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而就在19世纪中期,俄国却仍想着向西方扩张领土,发动了对更落后的土耳其的战争。而这一次,土耳其的背后却站着英法两个西方强国——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
射程 运输 医药 军官
俄国 1 马车、步行 缺乏 贪污、侵吞
英、法、土 3 火车、轮船 充足
封建农奴制度
资本主义工业文明
“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
沙皇尼古拉一世承受不了沉重打击服毒自杀了。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矛盾
内外交困
观看视频,说明沙俄社会存在的问题。
农奴暴动不断威胁沙皇专制统治。
亚历山大二世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农民。
农民暴动
农奴制改革
改革的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1)改革时间:
(2)改革者:
(4)改革措施及作用:
1861年
亚历山大二世
①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可以改变身份,自由转换职业;
②农奴在获得解放的同时,可以获得一份土地,但是必须高价赎买。
为资本主义发展积累大量资本
(5)性质:沙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3)目的:
为了巩固统治、缓和阶级矛盾、避免人民革命
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贵族宣读“解放”农奴的法令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自由劳动力
材料一 1861年改革后俄国工人数量变化表
时间(年) 1865年 1890年 1898年
数量(人) 38.1万 162万 300万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6)影响
材料二
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
时间 企业数(家) 工人数(人) 产值(千卢布)
1860年 99 11600 7954
1879年 187 42000 51937
——刘祖熙 《改革与革命─俄国现代化研究》
积极影响:
①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改革废除了农奴制度,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了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
二、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6)影响
课后活动2: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亚历山大二世在俄国国务会议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说:“诸位会深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你如何理解列宁与亚历山大二世的话?
改革的前提:维护地主利益
实质:是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与掠夺。
沙皇陛下仁慈,让我获得了自由,但是为了得到份地养活全家,我变卖了家里所有能卖的东西才交清了赎金,现在家里穷的就剩下几面墙可以依靠了!
局限:
农奴制的残余仍然存在,俄国农民长期贫困,购买力低下,国内市场狭小,影响着俄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近代化的步伐依然沉重而缓慢
课标要求:
知道彼得一世改革、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理解改革促进了俄国历史的进步。
彼得一世改革,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农奴制成为俄国发展的障碍。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使社会的各个方面出现了新的气象,推动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农奴制残余影响俄国的发展。
顺应潮流,适时改革是国家富强的必由之路。
请试着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课标要求提炼一个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