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孔乙己》第1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孔乙己》第1课时 课件(共2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4 19:5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据鲁迅先生的朋友说,鲁迅先生对他的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的是孔乙己。鲁迅先生为什么最喜欢孔乙己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人儿的形象的呢?今天让我们来学习孔乙己,找到其中的答案吧。
5 孔乙己
第1课时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01
必备知识
02
必记字词
03
初读课文
04
精读课文
05
CONTENTS 教学目录
学习目标
1.品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手法。
3.品味作品语言,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矛盾表现。
4.分析造成孔乙己人生悲剧的原因,认识作品的主题。
走近作者
必备知识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等。
《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国内军阀混战,政治黑暗,劳动人民遭受着深重的苦难。在文化教育领域,封建复古逆流仍很猖獗,封建教育仍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为拯救青年一代,不让他们再走“孔乙己”的老路,鲁迅写了这篇小说。
创作背景
必备知识
小 说
定义: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文学常识
必备知识
颓唐( ) 附和( ) 羼水( )
阔绰( ) 间或( ) 恳切( )
tuí

chàn
chuò
jiàn
kěn
必记字词
字音字形

踱步

镀金

渡江
辩(
)辩论
辨(
)辨别
辫(
)辫子

悼念

阔绰
(duó)
(dù)
(dù)
biàn
biàn
biàn
(chuò)
(dào)
阔绰:排场大,生活奢侈。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辩论或申辩。
缠夹不清:搅扰、夹杂不清。
附和:(言语、行动)追随别人(多含贬义)。
污人清白:毁坏人家的名誉。
绽出:文中是突露出来的意思。
间或:偶然,有时候。
必记字词
词义理解
请同学们初读课文,把握文意,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哪儿?
2.主要人物是谁?
3.这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自主学习
初读课文
咸亨酒店
孔乙己
迂腐、悲惨
第一部分(1-3)
第二部分(4-12)
第三部分(13)
交代故事的具体环境和时代背景,为主人公的出场做铺垫。
写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交代孔乙己的悲惨结局。
划分层次
初读课文
精读课文
1.小说描写了酒店的哪几个生活片段?
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人家东西,孔乙己争辩。
酒客讥笑孔乙己没有进学。
第二个生活片段
第一个生活片段
分析讨论
第三个生活片段
孔乙己教“我”识字,受到冷落后很失望。
孔乙己给孩子们分茴香豆。
第四个生活片段
2.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刻画的?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
原本具有劳动能力
外貌,生活贫困及年事已高
常遭人欺凌
穷困潦倒、四体不勤
外貌描写
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与之前的外貌描写形成对比,突出孔乙己的悲惨遭遇。
外貌描写
“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
“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跌断,跌,跌……”
死要面子
自命清高 自欺欺人
死要面子
语言描写
排出九文大钱
摸出四文大钱
对比
由“排”到“摸”,表现出孔乙己后来的生活已到了贫困不堪的地步。
动作描写
爱慕虚荣
穷困潦倒至极
睁大眼睛;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不屑置辩……
神态描写
死要面子
自命清高
3.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看出孔乙己是这样一个人
死要面子
四体不勤
自命清高
自欺欺人
穷困潦倒
常受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