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碳的世界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水是重要的资源,城市里的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下列水处理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自然沉降 B.过滤 C.活性炭吸附 D.杀菌消毒
2.“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多用一次性木筷 B.教科书循环使用
C.用完电器后拔掉插头 D.使用布袋购物
3.物质世界丰富多彩。下列关于身边化学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可燃一般也不助燃,用作灭火
B.氮气化学性质稳定,用作粮食瓜果保护气
C.生石灰有强烈的吸水性,用作食品干燥剂
D.液态氧气具有助燃性,用作火箭推进燃料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A.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
B.用明矾净水
C.用活性炭制铅笔芯
D.用铜、铝等金属做导线
5.下列有关CO2实验的图示正确的是( )
A.制取CO2 B.收集CO2
C.验证CO2已集满 D.验证CO2能与水反应
6.我国古代某些画家、书法家用墨(用炭黑等制成)绘制或书写的字画能够保存至今而不变色的原因是( )
A.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
B.炭黑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C.部分炭黑转变成了更稳定的物质
D.碳单质不溶于水
7.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清明上河图》至今图案清晰可见,是因为在常温下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稳定
B.碳在空气充分燃烧时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生成CO
C.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D.CO可用于冶炼金属、做气体燃料; CO2可用于人工降雨、灭火
8.下列实验或现象不能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是
A.收集CO2 B.振荡后塑料瓶变瘪
C.气球上浮 D.倒入CO2的纸袋下沉
9.利用生活中的废弃材料来做家庭小实验,其乐无穷!小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a、d为浸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湿润棉花,b、c为用紫色石蕊试液浸过的干燥棉花。垂直固定装璃管的装置末画出)来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下列关于该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推压性注射器活塞,可以控制进入饮料瓶内液体的量
B.利用该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时注射器内的液体可为稀硫酸
C.利用该装置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及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装置的左半部也可用于制取氧气
10.向质量为m克的CaCO3和KHCO3的混合物中,加入质量分数为a%的稀盐酸n克,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是w克.(已知:KHCO3+HCl═KCl+H2O+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的质量比一定是1:1
B.混合物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m+n×a%﹣w)克
C.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消耗稀盐酸的总质量均为n克
D.混合物中CaCO3和KHCO3无论以任何比例混合,生成二氧化碳的总质量均为w克
11.两位英国科学家因在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获得2010年诺贝尔奖。石墨烯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关于碳单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可用来裁玻璃
B.石墨有金属光泽,有导电性,所以是一种金属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所有物质
D.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60)都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
12.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
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
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
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
二、填空题
13.用下列物质的字母序号填空:
A 稀有气体 B 氧化铁 C 金刚石 D 活性炭 E 镁带 F 大理石
(1)用以制作玻璃刀和钻头的是_____
(2)可用作冰箱除臭剂的是_____
14.二氧化碳检验和验满
检验:通入____________中;
验满:用____________的木条
15.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能将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研究成果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_____,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
16.下图是教材中“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向一个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的质地较软的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观察塑料瓶的变化。请回答:
(1)指出仪器A的名称: ____________ 。
(2)实验操作中,旋紧瓶盖后,还需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 。
(3)最后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二氧化碳 ______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三、实验题
17.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的一种仪器名称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连接好仪器装置,在装入药品前要检查装置的________;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理由是________,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该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4)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现象为______,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若用排水法收集,开始收集氧气的适宜时刻是______。
(3)用混有少量硫酸铜的过氧化氢溶液也能制氧气,反应的现象为______,该反应中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现象为______,收集装置可选______,原因是______。
(5)检验二氧化碳所用的试剂是______,反应的现象为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2.A
3.D
4.C
5.D
6.A
7.C
8.B
9.B
10.D
11.A
12.B
13. (1) C (2) D
14. (1) 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2) 将一根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收集满
15. (1) H2 (2) 温室效应
16.(1) 烧杯 振荡 (2) 塑料瓶变瘪 能
17.(1) 酒精灯(或试管、铁架台) (2) A 气密性 防止水倒流,炸裂试管 (3) 正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18.(1)长颈漏斗
(2) A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3) 催化作用
(4) C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
(5) 澄清石灰水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