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2023学年度高一上学期11月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1:26:08

文档简介

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水从冒水潭里流出之后,宣泄在一片石滩里,撞在各样石柱、石笋上,此景就名“水上石林”。云南的石林是
看过的,那些无枝无叶的树,无言地伸向天空,让你感到生命的逝去;桂林的溶洞也是看过的,(),让你感到
岁月的凝固。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就像纯由男性表演的一场晚会。而现在,
绿水碧波像一群姑娘欢快地冲入这片石林,大声喊着叫着,整个滩里银花朵朵,湿雾蒙蒙。游人从这块石跳到那块
石,在流水的伴唱中,舞蹈着穿过这片已有亿万年的生命之林。水的结尾处是一个叫作“珍珠泉”的地方。平软的
水波滑过整石为底的沟坡,在石面上滚成一颗颗的珍珠,又在阳光中幻出五颜六色,如一群快乐的孩子。突然这一
切消失在一块巨石之下,当你急忙翻过石梁去寻,却只有无边绿树静无声。这水真是一个来无踪去无影的洛神。
2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湿漉漉、阴沉沉的石笋、石塔,枯坐默守在幽暗中
B.那石笋、石塔湿漉漉,阴沉沉地,在幽暗中枯坐默守
C.那石笋、石塔湿漉漉,阴沉沉地,枯坐默守在幽暗中
D.那湿漉漉、阴沉沉的石笋、石塔,在幽暗中枯坐默守
3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下面修改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就像一场纯由男性表演的晚会。
B.如果只是同类相聚时,石头们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就像一场纯由男性表演的晚会。
C.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之感,就像一场纯由男性表演的晚会。
D.石头们只是同类相聚时,无论怎样表现,也不脱冰冷生硬之感,就像纯由男性表演的一场晚会。
四、写作(60分)
3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一一左丘明《左传·昭公十五年》
糟糠不饱者不务梁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
一一韩非子《五蠹》
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一一清·阮元《吴兴杂诗》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选科,振兴中学一年站竹组织“甩性选科赢未米”主题研讨会。如果你参加讨论,请综合
上面三则材料的含意,针对同学们选科的困惑写一篇文章,表达你对选科以及未来人生规划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漏个人信息;不少于800
字。1.D
2.B
3.B
4.①首先由“内卷”一词的风靡现象,引出“内卷”的宽泛概念。②然后具体阐述“内卷”
的特征及形成原因。③最后为新时代青年避免“内卷”提出两方面建议。
5.(1)国家和社会层面:
①为膏年营造高效有序、良性竞争的成长环境。②加强对青年群体价值观的教育和引领,
使膏年将创造性、敢试敢为、敢于正视挫折等主流价值观自觉内化。
(2)膏年自身层面:
①提高科学认知,学会理性思考,增强自身的创造力和抗逆力。
②善于接纳自己,乐于发现和欣赏细碎的日常生活。
③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追求并坚持付诸行动。
6.0
7.B
8.①运用比喻,将古运河比作水上的巷弄;②远近结合。从不同的空间角度表现古运河
的魅力;③色彩映村。多色彩描写青石、白墙黛瓦、蓝天白云等景物;④动静结合。写
动态的水流和岸边的静物,写拱形石桥等富有江南特色的景物和水流、古旧的房子等整体
性的画面。
9.①作者欣赏大运河的景色,感受桥栏杆的粗糙凉爽,既有看到现实景致的激动,又有对
历史沧桑的深沉怀恋;②作者置身现实平静的生活,联想历史的繁华热闹,体现了物是人
非的无奈和落寞;③大运河为无锡发展作出了贡献,见证了无锡由农耕时代到工商时代的
变迁,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④无锡植根传统文化,富有内涵,在新时代生机勃勃,体
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10.B
11.D
12.A
13.C
14.B
15.D
16.D
17.0
18.B
19.A
20.C
21.B
22.您还是让我去试一试,为何不由分说便呵斥我呢!
23.①有胆识和勇气。②有论辩才能。③抓住对方弱点/洞悉利害关系。(任两点2分)》
24.C
25.①对款州美好山水的赞美之情;②对自由悠闲隐居生活的仰慕之情;
③对邢群不辜负朝
廷期望的勉励之情;④对自己仕途无望、年华已老的伤感之情。
26.(1)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2)触舻千里,旌旗蔽空。(3)惊涛拍岸,卷起千
堆雪。(4)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5)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27.D
28.B
29.D
30.C
31.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