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8《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第2课时)导学案(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0:41:3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4.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重点〗
1.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学习难点〗
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进程〗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催残,被mǒ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mǒ( )杀  诓( )骗  脊( )梁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⑶“不足为据”中,“据”的意思是 ( )
A.占据        B.凭借;依靠
C.按照;依据 D.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
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二、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驳论文是如何反驳敌论,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证明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探究课文
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 “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人?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四、语言品析
1.第一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他信力”“自欺力”是作者仿造“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4.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中“总”“简直”二词的表达效果。
五、课堂总结
1.写作特色
2.主旨归纳
六、拓展延伸
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20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说一段话,作一番介绍。
七、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2.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个句子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
3.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4. 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
5. 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
6.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
八、布置作业
1.阅读鲁迅先生的驳论文《友邦惊诧论》,感受鲁迅先生泼辣、幽默、锋利的语言风格以及他鲜明的爱憎情感。
2.作者采用了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写法,驳斥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根据下面的观点,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
古人云:“开卷有益。”因此我们要多读书,这样才会促进我们的成长。
参考答案
第二课时
一、1.搽粉 玄虚 渺茫 麻醉 摧残 诓骗 笼罩 脊梁 筋骨 求神拜佛 怀古伤今 埋头苦干 舍身求法 前仆后继 自欺欺人 不足为据
2.⑴抹 kuāng jǐ⑵催残 摧残⑶D ⑷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有不少。 
二、略
三、1.⑴“埋头苦干的人”:主要指广大劳动人民,也指历史上那些科学家、文学家等。如:李时珍、毕昇、蔡伦、祖冲之、徐霞客、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华罗庚、袁隆平……
⑵“拼命硬干的人”:指历史上起义反对封建统治和抵御外侮的英雄人物。如:陈胜、吴广、岳飞、文天祥、辛弃疾、李自成、洪秀全、关天培、邓世昌、戚继光……
⑶“为民请命的人”:指为人民疾苦而呼告的人。如:杜甫、范仲淹、白居易、王安石、柳宗元、包拯、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鲁迅……
⑷“舍身求法的人”:指历尽艰险,探求佛法教理的人。如:玄奘、鉴真……
2.“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
3.这句话与文章开头“公开的文字”和“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相呼应。“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含义:要判断中国人有有没有自信力,不能相信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而要自己观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力量。
四、1.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希望着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运用了仿拟的修辞手法,讽刺了悲观论者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丑恶形象。
3.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方法,热情讴歌“中国的脊梁”,鼓舞了中国人的斗志,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4.“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五、1.⑴立驳结合,论证严密。
课文的第3~5段是作者反驳对方的论证过程,即通过揭示对方论点与论据之间缺乏逻辑联系来证明对方的论点不能成立。作者巧妙地通过对对方论据的分析,指出中国人现在失掉的是“他信动”,而不是自信力。课文的第6~8段,针锋相对地指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根本上驳倒了对方的论点。因为“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所以,与之相矛盾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命题必然为假。文章有着严密的逻辑性。
⑵本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在文章开头揭示敌论,就有讽刺意味。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形象、三种脸谱: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息,最后竟至乞灵于泥塑木雕的偶像。三者互相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现出悲观论者精神节节败退,每况愈下。
⑶多种修辞方法的综合运用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2.作者针对当时一些人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批驳,明确提出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观点,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的自信心,表现了作者炽热的爱国之心。
六、他们是科学家,如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袁隆平、陈景润……
他们是体育健儿,如邓亚萍、王楠……
他们是抗击非典的英雄们,如74岁高龄抗战在“非典”第一线的钟南山……
他们是飞天英雄杨利伟……
七、1. 所要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观点。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观点。
2.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谭嗣同等。
3. “有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第一个“中国人”指所有的中国人;第二个“中国人”是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反动文人。
4. 因为对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5. 作者的结论是:“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要论有无自信力,就不要被统治者的官方文章所蒙骗,要着眼于人民大众,要看到人民大众不屈的斗志和伟大的力量。
6. 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目的在于赞颂那些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强调他们才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才是我们民族的真正代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怀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充满着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力。
7. 如开头作者揭示对方的论据。作者简练地勾勒出三种形象:始而盲目自夸,妄自尊大;继而依赖国联,仰人鼻息;终至求神拜佛,自欺欺人,于变化之中揭示出悲观论者在精神上的节节败退,极富有讽刺意味,写得尖锐泼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联系时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4.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学习重点〗
1.了解文章批驳的观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
2.区分观点和材料,梳理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3.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学习难点〗
品味和体会本文尖锐犀利、富有战斗性、讽刺性的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学习时间〗
2课时
〖学习进程〗
第二课时
复习检查
1.提写生字词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 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催残,被mǒ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⑴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mǒ( )杀  诓( )骗  脊( )梁
⑵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   ”,正确写法是“   ”。
⑶“不足为据”中,“据”的意思是 ( )
A.占据        B.凭借;依靠
C.按照;依据 D.可以用作证明的事物
⑷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二、导入新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鲁迅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这篇驳论文是如何反驳敌论,作者的论点是什么?又是如何证明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三、探究课文
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说出几个吗?
2.“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3.文章最后一句说“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这句话与上文中的哪些话相呼应 “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人?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四、语言品析
1.第一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2.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他信力”“自欺力”是作者仿造“自信力”新造的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4.揣摩“……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中“总”“简直”二词的表达效果。
五、课堂总结
1.写作特色
2.主旨归纳
六、拓展延伸
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20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说一段话,作一番介绍。
七、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1. 作者所要批驳的观点是什么?所要证明的观点又是什么?
2.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个句子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
3.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两句话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是什么?
4. 为什么对方的论据都是事实,可结论却是错误的呢?
5. 作者通过分析批驳,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应如何理解这一结论?
6.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强调“中国的脊梁”?从中可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本文语言尖锐泼辣,富有讽刺意味,试任选一例进行分析。
八、布置作业
1.阅读鲁迅先生的驳论文《友邦惊诧论》,感受鲁迅先生泼辣、幽默、锋利的语言风格以及他鲜明的爱憎情感。
2.作者采用了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的写法,驳斥错误观点,提出正确观点。根据下面的观点,写一篇简短的议论文。
古人云:“开卷有益。”因此我们要多读书,这样才会促进我们的成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