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东县综合高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1-2小题。
图示①、②两地( )
A. 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大 B. 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较小
C. 自转角速度相等,①地线速度大D. 自转线速度相等,②地角速度小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从甲处运行至乙处期间,②地( )
A. 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增大 B. 由昼长夜短变为昼短夜长
C. 极昼范围扩大 D. 所处季节相同
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读图,完成下面3-4小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线速度:P=Q=M=O>N B. 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
C. MO为晨线 D. NO为晨线
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Q点的地方时为17:00 B. N地方时为6:00
C. 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 D. 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
下图是某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5-6小题
从成因看,花岗岩生成的位置位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裸露在山脊上的花岗岩,其形成经历的过程依次是( )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C.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D.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7-8小题。
图中( )
A. 断层①形成时间早于地层② B. 形成③④的内力作用相同
C. ⑤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 D. 岩层⑥断裂之后相对下降
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 )
A. a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 B. 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
C. 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 D. 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
下图示意某地质勘探队在局部区域实施钻探作业获得的资料。图中阴影部分是露天煤矿区。据此完成下列9-10小题。
该区域的构造地貌是( )
A. 背斜谷 B. 向斜谷 C. 背斜山 D. 向斜山
图中开采露天煤矿的最佳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019年12月16日,成都至贵阳高速铁路全线通车运营,成贵铁路全线桥隧比接近80%。下图示意成贵高铁沿线某段地形剖面图及同一地段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线图。据此完成下列11-13小题。
成贵高铁全线桥隧比接近80%,其主要原因是 ( )
①沿线地质地形复杂多样 ②减少沿线地区噪音污染
③免受沿线大雾暴雨灾害 ④减小高速铁路的坡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若成贵高铁需在图示区域开挖一条垂直于剖面的隧道,合理的选址及原因是( )
A. 甲向斜构造,受压力作用,岩石坚硬 B. 乙背斜构造,受张力作用,隧道安全
C. 甲背斜构造,受张力作用,隧道安全 D. 乙向斜构造,受压力作用,岩石坚硬
图中沉积岩层在乙处出现缺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 受挤压岩层破碎被侵蚀 B. 受张力岩层破碎被侵蚀
C. 因流水堆积岩层被覆盖 D. 因断裂陷落岩层被覆盖
近于环形的弯曲河流多分布在平坦的地方。但在黄河河口镇以下的晋陕交界地区,近似环形的河床则深深嵌入岩层之中。下图示意乾坤湾河道及局部景观。读图,回答下列14-16小题。
推测乾坤湾形成的原因是 ( )
A. 地壳上升,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B. 断裂下陷,地势低洼,河流堆积
C. 地壳上升,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D. 断裂下陷,裂隙发育,河流侵蚀
甲岸地带被当地村民称为“风水宝地”的原因是( )
A. 水流较缓,方便取水,土壤肥沃 B. 三面环水,利于防御,交通便利
C. 河谷地带,降水丰富,热量充足 D. 地势较高,有利防洪,光照充足
村民在乙地打井取水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黄河近,水量丰富 B. 离聚落近,取水方便
C. 岩层过滤,水质较好 D. 位置较高,不易被淹没
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以上,呈阶梯状分布于河流两侧的地形称为河流阶地。一般情况下,阶地位置越高年代越老。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的河谷及两岸阶地的东西向剖面图。读下图回答下列17-18小题。
下列对河谷地区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河漫滩的形成主要与侵蚀作用有关 B. 流水的搬运作用形成了河流阶地
C. 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D. 三个砂岩层形成的先后顺序为a-c-b
该地区的耕地和居住地适宜分布的地区及原因是( )
A. 分布在河漫滩,离水源较近 B. 分布在阶地①,植被丰富
C. 分布在阶地②,土壤肥沃 D. 分布在阶地③,地势较高
下图为某天气系统示意图,完成19-20小题。
图示锋面为( )
A. 北半球冷锋 B. 南半球冷锋 C. 北半球暖锋 D. 南半球暖锋
图示时刻,甲地( )
A.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能力强于乙地 B. 甲地为连续性降水
C.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弱于乙地 D. 白天温度高于乙地
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北进南退而移动,下图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21-22小题。
当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线移到图示位置时( )
A. 长江三角洲地区都吹东北风 B. 副热带高压南侧洋面处于台风活动期
C. 台湾海峡受上升气流影响而多雨 D. 华北、东北地区正处于一年中的雨季
下列诗句描述的降水情景,可能出现在图示时期的是 ( )
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
③雨滴梧桐秋夜长④清风细雨湿梅花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读下图,完成下列23-25小题。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丙处气压比甲处高 B. 甲处气压比乙处高
C. 丙处气压比丁处高 D. 甲处气温比乙处低
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图,则正确的是 ( )
A. ③气流比较湿润 B. 乙处多锋面雨
C. 甲是副热带高气压 D. ④气流由于热力上升
若此图为东亚夏季季风环流图,则图中所示情况是 ( )
A. 甲处是海洋,乙处是陆地 B. ④气流动力作用上升
C. ①气流较③气流湿润 D. ②气流热力作用下沉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12分)读“太阳直射点移动轨迹图”(图I)和某日地球光照图(图II),回答下列问题。
(1) A、B、C、E四点中,与图Ⅱ所示情况对应的是______点甲、乙两地自转线速度的关系是甲_____乙(填“>”或“<”)
(2)当太阳直射点在E地时,北半球为________节气。
(3)2017年4月12日19时04分,我国首颗高通量通信卫星—“实践十三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此时0时经线所在的时区为____________;该日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 (填“A到B”或“B到C”)之间。该日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 ,该日全球的极夜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图II中直射点的坐标是 ______ ,甲地位于_____(填“晨线”或“昏线”)上。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F时,某地(北纬30度)体育场馆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建筑物外墙(墙面与地面垂直,见图III)之间最合适的夹角约为__________;若此夹角可以调节,那么其一年中的变化幅度(一年中最大夹角与最小夹角之差)为____________。
(11分)图为“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气压带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其与气压带C相比,降水____(多、少),终年在A影响下形成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此时北半球处于_______季。常年受D风带控制的地区形成________气候,该气候的特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图示季节,N地受 _________________(气压带或风带名称)控制;同纬度亚欧大陆东岸M地受________的影响(选择填空)
A.西北季风 B.东北信风 C.中纬西风 D.东南季风
(4)下图的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与上图中N地区气候特征相吻合的是________;与M地区气候特征相吻合的是_____ ____。(选择填空)
(13分)阅读10月26日“北半球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地的风向___ ____。
(2)与B地相比,C地风力更_______(大、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图中D地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该天气系统水平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_,垂直气流运动方向是_______。
(4)图中E、F两地中,暖气团控制的是_______;可能有降水的是_______;描述此时F地的天气特点。
(5)从气压分布看,图中虚线G表示_______,在它控制下的天气特点是____ ___。
(6)图示季节影响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是___ __。
(1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古栈道指沿悬崖峭壁修建的一种道路,想要翻越横亘在陕西和四川之间的高大山脉,古时候人们就只能采取修建栈道的形式。如今,这里的高大山脉内,还存留着当年栈道的遗迹。下面为古栈道景观和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1)试分析图中北部沉积作用明显区面积大于南部区域的主要原因。
(2)推测自然条件对该地区古栈道修建的影响。
答 案
1~2. CBDDA 6-10.DDADC 11-15.BBBCA 16-20.CDCAA 21-25.BBCAD
26. (1)C >
(2)秋分
(3)西十一区 B到C 昼长夜短,昼越来越长且昼越来越长
(4)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
(5)(23.5°N ,180°) 晨
(6)36.5° 47°
27. (1)赤道低气压带 多 热带雨林气候
(2)夏 温带海洋性 终年温和湿润
(3)副热带高气压带 D
(4)D B
28. (1)南风(偏南风、东南风)
(2)小 C地等压线更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小,所以风力更小
(3)气旋(台风)(低压) 逆时针旋转辐合 上升
(4)F E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稳定(转晴)
(5)高压脊 晴朗(寒冷干燥)
(6)寒潮
29. (1)北部大面积沉积作用明显区为渭河平原,因地壳运动而断裂下陷,地势较低;渭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淤积形成广阔的渭河平原;南部多山地,河流流速较快,沉积作用较弱;植被覆盖率较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水泥沙含量较小,沉积作用明显区面积较小。
(2)古栈道主要沿南北走向的河流沿岸修建,地势起伏大小和河流分布影响其走向;修栈道需要大量木材,秦岭山地可以提供丰富的木材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