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课程标准:
1、了解新航路开辟所引发的全球性流动、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以及对世界各区域文明的不同影响。
2、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新航路的开辟
旧航路路线图
新航路路线图
新航路: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的绕开地中海通往东方的商业航线,通常被叫做新航路
旧航路:由中国或者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转口贸易路线。
一、何为新航路?新在哪里?
(一)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动因
二、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
1、直接原因: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之间的商路,征收重税,使来自亚洲的商品因加价而奇贵。
十五世纪欧洲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庄园逐渐解体
材料:随着欧洲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货币成了普遍的交换手段。封建贵族用货币购买奢侈品,农民也用货币缴纳地租,商人和手工工场主需要更多的货币以便扩大经营。
——《全球通史》
货币取代土地成为财富标志
2、根因: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以及开拓新市场的意愿日益迫切。
史料 15—16世纪的西欧社会在“寻金热”和“传教热”的鼓动下,具有强烈的海外扩张欲望,航海探险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航海所无法相比的。 ——摘编自李隆庆《十五至十六世纪中西航海不同结局的原因初探》
史料 东方是金瓦盖顶,金砖铺地,门窗都是黄金装饰,连河道里都有滚动的矿石,东方简直是一个灿烂辉煌的黄金世界,冒险家的乐园
——《马可·波罗行纪》
3、传播基督教;
4、人文精神鼓励探险
5、《马可.波罗行纪》引起欧洲人的“寻金热”;
(二)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条件
假如你就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才能够进行远洋航行呢?
多桅帆船
单桅帆船
星盘
指向标
1、造船航海技术先进
多桅船 罗盘针 星盘
十二世纪O-T世界地图
十五世纪世界地图
2、地理知识的提高
地圆说 地图
3、王室和教会的支持
葡萄牙王室 西班牙王室 基督教会
迪亚士:1500年5月12日,在好望角附近遇到了大风暴,所有船上人员全部遇难。
【历史纵横】 麦哲伦船队在太平洋上的艰苦生活
麦哲伦船队在环球航行的过程中历尽艰辛。一位船员记述了他们在横渡太平洋期间的苦难:“我们所吃的饼干不再能称为食物,它们只不过是些粉末和吞噬了饼干的蛆虫,而且, 粉末浸透了耗子撒的尿,散发着叫人无法忍受的臭气······实际上,我们常不得不靠吃木屑过活,就连耗子这种极叫人憎恶的食物,大家都在贪婪地寻找,一个耗子能卖得半个达卡金币。”
4、航海家的冒险进取精神
·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
“迈向海洋”的动因和条件
动因
条件 造船航海技术的先进
条件
航海家的冒险进取的精神
地理环境的优越
根本: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获取商品
掠夺黄金
传播宗教、人文精神鼓舞
商路被阻
王室的支持
地理知识日益丰富、制图技术进步
总结:
新航路开辟示意图
1487
迪亚士
1497-1498
达·伽马
1492
哥伦布
1519-1522
麦哲伦
三、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时间 人物 国别 航线 支持者
欧洲→非洲南
1487
1492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1497-1498
哥伦布
意大利
欧洲→美洲
西班牙
达﹒伽马
葡萄牙
欧洲→好望角→印度
葡萄牙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环球航行
西班牙
一个中心
两个方向
两条航线
四个人物
欧洲
西
东
西欧←亚洲←美洲←西欧
西欧→非洲(好望角)→印度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
卡伯特 1497
卡蒂埃 1534
哈得逊1610
德雷克1577
德雷克1580
塔斯曼1642——1643
巴伦支
1594-1597
方位 时间 人物/团队 支持国 成就
北 半 球 1497 卡伯特父子 英国 发现纽芬兰
16世纪初 卡蒂埃 法国 到达拉布拉多半岛
17世纪初 哈得逊 荷兰 探索北美北冰洋航线
17世纪初 探险队 俄罗斯 开辟北太平洋到北冰洋航线
南 半 球 1578 德雷克 英国 到达美洲南端合恩角
1642-1643 塔斯曼 荷兰 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
据《明史》,明朝奉行“厚往薄来”政策,对竭诚朝贡者“皆倍偿其价”;(郑和下西洋)“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赀(赀:计算)。”
1518年,西班牙国王和麦哲伦等人订立了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朕愿下令赐给,从你们发现的岛屿和大陆获得的一切利润和收入,以及捐税和替朕征收的其他进款中,除去你们负担的开支后,给你们留下二十分之一。朕也把朕在上述地方和岛屿的钦差和总督官衔赐给你们。
——周一良、吴于廑总主编,郭守田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中古部分》
主要目的在于宣扬国威,是一种政治行为,后期因国力空虚难以为继。
主要目的在于海外寻金,拓展商路,是一种经济行为,后发展为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的强大。
东西方航海的目的和结果有何区别?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迪、哥、达、麦(的哥大卖)
其他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第七课)
动因
条件
历史原因
经济根源
社会因素
直接原因
宗教因素
精神动力
客观条件:航海经验、技术进步、地理知识、地理位置
主观条件:王室支持、个人努力
北大西洋的高纬度地区
南半球
本课总结
新航路的开辟
15世纪末,下图中国家卡里库特(在今天的印度)国王请某位航海家转交给葡萄牙国王一封信,同意与葡萄牙人进行商品贸易,但是要求他们带着金银、珊瑚和红呢绒来换取肉桂、丁香、胡椒等。这位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哥伦布
C.麦哲伦
D.迪亚士
A
在英国伟大的科学倡导者弗朗西斯 培根(1561~1626年)的著作中,有许多地方是借用远航探险作比喻。培根表示自己渴望成为新的知识世界中的哥伦布。穿过直布罗陀海峡两岸的悬岩(旧知识的象征),驶入大西洋,以寻找新的、更有用的知识。这说明,哥伦布等航海家对西方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A. 激发了西方人科学探索的热情
B. 激发了西方人的冒险精神
C. 促进了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兴起
D. 促进西方人求新知于世界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