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亡羊补牢》是一篇寓言故事,出自《战国策》。讲了一位养羊人第一次丢了羊,街坊劝告他修羊圈、堵窟窿,养羊人不以为然;第二天他又丢了羊,才后悔没有听从街坊的劝告,于是赶紧动手把窟窿堵上,把羊圈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教学目标:
1、会认寓、则等十个生字,会写亡、牢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通过多种方式理解亡羊补牢等词语的意思。
3、复述这则寓言故事,分享生活中类似亡羊补牢的事例。
教学重难点:
了解寓言故事,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亡羊补牢,联系生活实际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板书卡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请你说一说图片上成语故事的名字。(课件出示狐假虎威、刻舟求剑两个成语图片。)
2、寓言是一种文学形式,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一个大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寓言二则的第一则《亡羊补牢》。(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师读教学目标(课件出示)。生交流识记亡和牢的方法,师范写两个字。
3、理解题目的意思:学习了亡和牢这两个生字,那他们又是什么意思呢?(查字典或联系课文内容等方法)。现在谁来完整地说一说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意思?(课件出示;丢了羊后去修补羊圈。)带着对题目的理解,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一听亡羊补牢到底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课件出示解释亡和牢及亡羊补牢意思的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猜成语故事,让学生初步了解课题的意思,为后面引入课文的学习奠定基础,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交流想法,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老师朗读课文,注意听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画出生字词。(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3、学习生字词
寓言、羊圈、劝告、街坊、窟窿、则、狼、叼走、后悔、圆圈
(课件出示词语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检查重点生字词,引导学生从字词入手进一步熟悉文本,夯实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感知文本,理解文章脉络,为品读文本做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带着对词语的认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句子。(读的时候要做到身正、肩平、足安)
思考:
(1)养羊人一共丢了几只羊?
(2)第一次丢羊后他是怎么做的?
(3)第二次丢羊后,养羊人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2、学习课文1--3自然段(课件出示课文1--3自然段),寻找他第一次丢羊的原因。(生回答)相机解释窟窿、街坊、等词语的意思,观察钻、劝两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指导分角色朗读两人的对话。
3、给划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把养羊人的话换个说法。(生回答后课件出示两组句子)
4、正因为养羊人的满不在乎,以致后来发生了什么事 让我们默读课文4---5自然段,寻找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原因,提出默读要求。 体会赶紧这个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课件出示两个句子)
5、揭示寓意
故事我们学完了,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亡羊补牢的意思吗?丢失了羊就修补羊圈,比喻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6、这则寓言故事这么有趣,请你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吧。
7、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吧。(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只有真正地沉浸在语言文字之中,才能读出感情,通过情景再现,学生对各种角色的表现有了真切的感受;互相评价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掌握了朗读的技巧,而且活跃思维,促进了感悟,达到了积累内化的目的。适当增加课外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认真观察,指导写字
1、学完了课文,我们来写写生字吧。(课件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亡、牢、丢、告”)观察丢、告这两个字,师把它们送入田字格中,交流书写要点。
2、老师范写,提示要点。
3、学生书写,展评书写示例。同桌互评并再次书写不规范的字。(书写要规范、端正、整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注意重要笔画所在的位置。写前指明观察方向,写后评价反馈。在“看”和“写”的实践中把字写美观,提高书写能力。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明白了亡羊补牢这个成语的寓意,知道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让我们都能做一个细心,智慧的人。
(六)、布置作业
1、把钻、劝两个生字在书写本上各写三遍。
2、把这则寓言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爸爸妈妈听,体会小故事里蕴含的大道理。(课件出示布置作业图片)
板书设计:
亡羊补牢
亡 牢 丢 告
亡羊补牢
钻 劝
为时未晚
【设计意图】:板书是一篇文章浓缩了的精华,是直观的教学方法,能直观形象地反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