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期练习卷
一.选择题
1.在将显微镜的低倍镜转换成高倍镜并寻找物像的过程中,不应出现的操作过程是( )
A.调节细准焦螺旋 B.调节粗准焦螺旋 C.转动转换器 D.调节光圈
2.蓝细菌(蓝藻)与酵母菌的相同之处是( )
A.都有拟核 B.均能进行需(有)氧呼吸 C.都有线粒体 D.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下列有关细胞中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动物和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差异很大
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有K、Ca、Mg、Zn等
C.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含量很少,意味着它们不重要
D.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C、H、O、N
4.下列是动物细胞中几种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内质网,是细胞内的“动力车间”
B.②是高尔基体,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C.③是中心体,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
D.④是核糖体,是细胞中“生产蛋白质的机器”
5.图中a、b、c、d表示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其中属于主动运输方式的是()
a B. b C. c D. d
6.乳糖不耐受患者的肠道中不含乳精酶,饮用的乳汁或牛乳中的乳糖经肠道细菌分解成乳酸后,会破坏肠道的碱性环境、导致患者发生轻度腹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乳糖酶催化和保存的最适温度是37℃
B.可以通过直接口服乳糖酶治疗乳糖不耐受
C.饮用经乳糖酶处理的牛奶能缓解乳糖不耐受症状
D.乳糖酶可以提供乳糖水解成半乳糖和果糖所需的活化能
7.纺织工业上的褪浆工序常用两种方法:化学法,需用NaOH 7~9克/升,在70~80 ℃条件下作用12小时,褪浆率仅为50%~60%;加酶法,用少量细菌淀粉酶,在适宜温度时只需5分钟,褪浆率达100%,这一事实说明( )
A.酶具有多样性 B.酶具有高效性
8酶的活性中心是指直接将底物转化为产物的部位,它通常包括两个部分∶与底物结合的部分称为结合中心;促进底物发生化学变化的部分称为催化中心。下列有关酶的活性中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高效性与酶的结合中心有关
B.催化中心为底物提供反应所需能量
C.酶的结合中心能决定酶的专一性
D.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破坏这两个中心的结构
9.下面是一组检测生物体主要有机物的实验,表中①~④对应的各项内容描述正确的是( )
待测物质 试剂 预期显色结果 反应条件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 ③ ④
脂肪 ② 橘黄色 常温
斐林试剂 砖红色 50~65 ℃
A.葡萄糖、碘液、紫色、沸水浴 B.蔗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
C.还原糖、苏丹Ⅲ染液、蓝色、水浴加热D.果糖、苏丹Ⅲ染液、紫色、常温
10.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依据的是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①
B.依据细胞中是否含有结构②,可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
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
11.“果子酒放久了易产生沉淀”,只要加入少量蛋白酶就可使沉淀消失,而加入其他酶则无济于事,这说明
A.酶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B.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C.酶的催化作用受环境影响 D.酒中的这种沉淀是氨基酸
12、将淀粉溶液加入A试管中2 mL,将麦芽糖溶液加入B试管2 mL,然后分别加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各2 mL,在温水中放5 min,取出试管,各向2支试管中分别加入2 mL斐林试剂,将2支试管放在热水浴中,哪个结论正确( )
A.A、B均不变 B.A、B均变成砖红色
C.A变成砖红色B不变色 D.B变成砖红色A不变色
13.有些因素如物质浓度、O2浓度等会影响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观察下图并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图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甘油
B. 乙图中P点之后,运输速率可能受膜上转运蛋白数量的限制
C. 丙图可表示某些物质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
D. 丁图可表示小鼠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
14.人类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
A.8种核苷酸 B.1种碱基
C.4种脱氧核苷酸 D.4种核糖核苷酸
15.一条由39个氨基酸形成的环状多肽,其中有4个谷氨酸(R基为—CH2—CH2—COOH),则该多肽 ( )
A.有38个肽键 B.可能没有游离氨基 C.至少有5个游离羧基 D.至多有36种氨基酸
二、非选择题:
1.下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请据图回答:(共10分,每空1分)
(1)科学家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____ (填标号)。
(2)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__ (填标号),A、B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_。
(3)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_________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_________ (填标号)。
2.科学家们设计并完成了探究分泌蛋白在豚鼠胰腺腺泡细胞内合成、运输、分泌途径的经典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科学家们采用了 等技术方法,通过探究3H标记的亮氨酸转移路径,证实了分泌蛋白合成、运输及分泌途径。该实例可以说明,多种细胞器之间的作用特点是 。
(2)边界对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边界是
。胰腺腺泡细胞将分泌蛋白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时首先在细胞内形成 ,其释放过程中膜结构之间能够相互转化,说明: 。
(3)若该分泌蛋白合成过程中产生了3H2O,则3H2O的生成部位是
;水中的3H最可能来自亮氨酸的 (基团)。
(4)若破坏了豚鼠胰腺腺泡细胞的核仁,这种分泌蛋白的合成将不能正常进行,原因是
。
3.图甲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 的条件下,酶催化分解产生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在温度降低时,e 点 (填“上移”或“下移”或“不移”),d 点 (填“左移”或“右移”或“不移”)。
(2)若其他条件不变,量增加时,f 点移动方向是 。
(3)图乙能解释酶的什么特性? 。
酶还有哪些特性? 。该酶促反应不能代表麦芽糖水解的过程,为什么? 。
4.如图为物质出入细胞的3种方式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
(1)物质利用载体蛋白出入细胞的运输方式是[ ]和[ ]。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方式的是图中[ ] ;碘在甲状腺细胞外的浓度远远低于其在甲状腺细胞内的浓度,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 ] 。
(3)两种运输方式合称为 。
(4)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看,它是 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