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曹县北城中学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阶段测试
高二地理试题
考试范围:人口;考试时间:100分钟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B.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多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读甲、乙两类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国家人口增长动态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3.据图判断,符合乙类国家人口情况的是
A.1950年至2000年人口出生率上升
B.1950年至2000年人口稳定增长
C.1975年至2000年死亡率小幅下降
D.到2000年人口已经出现了负增长
4.关于两类国家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于乙类国家
B.在甲类国家,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进行
C.许多乙类国家的大城市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D.目前,乙类国家城市化速度比甲类国家快
下图中表示1978~2008年期间,甲、乙、丙、丁四个城市人口变动统计情况(人口迁移差额率为人口迁入与迁出的差额占总人口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5.甲曲线所代表的城市( )
A.人口一直在增长 B.目前人口压力较大
C.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 D.人口只有迁入没有迁出
6.根据图乙信息推断,M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符合图甲中的( )
A.甲线? ??B.乙线 C.丙线?? ?D.丁线
下图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8. 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D.产业转移和升级
下表是某国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情况,下图是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示意图。据此回答第下列问题。
1975年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出生率(%)
4.4
4.3
4.3
4.3
死亡率(%)
2.0
1.7
1.6
1.4
9.该国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处于上图中的:
A.阶段I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10.在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过程中,当出生率下降速度快于人口老龄化速度时,会使得有一段时期劳动人口对少儿抚养与对老年的抚养都比较低,从而形成人口机会窗口。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也称为人口红利期。据此判断人口红利期应该出现在图中哪一阶段?
A.阶段Ⅰ B.阶段Ⅱ C.阶段Ⅲ D.阶段Ⅳ
下图是我国某城市人口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从1998年开始,该市人口增长最快的年龄段是
A.0 ~14岁 B.15~60岁
C.60岁以上 D.0 ~60岁
12.该市近期可能出现的主要问题是
A.城市经济缺乏活力 B.社会劳动力不足
C.家庭住房困难 D.环境质量陡然下降
读“某国甲乙丙丁四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13.该国死亡率最低的时期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4.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为
A.甲→乙→丁→丙 B.甲→乙→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甲→乙→丙
15.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容量 B.国际移民
C.国内迁移 D.社会经济
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人口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6.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最可能是:
A. 甲、乙、丙、丁
B. 丁、丙、乙、甲
C. 甲、丙、乙、丁
D. 丁、乙、丙、甲
17.甲地可能存在的社会问题主要是:
A.上学难 B. 老龄化 C.民工荒 D.男女比例失调
下图是“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8.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19.目前人口增长特点与②时可能相符合的国家是( )
A.尼日利亚 B.韩国 C.中国 D.美国
左图为“某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百分比示意图”,右图为“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题。
20.该国人口最多的时期为
A. ①时期 B.②时期 C.③时期 D.④时期
21.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状况与图5所示类型一致的是
A. 菲律宾 B.英国 C.巴西 D.马来西亚
22.上题所示国家当前所处的城市化进程阶段是
A. Ⅰ阶段 B.Ⅱ阶段 C.Ⅲ阶段 D.都不是
人口负担系数也称抚养系数。是指人口总体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用百分比表示。(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读“我国人口负担系数变化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23.在A、B、C、D四阶段
A.A阶段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
B.B阶段人口负担下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度提高
C.C阶段初期给我国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D.D阶段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就业困难,失业率高
24.针对我国现阶段人口负担情况,应该
A.加大宣传,鼓励生育
B.增加教育投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大力发展高能耗产业
D.延长工人退休年龄
25.读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变化图,判断下列正确选项
1981—2010年我国平均预期寿命变化图
A.男性平均寿命比女性逐年延长
B.男女平均寿命差距明显缩小
C.平均寿命延长预示我国已进入富裕国家
D.平均寿命延长预示我国养老压力将加大
第II卷综合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8分)
材料一 近些年在四川省政府的支持下,当地兴建了一大批服装工业园区和服装批发零售市场,吸引着各地服装企业向四川转移。
材料二 图1为“1995~2000年中国人口净迁移图”, 图2为“近年中国服装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示意图”。
(1)据图1可知,1995~2000年中国人口的迁移方向大致是从东北和 地区
向 地区和西部边疆省份迁移,影响其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3分)
(2)据图1、2可知,四川省人口迁移的变化特点主要表现为 ,该人口迁移现象给四川省带来的影响有 、 。(3分)
(3)近年来四川省发展服装企业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2分)
27.根据下列A、B两国“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儿童占有较高百分比的是 国,这说明该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是 ,从经济发展程度上看该国属于 (类型) 国家。(3分)
(2)B国60岁以上人口百分比约20%,反映了该国人口年龄构成具有 特点。从经济发展程度上看该国属于 (类型)国家。若干年后该国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① 、② 。(4分)
(3)针对以上人口问题,两国采取的人口政策是:
A国 ; B国 。(2分)
(4)人类历史上出现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类型是因为不同历史阶段 发展水平差异不同。(1分)
28.读下图,回答问题(共13分):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 ,计算方法是 。
(2)图中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 两阶段,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两阶段是 ,
其中 之间的虚线处最高,此处为典型的 型。
(3)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开始于 率的下降,
完成于 与 的接近,它是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
(4)从图中看,C、D两阶段死亡最低,至 阶段死亡率又有较明显的上升,
这是因为 造成的。
(5)我国已基本进入 型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较快,
这是我国大力开展 工作的结果。
29.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不同时期户籍迁移记忆漫画。
材料二 据2009年1月23日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已发出通知,要求中小
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招收非本地户籍的普通高校专科以上毕业生,各地城市应取消落
户限制(直辖市按有关规定执行)。
(1)材料一、二反映出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2)当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是( )
A.由城市到乡村 B.由城市到城市
C.由乡村到城市 D.由乡村到乡村
(3)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影
响?
(4)进入21世纪,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大量外来民工无“工”可做而本地企业无
“工”可用的现象,原因是什么?
30.读某城市A~E各地区2004年人口变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注:人口迁移差额=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
(1)在A—E的各城区中,人口总数下降最大的是 ,人口总数基本不变的是 ;该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表明该城市处于城市化进程中 阶段,造成这种人口迁移方向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8分)
(2)从自然增长率看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式是 模式,说出其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原因。(4分)
(3)A在该城功能是 区, A区人口日变化特点
是 。(3分)
参考答案
1.C 2.D 3.D 4.C 5.B 6.C 7.D 8.D 9.B 10.C 11.B 12.C 13.B 14.D 15.D 16.C 17.A 18.B 19.A 20.D 21.B 22.C 23.C 24.B 25.D
26.共8分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3分
中部 东部沿海 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每点1分)
(2)
3分
迁出人口减少,迁入人口增加 (1分)
增加劳动力、增加社会活力、推动经济发展 加大人地矛盾,对交通、城市、社会经济秩序造成压力(每点1分)
(3)
2分
劳动力丰富廉价;国家政策支持;土地成本低(任答2点2分)
27.(10分)
(1)A人口迅速增长发展中国家(3分)
(2)人口老龄化发达劳动力不足,影响经济发展老龄人口多,社会经济负担沉重f4分)
(3)计划生育,降低人口增长率(1分) 鼓励生育或移民(1分)
(4)社会生产力(1分)
28.
(1)自然增长率;出生率减死亡率
(2)AE;BC;BC 高低高型
(3)死亡;死亡率;出生率
(4)E 人口老龄化
(5)现代;计划生育
29.(1)3分社会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2)2分C
(3)3分①加强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②缓解人地矛盾,保护生态
环境;③更好地利用和开发土地资源;④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4)2分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升级,对技术人员需求大量增加,而外
来民工大部分知识水平较低,难以满足企业技术生产要求,因而出现东南沿海地区外
来民工无“工”可做;而大量本地企业招不到高素质劳动力而无“工”可用。
30.(1)A (2分)B(2分),逆城市化 (2分) ①市中心环境质量的下降,随着经济水平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②小城镇和乡村等基础设施的改善,尤其是交通条件改善。(2分)
(2)现代型,(1分)①社会经济水平较高,②文化教育水平高,③妇女就业水平较高,④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任答三点得3分)
(3)商业区或中央商务区,日夜变化大(白天多黑夜少)。其他方面适当给分(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