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登鹳雀楼 教 案
教学内容 21.登鹳雀楼
教材分析 本诗是唐朝诗人王之涣的千古名句,朗朗上口,非常励志。
学情分析 语文教学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情感目标 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
难点 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破题质疑
1、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说说自己想要提出的问题和对题目的理解。
2、简介《登鹳雀楼》作者王之涣。
3、师介绍鹳雀楼的地理位置和得名的原因,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登上高处远眺的所见和心理感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2、自由朗读古诗,结合课文插图,从字面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3、启发和鼓励学生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结合的方法,解释字的意义。4、在学生理解字义的基础上,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5、师配音范读,学生思考:哪两句诗是写景的?哪两句诗是写作者的感想的?(三)精读诗句,悟意明理
1、①诗句中表示动作的词(依、入、目、上、尽、流)。
②诗句中表示颜色的词有(白、黄)。③诗句中表示数量的词有(千里、一层)。5、分小组讨论诗句中所描写的景色。6、根据诗意,展开合理想像,把想像中的景物画下来。鼓励学生画得不要与文中插图雷同。画的时候要考虑观察点。
板书设计
21.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写景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明理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