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司马光
24
第一课时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022年秋
今天上课前咱们先来欣赏两张图片,想一想,这两张图片描述的是哪首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里的儿童生活是什么样的。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农历二月,青草已经渐渐发芽生长,黄莺在天空中飞来飞去。岸边杨柳枝条变绿变软了,在薄雾中随风摆动,似乎都陶醉在这美丽的景色中。村里的孩子们放了学急忙跑回家,趁着东风放风筝。
池上
[唐]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可是他却不知道怎么掩藏踪迹,在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船儿划过的痕迹。
同学们发现了没?这两首古诗都是古人用他们自己的写作方式描写儿童生活的作品。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篇古人讲述司马光小时候故事的课文——
司马光(1019-1086)
复姓
名字
司马不仅是复姓,在古代还是官职的名称呢!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白居易就做过江州的司马!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课后第三题)
字数比较少
比较难理解
文言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所以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
认识文言文
再读课文,在文中圈出表示人物的词语。
你们知道这些词语分别指的是谁吗?
在庭院玩耍的所有孩子。
其中一个孩子
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和跌倒在水瓮里的孩子之外的其他孩子们。
司马光
自读提示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跌到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众皆弃去
众( )
弃( )
去( )
众人
离去
抛弃
全,都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考考你:你知道哪些带有“皆”字的四字词语?
皆大欢喜 人尽皆知 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 全民皆兵 举世皆知
词语积累(带“皆”的成语)
光持石击瓮破之
拿
砸
司马光拿起石头把水瓮砸破了。
涌出
水涌了出来,那个孩子得救了。
水迸,儿得活。
瓮被砸破后,水一下子就涌出来了的样子。
再次朗读课文,找找停顿规律。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自读提示
半包围结构
上下结构
左右结构
学写字
tíng
注意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广”要写得舒展,第三笔是竖撇,稍长。最后一笔捺要舒展,可稍超出第二笔横。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人物是复姓?
公孙策
诸葛亮
司马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