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PPT】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01 观潮(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PPT】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01 观潮(第1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6:53: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观 潮
1
第一课时
2022年秋
壮美
震撼
奇观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评价钱塘江大潮,你会用哪个词语呢?
结合课后的资料袋了解一下钱塘江大潮吧!
钱塘江入海的地方叫杭州湾,杭州湾外宽内窄,呈喇叭形,东面的湾口宽达100千米,而西面的海宁市盐官镇附近,却只有3千米。涨潮时,潮水从湾口涌入,向西奔来,受渐狭江面的约束,潮越来越高,形成了汹涌澎湃的壮观景象。
认真朗读课文,读准容易读错的字音,注意停顿。
昂首挺胸
人声鼎沸
山崩地裂
浩浩荡荡
ánɡ
dǐnɡ
bēnɡ
dànɡ
后鼻音
什么意思?
人声鼎沸
古代烹煮食物的器皿。
锅里的水煮开了。
人群发出的声音像水在锅里沸腾一样,形容人声嘈杂喧闹。


顿 炖
棚 蹦
晨 振
读音相近或相同,部首不同。
形声字
换偏旁
很薄 薄饼
单独使用时;且多用于口语,与“厚”相对。
薄雾 薄弱 稀薄 单薄
báo

常用于书面语。

多音字
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其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钱塘江大潮的特点?
天下奇观
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观潮
看到的景象
思考:下面两个“观” 意思一样吗?
观看
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圈画关键词语,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课后第二题)
由远及近
时间顺序
全文
潮来时
潮来时
潮去后
潮来前
课文按照( )顺序,先写(
),再写( ),最后写( ),表现了钱塘江大潮奇特、壮观的景色。
时间
潮来前
潮来时的景象
潮去后的景象
的景象
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第三部分(3、4)
第四部分(5)
潮来前在海塘大堤上的所见。
总体介绍钱塘江大潮的特点和地位。
潮头奔腾西去后的情景。
潮来时由远及近的变化过程。
段落划分




gǔn


pàn

zhú

cháo

kuò


yóu

dùn


jiàn



bēng
zhèn
shà


左右同宽
上扁下长,上收下放
cháo
左边三点摆放略呈弧形。中间部分倒数第二笔为提。
雨字旁四点从左斜往右下运笔;下面倒数第三笔是竖提。
易写错
zhèn
guān cháo
jù shuō
zhú jiàn
dà dī
( )
( )
( )
( )
hào hào dàng dàng
( )
观 潮
据 说
大 堤
浩 浩 荡 荡
逐 渐
shà shí
( )
霎 时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作者按( )( )( )写了这篇课文,着重写潮来时,先听见远处传来 ,好像 。过了一会儿,浪潮越来越近了,那声音如同 ,好像 。当潮头奔腾西去后,江面依旧 。
潮来前
潮来时
潮去后
隆隆的响声
闷雷滚动
山崩地裂
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风号浪吼
奇观 农历 据说 宽阔 人山人海 滚动 顿时 逐渐 犹如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霎时 余波 依旧
用上几个词语,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读一读
为什么钱塘江大潮被称为“天下奇观”?
默读课文,圈画关键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地方和同学交流。(课后第二题)
小组合作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写出了江的宽阔,又带有一种动感。
潮来前
景物描写
想象画面
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