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课时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5
第二课时
2022年秋
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提出了很多问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五粒豆为什么一会儿以为世界是绿色的,一会儿以为世界是黄色的?
读课文1—3自然段,寻找答案。
豌豆们之所以会这样认为,与它们一直住在豆荚里有关。
开始时豆荚是绿色,所以它们以为整个世界都是绿色的
后来豆荚成熟变黄了,它们就以为整个世界都变黄了
读课文11—18自然段,寻找答案。
课文说被青苔包裹的豌豆像“一个囚犯”,但它却长得很好,为什么?
这粒被青苔包裹的像“一个囚犯”的豌豆获得了生长所需的光照、温度、空气、土壤和水分,所以它才长得很好。
读课文16—21自然段,寻找答案。
母亲为什么要把一株豌豆苗称为“一个小花园”呢?
虽然它只是一株小小的豌豆苗,但对于卧病在床、不能自由活动的小女孩来说,那豌豆顺着绳子生长,就相当于一个小花园了。
那一天小女孩的身体状态如何?她做了什么?豌豆的状态如何?
作者为什么说小女孩吻豌豆叶的那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
作者说那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正表达了他为小女孩恢复了健康,为生命的美好而感到无比高兴的心情。
细读13-21自然段,分别找出豌豆苗和小女孩的变化。
钻进
裂缝
生根
长叶
爬藤
开花
豌豆苗
躺在床上
好了一些
爬起来,直直地坐,兴奋地望
坐一钟头
亲吻叶子
小女孩
伴随着豌豆苗的成长,为什么小女孩的病就慢慢好了呢?
(课后第3题)
豌豆苗在长叶、爬藤、开花的过程中,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的无限愉悦、生机和活力。小女孩正是在豌豆顽强生长的启示下,获得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梳理五粒豆的经历,然后交流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第一粒豆
第二粒豆
第三粒豆
第四粒豆
第五粒豆
飞到广阔的世界
飞进太阳
飞得最远
飞得最远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落到水笕里,被鸽子吃掉
落在脏水沟里,涨得大大的
没走多远,被鸽子吃掉
没走多远,被鸽子吃掉
生长,帮助小女孩恢复健康
想要
结果
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真的是最了不起的吗?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掉到水沟里的那粒豌豆并不是最了不起的。
“我将直接飞进太阳里去,这才像一粒豌豆呢,而且与我的身份非常相称!”于是,它也飞走了。
自高自大
那本来想飞进太阳里去的豌豆,却落到了水沟里,在脏水里躺了好几个星期,而且涨得大大的。
它的经历没有令人敬佩的地方。
“我胖得够美了!”这粒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我想任何豌豆从来不曾、也永远不会达到这种地步的。我是五粒豌豆中最了不起的一粒。”
自以为是
学完课文,你觉得这五粒豌豆中最值得称赞的是哪一粒?
第五粒豌豆最值得称赞。因为它长叶、爬藤、开花,给生病的小女孩带来了愉快和生机。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针对课文部分内容提问
针对全文提问
方法归纳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
最初的愿望
最后的结局
赞美生命
第一粒豆 飞向广大的世界
结构梳理
第二粒豆 直接飞进太阳里
第三、四粒豆 到了哪就在哪住下来
第五粒豆 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第一粒豆 落在水笕里,被鸽子吃掉
第二粒豆 落到水沟里,涨得要爆裂
第三、四粒豆 也被鸽子吃掉了
第五粒豆 长得枝叶茂盛,开了花
《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是 的一篇童话,通过描述五粒豆子的经历,赞赏了 的生活态度。
安徒生
平实、仁爱、敬重生命
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了什么。
——爱因斯坦
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
——马克思
拓展延伸
一、“想飞进太阳里”最后“却落到水沟里去了”的那颗豆子自己认为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其性格特点是( )
A.随遇而安,理想远大 B.充满自信,理想远大
C.重视荣誉,不甘落后 D.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D
课堂演练
二、为什么说“这一天简直像一个节日”?找出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
1.节日里总是鲜花盛开,现在豌豆花开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 )
2.孩子在节日里总是快乐的。小姑娘在那一天特别高兴,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 )
3.小姑娘受到豌豆生命力的鼓舞,终于能够坐起来,并且快乐地生活,母亲也对生活充满了希望。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 )
4.豌豆从落到窗台到发芽,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今天它终于开花了,所以说“简直像一个节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