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23
*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梅兰芳蓄须
第一课时
2022年秋
梅兰芳(1894-1961)生于北京,原籍江苏泰州。梅兰芳虽出身梨园世家,但演戏天资并不见佳,可他并不消沉,付出了多出别人数倍的精力,千方百计地扬长避短,终成一代名家。梅兰芳是京剧界当之无愧的代表人物,除演戏之外,他还是一位满腔热忱的爱国者。
朗读课文,
把生字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初读课文
被迫
蓄须
纠 缠
邀请
xù
pò
jiū chán
yāo
租界
zū
“纠缠”是什么意思?
纠缠:指相互缠绕或遭人烦扰不休。本文是说梅兰芳被日本人不断烦扰。
骚扰:意指扰乱他人,使之不得安宁。文中是说日本侵略者总是逼迫梅兰芳演戏。
近义词
打扰
rǎo
拒绝
jù
妄想
wàng
签 订
qiāndìng
后鼻音
荒谬不合理
宁
宁静、息事宁人( )
宁可、宁死不屈( )
níng
nìng
多音字
要
要求( )
只要( )
yāo
yào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填写下列表格。
整体感知
原 因 拒演方法 困难和危险
移居香港、 不再登台
多次逼迫 随时骚扰
险丢性命
不断纠缠
虚度生命
蓄须明志
卖房度日
打针装病
强令上台
1.用“ ”画出梅兰芳“拒演的方法”,再用“ ”画出他遇到的困难和危险。想一想:哪些困难和危险是主要的?
2.纵向观察表格中梅兰芳的拒演方法及遇到的困难和危险,你有什么发现?
3.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学提示
1937年,日军占领上海,梅兰芳被迫藏身租界,以躲避日本人的纠缠。1938年底,有人邀请他去香港演戏。演出结束后,梅兰芳在香港住了下来,深居简出,不再登台。对于一个视舞台为生活、视艺术为生命的人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无异于虚度生命。
避港拒演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
蓄须明志
长期不演戏,没有了经济来源,又要养家,梅兰芳准备卖掉北京的房子。……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全部拒绝了。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出。
卖房度日
打针装病
梅兰芳找到一位当医生的好朋友,说明了自己的危险处境,请朋友设法让他生一场“大病”……给他打了伤寒预防针,人打了这种针就会连日发高烧。
军医用手摸了摸梅兰芳的额头,滚烫滚烫的,看不出破绽,只好认定梅兰芳得了重病,不能登台演出了。日本侵略者的妄想最终没有实现,梅兰芳为此差点儿丢了性命。
纵向观察表格中梅兰芳的拒演方法和遇到的困难及危险,你有什么发现?
拒演过程中困难逐渐升级,危险逐渐加剧。
原 因 拒演方法 困难和危险
移居香港、 不再登台
多次逼迫 随时骚扰
险丢性命
不断纠缠
虚度生命
蓄须明志
卖房度日
打针装病
强令上台
怎么把这几件事连起来呢?用上这些词语,尝试加上原因,将拒演方法、困难和危险连起来说一说。
不惜 甚至 直到
宁可……也不……
主要内容
抗日战争时期,梅兰芳先生宁可蓄须明志,毅然拒绝给日本人演戏。在没有经济来源时,不惜卖房度日,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打针装病。直到抗战胜利,他才剃掉胡须,重新登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