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PPT】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21 古诗三首(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PPT】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课文21 古诗三首(第2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6:53: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语文 四年级 上册
古诗三首
21
第二课时
2022年秋
夏日绝句
李清照(1084—约1151),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山东济南)人。长于诗、文、词,兼书法、绘画,且通音律。词则继承婉约派风格,南渡前以造语新丽见称,南渡后以情调悲凉为主。代表作有《声声慢》《如梦令》《一剪梅》等。
/
/
/
/
杰出
jié
初读课文




xióng
xiàng

jié
右边四横
距离均匀
项羽不肯过江东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垓下,退至乌江渡口。当时,乌江亭长劝他急速渡江,回到江东,重振旗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不肯过江逃生,便下马步战,杀敌数百,负伤十余处,最后从容自
刎,时年31岁。
小资料
了解了项羽的故事,你有什么要问的吗?
1.为什么诗人要怀念一个失败的英雄项羽呢?
2.为什么项羽宁愿自刎也不肯回到江东重振旗鼓呢?
3.项羽与南宋朝廷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靖康二年(1127),金兵南侵,汴京失陷。宋高宗赵构领着臣子仓皇南逃,将大片国土拱手让金。动乱中,李清照夫妇也逃亡江南。不久丈夫去世,李清照孤苦无依,尝尽了人间艰辛。在那样国破家亡的岁月里,广大百姓更是饱受战乱之苦。百姓平时受尽了剥削压迫,国难当头,朝廷却抛弃他们于水火之中。
小资料
写作背景
诗意: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为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方才不愧为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诗的开头两句破空而起,势如千钧,先声夺人地将那种生死都无愧为英雄豪杰的气魄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肃然起敬。
请同学们借助注释,理解诗句大意吧。
互动课堂
诗意: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怀古讽今
诗中所说的“思项羽”,“思”的其实是什么?
诗人通过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讽刺南宋当权者不思进取、苟且偷生的无耻行径,表达出人活着就要做到人中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英雄的爱国热情。
你从本课三首古诗的哪些诗句中感受到了戍边战士的英勇无畏和诗人的豪迈气概?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诗人通过表达对生与死的态度,歌颂项羽的悲壮之举来讽刺南宋当权者 、 的无耻行径。
不思进取
苟且偷生
主题概括
一、填空。
《夏日绝句》中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的诗句是“ , ”。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课堂演练
二、解释下列句子。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到今天人们还在怀念项羽,因为他不肯苟且偷生,退回江东。
  1.王翰和王昌龄都是唐代诗人。( )
  2.《凉州词》最后一句是反问句,是千古名句,
令人深思。( )
  3.《凉州词》描写了战士们出征后的场面。
( )
三、判断对错。


X
做人要像李清照那样,做一个热爱祖国的人,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人。同学们只有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不会受敌人的欺辱。
课文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