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PPT】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PPT】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12古诗三首 第一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6:54: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1张PPT)
古诗三首
12
第一课时
自由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熏香
乃父
nǎi
xūn
学认字
请结合注释理解三首诗的题目,说说你从题目中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还有什么疑问。
《示儿》
题目点明了这首诗是父亲写给儿子的。
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地点。
题目点明了诗歌的写作时间。
《题临安邸》
《己亥杂诗》
示 儿
[宋] 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 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作者简介
示 儿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朗读七言古诗时,一般每句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
根据下面的提示,朗读古诗。
给儿子看
示 儿
这首诗是诗人给儿子的遗嘱。
死去元知万事空,
诗意:本来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同“原”,本来。
倒装句
一切事情
不见九州同。
诗人临终前放不下的究竟是什么事?为何而悲?


背景资料
北宋灭亡
北宋宣和六年(1124)十月,金太宗下诏侵宋。同年十二月,徽宗向南逃窜。同月下旬,徽宗禅位给太子赵桓,是为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军占领开封城;靖康二年(1127),金俘获徽宗、钦宗。三月下旬,金军先后两次将皇室直系宗族及后、妃等四百七十多人全部押送回金,北宋灭亡。
只,只是
奋斗一生,仍不见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
诗意:只是悲伤没能(亲眼)看见祖国统一。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联系前两句思考: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
诗人虽然知道人死后,这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但还是希望祖国能早日统一。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朝的军队
平定北方
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祭祀家中先人
不要
你们的父亲
“北定”点出作者对定能收复失地的信心。
诗意:当大宋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你们举行家祭时不要忘了告诉我!
陆游的诗句:
53岁写的《关山月》: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62岁写的《书愤》: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67岁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8岁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之情。
提示:边读边想象作者写这首诗时的状态、神情、心理活动,理解他对祖国深沉、热烈、真挚的爱,以及他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殷切期望。
尝试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


北定
家祭
《题临安邸》的作者林升和陆游生活在同一朝代,下面我们来学《题临安邸》。
题临安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林升 字云友,又名梦屏,号平山居士,南宋诗人,擅长诗文。
作者简介
旅店
题临安邸
题写
题写在临安旅店里的诗。
南宋京城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诗意: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停止
背景资料
南宋偏安
建炎元年(1127)五月,赵构即帝位于应天府,重建宋王朝,史称南宋。……经历了“富平之战”,金虽战胜但金军主力留驻西北,南宋得以立足江南。
(绍兴十一年,1141)宋金订立绍兴和议,岳飞被杀害后,秦桧独相擅权终生,迫害抗金派,任用奸佞,贿赂公行。秦桧死后高宗仍实行降金求和国策。
西湖歌舞几时休
达官贵人在这里不是商讨恢复中原的大计,而是天天寻欢作乐,因此作者愤怒质问。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北宋京城
简直
诗意:暖洋洋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游人们,简直是把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北宋天禧五年(1021)初,开封(汴州)城内约有百万人口,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
北宋末年京城商业繁华,……许多街道商店清晨五更便开始营业,直至半夜方歇,而一些饮食店甚至通宵营业。
北宋时期的汴州
思考:南宋权贵们为什么把杭州当作汴州?作者对达官贵人“直把杭州作汴州”的现实持什么态度?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语双关。①自然界的春风。②社会上颓废之风。
达官显贵
醉生梦死
纸醉金迷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气愤
担忧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着急、担忧、愤怒
再次朗读诗歌,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读出了作者浓浓的爱国之情和对当朝者的讽刺。
尝试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

歌舞

直把


万事空
定中原
示儿
九州同
告乃翁
爱国情怀
结构梳理
题临安邸
青山 楼
辛辣讽刺
西湖 歌舞
暖风 游人
杭州 汴州
结构梳理





nǎi
xūn
hánɡ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学写字
《示儿》这首诗是诗人的 。通过抒发自己未能亲眼见到收复失地的遗憾和对祖国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展现了诗人的_________。
遗嘱
爱国情怀
《题临安邸》是一首讽刺诗,讽刺南宋权贵们忘记了自己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被淫靡之风熏得 , , 。
醉生梦死
苟且偷安
纸醉金迷
主题概括
课堂小结
陆游叙事抒情
林升写景抒情
家国情怀
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示儿》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
B.《示儿》中的“示”是“给……看”的意思
C.《示儿》是一首唐朝的爱国诗歌
课堂演练
B
示 儿
( )万事空,
( )不见九州同。
王师( )中原日,
( )。
二、背一背,写一写。
死去元知
但悲
北定
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