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27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课件(共27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11-23 20:11:43

文档简介

(共27张PPT)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十九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旧制度的危机

1.封建专制统治下的法国
无钱无权
有钱无权
拥有政权
拥有神权
“第一等级用钟声为国王服务,保佑国王长命百岁;第二等级用宝剑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用钱袋为国王服务”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
漫画中的农民,教士压于前半身,贵族压于后半身。老农衣衫褴褛,面容憔悴,伶仃瘦骨,寸步难行。吃力地拄着一把唯一的生产工具。地主的鸽子在啄食他的庄稼,兔子在吃他的青菜,但他不能驱赶。他的裤袋里还露出催交王粮的通知单,而教士的衣袋里满装逼交各项供奉教堂的税单。
路易十五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进入腐朽没落的时期。国王路易十五通过加重税收等方式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启蒙运动
18世纪开始,以法国为中心、波及欧洲其他国家的反对旧制度的思想文化运动。
伏尔泰(1694—1778)
材料一:教皇是“魔鬼一样的骗子”,是“两足禽兽”,教士和主教是“卑鄙的流氓”。天主教的历史就是反人类的犯罪史,是人类理性的敌人,历史前进的障碍,“罪恶的根源”。——伏尔泰
启蒙运动的旗手
孟德斯鸠(1689-1755)
材料二: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则一切便都完了。——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最博学的启蒙学者
卢梭(1712-1778)
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
人人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代表所有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卢梭《社会契约论》
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提出三权分立的原则
提倡自由、平等、社会契约论
主权在民,否定封建王权
它宣传自由、平等和民主,反对专制,提倡对民众进行启蒙教育,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场运动被称为“启蒙运动”,它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文艺复兴 启蒙运动
时间
范围
核心
批判
代表
作用
性质
14世纪(萌芽期)
18世纪(成长期)
意大利—欧洲
法国—世界
人文主义
理性主义
天主教神学
封建专制,天主教会
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
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奠定思想文化基础
反封建的思想武器
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对 比 学 习
法国大革命

1.原因
材料:18世纪下半期,法国的纺织业、冶金业和采矿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其发达程度居欧洲大陆首位,资产阶级觉得财富是过去的20倍。但是,封建政府不断提高税收,全国各地关卡林立,某些城市甚至征收商品入市税,封建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
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材料:在因参加北美独立战争消耗军费20亿锂之后,法国又于1786年同英国签订了贸易条约。根据条约,法国大幅度降低英国工业品的进口税,普遍降至10%以下。……英货迅速充斥法国市场,造成法国生产萎缩,于1787-1788年发生经济危机……财政处于破产境地已是确凿的事实。——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
等级 人员组成 人口 纳税 特权 土地
第一等级 教士 12万 不纳税 征收什一税 占有全国耕地的10%
第二等级 贵族 35万 不纳税 享有特权 占有全国耕地的25%
第三等级 资产阶级、农民、工人和市民 2600万 纳税 无 农民占35%资产阶级占30%
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社会矛盾尖锐。
2.法国大革命进程
导火线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为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法国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 1789 年 5 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的问题。按照原来的方式,三级会议分三个等级分别开会,每个等级,都只有一票表决权。在这次会议中,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此后,第三等级的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 制 局 面。
2.法国大革命进程
开始的标志
1789.7.14,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它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关押被统治阶级的地方。巴士底狱是法国封建势力的象征。人们向它开火,就意味着要向传统的封建势力开战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是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一天成为法国国庆纪念日。
2.法国大革命进程
发展
1789.8,制定《人权宣言》
材料七:第一条 就人们的权利而论,人人生而自由、平等,且始终如此。
第六条 法律是公意的表达。每一个公民皆有权亲自或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订。
第十六条 一切社会,凡权利无保障或分权未确立,均无丝毫宪法之可言。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人权宣言》
自由平等
人权;法治
保护私有财产
分权;法治
根据材料,说说《人权宣言》体现了哪些基本原则?
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法国大革命进程
进一步发展
(1)制定《1791年宪法》
1791 年,制宪议会制定了宪法,废除了旧制度,确立了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2)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共和国
国王路易十六被迫接受宪法,但暗地里致信欧洲各国君主,呼吁他们武装干涉法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组成联军,进逼巴黎。法国各地人民拿起武器,组织义勇军救援巴黎。
法国军队在瓦尔密击退侵略者,将敌人赶出国境。1792 年9 月,法国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国王呼吁外国君主军事干预的信件随即被发现,巴黎民众强烈要求惩办国王。1793 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1793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2.法国大革命进程
高潮
雅各宾派专政
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雅各宾派专政期间的主要当权者。1789年当选为第三等级代表,次年成为雅各宾俱乐部主席。以其严峻态度、高度原则性和简补生活博得“不可腐蚀的人”的称号。他的革命理想是建立一个没有大富大贫的社会。1794年国民公会中反罗伯斯庇尔的力量联合发动政变,推翻雅各宾派专政。罗伯斯庇尔及其战友20人未经审判即被送上断头台。时年36岁。
成立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
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从1793年秋,由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12人组成救国委员会,在国民公会的支持下,集中权力,断然推行恐怖统治。
结束:1794年7月27日(热月9日),公民公会的一些代表发动政变,在“消灭暴君”的口号声中逮捕了罗伯斯庇尔、圣茹斯特等人,次日几位雅各宾派的首领被送往断头台,恐怖统治结束。史称“热月政变”。
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而不是资产阶级的失败。
1789.5
导火索
1789.7
开始
1789.8
1791
1793
高潮
1794
革命结束
召开三级会议
攻占巴士底狱
《人权宣言》
制宪议会
制定宪法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处死路易十六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当政
罗伯斯庇尔(等人被送上断头台
根据地图和时间提示,完成法国大革命的时间轴。
开始标志
重要文件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归纳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材料一
材料二
“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这次革命给本阶级,给它服务的那个阶级,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整个19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列宁
马克思写道:“1648年革命和1789年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这两次革命不仅仅反映了它们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
1.法国大革命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重要、最典型、最大、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彻底性更为以后各国革命树立了榜样。
2.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治,推翻了法国的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而且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
拿破仑帝国

1.建 立
1799年11月
雾月政变
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政变,组成了一个新的政府,建立起一套高效率的国家机器。
1804年改法兰西共和国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称拿破仑一世,法国进入了帝国时代。
1802年 终身执政
拿破仑 ——"荒野雄狮"
16岁——炮兵少尉
24岁——准将
26岁——少将
27岁——中将
30岁——第一执政( 1799年,拿破仑发
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 )
33岁——终身执政
35岁——皇帝(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1.内外政策:拿破仑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的政策
《拿破仑法典》封面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拿破仑
对内:颁布《拿破仑法典》
对外:对外战争
第8条规定:“年满20岁的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人人
在民法上都是自由平等的。”
第537条规定:“私人可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545条规定:“任何人不得被强制出让其所有权。”
自由、平等、保护私有财产等
几乎有1/3的条文,从不同角度强调保护私有财产的不可侵犯性
①巩固法国大革命的成果
②对后世的立法影响深远
拿破仑帝国时期,受法国势力影响较深的国家通常都采用这部法典……
其他国家后来制定的法典也受其影响巨大。 ——《拿破仑时代》
2.巩固
2.对外:军事战役
1805年,击败奥地利、英国、俄国组成的第三次反法同盟
1807年,击败英国、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组成的第四次反法同盟
1809年,击败普鲁士、奥地利等国联合的第五次反法同盟
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
1812年,远征俄罗斯失利,元气大伤。
1814拿破仑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
1815,兵败滑铁卢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5,拿破仑重登王位,建立“百日王朝”
1815年10月,这位末路英雄拿破仑和他追随者被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1821年5月5日病死于该岛,享年51岁。
帝国覆灭
材料十六:拿破仑对外战争在波兰废除了农奴制。在意大利和德意志取消了封建贵族的特权, 封闭了大量寺院, 教会的土地、财产被没收,剥夺了教堂和寺院募集某些苛捐杂税的权利……
对于德国来说,拿破仑……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十七:仅1807—1809年间,法国就向普鲁士等强征了10亿法郎的特别税;1809年向奥地利勒索的战争赔款达340万镑。
在拿破仑率领的60万侵俄军队中绝大多数是从附庸国家强行征募来的,死于战场的也大部是这些附庸国的官兵。
如何评价拿破仑对外战争?
①积极影响:进一步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沉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
②消极影响:激化了国内矛盾,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引发了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及广泛反抗,导致了帝国的覆灭。
战争性质:
(1)前期: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
(2)后期:军事侵略性战争
有人说拿破仑是一个英雄,有人说他是一个魔鬼,你如何评价他?
积极:资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
①对内颁布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法典》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杰出的革命和政治家;
②对外多次打败反法同盟,捍卫了革命果实,防止了波旁王朝复辟;传播了革命思想,动摇了整个欧洲的封建秩序。是资产阶级的军事家。
消极:独裁者,野心家。
①建立帝制独裁,违背了资产阶级民主原则;
②后期进行的战争侵犯了许多国家主权,激起了人民反抗,玩火自焚。
项目 英国 法国 美国
时间
根本原因
领导阶级
导火线
开始标志
结束标志
代表人物
性质
探究:比较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
1640——1688
1789—1815年
1775—1783年
斯图亚特王朝封建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殖民统治阻碍北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资产阶级
波士顿倾茶事件
苏格兰人民起义
克伦威尔
罗伯斯比尔 拿破仑
华盛顿
三级会议的召开
1640年议会的召开
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
1775年来克星敦枪声
1688年光荣革命
1815年拿破仑帝国覆灭
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资产阶级革命
既是…又是…
请从原因、性质、领导阶级、作用、颁布文件等方面分析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不同点 阻碍资本主义发展因素
颁布文件
政权形式
相同点 根本原因 结果 作用 封建专制
英国的殖民统治
封建专制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君主立宪制
联邦制
共和制
都是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789.5
开始
召开三级会议
1789.7
1791
1793
1794
攻占巴士底狱
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制宪议会制定宪法
高潮
处死路易十六
革命结束
1789.8
1792
导火索
《人权宣言》
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当政
热月政变
革命纲领
1799
1804
1815
拿破仑掌权
法兰西第一帝国
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课堂小结
1.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
A 三级会议的召开 B 处死国王路易十六
C 热月政变 D 攻占巴士底狱
2.法国大革命中颁布的体现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思想的文件是( )
A 《权利法案》 B 《人权宣言》
C 《独立宣言》 D 《法典》
3.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一派的统治被推翻后,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 )
A 大资产阶级 B 吉伦特派
C 雅各宾派 D 新贵族
D
B
C
课堂检测
4.拿破仑是法国历史上著名人物,他的主要活动有( )
①1799年发动政变  ②1804年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③颁布《法典》 ④多次打败反法同盟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A
5.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共同原因是( )
A.封建专制制度的阻碍
B.殖民统治激起人民的反抗
C.君权神授学说同议会矛盾的结果
D.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阻碍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