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PPT】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07 开国大典(第2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课件PPT】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课文07 开国大典(第2课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11-23 16:54: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开国大典
第二课时
7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022年秋
快速浏览课文,
思考:课文写了哪几个场面?
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复习回顾
默读第11—13自然段,说说“阅兵式”这个场面描写了几方面内容。
自主学习
检阅部队
各兵种行进
群众欢呼
11
12
13
“阅兵式”部分是如何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写场面的?
11
12
13
“面” 的描写
“点” 的描写
多点罗列
12
庄严、隆重,气势恢宏
按照方阵的行进顺序写的
各兵种描写的角度不同
海军
步兵
炮兵
战车师
骑兵师
群众
毛主席
人民空军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群众
场面描写

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

面对如此庄严、隆重,气势恢宏的阅兵式场面,群众们有怎样的感受呢?
激动、自豪
读一读
齐读第11—13自然段,一方面读出阅兵场面的庄重、威武,一方面读出群众的激动与自豪之情。
课文中有很多地方都表现了典礼的盛大和隆重,也体现出参加典礼人员的激动和兴奋的心情,请在文中圈画相关语句并进行批注。
会场布置衬托出庄严、隆重的气氛。
人们的心情十分急切、激动。
场面气势恢宏,气氛热烈。
声势浩大
无比爱戴
夸张
反复
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欢欣鼓舞,内心感到无比激动和自豪。
庄严、隆重
热烈、激动
隆重
喜悦、兴奋
参加开国大典的群众为何会如此激动?
新中国成立前,劳动人民一直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吃不饱,穿不暖,还要饱受欺凌,国家的状况更是内忧外患,而今中国人民终于当家作主了。
对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你是怎样理解的?
双关
这句话不仅是说灯笼火把照亮了北京城,更象征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全中国永远摆脱了黑暗,获得了光明。
总体情况
具体过程
开国大典
时间
地点
参加人员
会场的位置和布置
群众入场
举行典礼
阅兵式
群众游行
热烈
庄重
结构梳理
这篇文章记叙了 的盛况,揭示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新中国成立的无比 、 的情感。
开国大典
自豪
激动
主题概括
夜晚十点钟以后,我从天安门回到了宿舍,听着远远近近的锣鼓声,我兴奋得不能合眼,我坐在桌子前面,拿起笔在纸上写着,我一直写到深夜。我反复地写着同样的一句话:占人类总数的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巴金
许多名人在其日记、回忆录里,也见证并记下了这一特殊历史时刻的点点滴滴。
拓展延伸
1.毛主席在群众一阵又一阵的掌声中( )中央人民政府的公告。
2.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典礼开始。
3.这庄严的( ),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
一、选词填空
宣布
宣读
宣告 宣读 宣布
宣告
课堂演练
二、本文在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运用了哪种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的好处是什么?
运用了“点面结合”的方法。运用这种“点面结合”的方法既有整体感受,又能突出特点,能让我们感受到各个方阵的气势,更能感受到整个阅兵式的庄严、隆重,气势恢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