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狼牙山五壮士
第一课时
6
语文 六年级 上册
2022年秋
狼牙山位于河北省易县西南,北临易水。海拔1105米,上有大联陀、小鬼脸、阎王鼻子、天梯、棋盘陀五个山峰。形势险要,状如狼牙,故名狼牙山。1941年抗日战争时,八路军五壮士同日军在此英勇战斗。主峰棋盘陀上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狼牙山
写作背景
1941年,日本侵略者对华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包围了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及当地群众,军区命令一分区一团七连担任掩护军区和群众转移的任务,七连经过顽强抵抗,转移了日本侵略者的注意。七连最后留下六班掩护,为了争取主力和群众撤退的时间,这个班将日本侵略者主力引向狼牙山主峰棋盘陀,与四面包围的日本侵略者进行激战。
快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说出五位壮士的名字。
马宝玉
葛振林
宋学义
胡德林
胡福才
日寇 奋战 险要 悬崖 攀登 山涧
崎岖 雹子 屹立 抡胳膊 晋察冀
手榴弹 绷着脸 全神贯注 斩钉截铁
热血沸腾 居高临下 粉身碎骨 惊天动地
kòu
pān
xuán
jiàn
qí qū
liú
báo
běng
yì
jié
jìn
lūn
寇
弹
悬
沸
涧
雹
副
屹
抡
贯
榴
kòu
lūn
guàn
fù
liú
dàn
xuán
fèi
yì
jiàn
báo
棋
qí
悦
屈
qū
yuè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kòu
下半部分“元”字包住的小部件不要写错,
部件上面的横左边不要出头。
guàn
上半部分的部件,里面是一竖,书写时不要写成上下两点。书写时要注意上半部分的笔顺。
默读课文,用概括小标题的方式梳理文章的层次。
接受任务
( )
( )
( )
跳下悬崖
互动课堂
1
2
3
4
5
6
7
8
9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事情发展顺序
请根据小标题的提示,连起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接受任务
(痛击敌人)
(引上绝路)
(顶峰歼敌)
跳下悬崖
接受任务
朗读第1自然段,了解故事背景。
敌我力量悬殊
游击战争是非正规作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游击战的精髓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疲我打,敌逃我追。
晋察冀根据地
晋察冀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地处同蒲路以东,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多伦、宁城、锦州一线以南,东临渤海,以山西东北部和河北的冀中、冀东为主。区内除冀中大平原外,大多是山岳地带。
游击战争
1.默读第2自然段,用“ ”画出具体描写五位战士痛击敌人的句子。
2.圈一圈句子中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词语。
自主学习
痛击敌人
动作
神态
表现了五位战士对敌人的痛恨和完成任务的决心
“点” 的描写
“面” 的描写
这种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叫作“点面结合”
课文第2自然段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想一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既让我们感受到五位战士作为一个战斗群体的团结勇敢,又能感受到每一个战士的英勇顽强,塑造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抗日英雄个体和群体形象。
悬( )绝壁
崖
一、补全词语
( )首挺胸
粉身( )骨
横七( )八
全神( )注
斩钉( )铁
竖
贯
昂
碎
截
课堂演练
二、选词填空
1.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 )地瞄准敌人射击。
2.为了不让敌人发现群众和连队主力,班长马宝玉( )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
①居高临下 ②全神贯注 ③斩钉截铁 ④气壮山河
②
③